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anuary 12, 2008

442

黃昏讀罷風怒號,吹作長瀾入海勢。君今作吏嶺海濱,時夢共被山家村。嗟我有弟亦早慧,并無手述片紙存。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真按:翁方綱之弟

442

   將發廣州,自題藥洲圖二首真按:翁方綱的行程

惠公舫子張公扁,巳與東軒俱不存。十日百夫牽石處,尚餘鴉軋水車痕。

漁洋手種貝多枝,真按:王士禛 真按:國:貝多 注音一式 ㄅㄟˋ ㄉㄨㄛ 古代印度人將佛經書寫於貝多樹的葉子上,故以此語為佛經的代稱。唐˙李商隱˙題僧壁詩:「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鐘。」 詞:【貝多】1.梵語pattra的音譯。意為樹葉。古 印度 常以多羅樹葉寫經。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樹。《佛說自誓三昧經》:“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為證;詣貝多樹,汝復為證。”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貝多,出 摩伽陀國 ,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娑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羅多梨。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 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 言葉樹也。 西域 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閻爾梅 《遂初園詩》:“東鄰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園 種貝多。”亦譯作“貝多羅”。 吳偉業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詩之三:“欲問辟支諸佛土,貝多羅樹即關頭。” 陳維崧 《賀新郎‧中元感懷》詞:“亟倩蘭陀張淨饌,拋作貝多羅子,早勘破人間生死。”2.借指佛經。 張鼎 《僧舍小池》詩:“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顧景星 《<楝亭集>序》:“貝多、金碧、象數、藝術,無所不窺。”3.傳說中的國名。 南朝 任昉 《述异記》卷上:“ 周成王 元年, 貝多國 人獻舞萑, 周公 命返之。” 未必憑欄是此池。前後七榕皆合抱,竟無人識紀談碑。王文簡使粵,真按:王士禛之仕履 曾觀學使廨中鐵真按:原作異體. 蓋未移復使院時也。真按:國無.詞無. 真按:國無.詞無.

442

   題裴鶴峯蓮湖秋泛圖二首真按:翁方綱交游考

此地泛秋仍似夏,泄雲蒸雨綠糢糊。恐君羽扇迎涼虛,未必蓮湖是藥湖

雨中翠點玉團團,如此紅裳溼亦難。秋意轉濃人轉淡,蓮湖仍作藥湖看。

442

   又題雨亭馴鹿圖真按:翁方綱與鄭潤

雨餘山果落松枝,自悟前身非畫師。真按:王維 聞道青精飯已熟,真按:國無.詞:【青精】1.星名。《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青精翼紫軑,黃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黃旗,瑞雲也。皆王者將興之符應也。”2.道教認為木星中的九 青帝 之一。《雲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門,門內有九 青帝 ……其門內 青帝 ,或號 青靈之公 ,或號 青真 ,或號 青精 ,或號 青帝君 ,並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3.青睛。《南史‧徐陵傳》:“﹝ 徐陵 ﹞目有青精,時人以為聰慧之相也。”4.植物名。一名南天燭,又稱墨飯草。道家製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 蘇軾 《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黃公 獻紫芝, 赤松 饋青精。”5.指青精飯。 陸游 《星坐道室有感》詩:“一缽青精便有餘,世間萬事總成疏。” 錢仲聯 注:“青精,青精飯,道家所食。” 厲荃 《事物异名錄‧南燭草》:“青精……又曰墨飯草,以其可以染黑飯也。故黑飯亦名青精。” 真按:國無.詞:【青精飯】即立夏吃的烏米飯。相傳首為道家 太極真人 所制,服之延年。後佛教徒亦多於陰曆四月八日造此飯以供佛。 杜甫 《贈李白》詩:“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飯,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葉,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蒸飯。曝乾,堅而碧色,收貯。如用時,先用滾水量以米數,煮一滾,即成飯矣……久服,延年益顏。” 謝無量 《西湖旅興懷伯兄五十韻》:“野寺青精飯,江湖白打錢。” 【青精稻】即青精飯。 元稹 《和樂天贈吳丹》:“萬過《黃庭經》,一食青精稻。”參見“ 青精飯 ”。 【青精石飯】相傳道家辟穀時所食之藥丸,用青石脂、青粱米製之。 南朝 陶弘景 《真誥‧稽神樞四》:“ 霍山 中有學道者 鄧伯原 王玄甫 ,受服青精石飯吞日丹景之法。”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仙方又有青精石飯。世未知‘石’為何也。按《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三日,搗為丸,如李大,白湯送服一、二丸,可不饑。二法(指青精飯和青精石飯)皆有據。第以山居供客,則當用前法;如欲 子房 辟穀,當用後法。”參閱 葛洪 《神仙傳‧王烈》。 石厓縫合長青芝。

