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青浦王蘭泉侍郎晚歲家居,真按:王昶 集海內人詩,至先生,曰:“姬傳藹然孝弟,踐履醇篤,有儒者>氣象。”其見重如此。禮恭親王薨,遺教必得姚某為家傳。德化陳東浦方伯未卒前一歲,真按:據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pdf,265頁(357 / 966),乃陳奉茲.纂修四庫全書檔案有此人,謂「據江寧布政使陳奉茲、蘇州布政使張誠基詳稱」則與此方伯合也. 真按:國:方伯 注音一式 ㄈㄤ ㄅㄛˊ一方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後泛稱各地方的長官。文選˙曹冏˙六代論:「且今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軍武之任。」亦稱為「邦伯」。詞:【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采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并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屬先生曰:“某死,必得先生文以誌吾墓。”新城魯絜非以古文名江右,始學於閩中朱梅崖先生。梅崖於當世文少所推許,獨心折先生,以為不及,魯乃渡江就訪,使諸甥受業。
自康熙朝方望溪侍郎以古文鳴海內,上接震川,為文章正派,劉海峯繼之益振,天下無異詞矣。先生親問法於海峯,海峯贈序深許之,然先生自以所得為文又不盡 用海峯法。故世謂望溪文質,恆以理勝;海峯以才勝,學或不及,先生乃文理兼至。方、劉皆桐城人也,故世言古文者稱桐城云。
嘉慶十一年丙寅,鐵冶亭尚書在江寧,復聘至鍾山。十五年庚午鄉試,與陽湖趙甌北觀察重赴鹿鳴宴,真按:姚鼐與趙翼 今大學士松公奏之,欽加四品銜。先生年八十矣,神明如五六十時,行不撰杖,真按:國:撰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ㄓㄨㄢˋ1.著述。如:「撰文」﹑「撰稿」。 2.編纂。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故知前世符命,歷代寶傳,仲尼所撰,序錄而已。」 3.才志﹑志趣。論語˙先進:「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4.天地﹑陰陽間變化的規律﹑定數。易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詞:撰1 〔zhun ㄓㄨㄢˋ〕〔《廣韻》雛鯇切,上潸,崇。〕〔《廣韻》士免切,上獮,崇。〕1.指天地陰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韓康伯 注:“撰,數也。” 陸德明 釋文:“撰,《廣雅》云:‘定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陰陽異撰,而其絪縕於太虛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渾淪無間,和之至矣。”2.才具。《論語‧先進》:“異乎三子者之撰。” 何晏 集解:“ 孔 曰……撰,具也,為政之具也。”3.指置備。 晉 潘岳 《藉田賦》:“后妃獻穜稑之種,司農撰播殖之器。” 唐 韓愈 《祭周氏侄女文》:“撰此酒食,以與汝訣。”4.持,握。《楚辭‧九歌‧東君》:“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洪興祖 補注:“撰,雛免切,定也,持也。” 宋 葉適 《許敬之用餘言作松山草堂》詩:“芒鞋價長今安之,撰屨欠伸吾老矣。”5.製造;建造。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序》:“乃採鳧氏撰鳴鐘,火天地之爐,扇陰陽之炭。”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 韓平原 作 南園 於 吳山 之上,其中有所謂村莊者,竹籬茅舍,宛然田家氣象, 平原 嘗游其間,甚喜曰:‘撰得絕似。’”6.著述;寫作。《楚辭‧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洪興祖 補注:“撰,述也。” 唐 杜甫 《洗兵行》:“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清河頌》。” 宋 蘇軾 《與曾子固書》:“先君欲求人為撰墓碣。”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 趙舉人 不喜歡演說,以為那是當眾叫囂,非常粗俗可厭,便讀一篇預先撰就的祝辭來代替。”