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ly 29, 2008

161

。乃事福王於南京,以時事不可為,乞終養去。南都失,遁為僧。尋以受魯王部院職銜,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乘間投水死,年四十,諡忠裕。事跡具《明史》卷二七七。

  按:子龍之著作,《明史‧藝文志‧集部》著錄:

  《明代經世文編》五○八卷

  《明詩選》十三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經籍考‧經部》則著錄:

  《詩問略》一卷

《四庫全書總目‧農家類存目》著錄:

  《別本農政全書》四十六卷(明徐光啟撰,陳子龍刪補)然均不及此書。

   此書為日本寬文十二年(清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刊本,二十卷。版匡高二十‧三公分,寬十二‧三公 分,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內封頁題「陳臥子先生訂定」、「諸名家合訂詩說蒙引」、「本衙藏版」。前有楊萬里(自邇)〈毛詩蒙引序〉,次為〈毛詩蒙引 例〉、〈採用姓氏〉及〈援引書目〉。

  〈毛詩蒙引例〉有六則,大抵可見茲編之體例:

  1六經為註疏所厄,昔人有獨抱遺經之嘆,而《詩》則齊魯韓三家盡亡,獨存毛鄭。自朱子《集傳》出,而毛鄭之說又束之高閣矣。顧晦翁方擊〈小序〉,真按:當係掊之訛! 而後人復左袒漢儒,又一時如呂東萊《讀詩記》、嚴華谷《詩緝》,真按:嚴粲 亦先後互出,與朱傳抗衡,余以為苟非出自詩人,總之皆臆說也。謂漢儒近古,度有師承,而傅會不少

162

;謂宋儒明理,疑無曲說,而矯枉或過。今所輯一依紫陽,用遵時制,而義可別解,兼錄〈小序〉,第另載篇末,庶幾存羊之意云。

  2.國朝纂修大全,裨益後學,而與朱傳相矛盾者,輒為棄去,故註疏之說,既不收錄,而諸家之論亦不甚有所發明。又高明之士,視為筌蹄,不復染指,而矻首研摩,皆其庸庸者耳。此詩解所以概未盡善也。余生平最喜徐儆弦先生《翼說》與吾鄉玄扈徐公《六帖》,真按:徐光啟-見下文可知. 真按:徐光啟-見下文可知. 以其綜輯前人,而超然獨解,絕無穢雜,余故篇中所載,兩公居多,而又廣以箋疏,附以臆說,雖不敢謂於《朱傳》有裨,聊補大全所未備也。

  3.近世註疏,大全並有纂錄,然猶厭其冗繁,講解諸家,互相勦襲,然多沒其姓氏。真按:古人抄襲劣行 余據耳目所及,標而出之,顛倒錯綜,不拘世代先後,雖人自為說,而依經疏解,又意若鱗次云。

  4詩人託物比興,最為精覈,故草木鳥獸,定有取義,而今皆亡之,苟有關於《詩》學,輒為收採,不然而徒博異聞,罔資六義,亦無取焉。

  5《毛詩大義》數條,冠之篇首,讀者見謂無關舉業,必且學之弁髦,然未有不明其說而能得詩義之深者也。余無論其他,即如先輩經義,其賦比興各有體裁,風雅頌各為聲調,而今靡然,若一先民真按:不解之處!真按-疑此當為生民,乃詩生民之什也. 影響盡矣。嘗試質以二雅,如何謂大?如何謂小?何者為正?何者為變?經生尚有茫然者,又安望其誦《詩》三百,而即以達之政哉。余故不揣無聞,搜摭諸儒之論乃爾,讀者詳之。

  6余 義例大都倣之《翼說》而與《六帖》相參,故首之以總意,次之以章旨,而其間疑義有辨正,奧義有發明,取之他經傳以相質證,而因以訂其訛缺,有考證,有備 考,求之本旨外,以相符合,而又或別生論辨,有合意,有餘意,余悉因之而第分注各章,不另自標目。至如《六帖》,曰〈翼傳〉,曰〈存古〉

