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第390頁)案: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縣黃竹浦人,生于明萬曆三十八年,長先生三歲。
49.4【綱】遇施閏章于西湖。
【目】施念曾《施愚山先生年譜》(《施愚山先生全集》本):“順治十八年辛丑,先生年四十四 歲。……是歲春夏,先生游西湖。”這在時間上與先生游杭州正相合。又《愚山先生詩集》(《施愚山先生全集》本)有《寄顧寧人》詩云:“西泠別後興何如,五 見花開音信疏。避地遠游寒出塞,窮年獨坐夜鈔書。洞庭山好家園在,陵寢詩傳涕淚餘。此日惟君高臥得,肎同馮鋏嘆無魚。”足見二人確曾在西湖相遇。從詩的內 容看,雖然別後“五見花開音信疏”,他卻仍吟出了“避地遠游寒出塞”的詩句,這說明在西湖相遇時他已得知先生“避地遠游”乃至于“出塞”(案:去年春,先 生自永平出山海關)的情況,從而也證明了其相遇西湖乃是先生北游以後的事,據此,其二人以是年春夏之際相遇于西湖遂可成定論。
《施愚山先生年譜》:“先生姓施氏,諱閏章,字尚白,一字屺雲,號愚山,一號愧夢居士,又號蠖齋, 晚號矩齋,江南寧國府宣城縣雙里溪人。”《池北偶談》卷六“事叔至孝”條:“宣城施愚山四(閏)章,少孤,事叔譽至孝。一日,值叔誕辰,大集親戚上壽,而 叔以小故忤意,堅臥不起,愚山跪榻前移晷。辛亥,客都門,每憶叔,輒涕泗。事叔如此,古人所希有也。譽有遺詩一卷,愚山屬予為論定,序而行之。”又同書卷 七“施允升”條:“宣城施允升先生(大猷),愚山之祖也。萬曆中,倡明講學,私淑盱江羅近溪,與鄒南皋、焦澹園諸公游。……所著有《中明子集》若干卷。” 吳懷清《李天生年譜》(載《關中三李年譜》,《關中叢書》本)引《寧國志》:“愚山,宣城人,順治己丑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工詩賦古文詞,時有 ‘南施北宋’之目。‘宋’謂琬也。督學山左,轉湖西道參議,以裁缺歸,築雙溪草堂,與朋好吟詠為樂
267
。 時講學于同仁會館。康熙己末,以荐試鴻博,授侍講,與修《明史》。典試河南,轉侍讀。二十二年卒。著 有《雙溪草堂學餘》等集。”湯賦《翰林院侍讀前朝議大夫愚山施公墓志銘》:“康熙二十二年閏六月十三日,翰林院侍讀施公卒于京師之寓舍。公知名海內者垂四 十年,天下之士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行誼,或稱其治術。……卒得六十有六。”(《施愚山先生全集》)
據《施愚山先生年譜》載,愚山時閑居鄉里,至是年秋始奉命分守湖西。
先生之同愚山游,是開與仕清官員往來之先例也。
49.5【綱】渡錢塘江,至紹興,謁禹陵。有《禹陵》詩一首。
【目】詩載《亭林詩集》卷三。
《墨子‧節葬下》(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 版王煥鑣《墨子校釋》本):“禹東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葛以緘之。絞之不合,通之不埳,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 葬,收餘壤其上,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史記‧夏本紀》:“帝舜荐禹于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 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氏。帝禹立而舉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于英、六,或在許。而后舉益,任之 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又:“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裴駰《史記集解》:“《皇覽》曰:‘禹 冢在山陰縣會稽山上。會稽山本名苗山,在縣南,去縣七里。《越傳》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因病死,葬,葦棺, 穿壙深七尺,上無瀉泄,下無邸水,壇高三尺,土階三等,周方一畝。《呂氏春秋》曰‘禹葬會稽,不煩人徒。’《墨子》曰‘禹葬會稽,衣裘(引者案:當作‘衾 ’)三領,桐棺三寸。’《地理志》云山上有禹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