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翥所以名其居也。然卷前元貞元年姚燧序已曰“菊礀集”,則非刻書時所加矣。後附翥之姪鵬飛字南仲《林湖遺稿》一小卷,真按:高鵬飛 真按:高鵬飛 又附翥父選、真按:高選 叔邁詩。真按:高邁 選、邁皆紹興間登第,選,武當軍節推;邁,縣尉。又附質齋、遁翁二人者之詩,則高氏譜中所載僅存其號,即士奇亦莫能舉其名矣。真按:翁方綱考辨作者 後又附高似孫《踈寮小集》一卷。似孫字續古,真按:高似孫 文虎之子,真按:高文虎 淳 熙十一年進士,歷官校書郎,守處州,即撰《緯略》者。《文獻通考》載《踈寮集》三卷。此所刻甚少,尚有他選所有而此刻無者。《踈寮集》在宋末頗著稱,陳振 孫謂其“作文怪澀,詩猶可觀”,劉克莊謂其詩“能參誠齋活句”,不知此刻何以採輯轉不完備。然士奇後序中初未言及附刻《踈寮集》,真按:一作疎寮,餘同.下即有作疎字者. 則專以《菊磵集》存目可耳。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四”著錄《信天巢遺稿》一卷附《林湖遺稿》一卷、《江邨遺稿》一卷、《疎寮小集》一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真按:擬存目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瓜廬詩(5/373)
謹按:《瓜廬詩》一卷,宋永嘉薛師石著。師石字景石,博學多能,工楷法篆隸。築屋會昌湖西,題曰“瓜廬”。與四靈倡酬最密,四靈集中俱有《題瓜廬》詩。趙師秀“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雲”之句最爲有名,真按:好句 即為瓜廬作也。集後附誌銘一篇,於宋末永嘉詩派可以略見其概,併後跋皆應錄之,以資詩家考証。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重序目-一般說四庫本去序跋,則此略可見去與不去之間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五”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龍洲集(13/1144)
謹按:《龍洲集》十卷,宋劉過著。過字改之,自號龍洲,真按:劉過 泰和人。紹熙間上書,請光宗過重華宮,名重於時。又以書陳恢復方略,不見聽,以是嗜酒不羈,陳亮、陸游、辛棄疾皆折節與交,晚年客崑山卒
247
。過之詩列入江西派,以“詩俠”聞湖海間。近日新城王士禎論其詩,謂是“子路冠雄雞佩豭豚氣象”,真按:詞:豭1 〔ji ㄐ〡ㄚ〕〔《廣韻》古牙切,平麻,見。〕1.公豬。《左傳‧哀公十五年》:“既食, 孔伯姬 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 孔穎達 疏:“豭,是豕之牡者。”《史記‧秦始皇本紀》:“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 司馬貞 索隱:“豭,牡豕也。”2.泛指豬。 明 徐渭《旱甚久不應禱再追前韻》:“轍鮒槁厥赬,壇豭禿其翠。”3.指雄性動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傷寒熱病》:“勞復發熱,同枳殼、豭鼠屎、蔥白煎服。” 蓋其氣近粗厲也。然宋自南渡以後,詩格漸就衰苶不振,如過之詩尚有北宋時蘇、黃諸人壯浪之概,未可盡非也。應鈔錄。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此鈔本四冊,題曰《斜川集》,宋蘇過叔黨著。蘇過,軾之季子,字叔黨,“斜川”其自號也。其集《文獻通考》作十卷,而世無傳本久矣。攷晁說之所作蘇過墓誌,過卒於宣和五年,則此集中所稱嘉泰、開禧諸年號以及姜堯章諸人,真按:姜夔 蘇過何從見之?而其中所指時事亦皆南渡以後之事,核諸劉過《龍洲集》,其詩盡同,乃知鈔書者因名同而誤耳。真按:翁方綱辦理四庫全書的成績 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五”著錄《龍洲集》十四卷、附錄二卷。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翠微南征錄(9/747)
謹按:《翠微南征錄》十一卷,宋華岳著。岳字子西,貴池人,為武學生。開禧元年上書請誅韓侂胄,下 大理鞫治,編管建寧,侂胄誅,放還。登嘉定武科第一,為殿前司官,謀去丞相史彌遠,事覺,下臨安獄,杖死。其集名“南征”者,皆其竄建安時所作,“翠微” 蓋其別號也。此集卷首有新城王士正題語,亦見士正《蠶尾集》。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士正又引《吳興掌故》“《翠微集》,真按:王士禛 華廉字仲清著”,當又是一人耳。真按:翁方綱考辨作者-殆與翁公所考不同. 應鈔存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五”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方壺存稿(17/1478)
謹按:《方壺存稿》四卷,宋汪莘著。莘字叔耕,休寧人,隱黃山。朱子召赴經筵時,莘上書於朱子,辭甚切直,深為所許。序云嘉定間論時政六事,忠義自學問中流出,而三疏今軼不傳真按:疑有誤!-未及三疏何故言三疏也?