163

,曰〈廣義〉,曰〈博物〉,曰〈擥藻〉,曰〈正葉〉。是編所輯,茲意具有,而惟音韻之學,未易曉暢,姑採其議論,附著簡端;圖則從削。

  據此六條〈凡例〉,知茲編之編纂,旨在為舉業之須。其書又以徐光啟《六帖》相參,其為帖經之作,更為明顯。惟此書之可貴,在其引用諸家說及書目甚多,其中頗有今已罕見之書。據〈採用姓氏〉所載如左:

  毛萇、鄭玄、申培、揚雄、皇甫謐、陸璣、郭璞、杜預、劉熙、崔靈恩、孔穎達、陸德明、歐陽脩、程顥、程頤、張載、朱熹、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范祖禹、呂大鈞、呂大臨、謝顯道、楊時、劉安世、陳鵬飛、陸佃、李樗、李柟、黃真按:亻熏 王氏(佚其名,長樂人)、胡安國、劉彝、鄭樵、胡宣、張栻、蔡沈、呂祖謙、董氏(佚其名)、戴溪、林之奇、陳傅良、陳淳、李如圭、胡泳、輔廣、蔡謨、趙順孫、潘時舉、饒魯、葉夢得、吳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現為瓊之簡化字. 黃幹、甘節、陳文蔚、吳必大、王日休、陳埴、真德秀、曹氏(佚其名)、吳師道、顏達觀、項安世、嚴華谷、濮一之、王炎、段氏(佚其名,建昌人)、陳大猷、王質、洪邁、戴植、謝枋得、熊禾、劉辰翁、張學尤、彭執中、胡一桂、董鼎、陳真按:木(上白下木) 許謙、劉瑾、羅中行、曹居貞、金履祥、許衡、朱善、陳祥道、黃震、章如愚、朱克升、王逢、何英、羅大真按:多至 王 應麟、馬端臨、薛敬軒、王釐、王守仁、顧東江、陸深、湛若水、鄭曉、丘濬、楊慎、程敏政、黃佐、葉時、袁仁、崔銑、季本、呂柟、唐順之、薛應旂、潘恩、陶 澤、邵寶、袁煒、茅坤、蔡我齋、何良俊、錢文子、章東、瞿景淳、顧雅齋、王世貞、桂茂枝、朱得之、郝孔昭、潘石室、陸垹、黃葵峰、許后山、許天贈、鄧元 錫、徐常吉、陸南陽、沈蓮岡、鄒泉、吳瑞登、薛志學、陳所學、陳推、何確齋、鄭卿、向楫、許國

164

、葉朝榮、葉向高、田一真按:原文作亻隽. 黃洪憲、唐本堯、張麟峰、吳安國、謝吉卿、謝合卿、顧起元、陶龍岑、楊沖所、袁黃、姚舜牧、趙一元、劉楨、陶其情、徐光啟、張所望、喬時敏、馮復京、顧大韶、陳深、沈萬鈳、瞿汝說、陳繼儒。

至於〈援引書目〉,則著錄左列諸書:

