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ly 5, 2008

141

, 寫成「■」;宋仁宗名「禎」,寫成「■」,宋神宗名「頊」,寫成「■」:宋哲宗名「煦」,寫成 「■」;宋徽宗名「佶」,寫成「■」,宋欽宗名「桓」,寫成「■」;南宋高宗名「構」,寫成「■」;宋孝宗名「眘」,寫成「■」;宋光宗名「惇」,寫成 「悙」,宋理宗名「昀」,寫成「■」。另一種方法是改字,改字的方法大抵有兩種,一是「音改」,一是「義改」。所謂「音改」,就是改成同音或音近的另一個 字。譬如宋太祖名「匡胤」,「匡」改成「光」;宋仁宗名「禎」,改為「真」;宋欽宗名「桓」,改為「亘」;宋光宗名「惇」,改為「崇」;清聖祖名「玄 燁」,「玄」改為「元」;清世宗名「胤禛」,「胤」改為「允」;清高宗名「弘曆」,「弘」改為「宏」,「曆」改為「歷」。所以我們現在看清代刊刻的圖書, 「鄭玄」都寫成「鄭元」,「弘治」(明孝宗年號)都寫成「宏治」,「曆法」「曆書」都寫成「歷法」「歷書」。所謂「義改」,就是改成字義相近的另一個字。 譬如宋代始祖(聖祖)名「玄朗」,「朗」改為「明」;宋太祖名「匡胤」,「匡」改成「正」,或改為「輔」、「規」、「糾」等字;「胤」改為「裔」;宋真宗 名「恒」,改為「常」

142

; 宋仁宗名「禎」,改為「祥」;宋英宗名「曙」,改為「曉」或「旭」;宋神宗名「頊」,改為「玉」;清 仁宗名「顒琰」,「琰」改為「琬」;清宣宗名「旻寧」,「寧」改為「」;(「寧」字的本義是「願詞也」,「」字的本義是「所願也」,所以這兩字音和義 都相同)。「改音」和「改義」的方法,叫做「易以他字」。

   南北宋共有十八個皇帝,加上宋太祖的父親、祖父到始祖,所要迴避的名字和「嫌名」很多,尤其是生在 南宋末年的人,不論是寫文章、辦公文、參加考試或刻書,都很困擾,動輒得咎。宋代紹興年間的洪邁,在他所著《容齋隨筆三筆》(卷十一)中談到當時參加科舉 考試,萬一寫了皇帝的名字,就會被淘汰落第的情形,他說:「本朝尚文之習大盛,故禮官討論,每欲其多,廟諱遂有五十字者。舉場試卷,小涉疑似,士人輒不敢 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方州科舉尤甚,此風殆不可革。」宋代官府為了方便讀書人考試、官吏寫文章及刊刻圖書時的需要,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和光宗紹熙 年間,分別頒布了《重修文書式》和《重修文書令》,把要避的歷朝帝王名字和「嫌名」列出,也詳定避諱的方法

143

。這兩種文獻,收在《禮部韻略》一書的附錄《韻略條式》裡。現在把宋代皇帝應避嫌名較多的部分摘出供讀者參考,一方面可以知道古代避諱的煩瑣,一方面也可以增進對古籍的認識。

  宋聖祖名「玄朗」,應避的「嫌名」有:懸、縣、徏、玹、■、■、伭、昀、、泫、訇、胘、眩、■、誸、蚿、犳、妶、■、獧、俍、崀、樃、■、朖、悢、誏、朖、烺、■、■、■、脼、硠、狼、筤、■、閬、浪、埌。

  宋太祖名「匡胤」,應避的「嫌名」有:筐、邼、眶、恇、劻、洭、■、■、■、■、軭、■、■、框、、■、V、、酳、靷、■、引、■、鈏、■、■、■、洕、■、■、戭、廴、枃、螾、椼。

  宋英宗名「曙」,應避的「嫌名」有:署、抒、暏、藷、■、薯、濖、■、樹、■、■、■、裋、■、豎、封、侸、■、■、■、■、襡、澍、贖、屬、■。

  宋欽宗名「桓」,應避的「嫌名」有:梡、瓛、捖、完、丸、■、■、寏、院、峘(亦作■)、■(亦作■)、■、洹、汍、絙、紈、綄、垸、芄、雚、

144

莞、■、荳、■、萑、雈、鸛、■、莧、■、羦、豲、獂、■、脘、■、■、鵍、■、■、狟、■、■、皖、垣、■、■、■、蒝。

   宋高宗名「構」,應避的「嫌名」有:遘、媾、覯、購、■、■、■、煹、傋、冓、■、篝、韝、■、 姤、詬、逅、骺、■、呴、鴝、句、軥、怐、佝、雊、■、鉤、訽、袧、岣、■、■、■、■、■、■、■、搆、■、鷇、■、■、豰、糓、■、■、■、夠、■、 彀、■、冓、■、■。

