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論衡校證》 田宗堯撰 一九六三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世說新語注校正》 王富祥撰一九六六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淮南子斠正》 鄭良樹撰 一九六七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孔子家語校證》 楊衛中撰 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淮南子校訂》 于大成撰 一九七○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3校注
此「校」與「注」同時進行者,如:
《夢窗詞校訂箋注》 黃少甫撰 一九六五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浣花集校 注》 江聰平撰 一九六八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東皋子集校注》 簡有儀撰 一九七○年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華陽國志校注》 蒲志煊撰 一九八○ 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碧雞漫志校箋》徐信義撰 一九八一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4敘錄
包括解題、提要及著述考,如:
《宋詩話敘錄》 陳幼睿撰 一九六○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歷代詞話敘 錄》 王熙元撰 一九六三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汲古閣六十種曲敘錄》 金夢華撰 一九六五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清代尚書著述考》 古國順 撰 一九七五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唐代小說敘錄》 王國良撰 一九七六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5佚書考
312
包括佚籍考述及引佚書考,均於佚籍的整理有所貢獻,如:
《禮記正義引佚書考》 何希淳撰 一九六四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先秦諸 子考佚》阮廷卓撰 一九六八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馬廷鸞及其佚文》 黃筱敏撰 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魏晉南北朝易學考佚》 黃慶萱撰 一九七二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 劉兆祐撰 一九七三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辨偽
整理古籍,需先辨其真正作者及正確的成書時代,因此辨偽之作亦與古籍之整理有關。如:
《尹文子辨證》 蒙傳銘撰 一九五九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列子辨偽》 朱守亮撰
一九六一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王制著成之時代及其制度與周禮之異同》 陳瑞庚撰 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黃帝四經考辨》 朱曉海撰 一九七六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豐坊與姚士粦》 林慶彰撰 一九七八年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7.引書考
此類論文,一方面爬梳引書,一方面也從事所引書與後代傳本的比勘。前者有書名、作者索引的功能,後者有校讐的功用。這兩者都對整理古籍有一定的貢獻。如:
《淮南子引用先秦諸子考》 麥文郁撰 一九六○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玄應一 切經音義引說文考》 陳煥芝撰 一九六九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先秦典籍引尚書考》 許錟輝撰 一九七二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唐人類書引說 文考》 徐傳雄撰 一九七○年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
313
。《太平御覽引史籍考》 陳老福撰 一九七六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8.版本的考訂
考訂一書的傳本,可知傳本的優劣,於整理古籍時提供版本的擇定,所以這類論文,也有助於古籍的整理。如:
《儀禮漢簡本考證》 王關仕撰 一九六六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蘇東坡著述版本考》
王景鴻撰 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李白及其詩之版本》 唐明敏撰 一九七五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帛書本老子校釋》 吳福相撰 一九七九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紅樓夢版本研究》 王三慶撰 一九八○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9.考釋一書的凡例
前人著述,書前多不言其例,讀者每感不便,所以考釋一書的凡例,也是整理古籍的一種方法,如:
《廣雅疏證釋例》 方俊吉撰 一九七○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爾雅義疏指例》 蔡謀芳撰
一九七二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朱子詩集傳釋例》 陳美利撰 一九七二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毛傳釋例》 施炳華撰 一九七四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王先謙莊子集釋義例》賴仁宇撰 一九七六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0書目的整理與研究
書目本身為整理古籍的成果,從事書目的整理及研究,一方面對該書目從事整理,一方面也有助於建立整理古籍的基礎文獻。所以這一類的作品,也視之為整理古籍的一種方式。如:
314
《增訂書目答問補正史部》 喬衍琯撰 一九六○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清代禁燬書目研究》 吳哲夫撰 一九六八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玉海藝文部研究》 陳仕華撰 一九八四年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千頃堂書目研究》 周彥文撰 一九八五年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新舊唐書藝文志研究》 楊果霖撰 一九九四年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11一書的綜合研究真批:老師既前已引果霖學長之碩論,則其博論朱彝尊經義考研究更應於此列舉矣.豈其過2000年故耶?
