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ly 21, 2008

31

。但這些校補的學者沒有機會利用《永樂大典》,因此他們旁蒐遠討而得來的東西,有些在《永樂大典》裏就可以找到⑥。

  令人痛惜的是,兩萬餘卷《永樂大典》,遭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掠奪和我們自己人的盜竊,今天大家能夠見到的只有800卷了,還不到原書的百分之四。我國解放後,有了中華書局的影印本,《永樂大典》不再像以往那樣珍秘難求,輯補工作也方便了許多。這次輯補工作,除直接補充了輯本別集的不足之外,還為研究清代的政治、文化、思想諸問題及《四庫全書》的得失等方面,提供了一批較為集中的材料。

  《四庫全書》內收“大典本”別集共165種。其中刊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者28種,收入《四庫珍本叢書初集》者65種;其他版本72種,另有《斜川集》一種雖未收入“四庫”,但也為館臣所輯。這三類輯本別集便是本書的輯補範圍。此外還輯補了也屬於“大典本”的筆記兩種,作為“附錄”。

  現存《永樂大典》①引錄這些別集和附錄共6495條,經核校後,發現四庫“大典本”及各家補輯本⑧共漏輯1864條。條數漏輯率達28.8%。其中沒有發現漏輯的僅8種⑨,共補輯了別集158種,“附錄”兩種。種數漏輯率竟達95%。

   本書將這些漏輯的條目,從《永樂大典》影印本和複製品裏順序按原文錄出,據所見別集版本分為三大 類。在每大類內,仍保持《四庫全書總目》的別集次第。在每種輯補的別集內,大致依照別集的文類編排。對輯文的個別錯別字、異體字,進行少量的有一定把握的 改正。除異體字外,均保留原文,以資參考。句讀用標點符號,不分段。原文衍字加(),補改字上加[]《永樂大典》原有注文,用小字加()。《永樂大典》引文所注出處,有書名、有人名兼書名,有稱某人詩、詞、文等不一,還有異稱、錯字等諸多情形,今一律加“”以示原書所舉出處。

32

  本人學力有限,只能做粗淺的增補和排列,不能進一步考訂和鑑別。我只希望這個機械性的發掘工作,對研究宋元明別集等方面的工作者效微末之力,更渴望本書裏的錯誤得到專家和學者的指正。

  這本書曾承錢鍾書、周振甫兩先生的指導和錢先生題簽,還受到許多同志的鼓勵和幫助,一併致謝。

注:

  ①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旨稱:“所有觸礙字樣,固不可存”,“如南宋人斥金,明初人書之斥元,其悖於義理者,自當從改”(見1965年中華書局版《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孟森《選印四庫全書平議》說:“四庫館未開以前,自康熙以來,君主之意旨,臣民之揣摩,為女真諱,為建州諱,其風已熾”,“至四庫館開而根本刪改、禁燬原書,此所以成清代書籍中一大公案也(見1933年《青鶴》雜志第一卷二十三期)。

   ②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旨稱:“青詞一體,乃道流祈禱之章,非斯文正軌”,“蹟涉異端,不特周程 張朱諸儒所必不肯為,即韓柳歐蘇諸大家正集所未見”。又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旨稱:“所收文字,當“有益於世道人心”(見《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如王 珪《華陽集》刊本刪去青詞、密詞、道場文、齋文等,即據以上批語。

  ③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旨稱:某些詩,“詞意媟狎,有乖雅正”,“各種詩集內有似此者”,“一併撤出”。“夫詩以溫柔敦厚為教”,“朕輯《四庫全書》,當採詩文之有關世道人心者”(見《四庫全書總目》卷首)。

  ④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旨稱:“若此任意疏忽,屢訓不改,長此安窮,是徒以四庫書館開偉進之階,為終南捷徑”(見《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具體事例如,《淨德集》全部輯入了現存《永樂大典》標明《呂淨德先生集》的22條,但標作《呂元鈞集》和《呂元鈞詩》的5條 全部漏收。這很使人懷疑鈔輯者是否知道“呂元鈞”、“呂淨德”和“呂陶”是同一個人,盡管寫“提要”者知道這一點。再如,輯本對《永樂大典》從地方志等轉 引的詩文基本都忽略未輯。還有一些由於考據錯誤,致使輯而復失,像那本經過“欽定”的《雪山集》就是如此(參見本書第一○八頁注)。

33

  ⑤見《廣雅堂詩集》上冊《潘侍郎藤陰書屋勘書圖歌圖為無錫秦誼亭作》。孟森《選印四庫全書平議》,還提到一個文字錯漏的原因,令人笑嘆。有些錯漏竟成為館臣借以諂媚乾隆皇帝的手法:“館臣繕本進呈時,必故留誤字,待高宗校出指斥,以示聖明之天縱。”

