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ne 23, 2008

541

鄒奕孝傳真按:鄒奕孝傳記資料

   鄒奕孝,江蘇無錫人。乾隆二十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二十六年充會試同考官,三十三年充陝西鄉試副考官,三十四年充會試同考官,三十五年充順 天鄉試同考官,遷右春坊右中允。三十六年七月轉左中允,十月升翰林院侍講。三十七年充會試同考官,四十年充會試同考官,四十二年遷右春坊右庶子,充文淵閣 校理。四十三年四庫館書成,議敘加一級。真按:四庫全書之成書時間 四 十四年轉左庶子,尋擢國子監祭酒。五十一年四月,兼管樂部事務。十二月,上以朱載堉《樂律全書》與《律呂正義》多疎漏歧誤之處,命會同管理樂部之皇六子及 德保、常喜,分別各條,詳晰訂證,書中凡例體裁,逐加考評,載於提要之後。五十二年三月,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九月,充武會試正考官。

  十月,敕定《詩經樂譜》,諭曰:真按:此諭可參見纂修四庫全書檔案 朕 前批閱朱載堉《樂律全書》,樂譜內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並未兼注宮商角徵羽,而於雅頌《烝民》、《思文》諸詩,以時俗“豆葉黃”等牌名小令分譜,未免援古 而入於俗。又所著《琴譜》,一絃之內用正應和同,四聲長至十六彈,不勝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揚高下,是徒滋繁縟而近於靡曼,有類時曲。曾經降旨交皇六子 及鄒奕孝等,將朱載堉《樂律全書》內疎漏歧誤之處詳晰訂證,分別各條,載於本書提要之後,以垂永久而昭雅正。因思《詩》三百篇皆可歌詠,魏晉時尚有《文 王》、《鹿鳴》等四章,但未著宮調,學者茫然不知,而朱載堉《詩譜》又固執周詩不用商聲之說,以角調譜《國風》,徵調譜《小雅》,宮調譜《大雅》,羽調譜 《周頌》,而專以商調譜《商頌》。夫商調乃宮商之“商”,非夏商之“商”,此其穿鑿拘墟,不待辨而自明,豈足與言五音、述三百哉

542

。 且古樂皆主一字一音,《虞書》依永和聲,雖有清濁長短之節,合之五音六律,止於一句數字內分抑揚高下,不得於一字一音之內參以曼聲。後世古法漸湮,取悅聽 者之耳,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數聲,此乃時俗優伶所為,正古人所譏“煩數之音”,未足與言樂也。從前朕親定韶樂,細繹皇祖欽定《律呂正義》,考定精審,皆主一 字一音,實為古樂正聲,所當遵守。見在朝會大典鐘鼓鏗真按:國無.詞:鍧1 hn ㄏㄨㄥ〕〔《廣韻》呼宏切,平耕,曉。〕象聲詞。形容鍾、鼓等發出的大聲。《全唐詩》卷七八載《紀游東觀山》:“仙佛肖彷彿,鐘鼓鍧擊撞。” 李東陽 《明故榮祿大夫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芮公墓志銘》:“鍧雷迅飆,瞬息千里。” 吳偉業 《再觀打冰詞》:“砉如蒼崖崩巨石,鍧如戈矛相撞擊。”【鍧然】形容大聲。舊題 王洙 《東陽夜怪錄》:“忽聞遠寺撞鐘,則比膊鍧然聲盡矣。”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張樂廣野,鍧然而鳴。”【鍧鍧】象聲詞。形容大聲。 王世貞 《刁斗篇》:“剝剝琢琢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復鳴。” 備極莊雅。朕前於經筵之典令歌《抑》戒之詩,於瓊林、鷹揚兩宴令歌《棫樸》干城之詩,皆親為指定,而三百篇全詩,三代以後未有全行譜定者,朱載堉所譜又復雜以俗調,或自行杜撰,不可為訓,所當詳加訂證,叶之宮商,俾操縵安絃之士皆得矢詩遂歌,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 更足以昭美盛真按:纂修四庫全書檔案有! 著派皇六子等會同樂部大臣悉心精覈,其詩篇內應用某宮某調者,俱著詳審文義,定為某宮某調,仍於各譜駢注七音字樣,彙成一書,俾四始六義之文皆可歌詠,分寸節度悉符正始元音,庶幾考古而益進於古,以副朕條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真按:清高宗以教化為己任-代表作

  十一月充文淵閣直閣事。五十三年七月授禮部右侍郎,八月充順天鄉試副考官。五十四年四月充殿試讀卷官,六月調工部右侍郎,八月充順天鄉試副考官,十月轉左侍郎。五十五年三月充會試副考官,十二月充經筵講官。五十六年命提督山東學政,旋調福建學政。五十八年卒。右國史館本傳(《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九十三)

