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ne 19, 2008

191

朕幾餘懋學典冊,時披念當文治修明之會,而古今載籍未能搜羅大備,其何以裨藝林而光策府。爰命四方大吏,加意採訪彙上於朝。又以翰林院署舊藏明代永樂大典,其中墜簡逸篇,往往而在,並開局編校,真按:纂修、辦理均作勅!勒字誤也!芟蕪取腴,每多世不經見之本。而外省奏進書目,名山秘笈,亦頗裒括無遺,合之大內所儲,朝紳所獻,計不下萬餘種,自昔圖書之富,於斯為盛,特詔詞臣,詳為勤覈,釐其應刊、應抄、應存者,系以提要,輯成總目,依經史子集分類,眾命為四庫全書真按: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作「依經史子集部分類衆,命為四庫全書」不但文有不同,斷句亦異!按此斷句必有誤,何謂眾命為也?或原件自有誤也未定,然應予註明方為妥善! 簡 皇子大臣為總裁以董之。間取各書繙閱,有可發揮者,親為評詠,題識簡端,以次付之剞劂,使遠邇流傳,嘉惠來學。其應抄各種則於雲集京師士子中,擇其能書 者,給札分抄,共成善本,以廣蘭台石渠之藏。第全書卷帙浩如煙海,將來庋弆宮庭,不啻連楹充棟,檢玩為難,惟摛藻堂向為宮中陳設書籍之所,牙籤插架,原按 四庫編排,朕每憩此觀書,取攜最便。著於全書中擷取菁華,繕為薈要,其篇式一如全書之例,蓋彼極其博,此取其精,不相妨而適相助,庶縹緗羅列,得以隨時流 覽,更足資好古敏求之益。著總裁于敏中、王際華專司其事,書成,即以此旨冠於薈要首部,以代弁言。(註二)

此道諭旨頒令之後,真批:頒令二字不通! 修纂四庫全書薈要工作,於焉展開。為求能盡速蕆工,並不耽誤四庫全書的進度

192

,乃於四庫館之外,另設立薈要修書處,(註三)由于敏中、王際華專司其事。但于敏中雖始終參與工作,然卒於乾隆四十四年,高宗對其生前「既向宦寺交接,復與外省官吏夤緣舞弊」(註四),真按:于敏中之為人 不自檢束,至為不滿,故於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十二月廿五日開載薈要諸臣職名錄時,(註五)將于敏中撤出,易之以金簡及董浩二人。真按:浩字誤! 真按:當作董誥!

   四庫全書薈要修書處,任職人員共八十一人,分司總裁、總校、編纂、提調、承辦、收掌等工作。參與之 謄錄人員,計楷書七百五十四人,篆書二人,繪圖二十七人。(註六)纂修進行方式,均仿四庫全書。惟四庫薈要係於四庫全書中擷取菁華,收錄圖書僅四六三種, 在所有工作人員,孜孜努力下,至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中期後,大體已具雛形,乃將修書處裁撤,由武英殿修書處接辦。武英殿為清朝內府主司修書、刻書的 大本營,人才眾多。全體人員為達成皇上盡速蕆工的要求,全力以赴,終於在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歲末,完成薈要第一分書的修纂,並依清高宗本意,厝置於 紫禁城坤寧宮後御花園內的摛藻堂。次年,又錄副一部,送貯長春園內味腴書屋。

  清高宗以四庫全書「卷帙浩如煙海,將來庋弆宮廷,不啻過連楹充棟真按:當作不啻連楹充棟,前文即無過字! 檢玩為難

193

。」因而提出蒐集重要典籍及基本必備圖書於一堂的構想。所以四庫全書薈要卷帙精約,而當時參與選書者,率為一時鴻儒,真批:那兒來的鴻儒?胡不列名備考? 以他們豐富的學術經驗,縝密的選書,遂使四庫薈要這部叢書,深具「簡而能賅」的文獻特點,其容量為:

經部 一七三種 三五七六卷 二一七七冊 三八四函

史部  七○種 六五三五卷 三四四五冊 六四○函

子部  八一種 二八六六卷 二○七七冊 三八四函

集部 一三九種 七八五一卷 三四四六冊 五九二函

總計收書四六三種,二○八二八卷,一一一七八冊,二○○○函。此外尚有分架圖二冊一函,簡明目錄六冊,也裝成一函。從種數言,約為四庫全書的七分之一,以冊數論,則約佔四庫全書的三分之一。(註七)真按:四庫全書薈要的統計數字