   ⑥例如清黃拏《敬鄉樓叢書‧浮址集拾遺》所輯《出都門》條,見《永樂大典》卷三五二六“門”字韻, 頁三下(見影印本第四十九冊)。如《忠肅集拾遺》所輯《張文定玉堂集敘》條,其完整佚文見於《永樂大典》卷二二五三六“集”字韻,而九上(見影印本第一百 八十八冊)。又如《東堂集》卷三輯《餘英館詩》,下注:“案,此詩《永樂大典》原本闕佚,今從《湖州府志》採補。”但此詩見《永樂大典》卷一一三一三 “館”字韻,頁十四上,其題作《次韻蔡成允題餘英館詩》(見影印本第一百一十五冊)。以上數例,表示“大典本”的輯補和校勘的主要依據,仍然應該是《永樂 大典》。

  ⑦現存《永樂大典》包括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本的730卷和此後該局新由國內外陸續蒐集到的65卷。這65卷中,上海藏3卷、臺灣藏5卷、西柏林藏7卷、西德藏3卷、英國藏22卷、日本藏18卷、美國藏3卷、南朝鮮藏2卷以及最近北京圖書館由山東掖縣所得2卷。另外還有分散多處的5張零頁(卷七二○第十六頁、卷八○九四第十一頁、卷一○七八七第四、五頁、卷二○六七五第十一頁)。

  ⑧其中也包括《全宋詞》和《全金元詞》。

  ⑨這8種別集是:家鉉翁《則堂集》、陳元晉《漁墅類稿》、衛博《定庵類稿》、廖剛《高峰集》(以上《四庫珍本叢書初集》)、唐士耻《靈岩集》、黃次岑《三餘集》、徐元杰《楳埜集》、張養浩《歸田類稿》(以上其他版本)。

34

 《永樂大典》校補《四庫全書》本的價值——以宋周必大《辛巳親征綠》為例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主任 吳政上

內容提要

《永 樂大典》的文獻價值,論者多矣。就編纂的時代而言,所採用的材料大抵都是近於宋元的本子,不但已保 證了《大典》本的版本價值,同時,不見存於後世的宋元以前之佚文秘典,幸賴此而得以流傳。今筆者擬以宋周必大文集中《親征綠》一篇為例,來比較《永樂大 典》嘉靖録副本、《四庫全書》本以及清道咸間歐陽棨刊本的優劣得失。

一、前言

  明太宗永樂元年(1403) 秋七月丙子朔,享太廟。太宗諭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①曰:“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事②,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採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 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再③嘗觀《韻府》、《回溪》二書,事雖有統而採摘不廣,紀載大略,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④

35

,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於是解縉等依旨著手編纂,很快地在永樂二年(1404) 十一月丁巳,“進所纂錄韻書,賜名《文獻大成》。賜縉等百四十七人鈔有差,賜宴於禮部。既而上覽所進書,向多未備,遂命重修,而敕太子少保姚廣孝、刑部侍 郎劉季篪、及縉總之;命翰林學士王景、侍讀學士王達、國子祭酒胡儼、司經局洗馬楊溥、儒士陳濟為總裁;翰林院侍講鄒緝、修撰王褒、梁潛、吳溥、李貫、楊 覯、曾棨,編修朱紘、檢討王洪、蔣驥、潘畿、王偁、蘇伯厚、張伯穎、梁用行,庶吉士楊相、左春坊左中允尹昌隆、宗人府經歷高得暘、吏部郎中葉砥、山東按察 司僉事晏壁為副總裁;命禮部簡中外官及四方宿學老儒有文學者充纂修;簡國子監及在外郡縣學能書生員繕寫,開館於文淵閣,命光祿寺給朝暮膳”⑤。如此,姚廣 孝等在文淵閣纂集四庫之書,並購募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旁蒐博採,彙聚群分,此一鉅製,終於在永樂五年(1407)⑥十一月乙丑重修完成,書凡22217卷⑦,11905本⑧,更賜名《永樂大典》。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五月辛巳,內閣大學士丘濬曾建議錄副御製書及各朝實錄寶訓等,如此“一藏書之所,分為三處,二在京師(文淵閣及別建一所以磚石累砌),一在南京(國子監),則是一書而有三本,不幸一處有失,尚賴有二處之存”⑨。但丘濬並未言及錄副《永樂大典》的事。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壬寅,大內回祿,延及正朝三殿,世宗即命左右趣登文樓,出《永樂大典》,是書遂得不毀。正因為這一事件,強化了世宗重錄一部他所“時取探討,殊寶愛之”的《永樂大典》的決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三殿重新落成。八月乙丑,世宗命大學士徐階、禮部左侍郎高拱、右春坊右中允管理國子監司業張居正等開辦重錄《永樂大典》的工作。至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四月庚子,重錄一部完成,參與人員“給賞有差。已而階等各上疏辭免

