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uly 1, 2008

351

 右宋參政嘉禾婁機撰。陳振孫曰:以世所存漢碑三十有九韻類其字魏碑附者僅三十之一,前為碑目一卷,每字先載今文而以漢字著其下。一字數體者並列之,皆以碑目之次第著所從出。洪邁作序。

漢隸分韻六卷寫本

 右與婁機字源無甚異,但前列辨論漢隸原委十數則洪适諸家之說在焉,未詳何人所輯。

班馬字類五卷刋本

 右宋婁機撰。大旨以史漢多假借古文,又時用偏旁,音釋各異

352

,因取史記正義、索隱,漢書音義、集韻諸書訂本正此其字以韻為次,中間互見各出不沒其舊,而音義較然。有淳熙間樓鑰序及自跋二。

龍龕手鑑四卷瓶花齋寫本

 右遼釋行均撰。均字廣濟,俗姓于氏,燕人。書分部二百三十有二,隨部復用四聲列之,計二萬六千四百三十餘字。注一十六萬三千四百餘字,餘詳晁志及錢曾敏求記。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撰寫的方式-竟然如此草率.直接參別志,而略之. 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改併五音篇十五卷刋本

 右金松水韓道昭撰。取玉篇、類篇等書之字改併部次,別以五音,系以三十六字母。蓋宗婆羅聲音之學者

353

改併五音集韻十五卷刋本

 右前人撰。改併唐韻分部次第,于每韻中各以字母分紐。以上二書皆因其父孝彥未成之編續加修定。真按:韓孝彥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二冊開萬樓寫本

 右元關中劉鑑撰。至元二年自序云:僕因舊制次成十六通攝,作檢韻之法,詳分門類,并私述元關六段兼附字音動靜,為斯文之一助云。

354

四聲等子一卷天一閣寫本

 右書據錢曾敏求記辨云:卽劉士明切韻指南曾一經翻刻冠以元人熊澤民序,而易其名者。

六書故三十三卷刋本

 右元永嘉戴侗撰。分列四百七十九目,各以字母統字子。前有通釋一卷。

六書統二十卷刋本

 右元國子司業曲阜楊桓撰。按六書分門以統眾字,凡篆籀諸體以次連系焉。

說文字原一冊刋本

355

 右元鄱陽周伯琦撰。遵許氏自一至亥原部參以歷代諸家之說刪補訂譌分為十二章。真按:許慎 真按:說文解字

六書正譌五卷刋本

 右書亦伯琦撰。合肥竇子偁取而重編焉,亦據說文,旁釆眾說以正俗字點畫音訓之舛。

增修復古編二冊刋本

 右復古編已見前,增之者為元吳均也。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刋本

 右韻會本元昭武黃公紹輯其書考証羣籍,卷帙頗繁,館客熊忠因就而約之,并取宋禮部韻畧毛晃劉淵先後所定三本及經傳當收未載之字入焉謂之舉要

356

而今本又載至順二年文宗敕應奉翰林余謙校正孛朮魯翀稱其刋正補削根據不苟,則又似經余更定者。

字鑑五卷刋本

 右元李文仲撰。朱彝尊云:至治間長洲李世英伯英受其父梅軒處士之旨,以六書假借難明,于是就典籍中字同音異者正其字畫、真按:謂字形相同而字音相異者. 溯其源委,輯類韻一書,凡三十卷。其從子文仲復字鑑,真按:前作輯. 仍依韻編之。遠引說文,証以諸家之說,元元本本,信可傳也

357

瓊林雅韻一冊刋本

 右明寧獻王權撰。刪併卓氏中州韻存十九字母各系于四聲下。

聲音文字通三十二卷天一閣寫本

 右明瓊山教諭餘姚趙謙撰。大抵本張行成皇極通變、祝泌經世鈐之說而推之。審音辨聲,著為圖譜,分配卦象,其義深而難明。此書流傳絕少。焦氏經籍志作十二卷,明史藝文志及黃氏千頃堂書目作一百卷,或聞見互異耳。今本無序目可查,真按:重序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撰寫方法 首有缺頁,從蒙卦起并失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卷,不知海內尚有足本否

358

六書本義十二卷刋本

 右前人撰。其論曰:六書一曰象形,文字之本也。二曰指事,加于象形者也。三曰會意,四曰諧聲。合夫象形指事者也。五曰假借,六曰轉注。夫四者之中也。真按:此字右旁有小筆注「託字」二字.蓋注義也.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象形指事文也,象形文之純,指事文之加也。會意諧聲字也,諧聲字之純,會意字之間去聲也。假借轉注則文字之俱也。肇于象形,滋于指事,廣于會意,備于諧聲。至于聲則無不諧矣

359

四 書不足,然後假借以通其聲,聲有未合而後轉注以演其聲。象形指事一也,象形有加為指事;會意諧聲一也,會意主聲為諧聲假借轉注一也,假借葉聲為轉注。明乎 此則六書之能事畢矣。其書分十類凡三百四十部,合一千三百字。每字先反切以知其聲,次研釋以知其義,次引証以明其用,次說六義、原造字本旨,次假借,次轉 注,各圈于上以為端。自謂精研覃思折衷諸家附以已見,凡五謄始克成編。前有論七,圖十二。

韻學集成十三卷刋本

360

 右明嘉定章黼撰。龍為霖曰:此書頗費苦心,惜其編次全踵七音韻鑑,三十六字母之說未免宮羽混淆,商徵顛倒。其弊與黃直翁韻會等。

韻直音指七卷刋本

 右前人撰。取四聲之字併而屬之。每字系以直音以便習讀。其有音無注者三千餘字附焉。

字義總畧四卷刋本

 右明上虞顧充撰。究論字義訂譌辨疑凡分類四十有四。

同文備考九卷刋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