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January 27, 2008

603

復初齋文集卷第十五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校刊

  繆篆解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翁方綱的篆學

作篆必本於六書,摹印亦然;真按:翁方綱的篆學 未有可外於六書以為印學者也。予昔嘗與陸硻士、真按:翁方綱與陸費墀 桂未谷、真按:翁方綱與桂馥 宋芝山諸君極言之。真按:宋葆惇 而今見杭人丁君魯齋所作繆篆解,真按:『丁传(1722-1799),字希曾,号鲁斋,钱塘人。敬身次子,少而颖敏,旁搜博览,无不通贯,尤邃于经。弱冠补诸生,屡试不售,游闽游粤皆不遇。既归,益研经术,著述凡数百卷,藏其稿于外孙赵泰华家。嘉庆四年卒,年七十八。(《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卓克艺术网欢迎您! 丁魯齋傳,則即此人矣.(丁傳). 真按:丁傳 始知解者之誤,則不得不亟正之矣。秦時八體五曰摹印。徐楚金曰:摹印者屈曲填密秦璽文是也。及亡新居攝,使甄豐等校文書之部時,有六書,五曰繆篆。藝文志注,師古曰:繆篆謂其文屈曲纏繞所以摹印章也。繆訓「枲之十絜也,真按:國:枲  部首 木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ㄒ|ˇ 不結子實的大麻。其莖皮纖維可織夏布。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枲,麻也。牡麻無實者,夏至開花,榮而不實,亦曰夏麻。」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未嘗知女工絲枲之業,中饋酒食之事也。」 詞:枲1 x ㄒ〡ˇ〕 〔《廣韻》胥里切,上止,心。〕 大麻的雄株。只開雄花,不結子,纖維可織麻布。亦泛指麻。《書‧禹貢》:“ 豫州 ……厥貢漆、枲、絺、紵。” 劉向 《說苑‧談叢》:“蓬生枲中,不扶自直。” 柳宗元 《天對》:“ 浮山 孰產?赤華伊枲。”《金史‧結什角傳》:“其地北接 洮州 積石軍 ……地高寒,無絲、枲、五穀,惟產青稞。” 一曰綢繆也。从系翏聲,武彪切。真按:此說文語. 」此字本平聲,無仄聲也。其謬誤之謬,乃去聲,从言也

604

。證之諸經,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惟 禮記大傳曰「一物紕繆」,注「紕繆猶錯也。」此則別為一訓。釋文曰:本作謬也。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注「繆誤也。」釋文音謬。此二處皆與謬字通用, 非繆字本音也。若漢時定六書之名,未有取其借音以謬為繆者也。且如果欲別立一篆法謂與尋常書勢不同,則其標目亦當選取嘉名為新異可喜之詞,不當以紕繆、錯 繆自誣也。丁君又謂九疊文綢繆之體,乃後代所有,漢時無之。殊不思秦時八體已有,屈曲填密之義,所謂屈曲者即綢繆之謂也,豈必疊至九哉?故殳書條下,徐又 釋之曰: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也。詳翫隨勢而書之語,即知摹印所以屈曲之故。

605

而繆之云者,其字从系,為束絲糾繞之義,不待辨而明矣。夫印信所以達政令於四方而焉有以錯繆為詞者哉?若今之刻印,特篆學之一端耳。真按:翁方綱的篆學 真按:翁方綱的篆刻 其或本同而末異者,則偶因配合左右上下以就章法以成體勢,此自不得盡以六書繩之。蓋所求者合於六書之本旨而已,至於隨勢伸縮之變,苟有所本於前人者,君子弗咎也。至如丁氏譏馬伏波不當奏正皋字,真按:丁傳與馬援 甚至以唐人倒用司農印之例為比,則可謂悖於理矣。真按:丁傳之誤 丁君又謂摹印者,絕人揣摹之謂。此於文義尤不可通。摹印猶言篆印耳,真按:翁方綱的篆刻 初無別解,不必從而曲為之辭。吾因正此一解而凜然於文體學術之攸關世道人心所由繫焉,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凡立身持行之君子,皆當敬而聽之者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606