36

,恩命俱優詔不允”。事隔360餘年(從《永樂大典》正本纂成算起),清高宗為纂修《四庫全書》的需要,進行清查正副二部《永樂大典》的工作,此時發現正本不知所蹤,而録副本也亡失了1000餘冊2422卷。迄今600年了,錄副本或其鈔本得以寶藏於世界各地的也僅僅300餘冊約800卷,這的確是中國文獻史上的一大損失。

   《永樂大典》的文獻價值,論者多矣。就其收錄的範圍而言,它“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能將秘閣所藏以及購自民間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就編纂的體例而言,《永樂大典》編製之初, 訂定凡例二十一則⑩,蓋“以《洪武正韻》為綱,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繫事,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聞異見,庾詞逸事,皆 隨字收載”。並以逐篇分析、詳略互見的方法,“務在詳備無遺,顯明易考”。全祖望(1705—1755) 評曰:“而直取全文,未嘗擅減片語。夫偶舉一事,即欲貫穿前古後今書籍,斯原屬事勢所必不能,而大典輯存並包,不遣餘力,雖其間不無汗漫陵雜之失,然神魄 亦大矣。”⑪就編纂的時代而言,所採用的材料大抵都是近於宋元的本子,不但已保證了《永樂大典》本的版本價值,同時,不見存於後世的宋元以前之佚文秘典, 幸賴此而得以流傳。清朱筠(1729—1781)在翰林院時,嘗翻閱前明《永樂大典》,油然嘆曰:“古書之全而世不恒觀者,輒具在焉。”於是奏請“擇取其中古書完者若干部,分部繕寫,各自為書,以備著錄。書亡復存,藝林幸甚!”⑫此事得到清高宗相當的注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四庫》開館,高宗命軍機大臣劉統勛等欽承訓諭,凡“本係現在通行,及雖屬古書而詞意無關典要者,不必再行採綠”,又釋典、道經、方技、詞曲諸書,皆在所擯棄等例,開始進行輯佚的工作。雖然棄多取少,刻期告竣,所輯的著作,《四庫全書》著錄之部385種凡4946

37

,存目之部129種凡616卷,兩部合計也有5145562卷;再就郭伯恭據諸家著錄的統計,得書高達543種⑬之多,其中屬於宋元人的著作且占了十之八九。近年來,孔凡禮、欒貴明、黃寬重等先生就現存797卷,僅占原書約4% 的《永樂大典》本分別進行輯佚及校補宋代著作,所得成果亦十分豐碩⑭;在比勘文本內容方面,也發現《永樂大典》本“直取全文,未嘗擅減片語”,得以跳脫 “清廷纂修《四庫全書》,基於政治考慮,曾刪改典籍的內容,宋代文獻中涉及遼金元的部分,被刪節、抽毀的情況非常嚴重,以致形成殘缺、錯誤的現象,對於宋 史研究有不利的影響”⑮。今筆者擬以宋周必大文集中《親征錄》一篇為例⑯,來比較《永樂大典》嘉靖錄副本⑰、兩種《四庫全書》本⑱,以及清道咸間歐陽棨刊 本⑲的優劣得失。

二、《周益國文忠公集》的文獻價值與傳本

  周必大(1126—1204)⑳,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鄭州管城人。紹興二十一年(1151)第進士。歷侍高宗朝(1127—1162)、孝宗朝(1163—1189)、光宗朝(1190—1194)。 必大以“能文,剛正”、“不迎合,無附麗”為孝宗所倚重。曾任國史院編修官、監察御史、起居郎,知南劍州、提點福建刑獄、秘書少監、禮部侍郎、兵部侍郎、 直學士院、侍講、中書舍人、敷文閣待制、吏部侍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知政事、樞密使、丞相等官,先後封濟國公、許國公、榮陽郡公、益國公。寧宗慶元 元年(1195),三上表引退,遂以少傅致仕。嘉泰四年(1206)十月旦,薨,年七十有九。贈太師,謚文忠。寧宗題篆其墓碑曰“忠文耆德之碑”﹝21﹞。自號平園老叟,著書81種,有平園集200卷。有一子,名綸(1156一?)。

