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右衛將軍庾信、中書郎王固、晉安王文學宗菩業、真按:瀚典作宗善業! 直省學士周確校集部也。”
趙 翼《陔餘叢考》卷二十二:古書分類,未有經史子集之名。漢劉歆著《七略》,宋王儉 撰《七志》,梁阮孝緒撰《七錄》,隋許善心撰《七林》,皆以七分部。其以四部分者,自晉荀勖始。宋謝靈運、殷淳、梁任昉、殷鈞等因之,各造四部書目,皆以 甲乙丙丁為部。隋煬帝于觀文殿藏書,亦仍舊稱。其名以經史子集者,則唐武德初魏鄭公收東都圖書,真按:魏徵 凡八萬六千九百六十六卷,其後又因馬懷素奏,乃令殷踐猷等治經,韋述等治史,毋煚等治子,王灣等治集,自注:見《馬懷素傳》。自此經史子集之為四,一成不變矣。今《隋書‧經籍志》已分經史子集者,《隋書》本唐人所修也。自注:《宋史‧謝泌傳》云:唐景龍中分經史子集,命薛稷、沈佺期、武平一、馬懷素分掌。
案趙氏號稱史學名家,而此節所敘四部源流,則殊多謬誤。真按:趙翼之誤 真按:余嘉錫對趙翼的批評 荀勖之後忘卻李充,南朝四部書目,亦不止謝靈運等數人。至謂經史子集之名始于唐武德初,遍考諸書,並無明文,不知其何所本?趙氏作《廿二史劄記序》,自言以歷代史書為日課,而于《顏之推傳》熟視無睹,可見考證之難。真按:罵人的技巧 真按:余嘉錫之為人-如此指摘,亦溫婉矣! 真按:余嘉錫對趙翼的批評
錢 大昕《元史‧藝文志》:自劉子駿校理秘文,分群書為六略。是時固無四部之名,而史 家亦未別為一類也。晉荀勖撰《中經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猶先于史。至李充重分四部,五經為甲部,史記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而經史子集 之次始定。厥後王亮、謝朏、任昉、殷鈞撰書目,皆循四部之名。雖王儉阮孝緒析而為七,祖暅別而為五,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 然隋唐以來志經籍藝文者,大率用李充部敘而已。
142
案自來敘四部源流者,惟錢氏之說最為明確。
隋唐之時,四部之名仍為甲乙丙丁,亦或謂之經史子集,蓋甲乙者舉其部言之,經史者舉其書言之也。故新、舊《唐志》二名兼用,曰某部某錄,自宋以後,始無復有以甲乙分部者矣。
《隋書‧經籍志》:“東都觀文殿,東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
《隋書‧牛弘傳》:“及東夏初平,獲其經史四部重雜三萬餘卷。”
《唐六典》卷八:“宏文館典書二人,真按:弘文館-以此略見余氏乃用殿本(廿四史)或清刻本也,避弘曆諱而改者. 館中有經史子集四部之書,使典之也。”
又卷九:“集賢殿書院書有四部,一曰甲為經,二曰乙為史,三曰景為子,真按:以上下文測之,當係三曰丙為子之訛! 四曰丁為集,故分為四庫。”
又卷十:“秘書郎掌四部之圖籍,分庫以藏之,以甲乙景丁為之部目。真按:前已有丙作景者,此又復曰景,則疑為諱字矣! 甲部為經,其類有十。乙部為史,其類一十有三。景部為子,其類一十有四。丁部為集,其類有三。《舊唐志》云,“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云云,與此略同。
又卷二十六:“司經局洗馬掌經史子集四庫圖書刊輯之事。”
又“校書正字掌校理刊正經史子集四庫之書。”
案就以上所引觀之,知隋、唐時仍以甲乙丙丁分部。新、舊《唐志》均謂之“甲部經 錄,乙部史錄,丙部子錄,丁部集錄”,是其證矣。惟《隋志》只題經史子集,刪去甲乙丙丁之名,特史家省文耳。而王鳴盛遂謂“甲乙丙丁不如直名經史子集, 《隋志》依荀而又改移之,唐宋以下為目者皆不能違”,見《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七。不知兩《唐志》皆不直名經史子集也。以今之言四部者多同王氏,故不可不辨。真按:余嘉錫對王鳴盛的批評 真按:王鳴盛之誤
夫部類之分合,隨宜而定。書之多寡及性質既變,則部類亦隨之而變。七略之易為四部,亦勢使然也。四部之法行之既久,人以為便
143
。其間雖有李淑、鄭樵之徒,紛紛改作,取四部之書離析之為若干類。然一家之言,人所不用。經史子集之名,遂相沿至今不廢。
《校讎通義‧宗劉篇》(二之一):“《七略》之流而為四部,如篆隸之流而為行楷,皆勢之所不容已者也。真批:愚意以為不唯如是,蓋學術畛域成型,則人之為學者其于治學研撰,已自定為一目標矣,而鮮能出此框架者哉.且夫今之目錄學亦不以四部為滿足者,而編目家特欲囊括一切學類,自亦有括與不括于其中者拔河矣.能別立者特出之士,所謂不世出者,又能幾人哉! 史 部日繁,不能悉隸以《春秋》家學,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一。名、墨諸家,後世不復有其支別,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二。文集熾盛,不能定百家九流之名 目,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三。鈔輯之體,既非叢書,又非類書,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四。評點詩文,亦有似別集而實非別集似總集而又非總集者,四部之不 能返《七略》者五。凡一切古無今有古有今無之書,其勢判如霄壤。又安得執《七略》之成法以部次近日之文章乎?”真批:同理,今之四部所不能括者,亦猶是也.