   《周易》、《易飛候》、《易乾鑿度》、《焦氏易林》、《尚書》、《周禮》、《汲冢周書》、賈公彥 《正義》、《大戴禮》、《禮記》、《儀禮》、陳祥道《禮書》、《春秋左傳》、《公羊傳》何休學、《穀梁傳》范甯〈注〉、《春秋繁露》、《孝經》、《家 語》、《爾雅》郭璞〈註〉、李巡〈註〉、孫炎〈註〉、陸佃《埤雅》、羅願《爾雅翼》、《小爾雅》、劉熙《釋名》、許慎《說文》、崔豹《古今註》、陸德明 《釋文》、《鬻子》、《老子》、《關尹子》、《莊子》、《列子》、《荀子》、《墨子》、《管子》、《韓非子》、《孔叢子》、《尸子》、《呂氏春秋》、《淮 南子》、《法言》、《方言》、《文中子》、《國語》、《戰國策》、賈誼《新書》、《史記》、張守節《正義》、《漢書》、《後漢書》、《說苑》、《通鑑外 紀》、《論衡》、《博物志》、《西京雜記》、《山海經》、《神異經》、《水經注》、《風俗通》、《白虎通》、《列女傳》、《禽經》、《草木品魚疏》、《左 傳集解》、樂史《寰宇記》、《輿地廣記》、《通典》、《楚詞》、真按:楚辭 《文 選》、《韓愈集》、《柳宗元集》、《李白集》、毛萇〈傳〉、鄭玄〈箋〉、《詩譜》、孔穎達〈正義〉、《子貢傳》、《韓詩外傳》、魯申公《詩說》、崔靈恩 《集註》、歐陽脩《本義》、王安石《新經義》、蘇轍《集解》、《欒城集》、程頤《詩說》、《藍田二呂說》、朱熹《語錄》、《語類》、楊時《辨疑》、陳鵬飛 《詩解》、陳埴《木鐘集》、李樗《詳解》、蔡謨《毛詩疑字說》、呂祖謙《讀詩記》、范處義《解頤新語》、戴溪《讀詩記》、段氏《集解》、《陳傅良說》、鄭 樵《詩傳》、王應麟《詩考》、《困學記聞》、嚴粲《詩緝》

165

、劉瑾《通釋》、洪邁《容齋隨筆》、戴埴《鼠璞》、真按:一作鼠墣! 胡 双湖《補傳》、黃震《日抄》、章如愚《山堂考素》、朱善《解頤》、朱公遷《疏義》、《文獻通考》、丁奉《臆言》、薛瑄《讀書錄》、王守仁《傳習錄》、陸深 《外集》、鄭曉《古言》、《丹鉛錄》、何良俊《叢說》、楊時《談經錄》、黃佐《通解》、潘恩《輯說》、唐順之《主意》、薛應旂《詩說》、袁煒《定見》、章 甫《肯綮》、袁仁《詩經或問》、吳安國《纍瓦編》、鄧元錫《五經釋》、真按:又有五經繹者! 《簣齋集》、真按:氵邦-前有陸垹,疑此誤也. 黃 葵峰《蠡測》、瞿景淳《主意》、郝孔昭《正解》、許天贈《正義》、徐常吉《翼說》、陸南陽《講意》、鄒泉《折衷》、吳瑞登《引曜》、葉朝榮《存固》、薛志 學《傳旨》、陳推《正宗》、姚舜牧《疑問》、趙一元《大全纂》、謝台卿《課子衍義》、劉楨《多識錄》、陶其情《注疏大全纂》、顧起元《詩說》、徐光啟《六 帖》、楊文奎《定衡》、瞿汝說《世業》、馮復東《名物疏》、陳深《十三經解詁》、馮時可《詩臆》、沈萬鈳《類考》。其中不少今已亡佚不存,即近如陶其情 《詩經注疏大全纂》十二卷、楊文奎《定衡》等,今並已罕見矣。然則,此書甚具文獻之價值。

  卷末刊有「寬文十二年,仲春吉辰,村上平樂寺。」復載「書林」十一家:

京都寺町通佛光寺  河內屋藤四郎

江戶日本橋通堂丁目  須原屋茂兵衛

同  貳丁目  山城屋佐兵衛

同  貳丁目  須原屋新兵衛

同  四日市  山城屋政 吉

166

同 本石町十軒店  英  大 助

同 下 谷御成道  英  文 藏

同 大傳馬町貳丁目  丁子屋平兵衛

同  藝神明前  岡田屋嘉 七

大阪心齋橋涌本町角  河內屋藤兵衛

大阪心齋橋筋博勞町角 河內屋茂兵衛

書中有〈題記〉一則,不著撰者,云:

