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ly 14, 2008

351

觚賸八卷續編四卷刋本

 右國朝吳江鈕琇撰。皆記雜事,前編吳觚三卷,燕觚、豫觚秦觚各一卷,粵觚二卷以所至之地為分。其續編分言觚、人觚、事觚、物觚各一卷。

查浦輯聞二卷刋本

 右國朝海寧查嗣瑮撰。記所聞見,間亦証及史傳逸事。

書隱叢記十九卷刋本

 右國朝吳江袁棟撰。乃多述舊聞沈德潛序。

352

五月十九日閱。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己集終

353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

 庚集

  說家類二文格詩話

文則一冊刋本

 右宋少傅天台陳揆撰。真按:陳騤-有筆改揆作騤! 摘舉六經文句以見古人立言體要,及句法字法不苟如此。有乾道庚寅自序。

王公四六話二卷刋本

 右宋王銍撰。宣和四年銍自序云銍類次先子所論詩賦法度與前輩話言附家集之末,又以銍所聞於交游間四六話事寔私自記焉

354

四六談一卷寫本真按:原文有描改塵作麈!

 右宋太常少卿陽夏謝伋撰。亦論駢體作法凡五十有五則。

金石例十卷瓶花齋寫本

 右元翰林學士濟南潘昂霄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首述誌銘之始,次述韓文體例。末二卷為先正格言史院凡例有至正■年潘詡跋焦氏經籍志作楊本撰,真按:原文有筆注墨丁右作「五」字.○按今覆之下自國學數典瑚璉兄原藏之石刻史料新編.3.39.pdf,作五字.末署曰「至正五年春三月望濟南潘詡敬書于卷末」詡跋文首曰「先文僖公所著金石例十卷…」,則固潘氏裔矣. 誤。楊本鄱陽人。蓋嘗校其書者○吳焯云:此書有三刻,一濟南本,一鄱陽本,為王思明所校,一為龍宗武摹泰和楊寅弼抄本而刻者

355

。今本從鄱陽本傳抄故有思明序。又云世行本僅九卷。近項霜田得王弇州藏足本,因借錄補云。

詩文軌範二卷寫本

 右元常熟徐駿撰。皆評論詩文語

六藝流別二十卷刋本

 右明黃佐撰。自序云聞之董生曰君子志善知世之不能去惡服人也,是以簡六藝以善養之。其學大矣,而各有其所長。詩道志,故長於質;書著功故長於事;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春秋司是非故長於治;易本天地故長於數

356

。 人當兼得其所長,是故舉其詳焉。志始於詩以道性情為謠為謌謠之流其別有四為謳為誦為諺為語歌之流其別有四為詠為唫為怨為歎其拘拘以為詩也則為四言為五言為 六言為七言,為雜古。其雜近於文而又與詩麗也,則為騷為賦為詞為頌為贊,其專事對偶,亡復蹈古,則律詩終焉。書行志而奏功者也,其源以道政事為典為謨。典 之流其別為命為誥。謨之流其別為訓、為誓。凡典上德宣於下者也。又別而為制為詔為問為答為令為律命之流又別而為冊為勅為誡為教

357

, 誥之流又別而為諭為賜書、為書、為告、為判、為遺命而間亦有不盡出於上者焉。凡謨下情孚於上者也,又別而為議、為疏為狀為表為牋為啟為上書、為封事為彈 劾、為啟事為奏記,訓之流又別而為對為策為諫、為規為諷為喻為發為勢為設論為連珠,誓之流又別而為盟為檄為移為露布為讓為責為券為約而間亦有不盡出於下者 焉。禮以節文斯志者也,其源敬也。敬則為儀、為義,其流之別則為辭、為文、為箴、為銘為祝為詛為禱為祭為哀為弔為誄為輓為碣為碑為志為墓表,皆因乎書之制 焉

358

。 樂以舞蹈斯志者也。其源和也,和則為樂均為樂義,其流之別為唱為調為曲為引為行為篇為樂章為琴歌為瑟歌為暢為操為舞篇,皆因乎詩之風焉。春秋以治正志者 也。其源名分也,其流之別為紀為志為年表為世家為列傳為行狀為譜牒為符命其大概也則為敘事為論贊,敘事之流其別為序為紀為述為錄為題詞為雜志論贊之流其別 為論為說為辨為解為對問為考評而凡屬乎書禮者不與焉。易則通天下之志矣,其源陰陽也

359

其流之別為兆為繇為例為數為占為象為圖為原為傳為言為註而凡天地鬼神之理管是矣究其大都則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藝雖有六,其本諸心則一也。昔晉摯虞嘗著文章流別其亡已久,故予蒐羅散逸以為此編,統諸六藝竊比於我董生云。

玉堂日鈔三卷寫本

 右明侍讀學士嘉興黃洪憲輯。雜抄前人論文論詩論史之語,凡十餘種,間亦參附已說焉。

文斷十五卷千頃堂目作四卷,又注云:一作十卷。 寫本

360

 右不著撰人。按明史藝文志作唐之淳撰。詳論作史矩法以諸經子史及唐宋八家分條編次皆彙采舊說而釐之者。

詩話總龜四十八卷後集五十卷刋本

 右宋阮閱撰。說見下。

茗溪漁隱樷話前集六十卷後集四十卷刋本

 右宋晉陵令吳興胡仔撰自序云余聞舒城阮閱昔為郴江守嘗編詩總頗詳備後居苕水取讀之蓋阮因古今詩話附以諸家小說分門增廣獨元祐以來諸公詩話不載焉。考編此乃宣和癸卯是時元祐文章禁弗用故阮畧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