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ly 21, 2008

151

今之學術,日新月異而歲不同,決非昔之類例所能賅括。夫四部可變而為五,祖暅。為六,《隋志》。為七,阮孝緒、許善心、鄭寅。為八,李淑。為九,王儉。為十,孫星衍。為十二,鄭樵。今何嘗不可為數十,以至于百乎?必謂四部之法不可變,甚且欲返之于《七略》,無源而強祖之以為源,非流而強納之以為流,甚非所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也。真按:摘要 真按:余嘉錫的目錄學

   藏書之目,所以供檢閱。故所編之目與所藏之書必相副,收藏陳設之間,當酌量卷冊 之多少厚薄。從來官撰書目,大抵紀載公家藏書,是以門類不能過於繁碎。甲乙之簿與學術之史,本難強合為一。劉歆《七略》收書不多,又周秦學術,至漢雖有廢 興,而古書尚存,篇卷約略相當,故即按書分隸,因以剖判百家,尚不甚難。然史附《春秋》,而詩賦別為一略,已不能不牽就事實。後世之書日多,而學有絕續, 體有因創,少止一二,多或千百,其數大相逕庭。為書目者,既欲便檢查,又欲究源流,於是左支右絀,顧此失彼,而鄭樵焦竑之徒得從而議其後,亦勢之所必至 也。至今而檢查之目與學術門徑之書愈難強合。如叢書一類,自當析之各隸本門,而藏書之際,勢不能分置數十處,若造簿籍而必用七略四部之法,未有不為所困者 矣。

   自阮孝緒作《七錄》,自言“致王公搢紳之名簿,凡在所遇,若見若聞,更為新 錄”。夫以所見聞者入錄,則有其名不必有其書,是已離書與目而為二,與藏書家之目不同。然當用卷軸之時,猶或為篇幅所限制,今既積葉而成冊,雖以一行為一 葉可也,數百葉為一冊亦可也。一二書為一部不為少,千百書為一部不為多,此真可按書之性質分部,因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矣。既非如文淵閣之按櫥編號,何必 限其部數為七為四哉!真按: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分類的問題 余嘉錫的目錄學

  張之洞謂有藏書家之書目,有讀書家之書目。余謂藏書家之書目

152

, 如今圖書館所用者,但以便檢查為主,無論以筆畫分,以學術分,或以書類人,或以人 類書,皆可;兼而用之尤善。俟治圖書館學者討論之。若讀書家之書目,則當由專門家各治一部,兼著存、佚、闕、未見,合《別錄》、《藝文志》與《儒林》、 《文苑傳》為一,曲盡其源流,以備學術之史。此意已于目錄學之體制諸篇言之詳矣。真按:余嘉錫的目錄學-然則此但欲以目錄書為學術史之基底或史料故爾. 夫既各治其書,則一切七略四部之成法,舉不足以限制之。即鄭樵“有專門之書則有專門之學,學守其書,書守其類”之謂也。欲論次群書,兼備各門,則宜仿鄭樵孫星衍之例,破四部之藩籬,別為門類,分之愈細乃愈佳,亦樵所謂“類例不患其多”也。

  以上類例之商榷

古今書目分部異同表

   《史記》于紀傳之外,復有表之一體,《梁書‧劉杳傳》引桓譚《新論》云:“三代 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譜。”由是言之,表之從來遠矣。凡著作中如遇頭緒煩複非文字所能形容者,惟表可以曲盡其事。使綱舉而目張,執簡以馭繁,使讀者持以 上下相比,縱橫相較,珠聯繩貫,一目了熱。然為之者甚勤而觀之者甚厭,以其無興趣之可尋也。《四庫提要》卷四十五。曰: “史家之難,在于表志,而表文經緯相牽,或連或斷,可以考證而不可以誦讀,學者往往不觀。”斯言允矣。古今書目之部類互有不同,幾於千端萬緒,歧路之中又 有歧焉,然其因革損益,皆有其漸,不比而觀之,不能得其所以然。如列之一表之中,參互鉤稽,則于分合出入之間,有以心知其意。蓋七略四部同條共貫,相為因 緣

153

, 雖變而未嘗變也。既已盡其源流,又以見其初非一成不易之法,神而明之,斯在善學者 矣。初本欲作一部類表,然古目錄書多已亡佚,有知其部分有不得其類別者。如經史子集,定于李充,此古今著錄之大關鍵,豈可不知?若但就現存之諸史《藝文志 表》而列之,則以為四部始于隋志矣。如此亦何取乎有此表也?故博考群書,製為《分部異同表》。