文久元辛酉年(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三月,於芝神明前和泉屋吉兵衛求之。

此書雖是供舉子習讀之書,然其中所徵引之資料,頗有今已不傳之文獻,此不傳於中國之古籍,幸賴日本刊本得以流傳,彌足珍貴。

  ㈣日本刊本價值之三——留存中國古籍罕見之完本

  部分古籍,在中國所傳,多為殘缺不完之本,而日本刊本則猶得見完本。此以《皇朝事實類苑》(七十八卷)一書為例。

  按:宋代江少虞所撰《皇朝事實類苑》一書,《宋史‧藝文志》之〈史部‧故事類〉及〈子部‧類事類〉分別著錄,並作二十六卷。

167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四)〈類書類〉著錄此書,亦作二十六卷﹝84﹞,陳氏曰:

  知吉州江少虞撰。紹興中人。其書亦可入〈小說類〉。

知此書當時所見多作二十六卷,惟江氏〈自序〉,則謂其書為「七十八卷,二十八門」,則二十六卷者,或係重編之本,析併不同故也。

  然此書在中國傳本不多,清乾隆年間編《四庫全書》時,據馬裕家藏本所著錄者僅六十三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二三)所載〈提要〉云:

   宋江少虞撰。少虞始末未詳。據〈序〉首自題稱左朝請大夫權發遣吉州軍州事,而《江西通志》亦未載其 履貫,蓋已不可考矣。其書成於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以宋代朝野事跡見於諸家記錄者甚多,而畔散不屬,難於稽考,因為選擇類次之,分二十二門,各以四字 標題,曰〈祖宗聖訓〉、〈君臣知遇〉、〈名臣事迹〉、〈德量智識〉、〈顧問奏對〉、〈忠言讜論〉、〈典禮音律〉、〈官政治績〉、〈衣冠盛事〉、〈官職儀 制〉、〈詞翰書籍〉、〈典故沿革〉、〈詩賦歌詠〉、〈文章四六〉、〈曠達隱逸〉、〈仙釋僧道〉、〈休祥夢兆〉、〈占相醫藥〉、〈書畫技藝〉、〈忠孝節 義〉、〈將相才略〉、〈知人薦舉〉、〈廣智博識〉、〈風俗雜記〉。〈自序〉作二十八門,蓋傳錄之譌也。……

按:近世所見此書之傳本,除日本活字本外,均是不完之殘本。《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云:

84﹞ 《文獻通考‧經籍考》引《直齋書錄解題》,誤作三十六卷。

168

路有鈔本。 振綺堂有鈔本。 許氏有舊鈔本。

邵章〈續錄〉云:

胡心耘有校本。 張菊生藏舊鈔本六十二卷,盛意園物。 又鈔七十三卷本。 日本元和七年活字印本七十八卷,題麻沙新雕皇朝類苑,十三行二十字,提行空格,均依宋式,有江之門生吉州學教授汪俁〈序〉。亦傳鈔本所無,不止卷數之多為可貴也。 民國武進董氏仿宋刊本。

邵 章所記日本元和七年(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據宋代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三五)麻沙本排印之活字本,今 國家圖書館有三部,其中一部係前國立北平圖書館舊藏。此七十八卷本題《皇宋事實類苑》,板匡寬十七‧三公分,高二十三‧三公分,無界欄,半葉十三行,行二 十字。前有江少虞〈自序〉、〈目錄〉,後有汪俁〈後序〉及日本釋瑞保〈跋〉。此本視《四庫全書》本多〈談諧戲謔〉、〈神異幽怪〉、〈詐妄謬誤〉、〈安邊禦 寇〉四門。〈談諧戲謔〉門有子目三十九,〈神異幽怪〉門有子目五十八,〈詐妄謬誤〉門有子目八十六,〈安邊禦寇〉門有子目十九,可見視《四庫全書》本之文 獻超出甚多。

  此日本活字本,不僅書名、卷數、門目與《四庫全書》本不同,即其卷次、文字及著錄之方式亦多不同。茲先將卷次比勘如左: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