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ly 12, 2008

286

  第十八行末“此”字之末“乚”筆,作挑上飛出之勢,極峻利,此本尚仿佛存其意,今拓本無此矣。

  予向有《爭坐位帖考證》一卷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同前,原書並不隔行/段也. 真按:翁方綱對顏真卿爭坐位帖的研究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著作 右數條摘錄於此,皆與此本有關係者,其論他本而不關此本者弗錄也。真按:謂此數條乃由該考證所摘錄出來者也。 乙未十二月。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原此乃題下小注,蓋沈津既新題,則無所著其義例,乃徑改置文末,又未出校注,實所擅斷矣!

    注:見《集外文》第四卷第7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935_復初齋集外文(冊二)\00004_000007.00.tif 原題云〈跋張瘦銅所藏宋搨爭坐位帖(乙未十二月)〉.

286

跋爭坐位帖(代州馮氏藏本)

  曩於梁瑤峰前輩齋見有客持嘉善魏氏重刻本,索價四十金。予據其中“賊”,真按:歹尔-實即殄字,猶珎與珍,趁與趂也. “賊”字腳誤方為圓,又“凌”字腳長出一分,審定知是重刻。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字體筆畫 真按:翁方綱在梁國治家中 然其本尚過於甜潤,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術語 雖筆法圓厚,而其偽易辨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今見代州馮氏所藏舊拓本,則字字遒勁,真按:翁方綱對顏真卿爭坐位帖版本的鑑定 且紙、墨、拓手俱舊,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墨色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拓工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用紙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賞鑑的過程 且自其曾祖收藏,至今殆亦將百年矣。而以真本細對,其顯然訛誤者,如所舉諸條皆實有憑據之誤真按:沈津取捨失當-蓋此跋前有筆記凡一頁半幅,若刪剔不錄,則不知此謂何也。 又與魏氏重刻本不同,亦大奇矣。不知何年何人有此狡獪之作?其石今尚存否?記此以備異聞。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歷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成績 真按:翁方綱的讀帖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備材料

  觀此,則董香光摹入《戲鴻堂帖》者,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原稿無戲字! 真不值一噱矣。真按:翁方綱對董其昌的批評 真按:董其昌之謬 真按:人必自辱然後人辱之 真按:翁方綱對董其昌戲鴻堂法帖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董其昌的訕笑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九冊第240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9_復初齋文稿(十二)\_002405.jpg 今錄愚所讀者如下: 代州馮氏所藏爭坐位帖 中間筆法偶失者尚多,不足細舉,而此四處尤顯然易見。 二行末「于」字作「于」。﹝真按:前""末筆作橫出,而後一""字 末筆作勾起。﹞ 二十行「坐」字與旁挂「臺」字正對,所以「坐」字頂上斜泐之後直連下「臺」字之中間也。今此本將旁挂十二字已錯上一分許,則「臺」字不與 「坐」字正對,而猶承其中間斜下自左而右之泐文。 廿八行「真卿」「真」字「直」內中間「■」筆原本雖透下,而內長外短,所以其在內者原是兩筆相折而下; 今此本乃誤作內短外長,是內中竟只剩一筆,不成字矣。 三 十行、卅一行中間旁挂原本「天」字與右邊「毀」字並肩,今此本「天」字高出「毀」字一分。 卅一行旁挂「能」字與中間旁挂一行之「野」字相並,今此本 「能」字又誤低一分,與「之」字相並。 卅五行第四字「公」原本起筆一點,其起尖向裏;此本起尖向外。 卅八行之末誤高二分。 四十二行旁挂「聖」字誤高 一分。 四十二行「亦何必令他」「亦」字在後一行旁挂側邊補出,是以此字斜書;今此本乃正寫,誤置在後一行旁挂「禮數」句尾。 四十五行第七字「与」,原 本上瘦下寬;今此本「与」字上寬下瘦。 四十七行之末誤高一分半[2405]。 五十七行旁挂「何乃」二字誤高二分;「何乃」二字與前一行原本尚隔一分黑紙,今此本不隔。 六十行「況」字上「口」誤圓為方。 曩 於梁瑤峯前輩齋見有客持嘉善魏氏重刻本,索價四十金。予据其中「殄賊」「賊」字腳誤方為圓,又「凌」字腳長出一分,審定知是重刻;然其本尚過於甜潤,雖筆 法圓厚,而其偽易辨也。今見代州馮氏所藏舊搨本,則字字遒勁,且紙墨搨手俱舊,且自其曾祖收藏至今,殆亦將百年矣;而以真本細對,其顯然訛誤者如所舉諸 條,皆實有憑據之誤;又與魏氏重刻本不同,亦大奇矣。不知何年何人有此狡獪之作,其石今尚存否?記此以備異聞。[2406]觀此,則董香光摹入鴻堂帖者真不值一噱矣。[2407](翁方綱:〈代州馮氏所藏爭坐位帖〉,《復初齋文稿(十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8月,初版),卷,頁2405。)