就某一專書從事綜合研究,通常包括作者的生平、版本、校注及相關資料的考述,這些資料於該書的整理,頗有助益。如:
《晏子春秋研究》 王更生撰 一九六六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揚子法言研 究》 藍秀隆撰 一九七二年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小爾雅考釋》 許老居撰 一九七三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廣雅考》 梁春華撰 一九七五年政 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周書研究》 黃沛榮撰 一九七六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以上係就博碩士論文中,選出與整理古籍有較直接關係者,歸納為十一種形式,每一形式,各舉五篇論文,以見一斑。從這些篇目,大致可以概見博碩士論文在整理古籍中所從事的方向。
㈢博碩士論文在整理古籍方面的成果與檢討
上面把博碩士論文中與古籍整理有關者歸納為十一類,一方面固然可看出博碩士論文 在從事古籍整理所呈現的形式與重點,一方面也可藉以看出博碩士論文在古籍整理方面的成果。不過,由於篇幅听限,未能將每一種形式的論文,悉數列舉。今綜觀 全部論文,它們在古籍整理方面的成果,可歸納為幾點來說明
315
:
1在與古籍整理有關的論文中,以「注釋」或「校釋」古籍的論文,為數最多。
訓詁是漢代以來學者整理古籍最主要的一種方法,其體制雖有注、箋、疏、集解、發 微、章句等多種,但是訓詁的目的則是一樣,即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歷代的訓詁工作,偏重於經部和子部,於集部的注釋,除了主要的文學家作品外,多數詩文集尚 無注本。在博碩士論文中,則偏重於詩文集的注釋,這是由於這些論文多數由中文研究所的研究生完成,偏重詩文集的校釋,是很自然的事。經部、史部、子部的校 釋工作,雖較集部為少,但也有一定的成果。這些為古籍從事校釋,為讀者提供古籍注本,是博碩士論文對古籍整理最顯著的一項成果。
2.除了注釋工作外,其他如校勘、辨偽、版本的考訂、一書的綜合研究等方面的論文,也為數可觀,這些論文也對古籍整理有所貢獻。
3一 些與整理古籍無直接關係的論文,則為整理古籍提供豐富的文獻基礎。譬如有的研究作者的生平(如《蘇東坡年譜會證》 王保珍撰 一九六○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 所),有的研究作品風格(如《李白詩研究》 呂興昌撰 一九七三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有的研究古籍的文法(如《世說新語語法研究》 詹秀惠撰 一九七 五年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這些作品,在形式上雖與古籍整理無直接關係,但卻為未來整理古籍時,提供豐富的資料。例如研究作品理論、風格的論文,為將來從 事古籍賞析工作時提供資料;研究某一學者著述考的作品,為將來編輯全集或叢書時,提供文獻基礎。所以,從古籍整理所需要的文獻角度來看,所有與古籍有關的 論文,都對古籍整理有所助益,只不過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則是間接的
316
。
這些博碩士論文固然為數不少,對古籍整理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也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1多數論文偏重於文學作品,於史部、子部的整理較少。古籍的整理,應是全面性的。如果能有完整的計畫,把四部要籍,依類別及時代先後,依次整理,才能早日完成整理古籍的工作。
在集部的著作裡,也發現偏重於唐宋作品的注釋與校勘,並且不少是重複的。譬如同 是孟浩然的詩,就有張學波的《孟浩然詩校注》與游信利的《孟浩然集箋注》;同是王安石的作品,就有李康馨的《王荊公詩析論》、李燕新的《王荊公詩探究》、 林敬文的《王安石研究》、梁貴淑的《王安石絕句探析》等;蘇東坡的詩文,也有十餘篇博碩士論文在研究,其中內容多有所重複,實在是人力的浪費。如果能對還 沒有整理、研究過的古籍,從事注釋、校勘等整理工作及研究,整理古籍的成果,必更加顯著。
2.博碩士論文,由於多由個人獨立完成,同時修業年限有一定的規定,因此所整理、研究的古籍,都選擇篇幅較小的;一部分涉及部帙較大的古籍,如叢書、類書等,也只能就其中一小部分從事研究整理。所以筆者以為學位論文的撰寫,真批:此更似單篇論文之口吻了. 似可考慮用集體研究的方式,即多人共同從事同一書的整理研究,每人提出其所負責部分的研究成果為學位論文,則部帙巨大的古籍,才有機會從事整理與研究。
3.出 版社未能充分利用博碩士論文的成果。目前博碩士論文,一部分由各校編印集刊公開印行,一部分則由研究生自行出版,出版社在影印或排印古籍時,很少能利用這 些博碩士論文,以與古籍同時印行。因此,出版社如能與各校合作,把研究生論文的成果,充分利用,一方面能讓研究成果廣為流傳,一方面能賦于古籍新的面貌。
317
4詳 細檢視博碩士論文所涉及的古籍,無一是未刊行的稿本善本書。臺灣地區圖書館所藏善本圖書中,稿本為數不少,以臺北國家圖書館為例,即多達四八三種,這些稿 本,亟待整理印行。目前除已影印出版一部分外,國家圖書館限於人力,僅整理出版數種而已。以清代翁方綱的著作而言,國家圖書館有翁氏手稿《復初齋文稿》二 十卷、《詩稿》六十七卷、《筆記稿》十五卷、《札記稿》不分卷,共一百三十八冊。筆者曾以之與翁氏已刊的《復初齋文集》三十五卷(清光緒刊本)、《復初齋 詩集》七十卷(清道光二十五年刊本)、《復初齋集外詩》二十四卷、《復初齋文集》四卷(清同治六年刊本)等書比勘,發現稿本所載還有很多是未收在已刊的各 書中,也有很多詩文,稿本和刊本頗多異文。如果能把這部稿本加以整理,排印出版,則翁氏詩文,將有最完善的本子。迄至目前,所有博碩士論文,還沒有人從事 稿本的整理和研究,是一件很遺憾的事。真按:翁方綱研究還可以再做的工作
二、臺灣地區(一九四五—二○○○)整理中國文學文獻的成果
回顧臺灣地區自一九四五年以來,整理中國文學方面的文獻,在編輯目錄及纂輯叢書方面,成果較為顯著;在輯佚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本篇根據臺灣近五十餘年來整理中國文學文獻的實際成果,分「目錄」、「索引」、「叢書」、「總集」、「年鑑(大事記)」等五項,加以論述。
㈠目錄
一九四九年以前所編纂的文學書目,為數甚少。其中孫楷第所編的《中國通俗小說書 目》(北平 國立北平圖書館出版,一九三三),算是較為學術界所重視的書目。一九四九年以後,在臺灣地區,由於各公共圖書館編纂聯合書目,再加上古典文學 與現代文學的研究,蓬勃興盛,出版了甚多的文學著作
318
。為了方便學者檢索,文學書目的編纂,也就有了相當可觀的成績。
為了方便論述,分「綜合目錄」和「專科目錄」兩類。所謂「綜合目錄」,是指目錄 中所收的圖書,涵蓋經、史、子、集四部的著作,或目錄中兼收詩、文、詞、曲、小說、戲劇等各體文學著作。所謂「專科目錄」,則指目錄中所收的圖書,僅限於 一種文學體裁的著作,如小說目錄、文學史目錄等。
1綜合目錄
首先要提到的,是臺灣所藏善本書及普通本線裝書聯合書目。