以上論經史子集四部
自荀勖、李充之後,秘閣藏書皆以甲乙丙丁為部次。官撰書目,必依所藏之書著錄。 制度所繫,不能以私意變更。王儉在宋時撰《元徽書目》,仍用四部之法,然儉意不謂然,故又依劉歆《七略》,別撰《七志》。一曰經典志,紀六藝小學史記雜 傳。二曰諸子志,記今古諸子。三曰文翰志,紀詩賦。四曰軍書志,紀兵書。五曰陰陽志,紀陰陽圖緯。六曰術藝志,紀方伎。七曰圖譜志,紀地域及圖書。其道佛 附見,合為九條。以上見《隋志》序。觀其分部大抵祖述劉氏,亦步亦趨。書本九篇,而必裁之為七,殆如《七啟》、《七命》之摹擬《七發》,務在規橅形似而已。
《七錄》序:“王儉《七志》改六藝為經典,次諸子,次詩賦為文翰,次兵書為軍書,次數術為陰陽,次方技為術藝。以向歆雖云《七略》,實有六條,故別立圖譜一志,以全七限
144
。其外又條《七略》及二漢《藝文志》、《中經簿》所闕之書,并方外之經佛經道經,各為一錄。雖繼《七志》之後,而不在其數。”
《經籍會通》卷二:“王儉《七志》,前六志咸本劉氏六略,但易其名,而益其圖譜及佛道二家。名雖曰七,實九志也。”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十三《答問》十:“宋元徽初,秘書丞王儉撰《七志》,蓋仿漢之《七略》,而改輯略為圖譜,案輯略與圖譜實不同,此句微欠分析。真按:錢大昕之失 又附入老釋書,則儉自立新意也。”
王儉圖譜一志,最為鄭樵所稱。實則各書之圖本可隨類附入,儉第欲足成七篇之數, 故立此志耳,未必如樵所云云也。魏晉以後,史書日多,自當別為一部,以《七略》之合于《春秋》也,則亦合之。釋道之經,《七略》所無,則錄其書而不敢列其 名。其弊皆在刻意摹古。四部之隸屬群書,本不能無失,而儉之必欲返之于《七略》,亦未見其為得也。其間小有變更者,劉以《論語》、《孝經》附于六藝,而王 志經典《孝經》居前;劉以陰陽入子,在九流之內,王名數術為陰陽,則其諸子志必無此一家,此皆不明向歆序次之意,既不從四部,又變《七略》而不得其當,不 免進退失據。近人章太炎以其合史于經,合于古文家之說,從而稱之,所謂不虞之譽也。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不虞之譽】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ㄩˊ ㄓ ㄩˋ 解釋:意料不到的聲譽。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真按:章太炎之失 惟其兼載二漢所闕之書,使後人得有所考,其例極善。
《通志‧圖譜略‧索象篇》:“漢初典籍無紀,劉氏《七略》,只收書不收圖。蕭何之 圖自此委地。後之人將慕劉、班之不暇,故圖消而書日盛。惟任宏校兵書,有圖四十三卷,載在《七略》,獨異于他。王儉作《七志》,六志收書,一志專收圖譜, 謂之《圖譜志》。不意末學而有此作也。”
145
《經典釋文》敘錄:“五經六籍次第互有不同,如《禮記》、《經解》之說,以《詩》為首,《七略》、《藝文志》所記,《周易》居前。阮孝緒《七錄》亦同此次,而王儉《七志》,《孝經》為初。”