第二節 四庫全書薈要之今昔

乾四十三年(一七七八)五月二十六日永瑢曾奏云:

查四庫全書自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閏三月開館,扣至本年三月;薈要自三十八年五月,扣自本年五月,均五年期滿,全書辦得已經呈進一萬三千餘卷,現在寫成校辦書三萬九千八百餘卷

194

,又寫得第二分書一萬四百餘卷。薈要第一分書一萬九千餘卷,業經寫畢呈進。又寫得第二分書九千三百餘卷,總共兩處寫得九萬一千餘卷,該謄錄等俱屬黽勉勤奮,相應請旨加恩議敘。(註八)

所謂薈要第一分書,業已寫畢進呈,推知在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應已完成。然當時為一萬九千餘卷,而薈要實為二○八二八卷,則以後又有所增補。增補者僅區區千卷左右,以當日參予工作之人力,應數月即可完成。按清高宗御製詩四集題摛藻堂詩云:真按:四庫全書薈要之成書時間

  全書收四庫,薈要粹其精,事自己巳兆,工今戊成,真按:原訛作戍,徑改! 於焉適枕葄,亦欲勵尊行,設曰資摛藻,猶非識重輕。(註九)

為乾隆四十三年,真按:原訛作戍,徑改! 則 薈要第一分書至四十三年底前,應已抄繕完畢。又英廉、金簡等於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七月二十五日上奏云:「現屆薈要第二分,將次告竣之時。」(註十) 王重民先生所編辦理四庫全書檔,列吏部每三個月奏呈繕就四庫之書一次,呈繳最後一批薈要圖書為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正月(註十一),推知第二分四庫全 書薈要,至遲完成於乾隆四十五年初季。由於薈要成書迅速,清高宗欣喜之餘,在重華宮茶宴與修大臣,並為詩云:

  摛藻先陳真是速真批:這種句子怎能入詩! 味腴繼貯亦非遲。(註十二)

195

  高宗對修書進度之滿意,溢於言表,並令諸臣為撰聯句。其中「蒐奇選秘更相并,垣依北斗芸籤列」句下,臣福隆安註云:

  薈要凡二分,一貯大內摛藻堂,地在乾清宮北。

又「圃積東堂玉檢」句下,真按:疑為籯之訛! 臣福隆安註云:

  其一貯御園含經堂東偏味腴書室,架函較摛藻堂稍多,但乃不離六一之數耳。(註十二)

二分薈要分儲禁宮及御園,茲將兩地庋藏情形略述如下:

 1摛藻堂

   摛藻堂在禁城乾清宮北面御花園內,此地儲薈要,乃據清高宗之原意。園左曰瓊苑東門,右曰瓊苑西門, 園中奇石羅列,佳木鬱蔥,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其東稍北,疊石為崇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門顏曰「堆秀」,左側鐫高宗御筆「雲根」二字,山巔有亭,曰御 景亭。山之東為摛藻堂,堂前有池,池上為浮碧亭。左有一亭曰凝香,右為古柏一株,堂正中設嵌玉花屏,上懸高宗御筆閣曰真按:疑為曰之誤.前有閣額互混.

 庭饒芳毯舖生意,

 座有藝編結古歡。

196

北嚮,中懸清仁宗嘉慶帝御製詩云:

  四庫全書浩淵海,珍藏薈要己盈庭真按:疑當作珍藏薈要盈庭. 三楹排列芸編錄,百架輝煌汗簡青。君子修身必稽古,帝王圖治首尊經。政源事本不踰此,玩味探尋永矢銘。  乙丑仲春月之上澣御題

東北嚮,則懸清宣宗道光帝御筆紙匾曰:

  聖學由天縱,先言若合符。全書浩淵海,薈萃擇精腴。繼統遵遺誥,傳心守舊謨。居憂思讀禮,魚藻影猶孤。  乙未仲夏月之仲澣御題

西首北嚮,亦懸清宣宗道光帝御筆紙匾曰:

