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July 27, 2008

501

翰林典故翰苑須知合一冊刋本

 右明張位輯。有萬歷丙戌序,乃官司底簿,所載殊簡畧。

舊京詞林志六卷刋本

 右明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鄞縣周應賓撰。專紀南院掌故,乃應賓萬歷間掌南京翰林院事時作。凡紀事者二,紀典者二,紀官者二。自序云:永樂十九年以前未分南北,雖事在行在,猶得系之。十九年以後,止載南院。凡涉北院者概不書。

南京太常志十三卷刋本

502

 右明副都御史崇陽汪宗元撰。舊有太常寺卿呂九栢容臺纂例、太常博士李元錫太常沿革志二書,宗元增損為之。凡十三門。

南京太僕寺志十一卷刋本

 右明侍郎應城余允緒撰書凡七門曰謨訓曰事例曰官司曰轄屬曰規制曰丁田曰種馬。采史傳及簿籍有關牧政者皆入之。

太僕寺志十四卷刋本

 右明太僕寺卿太倉顧存仁撰。存仁以南京太僕寺有志,北寺獨缺,因同寺丞王淑採輯故事編為此書

503

南京行人司志十六卷刋本

 右明監生吳縣翁逢春撰。天啟初修神宗、光宗兩朝實錄,下南京諸司各故實。真按:此志作動詞用. 時廬陵彭惟成為行人司副,屬逢春輯為此書。書凡八門。

大明官志五卷刋本

 右書載明代職官兼及道里編戶土產等,末附制儀一卷,係坊肆通行之本。

明職一冊刋本

 右明僉都御史呂坤撰。乃坤撫山右時申誨大小職官而作,凡十八條

504

歷代宰輔彙考八卷寫本

 右國朝萬斯同撰。秦漢三國為一卷,晉宋齋梁陳為一卷,魏齊周隋為一卷,唐及五代為一卷,宋金元明各一卷。皆具列其姓氏而於沿革大端尤為明晰,真按:官制考 如 漢時丞相不由列侯自公孫宏始。大司馬大將軍輔政自霍光始。三公三孤廢置不恆,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自東漢迄宋元不改。漢魏錄尚書者始為宰輔,否則但為加 階侍中中書監與尚書鼎立為三,自魏、晉始,唐時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參預朝政,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皆為宰相之職

505

。惟僕射為尚書省之長,待中為門下省之長,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唐承隋制,謂之三省之長。元宗以後僕射為閒官,真按:唐玄宗 代 宗以後中書令為加官,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唐世不易。樞密院始於唐,宋則與宰相並稱兩府,或為宰相兼官。明初罷丞相,政權歸於六部,內閣之設,其秩甚卑, 朝班各依其品。洪武後始用翰林大僚,然以侍中、詹事、少詹入者猶不遽授大學士,自張居正以侍郎入遽列銜東閣,自是初拜無不卽授大學士

506

。此歷代宰輔名制相承之由,皆掇舉其要,分著於篇,使觀者了然心目云。

南臺舊闔十六卷刋本

 右國朝常鎮道順天黃叔璥撰。叔璥官御史時所輯。前八卷敘設官命職之意,後八卷述居官奉職之規。

  掌故類三食貨

漕政舉要十八卷刋本

 右明邵寶撰。首述河渠之政,次舟楫之政,次倉之政,真按:厫-不復一一出校! 次轉輸之政,次卒伍之政,次統領之政,次紀載之政,次稽古之政,次凖今之政,而以雜錄終焉

507

。蓋寶於正德四年官總督漕運,此書乃其時所作也。

漕運通志十卷刋本

 右明楊希仁撰。表七卷:曰漕職曰漕卒曰漕船曰漕倉、曰漕數,各一卷,曰漕渠,二卷,閘壩附焉。畧三卷:曰漕例、曰漕議、曰漕文。又圖一卷居首,亦希仁嘉靖間官總督漕運時所作。

通漕類編九卷刋本

 右明按察使黎陽王在晉輯。乃通述古今漕政利弊并海運事宜。萬歷甲寅序

508

海運誌二卷千頃堂目作一卷 真按:千頃堂書目 刋本

 右明總督漕運副都御史臨海王宗沐輯。隆慶時宗沐一曾議試行海運之策,因輯為此書。所載題請移冊及海程遠近、風雨占騐悉備。

海運詳考一冊刋本

 右前人輯。此則專論海運變通之宜,其造舟通運之制畧具焉。

民事錄十卷刋本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右明尚書桂蕚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桂萼?-原文有塗改!似原作上艹下粵。乃蕚令武康時課民農柔種藝

509

錄其事為書。

救荒活民書三卷寫本

 右宋鄱陽董煟撰。係表進之本煟紹聖五年進士,嘗知瑞安縣,述歷代卹災之政,救民之策,并當時名賢議論見諸施行者彙為三卷。成化壬戌莫琚序。

救荒活民補遺書三卷刋本

 右明江陰朱熊撰。因前編而重加補輯者。

救荒策會七卷刋本

 右明祠部郎嘉善陳龍正輯。取宋董煟、元張光大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明朱熊三家之書益以時事彙成此編

510

古今鹺畧九卷補九卷刋本

 右明山東都轉鹽運使秀水汪珂玉撰述。明代鹽法因革之端,分為九門,門各一卷。曰生息曰借用曰職掌曰會稽曰政令曰利弊曰法律曰徵異曰雜考。補編亦九卷,分門如之。二編皆自序,崇正壬申所刋也。

長蘆志十三卷刋本

 右明按察使吳興閔遠慶輯。專紀長蘆盟法,乃姜松盤創稿,遠慶重修之。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