  其他像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及南宋諸帝王,也都有不少應避的「嫌名」。筆者略作統計,北宋九朝應避的「嫌名」,約二百多字,南宋九朝合計約一百多字,難怪洪邁要說當時參加考試的考生,對於一些「可能」涉及「嫌名」的字都不敢用,免得落第。

   秦代以後,除了元代以外,都有避諱的規定,只是宋代較為嚴苛,「嫌名」最多。這種避諱的規定,影響 古書的內容很大,上面所舉清代刊本把「弘治」改為「宏治」,「鄭玄」改成「鄭元」,「曆法」改為「歷法」等,只是字面的改易,於文義、內容,還不致產生誤 解,有些地方因避諱改字,而造成誤解就不能不注意了

145

。 譬如宋代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西元一○○九年),黎州夷人為亂,於是派侍其曙(「侍其」是複姓,名曙) 去招撫平定亂事,宋代很多史書記載這件事時,為了避宋英宗的名諱,把「侍其曙」改為「侍其旭」,如果不知避諱的道理,很容易誤以為是兩個人。又如唐代顏師 古撰寫的《匡謬正俗》(八卷) 一書,宋代人為了迴避宋太祖的名諱,把書名改成《刊謬正俗》或《糾謬正俗》,變成一書有三個書名。元代人沒有避諱的規定, 所以元代托托等人編的《宋史‧藝文志》裡,把《刊謬正俗》放在〈經解類〉,把《糾謬正俗》放在〈儒家類〉,托托等人,顯然誤把一書當成兩本書。

   這種刻書時要避諱的規定,在當時雖然不方便,不過,我們現在倒可以根據書中避諱的現象,研究出刻書 的年代。譬如國家圖書館有一部宋代刊刻的《十一家註孫子》,書中「玄」、「弘」、「殷」、「■」、「熲」、「讓」、「桓」、「完」、「洹」、「購」、 「慎」等字都缺筆。「玄」是宋聖祖的名;「弘」、「殷」是避未太祖父親的名諱「弘殷」;「■」、「熲」是末太宗趙炅的嫌名;「讓」是避宋英宗父親的名諱 「趙允讓」;「桓」是宋欽宗的名諱,「完」、

146

「洹」則是他的「嫌名」;「購」是宋高宗趙構的「嫌名」;「慎」則是宋孝宗趙眘的「嫌名」(其實,「眘」是「慎」的古文)。從這些避諱字,可以知道這部書刻於宋孝宗年間。另外,從「嫌名」裡,我們可以認識很多冷僻字的讀音和字義,也是避諱知識給我們的益處。

147

【見原文】

說明文字 這是宋刻本朱熹《晦庵先生文集》。請留心看第一行的「貞」字,缺末筆,是避宋仁宗名諱的嫌名。

148

149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談古書裡的政治忌諱

  古人著書、刻書,也難免受到政治干擾。

   比較早的,例如漢代司馬遷寫《史記》,據漢代衛宏的說法,由於《史記》裡談了不少漢景帝的短處,對 漢武帝的急法嚴誅和窮奢極慾,也頗有批評,因此在當時無法流傳。一直到宣帝時,才由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奏進。現在我們讀的《史記》,其中的〈景帝本紀〉和 〈武帝本紀〉,已經不是《史記》的原貌。所以政治忌諱的原因,會使書本失去原來的真面目,這是讀古書者不能不注意的。

  這種因政治干擾,而使圖書失去原來面貌的情形,歷代都有。譬如宋代有一部《神宗實錄朱墨本》(二百卷)。所謂「實錄」,是一種編年體的史書,它的內容是逐日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每天所見的人物、所閱讀的書、所頒的詔諭及一切行事

150

, 都詳實的記錄下來。《神宗實錄》,就是記錄宋神宗從即位起到去世的所有事情。為什麼會叫「朱墨本」 呢?這就和政治忌諱有關。原來在宋神宗時,政治上有所謂「新」「舊」黨爭。舊黨指以司馬光為首的一批老臣,新黨是指一批以王安石為首以推動政治改革的政治 新貴。《神宗實錄》最早是由新黨的鄧溫伯、陸佃、林希、曾肇等人撰修,後來改由舊黨的呂公著、黃庭堅、范祖禹等人撰修。新黨修撰時,其內容則多寫有利新 黨、苛責舊黨的史料;等到由舊黨撰修時,就用紅筆把不利於舊黨的史料刪掉,而增入不利於新黨的史料。宋哲宗以後,新舊兩黨輪流當政多次,所以《神宗實錄》 就改來改去,有各種版本出現。所以,由於政治的干擾,會使一部書出現多種傳本,這是研讀古書、認識版刻者,不能不注意的。

  談到這種政治干擾,以清代最為嚴重。清代為了禁止反清復明的著作流傳,厲行禁書政策。禁書的方法有全燬、抽燬和刪改文字等各種手段。而這種現象,導致很多古書失去流傳,或造成古籍不完整及文字的改易。

  乾隆編輯《四庫全書》時,表面上是「右文」(崇尚文化),事實上是藉機查禁「違礙」的書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