  一 七略四部,名異而實同,荀勖、李充取六略之書合之為四。王儉、阮孝緒又取四部之書分之為七。觀其分部之性質,實于根本無所改革。今以經史子集相沿較久,故仍以此為綱,其不同者皆分別歸納其中,以便觀覽。

  二 隋、唐《志》及《古今書錄》皆用李充之法,但亦微有不同,故仍分別著之,以期詳盡。

  三 《隋志》言“文德殿目錄,其術數之書更為一部,使奉朝請祖暅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錄”,此亦當載入表者。但其餘四部之名不可知,故不列入,而著其說于此。

  四 自宋以後,目錄皆統于四部,然猶有李淑、鄭樵、鄭寅、孫星衍四人輒思改革,雖用其說者甚少,然亦著錄分部之變例,可供學者之參考者也。二鄭以類書自為一類,張之洞于四部之外別錄叢書,皆有理致,故亟取之。其他取法此數家以意分合者,姑從略焉。

  五 王儉之圖譜志,張之洞之叢書別錄,皆非四部所能包,故皆別為一欄。若夫類書隸之子部,雖有未安,然自隋志以來,相沿既久,此是表其源流,並非別謀改作,故從其著之云耳。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朔】月-6-10 注音一式 ㄕㄨㄛˋ 解釋 1.農曆每月初一日。元˙劉因˙桃源行: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初 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每逢月朔,便獻一番利市。 2.開始﹑最初。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 皆從其朔。3. 北方。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4.北方的。文選˙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154

古今書目分部異同表

書名

序例

七略

漢志

輯略一(漢志散入六篇後說見前)

六藝略二

(七錄序云劉氏史書附見春秋)

荀勖晉中經簿(見隋志)


甲部一(六藝及小學等書)

丙部三(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

李充晉元帝書目(據臧榮緒晉書)


甲部一(五經為甲)

乙部二(史記為乙)

王儉七志(隋志)

條例九篇(編入首卷)

經典志一(紀六藝小學史記雜傳)


阮孝緒七錄(廣弘明集卷三)


經典錄內篇一(隋志云紀六藝)

記傳錄內篇二(紀史傳)

隋志

小序(按在部類後)

毋煚古今書錄(舊唐志)

小序(同上)

甲部經錄

乙書史錄

舊新唐志


甲部經錄

乙部史錄

李淑邯鄲圖書志(讀書志卷九)


經志一

史志二

通志藝文略


經類第一禮類第二樂類第三小學類第四

史類第五

鄭寅鄭氏書目(書錄解題卷八)


經錄一

史錄二

孫星衍祠堂書目


經學第一小學第二

地理第五史學第七金石第八

書目答問


經部

史部

155

諸子略三

兵書略五

術數略六(本書作數術)

方技略七(按房中神仙二家均入方技)


乙部二(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

丙部三(諸子為丙)

諸子志二(紀古今諸子)

軍書志四(紀兵書)

陰陽志五(紀陰陽圖緯)

術藝志六(紀方技)

道(附見)

佛(附見)


子兵錄內篇三(紀子書兵書)

術技錄內篇五(紀數術案當云紀數術方技)

仙道錄外篇二

佛法錄外篇一


道經(附四部末)

佛經(附四部末)


丙部子錄

(外有釋氏道家勒為開元內外經錄按見毋氏自序)

丙部子錄

子志三

藝術志五

道書志六

書志七

畫志八


諸子類第六

天文類第七五行類第八

藝術類第九醫方類第十



類書類第十一

子錄三

藝錄四

方技錄五



類錄七

諸子第三小說第十

天文第四

醫律第六


書畫第十一

類書第九

小部
















156



詩賦略四



丁部四(有詩賦圖贊汲冢書)



丁部四(詩賦為丁)



文翰志三(紀詩賦)

七圖譜志(紀地域及圖書)


文集錄內篇四(紀詩賦)

(七錄序云圖畫各附本錄譜載記傳之末)




丁部集錄



丁部集錄



集志四



文類十二)

按通志別有圖譜略


文錄六



詞賦第十



集部


叢書(按明史附類書四庫入雜家)

別錄(皆初學書即從四部分出者)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