章炳麟《國故論衡》中《原經篇》:“經與史自為部,始晉荀勖為《中經簿》,以甲乙丙丁差次,非舊法。《七略》、《太史公書》在《春秋》家。真按:標點不當-七略下不當用頓號,要用要用逗號,以免誤解.此謂七略中太史公書在春秋家也. 其後東觀、仁壽閣諸校書者,若班固、傅毅之倫,未有變革,訖漢世依以第錄。雖今文諸大師,未有經史異部之錄也。荀勖分四部,本已陵雜,丙部錄《史記》,又以《皇覽》與之同次,無友紀,真按:疑有誤字! 不足以法。後生如王儉,猶規其過。”
案章氏此篇意在駁今文家《春秋經》不為史之說,言各有當,本不為目錄而發。
又:“《七志》本同《七略》,但增圖譜、道佛也。其以六藝、小學、史記、雜傳同名為《經典志》,而出圖緯使入陰陽,卓哉!二劉以後,一人而已。”
案《七略》本無圖緯,《中經》亦不知歸入何部,《隋志》皆附經部。圖緯之學,出于陽陽,王儉合為一志,固自可從。
《通志‧校讎略》編次必記亡書論:真按:此標點似與前文不同.編次必記亡書論亦通志略內一篇也,安得不入書(篇)名號耶? “古人編書皆記其亡闕,所以仲尼定書,逸篇具載。案《尚書》逸篇亡于秦火,序書之時,並無逸篇,此說不確。王儉作《七志》已,真按:鄭樵之失 又條劉氏《七略》及二漢《藝文志》、魏《中經簿》所闕之書為一志。阮孝緒作《七錄》已,亦條劉氏《七略》及班固《漢志》、袁山松《後漢志》、魏《中經》、晉四部所亡之書為一錄。案阮書並無此錄,但條其存亡之數于序後耳。隋朝又記梁之亡書,及唐人收書,只記其有,不記其無,是致後人失其名系。
夫古之作書目者,皆先校書而後著錄,故因書分類,就目檢書
146
。以此部類多寡之間,極費斟酌。王儉《七志》作于宋時,宋之官書,仍分四部,而儉《七志》獨為九類。此蓋自為一家之言,並不按書編目,故史書雖多,仍可附經。圖譜雖少,自可成志。離書與目而二之,自儉始矣。
以上論王儉《七志》
六朝官撰目錄,皆只四部而已。惟梁劉孝標撰《文德殿書目》,分術數之文,更為一 部,使奉朝請祖暅撰其名錄,謂之五部目錄。蓋取《七略》中數術方技之書,自子部內分出,使專門名家,司其校讎也。此最得漢人校書分部之意。阮孝緒因之作 《七錄》,一曰經典錄,紀六藝,二曰記傳錄,紀史傳,三曰子兵錄,紀子書兵書,四曰文集錄,紀詩賦,五曰技術錄,紀數術,謂之內篇。即用經史子集之次,稍 變其名。而以數術別為一錄,師《文德殿目》之成例也。若除其外篇佛道二錄,而第就內篇數之,則名為《七錄》,實五錄耳。王、阮二家雖同法《七略》,而王一意返古,阮之類例,則斟酌于古今之間,就書之多少分部,不徒偏重理論,自序言之甚明。後人泛以王阮并稱者,真按:標點不當-當作王、阮--如其前文! 非也。真按:王儉、阮孝緒在目錄學成就上的異同
《七錄》序:“今所撰《七錄》,斟酌王、劉。王以六藝之稱不足標榜經目,改為經 典,今則從之,故序《經典錄》為《內篇》第一。劉、王并以眾史合于《春秋》、劉氏之世史書甚寡、附見《春秋》,誠得其例。今眾家記傳倍于經典,猶從此志, 實為繁蕪。且《七略》詩賦不從《六藝‧詩部》,蓋由其書既多,所以別為一略。今依擬斯例,分出眾史,序《記傳錄》為《內篇》第二。諸子之稱,劉王并同。又 劉有《兵書略》,王改兵為軍,兵書既少,不足別錄,今附于子末,總以子兵為稱,故序《子兵錄》為《內篇》第三。王以詩賦之名,不兼餘製,故改為文翰
147
。竊以頃世文詞,總謂之集,變翰為集,于名猶顯,故序《文集錄》為《內篇》第四。王以數術之稱,有繁雜之嫌,故改為陰陽;方技之言,事無典據,又改為藝術。真按:應係術藝之訛! 竊 以陰陽偏有所繫,不如數術之該通。術藝則濫六藝與數術,不逮方技之要顯。故還依劉氏,各守本名。但房中神仙,既入仙道,醫經經方,不足別創。故合術伎之 稱,以名一部,為《內篇》第五。王氏圖譜一志,劉略所無,劉數術中雖有歷譜,而與今譜有異。竊以圖畫之篇,宜從所圖為部,故隨其名題,各附本錄。譜即記注 之類,宜與史體相參,故載於《記傳》之末。自斯已上,皆《內篇》也。”