7.編定;編纂。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之二:“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唐 芮挺章 《〈國秀集〉跋》:“ 殷璠 所撰《河嶽英靈集》,作于 天寶 十一載,歲月稍後。”8.用同“ 賺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胡亂去開個柴米店,撰得些利息來過日子。”《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今日好利市,也撰他八個錢。”撰2 〔xun ㄒㄩㄢˇ〕〔《集韻》須兗切,上獮,心。〕1.通“ 饌 ”。古錢幣單位,一饌為六兩。 漢 用為錢幣名。《漢書‧食貨志下》:“白金三品,其一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撰’,直二千。”2.同“ 選 ”。《周禮‧夏官‧大司馬》:“群吏撰車徒,讀書契。” 陸德明 釋文:“撰,息轉反。” 賈公彥 疏:“擇取其善者。”《淮南子‧說山訓》:“撰良馬者,非以逐狐狸,將以射麋鹿。”《文選‧班昭〈東征賦〉》:“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 李善 注引 鄭玄 《禮記》注:“撰,猶擇也。”撰3 〔sun ㄙㄨㄢˋ〕〔《集韻》損管切,上緩,心。〕通“ 算1 ”。計算。《易‧繫辭下》:“雜物撰德,辯是與非。” 陸德明 釋文:“撰, 鄭 作‘算’。云數也。” 孔穎達 疏:“言雜聚天下之物,撰數眾人之德,辨定是之與非。” 真按:此處應係執杖(拿拐杖)之意也. 觀察年亦八十二,真按:趙翼 觀者以為盛。先是,先生居江寧久,喜登攝山,嘗有卜居意,未決,遷延不果歸。二十年七月,得微疾。既瘳,真按:國:瘳 部首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ㄔㄡ1. 病癒。書經˙說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臟針下五六寸,而病輒皆瘳。」 2.損失、減少。國語˙晉語二:「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己也何瘳?」唐˙李觀˙上宰相安邊書:「虜滋新謀,土失舊封,伊頃迄今,有加無瘳。」 乃遺書今閩浙制府汪公為訣。真按:國無.詞:【制府】 宋 代的安撫使、制置使, 明 清 兩代的總督,均尊稱為“制府”。《宋史‧叛臣傳中‧李全》:“ 全 請於制府曰:‘每恨 泗州 阻水,今如平地矣,請取東西城自效。’”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王者》:“俄,至一轅門,儼如制府衙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至於月餉、職銜、關防,等學生回 襄陽 後一方面向制府大人稟明,一方面自己也上疏朝廷,代為乞請。” 九月,一夕卒於鍾山,年八十五。門人輩共治其喪。
生平所修四庫書及《廬州府志》、《江寧府志》、《六安州志》官書別刻外,自著《九經說》十九卷、《三傳補註》三卷、《老子章義》一卷、《莊子章義》十 卷、《惜抱軒文集》十六卷、《文後集》十二卷、《詩集》十卷、《法帖題跋》一卷、《筆記》十卷、《古文辭類纂》四十八卷、《五七言今體詩抄》十六卷,門人 為鏤版行世。先生兩主鄉試、一為會試同考官,所得士為多,涪洲周總憲興岱,真按:國無.詞:【總憲】 明 清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御史臺古稱憲臺,故稱。 明 張居正 《與南臺長言中貴不干外政》:“又如臺長之古心卓行,處之總憲,最為宜矣。”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最有寵者一人,以秉筆掌東廠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視總憲兼次輔;其次秉筆隨堂,如眾輔焉。” 真按:周興岱 昆明錢侍御灃、真按:錢灃 曲阜孔檢討廣森其最也。真按:孔廣森 真按:姚鼐的弟子 門人守其經學、為詩古文者十數輩,皆知名。尤愛潔行潛志之士,上元汪兆虹志高而行芳,學必以程、朱爲法,年三十六卒,真批:真我現在之年也.也該死了.惜一輩子竟然不得希賢如虹者! 先生深惜之,為誌其墓,謂真能希古賢人而異乎世之學者生也
536
。