286

跋爭坐位帖

  《爭坐位》在今日未有肥厚過於此本者,用墨又不甚濃,而無一筆描飾,信舊拓本之可珍者矣。頤園通政出以見示,因題其後。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墨色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字體筆畫 真按:翁方綱對顏真卿爭坐位帖版本的鑑定 真按:初彭齡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友人來告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二冊第3197頁。

286

跋爭坐位帖

  予所見《坐位帖》多矣,真按:翁方綱所見顏真卿爭坐位帖的版本 求其筆勢謹嚴、神采不漫散者蓋寡。今得此本的為原拓,而姿采秀發,亦近世希購之寶之。方綱并題。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與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真按:此應係「亦近世希覯之寶,寶之寶之。方綱并題。」or「亦近世希遘之寶,寶之寶之。方綱并題。」 蓋『寶』下之『之』應乃『之』字與重文符號也。『購』當為『遘』或『覯』之訛!

  此拓本“右”字較明拓勝多矣。

  注:上海圖書館藏舊拓本。

286

跋顏書祿字書真按:沈津的國學程度有問題-原誤作千,若曰偶誤,然正文復然.豈不知有干祿一詞與干祿字書一書者耶?今徑改之!下同.

  潼川州學宋人重刻顏書《祿字書》,真按:原誤作千,徑改.原稿並不作千也!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9_復初齋文稿(十二)\_002526.jpg 碑下斷泐,跋文不全。予嘗見舊本,此是紹興壬戌八月梓學教授成都詠跋也。真按:原稿應非勾字也! 其云:“府尹龍閣宇文公比刺湖州真按:原稿如此.讀作「府尹龍閣宇文公,比刺湖州」比,近也. 得魯公所書與楊漢公所摹二本,真按:楊漢公與顏真卿 因以楊本與蜀本相參校,蜀本謂蜀中校刻本也。其顏書刓缺者,以二本補焉。命通顏書之士摹勒刊石於泮,雖失真,然梗概猶在。”宇文名時中真按:宇文時中 賜進士第,以直龍圖閣知潼川。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宇文時中傳記資料 此所云刊石於泮,即潼川州學也。此碑不特非魯公原書,且并非楊漢公所摹。乃宋宇文時中命通顏書之士摹勒者,惜其人不著名於石也。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書人小人物 今所行世顏碑真按:顏真卿 真按:沈津擅訂原文-原稿作『今行所世顏碑』,沈改是也. 如《八關齋》大字真按:標點可議者-『如八關齋大字』,或『如“八關齋”大字』。 經後人重書,已非顏體,後人尚知寶之。至如此書遒勁,不減顏書,若由此以參合《宋廣平碑》側遺意,可得魯公書最上之法。真按:翁方綱對顏真卿書法的評騭 而世多競效《家廟》、真按:顏家廟碑=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并序-顏真卿書法 《多寶》等碑,反置此不之學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顏真卿書 真按:翁方綱對當時書學時尚的批判 翁方綱對當時學風的批判

287

,而傳刻板者,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本字.右有一點可證也.且左上筆相交,亦非片字形.-而傳刻板者者,又復失其筆意 又復失其筆意,此問津字學所宜亟為表著者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文字學 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重視的東西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九冊第252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9_復初齋文稿(十二)\_002526.jpg 今錄愚所錄者如下: 再作字體一跋 韻部一跋 再搃刪合作一跋,書于張卜臣本。 潼 川州學宋人重刻顏書《干祿字書》碑下斷泐,跋文不全,予嘗見舊本,此是紹興壬戌八月梓學教授成都勾詠跋也。其云「府尹龍閣宇文公比刺湖州,得魯公所書與楊 漢公所摹二本,因以楊本與蜀本相參校,蜀本謂蜀中校刻本也。其顏書刓缺者,以二本補焉。命通顏書之士摹勒刊石于泮,雖失真然梗槩猶在云。」宇文名時中,賜 進士第,以直龍圖知潼川。此所云「刊石于泮」,即潼川州學也。此碑不特非魯公原書,且并非楊漢公所摹,乃宋宇文時中命通顏書之士摹勒者。惜其人不著名于石 也。今行所世顏碑,如八關齋大字,經後人重書,已非顏體。後人尚知寶之。至如此書遒勁,不減顏書,若由此以參合宋廣平碑側遺意,可得魯公書最上之法,而世 多競效家庙、多寶等碑,反置此不之學,而傳刻板本者又復失其筆意。此問津字學所宜亟為表著者也。(翁方綱:《復初齋文稿(十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 民國638月,初版),卷,頁2526。)