442

   蘊齋書來云「臨別有何處安身立命之言,是昔年蒙寄詩『君子無止思』之義否?」賦此以答真按:翁方綱與林泰交

君子無止思,日邁月斯征。借問所邁征,於何立之程?聖言去已真按:逺 百家以能鳴。苟獲一軌安,豈效喙爭真按:衆 ?輪轅日以飾,鞶帨竟何成?韋佩無急張,弇金有鬱聲。真按:國無.詞無. 既防獧薄傷,焉得夙操贏?徒囂終奚收?晤子昨自驚。廿年營吾糧,發韌語誰盟?冉冉窻竹響,耿耿壁燈明。四百峯頂泉,交向三峽傾。孰為郢人質?一借角弓賡。

442

   拱北樓時移居育賢坊廨。

鐘聲與漏響,一月又樓陰。海霧早涼氣,春迴北望心。城灣抱石脊,市語沓潮音。漸午雲不散,蒼蒼嘉樹林。

442

   過大庾留別鈍夫,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借昔用詩韻二首真按:黃庭堅-應是此人!

八年雨雪餘,令弟仍扶病。同氣同歲寒,君家苔筠逕。人言炎州氣,地暖存物性。吾今閱已熟,愛君窻几靜。

君亦隨我久,語挾海綠氣。真按:詞無.國無. 何似山石畔,蒼然昔風味。勿輕言逢源,相見以深地。洪瀾千萬里,佇汝徯汝至。

442

   十八灘

夢中邪許聲,淩江湞江灘。猶疑藥洲上,挽石力殫。真按:衆 既陟山萬轉,仍沿石百盤。乘流敢忘勞?習坎故知艱。槎枒截飛流,洶涌勢未安。一氣三百里,層萬花瀾。真按:叠-本書似皆作叠. 江水無直輸,石脈有停湍。西江石底江,我映沙竹看。直作始放舟,順流起萬安。

442

   發沙井

騾車偃仰發沙井,沙岡石脊屢仄傾。十里搖過石頭口,石橋尚以洪喬名。匆匆何暇看碑字,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 逐逐負戴為宵征。下橋驘顛輿輻脫,旁舍艸窻燈明。真按:國:塈  部首 土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ㄐ|ˋ 1. 塗抹屋頂。書經˙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宋˙陸游˙排悶詩:「荒疇須墾闢,破屋欠塗塈。」 2.取。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頃筐塈之。」 3.安息、休息。詩經˙大雅˙假樂:「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又音)ㄒ|ˋ s(06869 塈  部首 土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又音)ㄒ|ˋ 之又音ㄐ|ˋ j(05418 詞:塈1 j ㄐ〡ˋ〕 〔《廣韻》許既切,去未,曉。〕 〔《廣韻》其冀切,去至,群。〕 1.以泥塗屋頂。《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漢書‧谷永傳》:“古者,穀不登虧膳,災婁至損服,凶年不塈塗,明王之制也。” 顏師古 注:“塈,如今仰泥屋也。”2.塗飾。《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國》:“列置郵亭,皆堊塈之。” 李賢 注:“塈,飾也。”《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無陶瓦,屑白石塈屋,堅潤如玉。” 陸游 《即事》詩:“塈壁編茅養病翁,五更擁褐聽霜風。”3.休息。《詩‧大雅‧假樂》:“百辟卿士,媚於天子,不能於位,民之攸塈。” 傳:“塈,息也。” 王安石 《皇帝還大次憩安之曲樂章》:“厘事既成,於皇來塈。” 段成己 《題梁氏靜樂堂》詩:“築室塵境中,中有塵外意,方其厭囂啾,歸來行少塈。”4.取。《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頃筐塈之。” 朱熹 集傳:“塈,取也。” 【塈完】修飾;修築。《新唐書‧王方翼傳》:“ 方翼 尚幼,雜庸保,執苦不棄日,墾田植樹,治林垠,塈完牆屋,燎松丸墨,為富家。” 【塈茨】1.用泥塗飾茅草屋頂。引申指屋頂。 賈開宗《歸村舍》詩之一:“尚有丘園在,蒹葭到塈茨。”2.泛指塗飾墻壁。 鈕琇 《觚賸續編‧蜂君臣》:“室以板為之,背穹而旁殺,四周加以塈茨,前後多穿小隙,為出入之門。”參見“ ”。 攜幼叩門逕入室,逆旅食我餺飥餳。村陰不見星與月,微辨石塊紛縱橫。店門土平我小立,從者伐輻相丁丁。林風森然就輿坐,默聽輿夫筭驛程。我熟驛程不待筭,但聽橋下風水聲。