  奇石堆砌成,假山最幽秀。九仞峰,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屴】山-2-5 注音一式 ㄌ|ˋ 解釋 見屴崱條。 真按:疑為崱之形訛! 一簣功已就。蹬道曲迴環,方亭冠層岫。形勢俯帝京,基仍勝國舊。殷覽凜非遙,寸心在肯構真按:國無!待查!詞:【肯構】見“ 肯堂肯構 ”。【肯堂肯構】《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傳:“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後因以“肯堂肯構”或“肯構肯堂”比喻子能繼承父業。《醉醒石》第七回:“家有嚴君,斯多賢子。肯構肯堂,流譽後世。”亦省作“ 肯堂 ”。 蘇轍 《謝講徹論語賜燕狀》之二:“始於好學,佇觀聖政之新;終克肯堂,益助慈心之喜。”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肯堂收教子之功,含飴遂弄孫之樂。” 趙翼 《偉兒葬金壇之夏蕭村》詩:“諸子中惟汝肯堂,儒家本色陋膏粱。”或省作“肯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光肯構之孝心,礪盡忠之臣節。” 文徵明 《賀東畬錢先生構別墅》詩:“生兒已副高門望,作室能忘肯構心。” 真批:道光帝亦可謂孝矣!   堆秀峰  乙未仲夏御筆。

西室門外,聯曰:

 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風秋月,佳處得天和。

門內,高懸清高宗御筆匾曰:「宿鳳」。兩旁聯曰:

197

  從來多古意;

  可以賦新詩。

壁間,懸錢維城繪摛藻堂圖一幅,上有清高宗御題御花園古柏行近作詩。再西懸清仁宗御題詩一方曰:

  四庫全書貯七閣,浩如淵海實繁多。集成薈要聚精粹,擇選英華遍採羅。摛藻丹宸仰充棟,味腴御園視同科,右文聖治光千古,末學欽承勉琢磨。 癸亥長至月上澣御題(註十四)真批:那有完全照抄人家的作品作為一章節的!然後只有個註腳註明,豈得體哉!

 2味腴書屋

  味腴書屋舊在北平郊外長春園內,園中有如園、石卷橋、蒨園、法慧寺琉璃塔、玉玲瓏館、澤蘭堂、淳化軒、獅子林、黃花陣、遠瀛觀等景,(註十五)據日下舊聞考描述其園曰:

雲容水態西北,循山徑入,建琉璃房三,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楔】木-9-13 注音一式 (又音)ㄒ|ㄝ  解釋 之又音。ㄒ|ㄝˋ shi(06960 教育部國語辭典【楔】木-9-13 注音一式 ㄒ|ㄝˋ  解釋 1.上平厚、下尖扁的木塊。塞在榫頭縫隙中,使之固定。如:木楔。淮南子˙主 術:大者以為舟航柱梁,小者以為楫楔。 2.門兩旁的木柱。唐˙韓愈˙進學解:椳闑扂楔,各得其宜。3. 植物名。即櫻桃。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春夏間開小花,色白。果實小如毬,熟則紅,可食用。爾雅˙釋木:楔,荊桃。郭璞˙注:今 櫻桃。(又音)ㄒ|ㄝ shi(06922)按:ㄕ、ㄊ、ㄧㄝ相通之證也! 其北宮門五楹。南嚮:內為含經堂七楹,後為淳化軒,又後為蘊真齋。含經堂東為霞翥樓,為淵映齋堂;西為梵香樓,為涵光室。……蘊真齋內額曰:「禮園書圃」;霞翥樓內額曰:「味腴書屋。」(註十六)

198

雲 容水態,極盡幽美,當年西洋人士述其境說:「景色層出不窮,更新迭異,人遊其中,曾無厭倦之時。」 (註十七)難怪清高宗以其地為幾暇遊憩之所,而將第二分薈要貯於此,以備乙覽之用。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清高宗嘗作味腴書室詩云:「四庫本如淵海 富,用成薈要易研窮,味腴枕葄恆園內,摛藻琳琅貯禁中。」(註十八)

