Search 2.0

Sunday, January 13, 2008

903

?然攷宋高似孫《緯略》、明陳恂餘庵雜錄》並云「《新唐書》歐陽文忠譔紀、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一作餘菴雜錄. 表、志,宋景文譔列傳,當時以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文忠曰:『人所見不同,且宋公前輩。』竟不易一字真按:主詞乃歐陽也.謂其終不易一字. 」據此則唐史列傳歐公原非不得與聞者,而孔、魏同脩《隋書》事實載於舊書本傳。真按:舊唐書 又脩定五禮事,此碑與舊書亦皆載之,而新書本傳悉刪之,真按:新唐書 何邪?孔公卒於貞觀二十二年,年七十五。于志寧撰文系銜有禮部尚書,此則新舊書皆未載者。真按:新唐書、舊唐書 孔為司業之前,行太子中允,則新舊書又皆未載。若然,則歐陽集錄金石竟未嘗有裨於史席耶?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舊書云「太宗以穎達在東宮數有匡諫,與左庶子于志各賜黃金一斤、真按:原文有缺筆諱,前同. 絹百匹

904

。」碑內記此事則云「與左庶子黎陽公特蒙恩詔,各賜黃金一斤、絹一百匹」,而碑首系銜曰「禮部尚書兼太子左庶子上柱國黎陽縣開國公于志仲謐撰」。真按:此寧字前後均缺末筆諱也. 真按:于志寧 舊書于志寧傳:真按:舊唐書 「志寧以承乾數虧禮度,真按:google有! 真按:國無.詞無. 志在匡救,撰《諫苑》二十卷諷之,太宗大悅,賜黃金云云。」觀於《諫苑》成書專出志寧,則當時雖于、孔並進讜言,真按:于志寧、孔穎達 而于為尤著,故舊書穎達傳必曰「與左庶子于志寧並受賜」者,非借志寧以為穎達增重也,正以志寧有《諫苑》二十卷在當時必眾所聞見,故援以敘次,此即史法,不得目為冗長也。真按:翁方綱的史學 于志寧名位年齒並稍次於孔,且萬無自撰文而自稱黎陽公之理,且系銜自稱字,尤碑法所無。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例 以此論之,則此碑之文或是尊志寧者所代撰也

905

。文既尊于者,所撰書亦效者所書,真按:虞世南 黃長睿真按:黃伯思 德甫皆言世傳永興書,真按:趙明誠 則沿稱為虞,其來已久。蓋自廟堂碑石既亡,追蠡遂屬此碑矣。真按:國無.詞:【追2蠡】1.鐘紐欲斷貌。《孟子‧盡心下》:“ 高子 曰:‘ 之聲,尚 文王 之聲。’ 孟子 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 趙歧 注:“追,鐘鈕也,鈕磨齧處深矣;蠡,欲絕之貌也。” 朱熹 集注引 豐氏 曰:“追,鐘紐也,《周禮》所謂旋蟲是也;蠡者,齧木蟲也。言 時鐘在者,鐘紐如蟲齧而欲絕,蓋用之者多。”一說,為器物剝蝕貌。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追者,琢也……今畫家滴粉令凸起,猶謂之追粉。所謂追蠡,蓋古銅器款紋追起處漫滅也。 趙氏 釋蠡為絕,亦非,蓋剝蝕也。今人亦以器物用久而剝蝕者為蠡。”2.指經久而剝蝕的鐘器。 趙翼 《岣嶁碑歌》:“縱輸明堂琥璜價,也比宮縣追蠡跡。”參閱 黃生 《義府‧追蠡》。 2 du ㄉㄨㄟ〕 〔《集韻》都回切,平灰,端。〕 1.鐘紐。參見“ 2 ”。2.古代冠名。《周禮‧天官‧追師》“追師掌王后之首服”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追,冠名。” 陸德明 釋文:“追,丁回反。”《釋名‧釋首飾》:“牟追,牟冒也,言其冒髮追追然也。”3.通“ ”。雕琢。《周禮‧天官‧追師》:“追衡笄。” 鄭玄 注:“追猶治也。” 賈公彥 疏:“追,治玉石之名。”參見“ 2 ”。4.通“ ”。小丘。《文選‧枚乘〈七發〉》:“窮曲隨隈,踰岸出追。” 李善 注:“追,亦堆字。今為追,古字假借之也。 亦見唐世書道人皆知二王正脈必以永興為軌則也。真按:王羲之、王獻之 真按:虞世南書體之淵源 真按:虞世南與王羲之 後來開成石經亦師此碑筆法為之,而唐碑得永興精華無若此碑者。真按:翁方綱與虞世南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今廟堂原本既不可見,得此想像遺意,尚可與王節度本參合微茫,是由永興問津二王所必由之坦途矣。真按:翁方綱與虞世南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真按:虞世南書體之淵源 碑在西峪邨東南古間,真按:塜 惜無好事者覆以亭檻,移置長安碑林,以配廟堂碑,亦一盛事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顧亭林跋廟堂碑云「及」之為「反」,重刻之誤。予向疑顧氏說未然,按其文義亦非「及」字也。今觀是碑「反」字,始知其出自〈廟堂〉,益見顧說之不足據矣。真按:顧炎武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事實勝於雄辯 真按:翁方綱不訴諸權威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906