《潛研堂答問》十:“梁秘書監任昉、殷鈞亦撰四部目錄,而術數之書別為一部,故稱五部目錄。阮孝緒更為《七錄》,其前五錄,蓋沿五部之舊。然則齊、梁四部,亦更先于子可知矣。”
案據《七錄》序,五部目錄乃劉孝標《文德殿目錄》,非任昉殷鈞之書,錢氏蓋誤讀《隋志》。真按:錢大昕之誤
《七錄》外篇二:一曰佛法錄,二曰仙道錄。《隋書》謂六曰佛錄,七曰道錄,非是。考《漢志》道家在諸子,神仙在方技,本非一家。其時尚未有佛。道士之經,亦出東漢以後。荀勖作《中經簿》時,佛經尚只十六卷。見《七錄》序。其書既少,蓋在近世子家,道經當亦同例。王儉作《七志》,以此二家並非《七略》所有,遂從附見,不在《七志》之內。至梁而佛經大盛,嘗于華林園中總集釋典文德五部目錄,釋氏不與焉。見《隋志》。道家之經,較少于佛,猶在諸子。孝緒《七錄》根據五部目錄,故以佛法為外篇,又用王儉之例,立仙道一錄以配之,然于兵錄內仍有道部。蓋外篇所錄,皆道經及神仙家言也。
148
《七錄》序:“釋氏之教,實被中土,講說諷味,方軌孔籍。王氏雖載于篇,而不在志限,即理求事,未是所安,故序《佛法錄》為《外篇》第一。仙道之書,由來尚矣,劉氏神仙陳于方技之末,王氏道經書于《七志》之外,今合序《仙道錄》為第二。真按:理合、以…為合適之合,應該之意也.非合併之合○任案:此說誤也,尋前文既云劉,又言王,則合二家而序之是也。. 王則先道而後佛,今則先佛而後道。蓋所宗有不同,亦由其教有淺深也。”
《經籍會通》卷二:“阮孝緒《七錄》,又本王氏而加紀傳,并諸子、兵書為子兵,陰陽、術藝為技術,又益以佛、道二家。史書至是漸盛,與經子并列。而佛、道二家之說,大行中國矣。”
案史自荀勖時已不附《春秋》,然丙部猶附以《皇覽》,至李充以後,乙部蓋已純為史書。觀李善《文選‧王儉集序》注可知,真按:前引均作王文憲集序! 非至梁始盛也。此由不知《七錄》出於五部目錄之故。真按:胡應麟之誤
以上論阮孝緒《七錄》
唐魏徵修《隋書‧經籍志》,分為經史子集,而唐之宏文館、真按:弘文館-余氏不為清人,何故避清諱而為宏字也?檢索瀚典廿五史唯舊唐書有一筆作宏文館者./新校本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鄭絪子秪德 … 4181○豈大陸簡化字裡已不用弘字耶? 集賢院、秘書省藏書亦分四庫。歐陽修《新書志序》遂曰:真按:新唐書 “至唐始分為四類,曰經史子集。”後人不復見六朝四部目錄,亦以為自《隋志》始。今考《隋志》四部之後,附有道佛經二篇,但錄其每類卷數,而不載書名。道經分經戒、餌服、房中、符錄《七錄》作符圖。真按:疑當作符籙! 四類,與《七錄》全同。卷數亦多相合。篇後有小序一篇,至二三千言,敘其源流甚悉。故名為四部,實六部也。取以較阮氏《七錄》,但裁其術伎一錄,還之諸子耳。
隋之藏書,以大業為盛,有《大業正御書目錄》,又于內道場集道佛經,別撰目錄。唐平王世充,收其圖書,《隋志》言“考其目錄見存,分為四部”。然則志之所書皆用隋目編次。隋道佛經既別有目錄,故《隋志》亦從附見
149