鄭際唐傳真按:鄭際唐傳記資料

  鄭際唐,字□□,號雲門。福建侯官縣人。自幼頭角嶄然,負岸異姿,出語驚其老宿。刻苦向學,經史諸子百家,潛記默識,作為文章,出入唐宋八家不懈而及於古,其他浸淫乎漢氏矣。書法由真按:歐陽詢 真按:顏真卿 真按:米芾 真按:蔡襄 臨摹無問寒暑真按:當係無間寒暑之訛! 幾於右手生胝,求之者戶限為穿。

  早歲登賢書真按:【登賢書】科舉時代稱鄉試中式為登賢書。 袁宏道 《壽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 獻夫 高才,早有文譽,而其登賢書也,乃在強仕之後。” 陸以湉 《冷廬雜識‧吳京丞》:“ 錢塘 吳西谷 京丞 清鵬 ,於 嘉慶 丙子登賢書。”《花月痕》第五一回:“余死友 東越 韋公 ,字 癡珠 ,弱冠登賢書。” 己丑入詞垣,聖天子慎選師傅官,劉文正公真按:劉統勳 于文襄公交章薦之,真按:于敏中 遂供職尚書房

543

。清華則玉堂金馬,品學則師保疑丞,身置雲霄,望重泰山北斗,儒生稽古之榮,韓昌黎所謂“名聲隨風而流,功業逐日以新”,豈不偉歟。

  少時曾隨其諸父鹺運副使肄業武林署中,游藝旁及摹印,貫串六書,沉思專精,章法、刀法皆文秀,殊異於世俗之所為鐵書者,然此亦雲門之餘藝耳。(《續印人傳》卷七)

翰林院編修程晉芳墓誌銘(翁方綱)真按:程晉芳傳記資料

  昔方望溪為李剛主志墓,於習齋、崑繩諸人詆訶程、朱之非痛切言之,虞道園所為慨然於魯國許公以表章程、朱為己任也。真按:翁方綱與虞集

  新安程君,少以文名江南,乾隆壬午始官京師,予與接席賦詩,目為淹雅者流耳。後十年,予自粵東歸,始與深交,往復劘切者十有二年。嘗歎其博綜經史,詩文撰述皆所易幾,而獨其篤守程、朱為後學所宜矜式也。真按:翁方綱與程朱 真按:程晉芳與程朱 君束髮時,讀蕺山劉念臺《人譜》,見其論守身事親大節輒心慕之,故以“蕺園”自號。真按:程晉芳與劉宗周 其後綜覈百家,出入貫串於漢、宋諸儒之說,未始不以程、朱為職志也。著《正學論》七篇,反復於體用博約之際。嘗與友人書謂:“宋儒講太極、河洛,牽入麻衣、希夷之說,又以《鄭》《衛》為淫詩。其它小誤處間亦有之,大者止如是。真按:宋學之失 至於天道人紀、節心制行,務為有用之學,百世師之可也。古人一飲一食,必祭先先農,真按:國:嗇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ㄙㄜˋ1. 儉省。如:「吝嗇」﹑「慳嗇」。管子˙五輔:「纖嗇省用,以備飢饉。」 2.耕作的事。通「穡」。漢書˙卷十˙成帝紀:「服田力嗇,乃亦有秋。」 示不忘本。吾儕被服儒素,亦思其源安在,而敢自異乎。”

  君治經之功與年俱進,著《周易知旨編》三十卷、《尚書今文釋義》四十卷、《尚書古文解略》六卷、《詩毛鄭異同考》十卷、《春秋左傳翼疏》三十二卷、《禮記集釋》二十卷、《諸經答問》十二卷、《羣書題跋》六卷,又所為詩四十四卷、文十六卷,《桂宧書目》二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桂”者,真按:國:宧  部首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ˊ 古代稱房屋的東北角為「宧」。爾雅˙釋宮:「東北隅謂之宧。」 君讀書室名。君家素饒於財,自少至壯,積書三萬餘卷,中年已後,家落而書亦稍散失矣

