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anuary 29, 2008

1223

  王文成奏疏墨迹殘稿跋真按:翁方綱與王守仁

右王文成嘉靖七年二月十五日疏草。時侍郎方獻夫建言宜於田州特設都御史一人,撫綏諸夷,因下其議,而先生上此疏也。先生於嘉靖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抵梧州,至是年二月十三日手疏奏報田州思恩平復,卽所謂十善十患二幸四毀之奏,洋洋數千言膾炙人口者也

1224

。其疏末云:「除將設立土官及地方一應經久事宜再議具奏」者,即此疏是也。是時先生復手書勒石於其地曰「嘉靖丙戌夏,真按:王守仁的功業 官兵伐田隨與思恩相煽集軍四省洶洶連年,於時命新建伯王守仁往視師,以德綏勿以兵虔真按:國:虔  部首 虍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ㄑ|ㄢˊ 1. 恭敬有誠意的。如:「虔誠」、「虔敬」。左傳˙成公˙十六年:「虔卜於先君也。」 2. 殺害。漢˙揚雄˙方言˙卷三:「虔、散,殺也。東齊曰散。青、徐、淮、楚之間曰虔。」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 3. 強取﹑掠奪。漢書˙卷六˙武帝紀:「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顏師古˙注引韋昭曰:「凡稱詐為矯,強取為虔。」 詞:虔1 qin ㄑ〡ㄢˊ〕 〔《廣韻》渠焉切,平仙,群。〕 1.虎行貌。引申為勇武、強固。《詩‧商頌‧長髮》:“ 武王 載旆,有虔秉鉞。” 傳:“虔,固。” 馬瑞辰 通釋:“虔之本義原取勇猛,勇猛者必強固……有虔,正形容強武之貌。”《詩‧大雅‧韓奕》:“夙夜匪懈,虔共爾位。” 傳:“虔,固;共,執也。” 孔穎達 疏:“用心堅固,執持汝此侯伯之職位。”2.殺戮。 皮日休 《憂賦》:“入人之心也,如毒如螫,如虔如劉。”參見“ 虔劉 ”。3.劫掠;奪取。《書‧呂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 孫星衍 疏引 韋昭 曰:“詐稱為矯,強取為虔。”《漢書‧武帝紀》:“將百姓所安殊路,而矯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4.截斷;砍伐。《詩‧商頌‧殷武》:“陟彼 景山 ,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斲是虔。” 朱熹 集傳:“虔,亦截也。” 馬瑞辰 通釋:“虔,猶伐也,刈也。”5.恭敬;誠心。《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杜預 注:“虔,敬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豈伊不虔思于天衢。” 薛綜 注:“虔,敬也。” 韓愈 《送鄭尚書序》:“適位執爵皆興拜,不許乃止,虔若小侯之事大國。” 岳飛 《奏襄陽府路差補職官措置事宜狀》:“若職事不虔,亦乞重賜黜責。”6.聰明;狡黠。《方言》第一:“虔,慧也。”《方言》第十二:“虔,謾也。” 郭璞 注:“謂惠黠也。”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 崔鶯鶯 ﹞覷 紅娘 道:‘怎敢如此!打脊風魔虔妮子!’”7.姓。 應劭 《風俗通》佚文:“ 虔氏 黃帝 之後。《莊子》有 虔天根 。” 真按:國無.詞無. 班師撤旅,信義大宣。旬日之間自縛來歸者一萬七千,悉放之還農,兩省以安。爰告思田,爰勒山石云云。」此大書偉赫,不知今尚存否,獨此疏草三十九行尚存於其梓里故家,想見先生神明正定,籌算井然,此數番故紙可以泣鬼神貫金石也!敬書其末,復系以詩。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之品格 真按:翁方綱與王守仁