443

   渡淮以下壬辰

十四年前夕帆影,林林又到廢城頭。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今宵正挂淮南月,對岸誰凭水際樓真按:不錯的句子! ?下上蠙源桐柏,真按:原作異體.广从厂. 東西濠汊接徐州。照來羸馬疲僮僕,鞭墮忽驚雙白鷗。

443

   柳泉旅舍,予巳卯十月題壁云「此行佳處題難盡,留與珠江二使星」,謂同年秦序堂編修、景介之學士,真按:翁方綱的同年 時同典廣東鄉試也。今十四年,而予自廣東旋役宿此,復次前韻真按: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翁方綱的同事

十載踏殘江北路,午茶又熟小茅亭。果符行李蕭蕭夢,只是慚呼作使星。是年又於此見壁上句云:行李蕭蕭茅店裏,無人知是使星來。不知誰筆?

443

   予入都而蘊山出守鎮江賦別三首真按:翁方綱與謝啟昆

四秋促膝是何緣,廿載同岑最汝賢。付受雕鐫文字末,聲名書札道途邊。今斯擔荷猶難信,異日功施敢望傳。嶺外江頭窻下夢,遂經三度閱三年。

香案雲霞供奉班,玉堂心印幾時還。因緣竹里人千截,金壇王檢討罕皆真按:王罕皆?罕原作異體上罒下干.google. 縹緲茅岡屋數閒。經術新猷務根柢,師承舊緒訪優閑。負書不獨銘原泄,金簡先投已字山。

來鴻去鷰如相避,出雨歸雲遂不齊。答述人疑同設論,栽培天意孰端倪?一樓鐘語三生憶,癸未夏與蘊山觀明學士沈度書法華經陽識大鐘于城北覺生寺。真按:國:陽識 注音一式 |ㄤˊ ㄓˋ 古代器物上凸出的文字。亦稱為「陽文」。 詞:【陽識】古代鐘鼎器皿上的款識,有陰文陽文之別,陽文的款識稱“陽識”。《說郛》卷十二引 趙希鵠 《洞天清錄‧識文》:“ 三代 用陰識,謂之偃囊字,其字凹入也。 以來或用陽識,其字凸,間有凹者,或用刀刻,如鐫碑者。”參見“ 陰識 ”。 【陰識】暗中看出。 龍啟瑞 《陳平周勃論》:“ 高帝 之與 呂氏 論相也。首 王陵 ,次 ,豈不陰識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陳三立 《遣興》詩:“江長海斷風雷寂,陰識雄人草澤存。” 【陰識】1.古代鐘鼎器皿上的款識,有陰文、陽文之別,陰文的款識稱“陰識”。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 三代 用陰識,謂之偃囊字,其字凹入也。 以來或用陽識,其字凸,間有凹者,或用刀刻如鐫碑者,蓋陰識難鑄,陽識易為,陽識決非古物也。”參見“ 陰文 ”。2.暗暗記住。 干寶 《搜神記》卷十九:“ 謝非 )驚擾不得眠,遂起,呼 問之:‘先來者誰?’答言:‘是水邊穴中白鼉。’‘汝是何等物?’答言:‘是廟北巖嵌中龜也。’ 皆陰識之。” 寺僧謂蘊山當官外任,且屬以慈祥愷惠,予有「晚涼新偈子,同聽一樓鐘」之句。兩板門書十載棲。仍照 飛騰紅燭影,對牀風雨悞聞雞。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