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
碑上刻辭,為漢代以後之事。最初的碑文,就是刻在用以下棺的石碑。子孫多在下棺的石碑上刻上述先人之德或先人的事跡,其後相習成風,以至今日,各種墓園中的碑,已專用以刻辭之用,不再為下棺之用。葉昌熾《語石》云:「凡刻石之文皆謂之碑,當自漢以後始。」
至於碑上刻辭的內容,《語石‧立碑總例》,云立碑之例,厥有四端:
一曰述德:崇聖、嘉賢、表忠、旌孝。
二曰銘功:述聖、記功、中興,以逮邊庭諸將之記功。
三曰記事:自廟學營繕,以逮二聖之功是也。
四曰纂言:官私文書,古今格論,自朝廷渙號,真按:詞:【渙號】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宋 蘇軾 《賜 新除太中大夫呂大防辭免恩命不允詔》:“以卿德望兼重,才術有餘,故授之不疑,渙號已行,僉言惟允。”《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雖烽燧之甫停, 柰瘡痍之未復。肆頒渙號,用慰群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於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無如天時人事,勢難挽回。朝廷渙號屢頒,讓步不為不 至,人民卒未見諒,獨立及于 回蒙 。” 以逮詞人之作。
二、碣
《說文解字》云:「碣,特立之石。」《後漢書‧竇憲傳》:「封神丘兮建隆嵑。」唐李賢《注》云:「方者謂之碑,員者謂之碣。嵑亦碣也,真按:詞:嵑1 〔k ㄎㄜˇ〕〔《廣韻》苦曷切,入曷,溪。〕見“ 嶱嵑 ”。嵑2 〔ji ㄐ〡ㄝˊ〕〔《集韻》其謁切,入月,群。〕同“ 碣1 ”。石碑。《文選‧班固〈封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李善 注:“《說文》曰:‘碣,立石也。’‘嵑’與‘碣’同。” 恊韻,音其例反。」可知碣與碑為一物,只是形狀不同。
三、墓誌
「墓誌」,又稱「墓碣」,唐代或稱「墓記」,宋、元時多稱「埋銘」或「壙誌」。墓誌的主要用意,在於記載死者的事跡,埋於墓穴中,以防將來墓碑遭破壞,仍可識別。清龔自珍〈說碑〉云
229
:「仁人孝子,於幽宮則刻石而薶之,真按:詞:【幽宮】1.深宮。 唐 王勃 《春思賦》:“春之所感深矣……豈徒幽宮狹路,陌上桑間而已哉。” 宋 蘇軾 《後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俯 馮夷 之幽宮。”2.謂墳墓。 唐 王維 《過秦皇墓》詩:“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 宋 王安石 《大理寺丞楊君墓志銘》:“納銘幽宮,以慰其子。” 清 方苞 《陳依宣墓志銘》:“我言無飾,以奠幽宮。” 是又碑之別也。」
至於墓誌起於何時,尚無確說。清代王昶《金石萃編》云:「《西京雜記》稱前漢杜子春臨終,作文刻石,埋於墓前。此實誌銘之始,今皆不傳。」
墓誌之制,由兩塊方形平坦的石板疊置,上石篆蓋,下石鐫銘。石板長寬各約二至三尺。
四、石經
所謂「石經」,就是將儒家經書鐫刻於石板。
刻石經之事,始於東漢的蔡邕(伯喈)。《後漢書‧蔡邕列傳》說:「(靈帝)建寧三年(一七○),辟司徒橋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補河平長。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真按:瀚典版亦作疑! 熹平四年(一七五),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真按:詞:磾1 〔d ㄉ〡〕〔《廣韻》都奚切,平齊,端。〕可用來染繒的黑石。 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從此,鐫刻石經,成為傳播經籍的重要方法。
今將歷代重要的石經,略述如下:
㈠漢代熹平石經
此石經始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一七五),完成於光和六年(一八三)。石經立石於洛陽太學門外。此石經全用隸書鐫刻,所以又稱「一字(體)石經」或「今字石經」,也有人稱之為「鴻都石經」。其實,
230
太學在洛陽開陽門,與鴻都有一段距離。
熹平石經所刻經數有七,即:《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 秋》、《公羊傳》、《論語》。經石共六十四枚,每石三十五行,行約七十字至七十八字。碑高一丈許,寬四尺。《周易》共二萬四千四百三十七字。《尚書》一萬 八千六百五十字,用今文《尚書》。《魯詩》四萬八百四十八字,用《魯詩》,同時兼存《齊詩》、《韓詩》二家異文。《儀禮》五萬七千一百十一字。《春秋》一 萬六千五百七十二字。《公羊傳》二萬七千五百八十三字,用嚴氏本,而兼存顏氏異文。《論語》一萬五千七百一十字,用張論,兼存盍、毛、包、周諸本異文。
石經刻成後七年,即漢獻帝初平元年(一九○),董卓挾帝遷都長安,《後漢書‧獻 帝本紀》云:「焚洛陽宮廟及人家」。《三國志‧王肅傳》注引魚豢《魏略》云:「至黃初元年(二二○)之後,新主乃復始掃除太學之灰炭,補舊石碑之闕壞。」 此所謂「舊石碑」,當指熹平石經。此為熹平石經第一次遭受毀壞。
晉懷帝永嘉五年(三一一),漢劉曜、王彌入洛,《資治通鑑‧晉紀》云:「焚宮廟 官府皆盡。」《水經注》卷十六〈穀水〉「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於洛」句下,《注》云:「漢石經北,有晉辟雝行禮碑,是太始二年(二六六)立。其碑中折, 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考古有三雝之文,真按:詞:雝1 〔yn ㄩㄥ〕〔《廣韻》於容切,平鍾,影。〕1.見“ 雝渠 ”。2.鳥和鳴聲。參見“ 雝雝 ”、“ 雝雝喈喈 ”。3.和諧。多作“雍”。《詩‧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肅雝,王姬之車。”4.通“ 饔 ”。指烹調。5.通“ 邕 ”。四周有水的沼澤地。《詩‧周頌‧振鷺》:“振鷺于飛,于彼西雝。” 毛 傳:“雝,澤也。”6.通“ 壅 ”。遮攔阻塞。《荀子‧法行》:“《詩》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 楊倞 注:“雝讀為壅。”7.通“ 壅 ”。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參見“ 雝培 ”。8.通“ 壅 ”。蒙蔽。參見“ 雝蔽 ”。 ○真按:三雝,詞無!待查! 今靈臺太學,並無辟雝處。晉永嘉中,王彌、劉曜入洛,焚毀二學,尚髣髴前基矣。」據此可知石經在此役也必有所損壞。這是石經第二次的毀壞。
《魏書‧馮熙傳》云:「……於是除車騎大將軍,開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師如故。洛陽雖經破亂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