248
。集中所載文與詩,亦足以覘其人之概。後附《休寧志》傳,應查校志書并鈔之。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六”著錄《方壺存稿》八卷。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東埜詩(5/375)
謹按:《東埜詩》一卷,宋黃巖戴昺著。昺字景明,號東埜,詩人戴復古之從孫。南宋詩派以陸游為大家,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復 古登陸游之門,而昺實承之,復古嘗稱其“不學晚唐體,曾聞大雅音”者也。集中論詩之作亦為有見。昺嘉定己卯登第,嘉熙己亥授贛州法曹參軍。其詩號《東埜農 歌集》,今錄宋詩者並以《農歌集》稱其稿。而此卷但題云“東埜詩”,開卷又題云“石屏詩集附錄”,豈此卷元附入戴復古詩後者,而鈔出另為一編耶。然今選本 所錄,大致亦不相遠。而此卷內有寶祐改元癸丑修禊日自跋,真按:寳 云“抖擻破囊凡百篇錄之”,然則此卷或即所謂《農歌集》者乎。應鈔以備體。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六”著錄《東野農歌集》五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 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寒松閣集(9/745)
謹按:《寒松閣集》三卷,宋詹初著。初字以元,真按:詹初 休寧流塘人。始為縣尉,有政聲,淳熙間以薦入太學為學錄。韓侂胄用事,上“辯邪正”一疏,言甚切至。不報,解官歸。入廬山,作《翼學》十篇及《序經》數百言。著述凡二十一卷,今皆不傳。此三卷是其子陽所藏於家,真按:詹陽 而其十六世孫景鳳為之刻以傳者。真按:詹景鳳 初集本名《流塘集》,此云《寒松閣集》者,本其讀書處而名之也。應鈔存之。
249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六”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雪窓文集(14/1270)
謹按:《雪窓文集》二卷,真按:怪哉,若此等異俗字,何不徑改正也?而與凡例相左? 宋 孫夢觀著。夢觀字守叔,慈谿人,寶慶二年進士,歷官至集英殿修撰、宣奉大夫。夢觀自登第筮仕以至其卒皆在理宗之時,宋祚既衰,時政多闕,而夢觀自嘉熙庚子 以訖寶祐丙辰,前後幾二十年輪對奏劄,亹亹以理財、用人數大端為急,又摘出古今故事之有補於時事者,自綴論於其後而進上之,集中所分二卷是也。其末一卷則 附錄誌贊諸文,而如王應麟之記、陳塏之敘,皆足為《宋史》考鑑者。是書鈔本既不多得,而其文實有補於史學,應刊傳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六”著錄《雪牕集》二卷、真按:由此可見吳格氏亦知存其真以較其異也.不可徑以正體取便為足,況簡字乎! 附錄一卷。
雪磯叢稿(5/374)
謹按:《雪磯叢稿》五卷,宋舂陵樂雷發著。雷發字聲遠,寶祐元年特科第一,授館職,以病告歸。有寶祐丁巳自序,其詩皆是年之作。在宋末詩人中自為一體。然亦應鈔存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七”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北磵集(10/849)
謹按:《北磵集》十卷,宋僧居簡著。居簡字敬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敕住淨慈光孝寺。以其寓北磵日久,故以“北磵”名集。居簡又自有詩集曰《北磵詩集》,此集則皆文無詩,然其中不皆言釋氏之文,亦間有足資考證者,而傳本頗少。或酌鈔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七”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250
文信公集杜詩(14/1253)
謹按:《文信公集杜詩》一冊,宋丞相信國公文天祥幽於燕獄時所作。皆古體五言四句,凡二百首,每篇自立題目,間於題下敍次時事,而每句下又注出杜之原題。杜詩本有“詩史”之目,今以天祥感時撫事之思,借杜句以寫之,信乎其詩史矣。然非天祥血誠勃鬱,真按:詞:【勃鬱】1.《文選‧宋玉<風賦>》:“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衝孔襲門。” 李善 注:“勃鬱煩冤,風迴旋之貌。” 宋 沈遘 《七言和君倚景靈行》:“風塵勃鬱千丈高,素衣化緇雙眥塞。” 清 曹寅 《春寒偶題》詩:“無邊勃鬱東風意,遽許青紅眩太陽。”2.風回旋貌。《文選‧宋玉<風賦>》:“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衝孔襲門。” 李善 注:“勃鬱煩冤,風迴旋之貌。” 宋 沈遘 《七言和君倚景靈行》:“風塵勃鬱千丈高,素衣化緇雙眥塞。” 清 曹寅 《春寒偶題》詩:“無邊勃鬱東風意,遽許青紅眩太陽。”3.指龍蛇盤屈的樣子。 唐 溫庭筠 《郭處士去甌歌》:“太平天子駐雲車,龍鑪勃鬱雙蟠拏。”4.茂盛;旺盛。 宋 蘇軾 《南行前集敘》:“山川之有雲,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 明 胡應麟 《詩藪‧國朝上》:“東西二京,人文勃鬱。”《中國同盟會宣言》:“吾黨義烈之士,對茲山河,雄心勃鬱,其亦力任艱巨,以光吾國而發揮其種性乎。” 其精神足與杜相副,焉能貫輸一氣如此。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石門吳之振選宋詩,以“裁割巧合”評之,末矣。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思想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觀其自序,是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二月所作,蓋其入獄在十六年之冬也。劉定之序云二百首分為四卷,明成化間刻本又分爲前、後二卷,今此鈔本未分卷數。應核校而重刊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七”著錄《文信公集杜詩》四卷。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疊山集(10/825)
謹按:《疊山集》五卷,宋謝枋得著。枋得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人。寶祐四年進士,累官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江東制置使。入元,徵聘累辭不就,後福建行省魏天祐迫脅至燕,不食死,門人誄之曰文節先生。眉注:今按“文節”非私謚,此應改:所著有《易》、《書》、《詩》三傳及《四書解》、雜著、詩文,凡六十四卷,今存者止此耳。此本為知弋陽縣事譚瑄所校訂。據瑄序云,明萬歷中先有刻本而瑄增補之,但亦未明著何者為原本,何者為增補,則於編輯體例亦尚未精詳。應重校刊刻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七”著錄。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竹溪續集(4/262)
謹按:《竹溪續集》三十卷,宋林希逸著。希逸字肅翁,福清人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