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者,欣悉北京圖書館出版社輯乾嘉名儒年譜行將出版,謹贅數語,以誌祝賀。
年譜為編年體史籍之別支,乃知人論世的重要文獻。據來新夏先生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在現存的八百 餘種清人年譜中,乾嘉時期名臣、名儒及眾多學人的年譜,約佔四分之一。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就國家圖書館所庋藏,自其中遴選九十種,輯為此一叢刊。譜主上起乾 隆初葉辭世之桐城文派初祖方望溪,下訖嘉慶、道光間總結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之高郵王氏父子暨漢學護法阮芸臺,精華薈萃,大體已昭。
在中國學術史上,清代的乾隆、嘉慶兩朝,訖於道光中葉的百餘年間,經史考證,樸學大興,因之而有乾 嘉學派之謂。流風所被,歷久不絕,至二十世紀中而影響猶存,學術界之乾嘉遺風云云,即緣此而生。晚清以降,董理一代學術之風起,章太炎、劉申叔、梁任公諸 先生開啟先路,乾嘉學派研究遂告發軔。最近一二十年間,學術史研究之風復起
2
,乾嘉學派研究再度引起學者關注,論著迭出,方興未艾。乾嘉名儒年譜叢刊之結集,即係順應此一學術潮流而發願。
董理乾嘉時期學者的年譜,於研究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乾嘉學派於乾隆初葉之登 上歷史舞臺,並在其後的近百年間主盟學壇,實非一偶然的歷史現象。它是在彼時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之下,眾多歷史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將研究對象置於具體歷 史環境,真相得顯,本質瞭然。如同中國古代的其他學術流派一樣,乾嘉學派亦有其獨特的形成、發展、蛻變而向近代學術演進的過程。準確地梳理和把握這一歷史 過程,是一個艱苦繁難的創造性勞動。前輩大師的學術實踐早已證明,治學術史必須從梳理學術文獻出發,實事求是,一絲不苟,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浮誇。此次所 選之九十种年譜涉及八十二家名儒,或出一時學者自訂,或係譜主門生後學追輯,或代經董理,而由晚近賢哲總其成。分而細究,可見一人一家之學,合而並觀,則 可據以窺見百餘年間學術演進之歷程,知人論世,彌足珍貴。
歷史研究,其立足點永遠在社會現實之中,這是歷史學的生命所在,也是歷史學的魅力所在。乾嘉學派主盟學壇的一頁,雖然已成歷史陳迹,但是此一學派中人整理、總結中國數千年學術的卓著葉績和實事求是的為學風尚真按:葉大概是涉上文中葉、初葉而注音或拼音輸入之訛也.呵呵.味文意,疑當作業字才是.
3
,則是中華民族一份極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認真整理和總結這一份歷史文化遺產,對於提高今日及爾後的學術研究水準,促進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建設,無疑有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學如積薪,後來居上。晚近數十年,隨著學術研究的發展,重行編纂或訂補之乾嘉學人年譜,每見問世。 其中,諸如已故蔣天樞先生著全謝山年譜,陳鴻森先生著清儒陳鱣年譜、錢大昕年譜別記、段玉裁年譜訂補,楊應芹先生著戴東原年譜訂補,漆永祥先生著江藩年譜 等,皆是不可多得之上乘佳構。據悉,由於影印版式或著作版權所限,真按:版權之害,一至於此乎!所以自綁手腳,猶人有自殺行為了.此次均未能選入叢刊。他如弆藏別館之年譜善本,如李穆堂、劉端臨諸家,亦割愛於叢刊之外。每念及此,不勝惋惜。他日若蒙有力者以此為起點,多方合作,廣肆搜尋,集四海公私弆藏於一堂,則翹首以待,日夕祝福。真按:如此,焉敢以此名而出版?闕漏如此,將來者將如何名之?所謂名不正,何事之成?是亦欲亟于出版,而濫于邀功而已矣.或者為存布文獻,有其不得已之亟切也.但願.
陳祖武謹識
二○○六年四月一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