足見對兩部薈要之喜愛。

   咸豐十年(一八六○),英法聯軍入逼北京,為懲創清室,舉圓明園而焚之,貯於味腴書屋之薈要,遂與 文源閣四庫全書同歸於燼,計其書在世僅八十餘年。而摛藻堂薈要,深藏宮禁,昔日除掌管該處之極少宮監外,無論何人,足跡絕不能至。庚子(一九○○)八國聯 軍之亂,紫禁城淪陷,世人多疑此書或已不存世。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十一月,清遜帝溥儀出宮,政府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從事點查故宮文物,始發現全部薈 要圖書,尚塵封於摛藻堂內,安然無恙。真批:看來書沒人讀有時也不是壞事!即文獻之存亡,亦繫乎材與不材間爾.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十月,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將薈要書撥歸其典藏。此後,是部薈要,在政府全力維護文物政策下,始終跟隨政府輾轉遷徙,如今完奸保存於台北近郊國立故宮博物院新廈之中,成為寰宇僅有之孤本,彌足珍貴。

 第三節 與四庫全書之比較

199

  四庫全書薈要既以卷帙精約為標榜,其收錄圖書數量自必遠遜於四庫全書。而其著錄之書,悉遵照清高宗:「著於全書中,擷取菁華,繕為薈要。」的指示選錄,則各書之內容,似應與全書雷同。惟據今日所存摛藻堂薈要本審視之,並不盡然也。茲舉其與四庫全書不同處,略予披述,真按:四庫全書薈要與四庫全書不同處 並藉以說明四庫全書薈要所具有之學術價值。

 1據以謄錄之版本不同

  四庫全書及四庫薈要之修纂,幾乎同時進行。但由於著錄之圖書種數龐多,因此儘量動用內府所藏及由民間徵集之圖書,供作謄錄底本,所不足者,則由各與修人員家藏支援。當時為求盡速蕆工,往往將各地採訪所得的相同書籍,未經考校,即發下抄繕。真批:不知吳氏何由得知? 真按:辦理四庫全書的弊端 例 如宋許洞之虎鈐經一書,四庫薈要處是據浙江巡撫三寶所上范懋柱家藏明刊本繕錄,而四庫全書則依安徽巡撫採進本著錄。由於古代圖書,傳存久遠,常產生內容上 的差異,因而造成四庫全書及薈要本間有雖係同一種著作,內容上卻有不同的現象。如:宋鄭汝諧的東谷翼傳四卷、宋葉夢得的石林春秋傳二十卷、唐駱賓王的駱丞 集四卷、唐王維撰明顧起經注的王右丞詩集十卷年譜一卷外編一卷附錄三卷、唐杜牧的樊川集二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宋郭詳正的青山集三○卷等等,真按:據中研院線上目當作郭祥正! 真按:詳字誤也! 均有顯著的版本差別

200

。再如明劉基的誠意伯文集二○卷,雖然四庫全書及薈要同據浙江巡撫三寶採進本謄繕,但因採進之底本有多種,所以版本也有不同。真按:辦理四庫全書的弊端 薈要及全書除了依據之底本原來即有不同外,往往又互略有出入真按:原訛作略有出人,徑改! 其 原因約有二端:一、是薈要與全書均採抄繕成書方式,難免因書手或校對人員敬業精神及學識高下互殊,造成魯魚亥豕之誤,甚至於還有疏漏、缺卷之別。二、是薈 要修纂之始,便規劃專供御覽之用,而四庫全書則可供臣民借抄,因此若干牽涉政治因素的文字,取捨即有顯別。如元趙汸的春秋集傳十卷中,四庫全書本將卷五 「冬邢人狄人代衛章」全段刪除,薈要本則依舊保存;又如北宋蘇洵的嘉祐集十六卷,薈要及四庫全書本均據清徐乾學所藏卷末題有「紹興十七年四月晦日婺州州學 刊本」繕錄,薈要本較四庫全書本,多出卷一審故及卷四廣士兩篇,此兩篇文字因內容涉及夷狄,故為四庫館臣所必裁撤,而薈要本則因專供御覽,加以保存,以求 原真。除版本異同外,尚值得一提的是,四庫全書由於卷帙浩繁,當日為節省篇幅,除少數書外,書前目錄均加刪除,致造成尋檢不易的弊病,薈要則甚完整。真按:四庫全書的缺點 真按:四庫全書的缺點 又薈要每冊書後,均附校勘記,以資參考取用,四庫全書本則未作此項功夫,遠不及薈要本之全備。真批:四庫全書本應係統合于四庫全書考證一書了.(詳下文有提及)

 2校勘詳略互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