287

跋麻姑仙壇記(陸謹庭藏本)真按:陸恭收藏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的版本

  明建昌左太常宗郢所編《麻姑山誌》志真按:簡化字之餘孽-恐係沈先生欲改誌為志而誤將下一云字殺掉,卻誤留此簡化誤轉之誌字也.-明建昌左太常宗郢所編《麻姑山志》云. “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小楷,并碑陰附刻衛夫人、褚河南、真按:褚遂良 虞永興、真按:虞世南 歐陽率更、真按:歐陽詢 薛稷、柳河東真按:柳公權 真按:柳公權的小楷 李北海諸小楷,真按:李邕的小楷 俱稱神品。不知何年遺失山磵中,而郡庫止存翻刻新本耳。正德間,一樵偶於山磵鉏得之,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豎字.詳愚末所附讀帖。-一樵豎偶於山磵鉏得之 斷其一角,今匣置郡庫中。”本朝徐壇長《圭美堂集》云:“萬曆乙酉一刻本後無刻褚、真按:原稿作併. 虞、歐、薛、柳、李諸小楷。北宋越州石氏刻小楷俱全。真按:前皆作南宋也.或北宋末南宋初也. 間尚有徽郡上山吳氏晉唐小楷,真按:原稿作歷. 真按:疑有誤! 刻亦佳。”然予考宋陳思《寶刻叢編》所載石氏刻帖,目內無此記真按:沈津標點不同例-前無如此標者.-然予考宋陳思《寶刻叢編》所載石氏刻帖目內無此記. 不知壇長所見何本也真按:翁方綱對徐用錫書學的質疑 ?王虛舟題跋云: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質疑 所得猶是南城元本,惟‘見鞭’著經背,真按:着 作‘具鞭’疊字,真按:叠 真按:國:疊  部首 田 部首外筆畫 17 總筆畫 22 注音一式 ㄉ|ㄝˊ 1. 堆聚、累積。如:「堆疊」、「疊羅漢」、「疊石為山」。宋˙文天祥˙正氣歌˙序:「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 2.用手折疊。如:「疊被」。紅樓夢˙第七十一回:「鳳姐在樓上看著人收送來的新圍屏,只有平兒在房裡與鳳姐疊衣服。」 3.振、振動。文選˙左思˙吳都賦:「鉦鼓疊山,火烈熛林。」鏡花緣˙第十九回:「只好疊著精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 4.擊、輕敲。文選˙謝脁˙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李善˙注:「小擊鼓謂之疊。」 5.量詞:(1 計算重疊堆積物的單位。如:「一疊紙」、「兩疊文件」。(2 計算層層山巒的單位。唐˙許渾˙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詩四首之二:「水曲巖千疊,雲重樹百層。」(3 計算歷史劃分時期的單位。文選˙左思˙吳都賦:「雖累葉百疊,而富彊相繼。」(4 計算樂曲章節的重複吟唱或演奏的單位。如:「陽關三疊」。唐˙白居易˙聽歌˙何滿子:「一曲四調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清˙洪昇˙長生殿˙第十六齣:「霓裳散序昨已奏過,羽衣第二疊,可曾演熟?」 6.日本人稱室內鋪地的蓆子為「疊」,並以二疊合為一坪,用來計算室內的大小。 7.一層一層的。如:「疊峰」、「疊浪」、「重巖疊嶂」。 8.重複。宋˙岳飛˙奉詔移偽齊檄:「驛騎交馳,羽檄疊至。」清史稿˙卷二十二˙穆宗本紀二:「丙辰,以水旱疊見,詔修省。」 詞:疊1 di ㄉ〡ㄝˊ〕 〔《廣韻》徒協切,入帖,定。〕 1.重疊;纍積。《文選‧張衡〈西京賦〉》:“ 神明 崛其特起, 井幹 疊而百增。” 呂向 注:“疊,謂樓形重疊。”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之三:“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 前蜀 李珣 《浣沙溪》詞之四:“翠疊畫屏山隱隱,冷鋪紋簟水潾潾。” 巴金 《軍長的心》一:“床頭有兩三口四四方方的鑌鐵箱疊在一起。”2.連續;接連。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詩:“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今王師已盡壓 ,東過 ,驛騎交馳,羽檄疊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