1224

  跋王文成家書

右王文成家書,上其父龍山公真按:王華 真按:王守仁之父 不著歲紀。先生自平宸濠之後

1225

,於正德十五年九月還南昌。此書云「二月二十日寓洪都,男王守仁百拜書上父親大人膝下。」又云「冬底北來云云。今又已一月餘」,此則正德十六年辛巳春所作也。門人錢德洪跋先生寓吉安上海日翁第二書云:真按:謂上給海日翁第二書也. 「自稱姓者,別疑也。師聞宸濠變,返風回舟,濠追兵將及,師易舟潛遯,及退,還吉安,取夫人來吉城,將發兵,命積薪圍公署,戒守者曰:『儻報不利,即舉火公署。真按:原下从火不从灬.異體字也. 』是時人勸海日翁移家避讐,翁曰:『吾兒以孤旅急君上之難,吾為國舊臣,顧先去,以為民望邪?遂與有司定守城之策。吾師於君臣、父子、夫婦之間,一家感遇若此。是書公子正億於書櫝中得墨跡裝潢,真按:王正億 手澤宛然云云。」然此寓洪都一書尚未之及

1226

。蓋此書在事稍定後所作,視寓吉安一書在兵間作者稍為閒定矣。先生父名真按:王華 字德輝,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授修撰,真按:王守仁之父 真按:王守仁之家世 宏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正德初晉禮部右侍郎,以先生忤劉瑾,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旋降右侍郎,瑾敗乃復故官。性至孝,母岑年踰百歲真按:原作上衣下十.異體. 真按:翁方綱之祖母 真按:王守仁之家世 時翁已年七十餘,猶寢疏食,真按:國:苫  部首 艸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ㄕㄢ 1. 覆蓋。宋˙陸游˙幽居歲暮詩五首之五:「刈茅苫鹿屋,插棘護雞栖。」西遊記˙第三十七回:「你那衣服,半邊苫身,半邊露臂。」 2. 以草編成的覆蓋物。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無壁,覆之以苫。」 3. 以草編成的墊蓆,居喪時使用,以示哀戚。儀禮˙喪服:「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賈公彥˙疏:「外寢苫者,哀親之在草。」 詞:苫1 shn ㄕㄢ〕 〔《廣韻》失廉切,平鹽,書。〕 1.用茅草編製的覆蓋物。《爾雅‧釋器》:“白蓋謂之苫。” 郭璞 注:“白茅,苫也。今 東呼為蓋。”《晉書‧隱逸傳‧郭文》:“ 洛陽 陷,乃步擔入 吳興 餘杭 大辟山 中窮谷無人之地,倚木於樹,苫覆其上而居焉,亦無壁障。”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凡張蓋皆得釋苫,非止編茅以覆屋而已。今人華蓋、雨蓋皆謂之苫。”2.古代居喪時,孝子睡的草墊子。 宋濂 《黃氏墓銘》:“治喪一循古禮,布苫柩側,取石為枕,不解衣而臥者三月。”3.顫動。 無名氏 《凍蘇秦》第二摺:“俺一家兒努眼苫眉,只待要逼 蘇秦 險些上吊。” 賈仲名 《蕭淑蘭》第一摺:“我看你瘦懨懨,眼札眉苫。多敢是家菜不甜野菜甜。”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和你把領扣鬆,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4.用同“ ”。贍養。 劉君錫 《來生債》第二摺:“枉了我便一生苫鰥寡孤獨,半世養貧寒困苦。”5.姓。 苫夷 春秋 季氏 家臣。見《左傳‧定公七年》。 2 shn ㄕㄢˋ〕 〔《廣韻》舒贍切,去豔,書。〕 覆蓋,遮蔽。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之一:“但能風雨蔽,何惜茅蓬苫。”《西游記》第十四回:“如今臉上無了泥,頭上無了草,卻象瘦了些,腰間又苫了一塊大虎皮,與鬼怪能差多少?” 時論稱之。海日翁卒於嘉靖元年二月,真按:王守仁之父 真按:王華之生卒 真按:王華 真按:前作龍山公. 疾且革時,以征藩功晉封翁為新建伯,是日部咨適至,聞使者在門,促先生及諸弟出迎,曰:「雖倉卒,烏可以廢禮問?」已成禮,然後瞑目而逝。此書手迹在其前一歲,則先生年五十時也。真按:王守仁作品編年 今東河太守得此札,寶逾什倍,不肯以他人尺牘相配,專為裝潢一冊真按:翁方綱與邱學敏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