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ne 19, 2008

285

四、輯佚

 所謂「輯佚」,就是將亡佚不傳的古籍,從其他尚見流傳的文獻中,鉤沉纂輯,俾學者得復見佚書內容的工作。這種使已佚的圖書,得以再現於世,自是整理文獻的一種重要方法。

 輯佚工作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古籍亡佚得太多。《隋書‧牛弘傳》即談到隋代以前,古書亡佚的情形,云:

開 皇初,遷授散騎常侍祕書監。弘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言之路,曰:「經籍所興,由 來尚矣。爻畫肇於庖羲,文字生於蒼頡,聖人所以弘宣教導,博通古今,揚於王庭,肆於時夏,故堯稱至聖,猶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觀古人之象。《周官》外 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及四方之志。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太公曰:『在丹書。』是知握符御曆,有國有家者,曷嘗不以《詩》、《書》而為教,因禮樂而成功也。昔 周德既衰,舊經紊棄,孔子以大聖之才,開素王之業,憲章祖述,制《禮》刊《詩》,正五始而修《春秋》,闡《十翼》而弘《易》道,治國立身,作範垂法。及秦 皇馭宇,吞滅諸侯,任用威力,事不師古,始下焚書之令,行偶語之刑。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本既先亡,從而顛覆。臣以圖讖言之,經典盛衰,信有徵數,真按:斷句疑有誤!-此愚讀作「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本既先亡,從而顛覆,臣以圖讖言之。經典盛衰,信有徵數,」蓋臣,乃漢臣也.承秦焚籍亡典後,而率以圖讖言之也.因此牛弘經典盛衰信有徵數也. 此則言之一厄也。漢興,改泰之弊,敦尚儒術,建藏書之策,置校書之官,屋壁山巖,往往間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內有延閣、祕書之府。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劉向父子讐校篇籍,漢之典文,於斯為盛

286

。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光武嗣興,尤重經誥真按:瀚典同. 未 及下車,先求文雅,於是鴻生鉅儒,繼踵而集,懷經負帙,不遠斯至。肅宗親臨講肄,和帝數幸書林,其蘭臺石室,鴻都東觀,祕牒填委,更倍於前。及孝獻移都, 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餘乘,屬西京大亂,一時燔蕩,此則書之三厄也。魏文代漢,更集經典,皆藏在祕書,內外三閣,遣祕書郎鄭 默,刪定舊文,時之論者,美其朱紫有別。晉氏承之,文籍尤廣,晉祕書監荀勗定魏《內經》更著《新簿》,雖古文舊簡,猶云有缺,新章後錄,鳩集已多,足得恢 弘正道,訓範當世。屬劉石憑陵,京華覆滅,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則書之四厄也。永嘉之後,寇竊競興,因河據洛,跨秦帶趙,論其建國立家,雖傳名號,憲章 禮樂,寂滅無聞。劉裕平姚,收其圖籍,五經子史,纔四千卷,皆赤軸青紙,文字古拙,僭偽之盛,莫過三秦,以此而論,足可明矣。故知衣冠軌物,圖書記注,播 遷之餘,皆歸江左。晉宋之際,學藝為多,齊梁之間,經史彌盛,宋祕書丞王儉,依劉氏《七略》,撰為《七志》;梁人阮孝緒,亦為《七錄》,總其書數,三萬餘 卷。及侯景渡江,破滅梁室,祕省經籍,雖從兵火,其文德殿內,書史宛然猶存。蕭繹據有江陵,遣將破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公私典籍重本七萬餘卷,悉送荊州, 故江表圖書,因斯盡萃於繹矣。及周師入郢,繹悉焚之於外城,所收十纔一二,此則書之五厄也。」

《隋書》所說的,是隋代以前的五次災厄。隋代到宋代,又有五厄。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一列舉隋以後的五厄為:

287

隋大業十四年(六一八),煬帝在江都被殺,一時天下大亂,圖書被焚,一厄也。

唐天寶十五年(七五六),安祿山入關,玄宗奔蜀,書籍損失殆盡,二厄也。

廣明元年(八八○),黃巢入長安,僖宗出走,書籍焚燬不少,三厄也。

靖康二年(一一二七),金人入汴,四厄也。

南宋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伯顏南下,軍入臨安,圖書禮器,運走一空,是五厄也

   以上十厄,都和戰爭兵燹有關。其實,除了戰亂,其他如黨爭、火災及政治因素等, 都會造成圖書的散佚。黨爭方面,例如北宋神宗、哲宗年間的新舊黨爭,一方當權時,就會禁燬對方不利於己的著作,像《神宗實錄》一書,就再三改竄,甚或禁 燬。火災方面,例如明代在英宗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南京的文淵閣大火,明代姚福《清溪暇筆》說:「向所藏者,悉為灰燼。」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 七),宮中又遭回祿,三殿被焚,由於明世宗一夜之間數度下令,才把當時藏在文淵閣的《永樂大典》救出,得以保全。由於這次火災,積極促成了《永樂大典》抄 錄副本的工作。副本從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八月開始抄寫,到穆宗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四月完成。正本仍存文淵閣,副本則放在皇史宬。崇禎甲申(十七 年,一六四四)李自成入京,文淵閣終於逃不過付之一炬的厄運。清代姜紹書《韻石齋筆談》卷上〈祕閣藏書〉條說:

內府祕閣所藏書甚寥寥,然宋人諸集十九皆宋板也。書皆倒摺,四周外向,故雖遭蟲鼠囓而未損。但文淵閣制既庳狹,而牖復暗黑,抽閱者必秉炬以登,內閣輔臣無暇留心及此,而翰苑諸君世所稱讀中祕書者,曾未得窺東觀之藏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