臺灣幾個重要的公共圖書館及研究教學機構,藏有為數可觀的善本書及普通本線裝書。一九六七年夏,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補助臺灣各文教機構及圖書館,編製聯合書目。先後共完成: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六 七)。《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目》,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九六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善本書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編(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九六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善本書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編(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一九六八)。《省立 臺北圖書館善本書目》,省立臺北圖書館編(臺北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 一九六八)。《私立東海大學善本書目》,東海大學編(臺中 東海大學 一九六八)。 《國立臺灣大學善本書目》,國立臺灣大學編(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一九六八)。《國防研究院善本書目》,國防研究院編(臺北 國防研究院 一九六八)。 《國立中央圖書館普通本線裝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七一
319
)。 《國立故宮博物院普通舊籍目錄》,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九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普通本線裝書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編(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九七○)。《國立臺灣大學普通本線裝書目》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編(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一九七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普通本線裝書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編(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一九七一)。《私立東海大學普通本線裝書目》 東海大學編 (臺中 東海大學 一九七一)。《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普通本線裝書目》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編(臺北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 一九七二)。
為了方便檢索上列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又編製了《臺灣公藏善本書目書名索引》 (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七一)、《臺灣公藏善本書目人名索引》(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七二)、《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書名索引》(臺北 國 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八二)、《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人名索引》(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一九八○)。
國立故宮博物院復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目》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普通舊籍目錄》為基礎,增入該院復館後接受各界捐贈之善本書籍,彙編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九八二)。
屈萬里(翼鵬)院士編有《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臺北 藝文印書館 一九七五),收該館所藏中文善本書一千一百四十八種,三萬零三百六十九冊。
周錦編有《中國現代文學書目總編》(臺北 國家文藝基金會 一九八一)。收編民國八年(一九一九)至六十八年(一九七九)間的現代文學作品,約七千種
320
,包括:文藝理論、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
王民信編有《中國歷代詩文別集聯合目錄》(臺北 國學文獻館 一九八一)。收兩漢以後的詩文別集。所著錄圖書,以國內主要圖書館收藏者為主,佚存海外者不收。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有《中國文化研究論文目錄》(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八 二)。此書由張錦郎教授主持編輯工作。共分六冊:第一冊包括「國父與先總統蔣公研究」、「文化與學術」、「哲學」、「經學」、「圖書目錄」等;第二冊為 「語言文字學」、「文學」;第三冊為「歷史」㈠「史學」;第四冊為「歷史」㈡「專史」;第五冊為「傳記」;第六冊為「著者索引」。此目錄所收以一九四九年 至一九七九年臺灣出版之期刊、報紙、論文集、學位論文以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為主,兼收同一時期海外自由地區出版的期刊及論文集,並酌收一九四 五年至一九四八年在臺灣出版的期刊、報紙及論文集。共收期刊九百零一種,論文八萬餘篇;報紙十五種,論文三萬二千餘篇;論文集二百零五種,論文三千九百餘 篇;學位論文二千二百餘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一千二百餘篇。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編有《聯副三十年總目》(臺北 聯合報 一九八二)。收錄《聯合副刊》自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九月十六日創刊以來,迄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六月三十日為止所載文章,計四萬二千七百六十七篇。
文訊雜誌社編有《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臺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一九八四、一九九五、一九九九)。旨在蒐錄臺灣現代文學作家及文學作品的資料,並藉以反映臺灣現代文學的整體成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