。尋隋之所以別二氏于四部之外者,蓋用《七錄》之例。新、舊《唐志》合佛道于諸子道家之中,錄其著述而斥其經典。後人編目,大抵不外取法隋唐二志而已。
以上論《隋志》四部
合而觀之,七略之變而為四部,不過因史傳之加多而分之于《春秋》,因諸子、兵 書、數術、方技之漸少而合之為一部,出數術、方伎則為五,益之以佛、道則為七,還數術、方技則為六,并佛、道則復為四,分合之故,大抵在諸子一部。互相祖 述,各有因革。雖似歧出枝分,實則同條共貫也。
惟王儉志在復古,書本九篇,強分七部,以六朝之著述,合西漢之門類,削趾適屨,勢所不行。故許善心之《七林》,不見著錄,馬懷素之續志,竟未成書。然則後人猶欲用《七略》舊例部次群書者,亦可已矣。
《郡齋讀書志》卷一:“劉歆始著《七略》,至荀勖分為四部,蓋合兵書、術數、方技于諸子,自《春秋類》摘出《史記》,別而為一,六藝、諸子、詩賦皆仍歆舊。其後歷代所編書目,如王儉、阮孝緒之徒咸從歆例。案王、阮名同實異。真按:王儉、阮孝緒在目錄學成就上的異同 謝靈運、任昉之徒咸從勖例。唐之分經史子集,藏于四庫,是亦祖述勖而加詳焉。歐陽公謂其始于開元,案歐公但謂始于唐。其誤甚矣。
《潛研堂答問》十:“隋、唐以後敘書目者,大率循經史子集之次,而子家寥寥,常并釋道方技而一之。自道學興于宋儒,人人各有語錄,而儒家之書亦滋多矣。”
夫古今作者,時代不同,風尚亦異。古之學術,往往至後世而絕,後之著述,又多為古代所無。四部之法,本不與七略同
150
,史出春秋,可以自為一部,則凡後人所創作,古人所未有,當別為部類者,亦已多矣。限之以四部,而強被以經史子集之名,經之與史,史之與子,已多互相出入。又于一切古無今有,無部可歸之書,悉舉而納之子部。藝術入,而琴棋書畫為子,譜錄入,自農家分出。而草木鳥獸亦為子矣。類書《隋志》附之雜家,《唐志》自為一類。至《四庫總目》而叢書亦附雜家矣。附存目謂之雜編,《明志》入之類書。名實相舛,莫此為甚。故經史子集之分部,尚不如甲乙丙丁混而名之之為得也。真按:四庫全書部類分合的得失 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分類的問題
唐宋以後,著述日繁。核其體例,多非古之四部所能包。宋人已覺其不安,故《崇文 總目》、《書錄解題》雖按四部分類,而無經史子集之名。李淑、鄭寅遂別為部類。淑《邯鄲圖書志》于經史子集四志外,益以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而為 八。寅《鄭氏書目》于經史子文四錄外,益以藝錄、方技錄、類錄而為七。觀其所增之部,大抵用阮孝緒之意,自子部內分出耳。至鄭樵之《通志略》,經類外,有 禮、樂、小學,諸子類外,有天文、五行、藝術、醫方、類書,合之史類、文類,而為十二。仍以子部內分出者為多。其出禮、樂于經者,以其中儀注、俗樂之書, 不可雜于經也。至清孫星衍《祠堂書目》,史學之外,有地理、金石,諸子之外,有天文、醫律、類書、書畫、合之經學、小學、詞賦而為十。以上各家均詳見分部異同表。此二家者,皆不復用四部之名,又多所離析分合,雖或有當有不當,然可見經史子集,非一成不易之法矣。其他家書目,亦多自為義例者。然或雜亂無條理,或本之諸家而少變之,紛紛甚多,不暇悉論也。
以上總論沿革
自來言及書目,輒曰經史子集四部。實則自齊梁以後已嘗數變矣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