  唐元宗西岳華山碑殘字跋真按:唐玄宗-以諱改也.

華岳廟五鳳樓後大石上有殘字四,皆泐其半。元宗御書八分「駕如陽孕」四字也。中空一行,「銘曰」之下空也。其字視太山銘差小。真按:泰山 每字約今尺,縱四寸七分,橫五寸四分。此文凡七百四十七字。以今所見字積算,則每行四十三字,通計碑凡二十行,合其外刻龍邊,則碑高約二丈六七尺,橫約一丈四五尺,亦不及太山銘之高廣。蓋勒石於祠南道周者與磨崖不同,而其事亦與封禪不同。後三十年,杜甫乃有封西岳賦之進,真按:翁方綱與杜甫-罕見翁公直呼其名也. 而其實未之封也。碑燬於黃巢之亂,故歐、趙以來著錄金石者皆未之及。真按:歐陽修、趙明誠 此碑為呂向所鐫,向即五臣注文選之一。當日碑成拓進,應天門以示百官真按:此應係張貼之張.

907

。此蹟更在太山銘之前,而世無知者。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就 今得其數字亦可寶已。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績-亦可能只是得見也!

907

  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跋二首

春雨跋是碑云:真按:解縉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解春雨先生文集、詩集. 王魯齋自言兒時見其兄以此臨學,真按:王柏 時二百四十餘字。其兄亡後魯齋求補為全文,而妍自見。真按:強从女不从弓.異體字字典無收.而有收强从女不从弓. 景定庚申人日所為跋如此。至咸淳己巳春,又得范諤隆興初跋尾云:真按:國:隆興 注音一式 ㄌㄨㄥˊ ㄒ|ㄥ 1. 昌隆興盛。後漢書˙卷十五˙來歙傳:「今陛下聖德隆興,臣願得奉威命。」文選˙韋曜˙博弈論:「故能隆興周道,垂名億載。」 2. 宋孝宗的年號(西元11631164)。 詞:【隆興】興盛。《尚書大傳》卷五:“堯者,高也,饒也,言其隆興煥炳最高明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是以鸞鷟鳴 道隆興,四皓為佐, 帝用康。”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臣嘗謂 人必衰敗,國家必隆興。” 『慶歷初,其高王父開府公雍使關右,真按:范雍 真按:范雍 歷南山佛寺,見斷石下,真按:后切?-異體字字典無之.然疑此石作后(少一筆)乃形訛也. 視之,乃此碑,稱歎以為至寶。既而寺僧誤以為石中有寶,破石求之不得,棄之寺後。公他日再至,失石所在,問之,僧以實對。公求得之,為三斷矣。乃以數十縑易之以歸,置里第賜書閣下。靖康之亂

908

,諸父取而藏之井中。兵後好事者出之,椎數十本已,真按:原文似訛作榻.不从.前多作搨也. 乃碎其石。』則以是為范公家本矣。真按:范雍-謂范雍之家所藏本也. 今又百三十年,而魯齋六代孫文英寶藏之如舊,真按:王文英? 比今西安府學本清勁,文采相懸絕矣。大抵書法有輕重之勢,而近日石本類皆一體填湊,字內筋脈舉無存者。今見此本乃知古人自有真也。」按孫退谷《庚子銷夏記》載此事作「王開府雍」,真按:孫承澤 真按:據前文應係范開府雍之訛.翁已校矣. 乃范雍之誤也。真按:孫承澤之誤-可見孫氏讀此誤將王柏當主詞了. 朱樂圃墨池編》云:真按:朱長文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是碑在西京范雍家。」又李姑溪題跋云:真按:李之儀 「是碑舊在西京范忠獻家,真按:范雍 今則破碎殆不勝模印矣。」樂圃《墨池編》在治平三年丙午,後於慶歷二十餘年;而李姑溪在北宋之末。合此驗之,則是碑三段之石嵌置范氏洛陽賜書閣下,蓋自慶歷至靖康八十年間,是石所拓,皆出自范氏書樓也