  必大歷侍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初振詞臣之譽,旋疇真宰之庸

38

。既練習於國章,尤精通於世務”﹝22﹞。故所發議論、刊諸文字,為研究南宋時期非常重要的材料。必大著述除了元脫脫(13141355)等修《宋史》卷三百九十一《本傳》所稱“著書八十一種,有《平園集》二百卷”外,卷二百八《藝文志》亦分別於故事類載有《周必大鑾坡錄》1卷,又《淳熙玉堂雜記》1卷;於別集類載有《詞科舊稿》3卷,又《掖垣類稿》7卷、《玉堂類稿》20卷、《政府應制稿》1卷、《歷官表奏》12卷、《省齋文稿》40卷、《別稿》10卷、《平園續稿》40卷、《承明集》10卷、《奏議》12卷、《雜著述》23卷、《書稿》15卷、《附錄》5卷;於總集類載有所編《續中興玉堂制草》30卷。而在當世時代相近者,如宋趙希弁﹝23﹞著錄僅有《玉堂雜記》3卷、《鑾坡錄》1卷、《掖垣類稿》7卷、《玉堂類稿》20卷﹝24﹞,是為別行零本;稍晚者如宋陳振孫(?一1262?)﹝24﹞著錄,則有《周益公集》200卷,年譜1卷,附錄1卷。振孫云:“(開禧中其子綸所手訂﹝26﹞,)其家既刊《六一集》﹝27﹞,故此[]編次,一切視其凡目。其間有《奉詔錄》、《親征錄》、《龍飛錄》、《思陵錄》,凡十一卷,以其多及時事,託言未刊,人莫之見。鄭子敬﹝28﹞守吉﹝29﹞,募工人印得之。余在莆田,借錄為全書。然猶漫其數十處。”陳目又載有《省齋歷官表奏》12卷﹝30﹞。這大約是周綸家刻及鄭寅補刻“大全集本”最早的一段記錄,其中可注意者,振孫當時也只能“借錄為全書”而已,足見必大全集傳世之稀罕了。

  迄於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楊士奇(13651444)等就北京文淵閣、東閣藏書編成清冊,總名曰《文淵閣書目》。該目卷九﹝31﹞記載周必大著作有《周益公文集》一部58冊殘闕、《周益公文集》一部57冊殘闕、《周益公玉堂類稿》一部7冊殘闕、《周益公文集》一部52冊闕、《周益公表啟大全》一部4冊闕等共5部,已非完帙,又該目例不注明版本,雖然當時“秘閣貯書約二萬餘部,近百萬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32﹞。於今,我們已很難察考所列必大的著作究是刻本

39

,抑是抄本了。降至清代諸家著錄﹝33﹞,以及存世可見者﹝34﹞,在刊本方面,除了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豐元年(1851)歐陽棨瀛塘別墅正續刊本﹝35﹞及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周日新堂刊本﹝36﹞兩種外,宋刊本僅存有零星的殘本﹝37﹞;行世的全集本,仍以明清間諸家傳抄本﹝38﹞為主。此外,較為特殊的本子,就是《四庫全書》本以及《永樂大典》本④了。

三、《親征錄》四種版本的比勘

  周必大《親征錄》記載了宋紹興辛巳(三十一)年(1161)十月辛丑,高宗手詔將親征,至壬午(三十二)年(1162)六月丁丑,高宗內禪期間,所見所聞有關金夏侵宋、戰和交迫、高宗禪讓等事,共65則。 這大約一年之間,必大歷任左宣教郎,兼國史院編修,除監察御史。人在政府,得以直接與聞,因此記載較為詳確有據,是研究該時期史事十分珍貴的材料。必大在 這篇日記式的《親征錄》中,詆毀北族的言詞,;如“北虜”、“虜騎”、“虜兵”、“虜舟”、“虜師”、“虜營”等等,隨處可見,充分顯示當時強調夷夏之防 的民族意識;但必大並不因此一意識而昧於事實、失於情緒,就本篇記事的內容來看,議論都能客觀而持平,凡描述一事,亦能及於前因後果。其中評論葉義問督視 江、淮、荊襄軍馬,必大記其“矜氣大言,識者憂之”。果其然,不聽劉錡等人意見,致李橫渡河敗績。記葛王遣親信殺完顏亮事,如親臨現場。記鄭樵之卒,論 “樵好為考證倫類之學,成書雖多,大抵博而寡要”。記魏良臣事,描繪良臣出使議和、遺書秦檜、決獄果斷、治盜甚刻等形象,十分鮮明。記與徐敦立等辯論加封 子偁事頗詳。記高宗傳位孝宗始末及朝臣“欲致戀軒之意”等,頗多內情。然必大所記,也有輕鬆的一面,如“(紹興三十一年)十二月朔己亥。同舍皆至政府,自 午至酉方出堂。先是邊報稍緩

40

,宰執皆早歸,一遇警急,往往晚出。張真父戲云:‘欲知敵情,但視堂。’又軍興已來,陰雨連綿,天氣愁沮,間值晴霽,必傳捷音。同舍又戲云:‘欲占吉凶,請視日。’”

  筆者逐字比勘《親征錄》四種版本,發現其中兩閣本的文字大體相同,應是據同一底本﹝40﹞抄錄;而《永樂大典》本與歐陽棨刊本雖略有異文,但較相近。現依文淵閣本葉次先後,條列如下:

【見原文】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