先生之受經學於編修薑塢府君也,真按:姚範 編修之學以博為量而取義必精,於書無所不窺,所論辨條記甚多,而不肯撰述。編修公已沒,先生欲修葺遺說,編纂成書而不就,仿《日知錄》例,成經、史各一卷,曰《援鶉堂筆記》,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以授小子瑩,真按:姚瑩 令卒其業,且戒之曰:“纂葺筆記,此即著書,不可草草,大約欲少而精,不欲多而蕪。近人著書以多為貴,此但取欺俗人耳,吾閱之乃無有也。”瑩受教未及成書,而先生沒矣。真按:姚鼐與顧炎武-此論與亭林說雷同! 真按: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 真按:姚鼐的著作方法論
先生原配張宜人,故黃州府同知諱某公女,生一女而卒。繼娶宜人之從姊、故四川屏山縣知縣諱曾敏公女,生二子,長景衡,真按:姚景衡 乾隆壬子舉人,江蘇泰興縣知縣,次師古;真按:姚師古 二女。側室王氏生一子,師贄。真按:姚師贄 以師贄後從兄義輪,真按:姚義輪 乾隆癸酉舉人,廣西南寧府同知,編修仲子也。乙亥十一月,從孫瑩謹狀。(《碑傳集》卷一百四十一)
翰林院侍講學士充國史館提調官邵君晉涵墓表(王昶)真按:邵晉涵傳記資料
學士邵君之卒也,卿大夫相與悼於朝,汲古通經、博聞宏覽之儒相與慟於野,而大臣之領國史者,迄今尤咨嗟太息,重惜其亡。蓋國家最重史職,選於翰詹諸臣中 品詣學問最著者充之,而以提調為其長。每作傳,必據實錄、起居注及內閣紅本、皇史宬副本合采事實,敬謹載筆,其稗篇叢說不得而雜入之,庸以昭信於後世。而 君以文望,在史局者十餘年,咸以為魏憺、韋述之比,每有進御,天子嘗為嘉獎,故大臣相倚如左右手。洵為史才之良矣。真按:邵晉涵的史學 真按:邵晉涵的史才
君名晉涵,字與桐,號二雲,餘姚人。浙東自明中葉王陽明先生以道學顯,而功業風義兼之,劉念臺先生以忠直著,大節凜然,及其弟子黃梨洲先生,覃研經術,精通理數,而尤博洽於文辭。君生於其鄉,宗仰三先生,用為私淑,故性情質直貞亮,而經經緯史,涉獵百家,畧能誦憶
537
。
乾隆二十四年,年十七,補縣學生。三十年,舉於鄉。三十六年辛卯,會試第一,成進士,歸部銓選。三十八年,詔開四庫館,蒐訪遺書祕錄,大臣以君薦,特授 庶吉士,踰年授編修。五十六年,擢左中允,充日講,轉補侍讀,歷左庶子;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直閣事、國史館纂修官,晉為提調官。典廣 西鄉試者一,教習庶吉士者二,而在國史館最久,編纂亦最多。平生著述繁富,有《孟子述義》、《穀梁正義》、《韓詩內傳攷》、《皇朝諡迹錄》、《輶軒日 記》、《南江詩文稿》,而《爾雅正義》一書薈萃古訓,以補郭璞、邢昺之未備,尤為學者所稱。
君於歷代史事融洽貫穿,嘗於《永樂大典》中采薛居正《五代史》,參以《冊府元龜》,訂其同異,遂為全書。真按:邵晉涵辦理永樂大典輯佚書之成績 又病《宋史》南渡以後麤疏無法,倣王偁作《南都事略》。又畢總督沅撰《續宋元通鑑》,真按:畢沅 嘗屬君刪補而攷定之。蓋君之於史學,奧衍蘊蓄,囊括富有,更非人所及也。
君曾祖炳,真按:邵炳 縣學生,配某氏。祖向榮,真按:邵向榮 康熙壬辰進士,官鎮海教諭,配某氏。父佳鈗,真按:國無.詞:鈗1 〔yn ㄩㄣˇ〕〔《集韻》庾準切,上準,以。〕亦作“ 鏸3 ”。侍臣所執的矛類兵器。《說文‧金部》“鈗”字下引《書》:“一人冕,執鈗。”今本《書‧顧命》作“銳”。 蔡沈 集傳:“銳當作‘鈗’。《說文》曰:‘鈗,侍臣所執兵,從金允聲。’” 宋 袁文 《瓮牖閑評》卷一:“《書‧顧命篇》:‘一人冕執銳。’ 蘇東坡 《書解》云:‘銳字當作鈗是也。’” 元 袁桷 《次韻周南翁退朝》之二:“舞階飛絮呈滕六,執鈗傳臚轉阿香。”鈗,一本作“ 衛 ”。 真按:邵佳鈗 增廣生,配袁氏。三代皆累贈中憲大夫,配皆贈恭人。配何氏封淑人,子二,長秉恆,真按:邵秉恆 諸生;次秉華,真按:邵秉華 嘉慶辛酉副榜貢生。君生於乾隆八年某月日,卒於嘉慶元年六月十五日,享年五十四。以某年月日葬於某鄉某原。少詹事錢君大昕已誌其墓,真按:錢大昕 真按:邵晉涵與錢大昕 故餘不備書。
嗟夫,君雖私淑浙東三先生,欲求其學以見於施行,而久居侍從,為天子所知,乃未及大用,中年殂謝。立德、立功、立言,視三先生少遜焉,宜知君、愛君者咨 嗟太息於無窮也。予自四川還朝,始與君相見,迄今二十五年矣。見君溫溫然、恂恂然,初不欲以才智自矜,及與之議論史事,上下古今,則飈發風舉,凡古來政事 之得失、人才之消長、君子小人之元黃水火,莫不抉其弊之所由始、與害之所由終,真按:邵晉涵與王昶 俱與三先生之說相同,俾問者咋指而歎,真按:國無.詞:【咋2指】謂咬指出血以自誓。 唐 韓愈 《答張徹》詩:“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咋2指吐舌】咬指頭,伸舌頭。形容極為驚異。 清 錢謙益 《答王于一秀才論文書》:“見 徐巨源 與 陳伯璣 書,論僕晚年文字顓好罵人,傳語相勸戒。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咋2 〔z ㄗㄜˊ〕 變色而作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