909

解春雨詳載王魯齋跋,真按:解縉 謂咸淳己巳又得范諤跋者。攷王魯齋卒於咸淳十年,此是魯齋所得范跋,故解春雨謂魯齋以是為范公家本也。范公家本僅得二百四十餘字,則可見賜書樓壁之石三段所存完字已無多也。方綱幼習是碑翻本,真按:翁方綱的學習歷程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學習歷程 蓋即解春雨所謂西安府學本之又重翻者。宋潛溪所謂南本失之瘦,真按:宋濂 北本失之肥。蓋西安府學翻本今雖未見其初翻之石,而卽是宋云「北本失肥」者,正與解春雨跋所謂「一體填湊筋脈無存」相合也。乾隆己亥秋,方綱典江南鄉試,真按:翁方綱與江南鄉試 榜發,得晤汪子容甫,真按:翁方綱與汪中 云:「揚州有化度二本,其一真本,其一宋翻本。」而予還役遄行,真按:前作旋役,至此義明矣. 不及見之

910

。其明年二月,門人江子秋史為我購此真本,真按:翁方綱與江德量 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云:「其一宋翻者歸於朱竹君。」後於竹君齋借其本來對看,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 真按:翁方綱與朱筠 惟一二字紙斷續處不相應耳。然予雖知此本之真而以為世間必有存字尚多於此者,又從郁氏書畫記》見有盧嵩翁真按:郁逢慶 真按:謂書畫題跋記也. 真按:盧摯 趙松雪諸人題跋之本,真按:趙孟頫 亟思一見之。積此渴念又二十餘年矣。乙卯春,乃於真定太守邱東河篋中訪得盧、真按:邱學敏 趙諸賢跋尾手蹟一十三段,宋紙褾邊之跡尚可尋也。諦審即郁《記》所稱之跋。時門人馮魚山真按:馮敏昌 宋芝山以予佇思之深,不惜千方百計為我購聘,加以他冊,換此十三跋來矣。真按:翁方綱與宋葆淳-一作宋葆惇! 真按:翁方綱得書之難 惟其前帖不可得見,趙味辛為我撰零丁帖以招之,真按:趙懷玉 姚秋農為我以六壬占之。真按:翁方綱與姚文田 至去年己未之秋真按:嘉慶41799.先生年68.

911

,忽於友人處得遇此帖。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其裝褾之式、印記之樣與前所得盧、趙十三跋毫髮無差,乃借來明窻細對,彼盧、趙諸賢所題竟是宋翻宋拓之本,因取其中確可憑驗之處一一細記,凡數十處;其為翻本無疑。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乃知王魯齋時已有求為補全而妍自見之語,真按:強从女不从弓.下同. 是宋時果有翻本也。王魯齋取以補裝於真本冊內,故相形而妍媸可辨。盧嵩翁、趙松雪諸人專就宋拓宋褾之冊賞之,故不及細核而目為佳本也。真按:趙孟頫之誤 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就 真按:盧摯之誤 又聞吳門繆氏藏有宋拓化度,存字頗多,懸價千金,意其必有可觀,多年設法託友借之,不可得。真按:人之小氣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借閱之難 真按:得來不易 昨接何夢華札云:真按:翁方綱與何元錫 「已見其本,有鮮于伯機題籤并跋。真按:鮮于樞 亦寫記其行款、存字之槩以來示,則與盧、趙所跋一本無異,竟亦是宋翻本耳

912

。予前數年於友人處見王孟揚舊藏一本,真按:王偁 存九百餘字,嘗借來手自響搨,存於篋。今對驗之無異,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王篛林所稱於津門見將近千字之本,真按:王澍 其卽此本亦無疑矣。予因是乃知世間所存化度其存字近千者,皆是宋翻之本;而其字甚少,可定為范氏賜書樓壁所拓者。真按:前作賜書閣. 王弇州所稱三本之前二本,真按:王世貞 今其字最少之本在陸謹庭家,真按:陸恭 既為我雙鉤來矣;其存字略多一本,拓手微遜者,昔在繆文子處,真按:繆曰藻-清史稿作繆曰藻.一作繆日藻. 今歸蔣氏,予亦借來細對。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 此二本皆與予藏此本毫髮不差,而予本紙墨拓手之古,較更勝之;但中間有為人描失者,為可惜耳。浙中有人家藏全唐文者,託友訪查,其碑板中竟無此文,則是碑全文竟不可得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