606

  焦山鼎篆銘考

江南焦山鼎,著稱二百餘年矣。新城王文簡兄弟為之詩,真按:王士祿 真按:王士禛 汪堯峰為之序,真按:汪琬 朱竹垞為之跋。真按:朱彝尊 予少時嘗撰考一卷,而未見其真拓也。其後門人謝蘊山守鎮江,真按:翁方綱與謝啟昆 屬其精拓鼎腹字,益信予所考石本之非真矣。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然詳審鼎腹拓本,實有訛誤,及訪諸遊焦山者,知其銅質古澤,本非真周時器,始悔昔年作此考,徒費詞說耳。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今梁子茝鄰以所藏林吉人書跋冊見示,真按:梁章鉅 真按:林佶 真按:翁方綱與梁章鉅 前裝此鼎銘即焦山寺石本也。又翦去石本前後之字,冒為鼎文。鼎文既出重摹非真,而程康莊摹於寺石又加誤焉。其釋之者又加誤焉。誠所謂「字經三寫,烏焉成馬」者。扣槃捫籥之輩競相傳賞以為古蹟,真按:翁方綱的口頭禪 可笑之甚者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607

。然而新城王先生詩則已傳誦藝林非一日矣。先生此詩本亦不當刻入集中,蓋先生夙不知篆學,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的批評 是以周鼎而曰世次,述夏殷又以敦槃之敦誤押本韻。當時及門諸弟子豈無一二知文字形聲者?畏其名位不敢阻諍,貽誤後學,誠可歎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的批評 然既有此詩文家之流傳,亦不可不詳質之,故取予舊所撰考,稍其冗蔓,真按:原作異體.據文義定. 略記於此。此鼎不當以焦山鼎名之,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呂、薛著錄之例,真按:呂大臨、薛尚功 應題曰「無□鼎」。無□者,人名也。其上一字非世字,是「無」字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前後凡三見,摹寫稍異耳。下一字非「惠」、非「專」,只可闕之。就此二字人名,則周時本有此鼎,其文極古,久不存矣

608

。不知何時何人不知篆法者妄摹字形於此重鑄一鼎,欲以冒充古物。其或嚴嵩妄人聞人贊美而欲得之,容有此事;西樵、真按:王士祿 阮亭真按:王士禛 竹垞、真按:朱彝尊 堯峰諸先生則不當出此也。真按:汪琬 人名下一字是「內門」二字,內門者,入廟門也。釋僉、釋賓皆誤。第四行「冊」下是「命」非「令」,第二行「丙子烝」三字尚未敢定。第四行「冊」上或是「友」字也。第五行首是「官司」二字,第五行「側」上釋「頗」,「側」下釋「弗作」皆非也。第七行人名上當是「勒鑾旂」四字。真按:續修四庫本作鑒,顯見有校刊! 真按:unicode字元. 字號 C14963 正字 【】-07-15 音讀 ㄊ|ㄠˊ 釋義 1.鐵。見說文解字。 2.轡首銅。見說文解字。 第八行「丕顯」下一字釋「睿」釋「敷」釋「敬」皆非。第九行「用享於」下間泐處是「朕」字,其下一字釋「到」亦非也。凡十行,其闕者不啻過半,實由重摹之失。其原本不可得見也。古篆本不能如《說文》之有定据,真按:翁方綱與說文解字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又被重鐫者摹形之誤,雜以後人意為揣釋

609

,自呂、薛、真按:呂大臨、薛尚功 王俅諸家圖釋以來鍾鼎古銘之文雖未必皆出自古拓原蹟,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而位置皆不致過差,未有沿訛沿誤如此鼎者。而士林顧亟稱以為古蹟最著之寶,如漁洋之詩播於誦說,林吉人之楷蹟具可珍愛,更不得不詳言之、慎言之。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真按:翁方綱對學者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林佶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的批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