544

  君先世系出周大司馬伯休父,封於程,以國為氏。西晉末,以宦遷新安。君之高祖自歙遷揚,以鹽筴起家。真按:國:鹽筴 注音一式 |ㄢˊ ㄘㄜˋ食鹽者的戶口冊籍。管子˙海王:「海王之國,謹正鹽筴。」或作「鹽策」。詞;【鹽筴】1.徵收鹽稅的政策法令。筴,同“ ”。《管子‧海王》:“海王之國,謹正鹽筴。” 李綱 《理財論中》:“ 以鹽筴富, 以鑄錢強。”《明史‧周經傳》:“鹽筴佐邊,不宜濫給。”2.鹽務。 劉毓崧 《<古謠諺>序》:“雖永司鹽筴,未握臺綱,而遇閭閻有控訴於前者,必善為綏撫。” 劉大櫆 《誥贈通奉大夫程君傳》:“故 程君 年二十,即奉其父命,理鹽筴於 豫章 。” 君早失怙恃,中遭逋負真按:國;逋負 注音一式 ㄅㄨ ㄈㄨˋ1. 拖欠賦稅。史記˙卷一二○˙鄭當時傳:「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 2.泛指各種未償的債務或仇恨。後漢書˙卷六十五˙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 然 家故業商,兄弟三人接屋而居,食口百人,延接賓客,讌集無虛日。君好學工詩,及見江淮老宿,一時若無錫顧震滄、華半江,宜興儲茗坡,松江沈沃田諸君子,咸 與上下其緒論。然屢躓於場屋,肄業國學。南遊金陵,愛栖霞、牛首之勝,憑眺山川,攷證今古,所至傾其坐人。歲壬午,應召試列第一,授內閣中書,乃悉棄產償 宿逋,攜家北上。辛卯,成進士,授吏部主事。

  癸巳歲,高宗純皇帝允廷臣之請,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可見此在嘉慶年間(乾隆崩後)所作. 真按:清高宗 特開四庫全書館,妙選淹通碩彥,俾司纂修,君與其列。旋以館閣諸公校覈訛錯,皆罹薄譴,獨君所手輯毫髮無疵。真按:程晉芳與四庫全書 書成奏進,純皇帝素稔君才,仰荷特達之知,改授編修。本朝自新城王文簡公以部曹改官翰林而後,真按:王士禛 詞林掌故不復多覯,洵異數也。君遇益隆,學益進,家益貧,然其豪氣真摯發於天性,嗜書籍若飢渴,視朋友如性命,救人之患、周人之急,猶不減其家全盛時也。真按:程晉芳之為人-可愛的程晉芳^^

  君詩善言情,纏綿往復於家世盛衰,儕偶聚散,娓娓數百言,燃燭拈真按:國:髭  部首 髟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ㄗ 1.嘴脣上邊的短鬚。玉篇˙髟部:「髭,口上須。」如:「髭鬚」﹑「鬍髭」。南唐˙李煜˙病中感懷詩:「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2.毛髮直豎張散的樣子。見「髭髭著」條。 俯仰今昔,而君亦垂老矣。君故苦末疾真按:國:末疾 注音一式 ㄇㄛˋ ㄐ|ˊ四肢的疾病。左傳˙昭公元年:「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宋˙陳師道˙寄曹州晁大夫詩:「虛名不救空腸厄,晚歲仍遭末疾纏。」 然常有山水之思,欲遊河洛關陝,歸老江寧,卜一廛以畢志。癸卯秋,請假出都,由中州歷太華,抵關中而疾不起。中丞畢公為經紀其喪,真按:畢沅 撫其孤南歸,獲安厝於江寧。中丞之篤於友誼,真按:畢沅 為士林所共感,而君之夙行信於朋友,即此可知矣。真按:畢沅與程晉芳

   君諱晉芳,初名廷鐄,字魚門。內閣中書,協辦侍讀事,充方略館纂修官,吏部驗封司兼文選司主事,特旨改授翰林院編修,加四級,誥授奉政大夫,文淵閣校 理,充《四庫全書》纂修官、武英殿分校官、辛丑會試同考官。生於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卒於乾隆四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有七。配蕭宜人,繼配 汪宜人,有壼德真按:【壼德】指婦德。 袁宗道 《壽徐母沈夫人五帙序》:“其壼德婦行亦多可述者,何獨男子!” 袁宗道 《祭原任中堂高老先生夫人文》:“生具壼德,沒垂芳名。” 戴名世 《凌母嚴太夫人壽序》:“夫人家之廢興,惟視女德。雖有奇尤異敏之士,而苟無壼德內助,則其家亦必不能有成。” 俱先卒

545

。子二人,一真按:程瀚 真按:程溧 銘曰:

  昔賢所闡,緒在七閩。君籍新安,力學維醇。疾彼夸博,而背其真。窮經致用,修辭輔仁。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真按:程晉芳的學術 有粹其實,有斐其文。博極萬卷,不忘本根。真按:程晉芳的學術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江水滔滔,鍾山嶙峋。石窆震封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 詞林學人。真批:末句實誠感人! (《碑傳集》卷五十)

546

附錄二

翁覃谿分撰提要稿本跋

   乾隆三十七年奉旨搜采海內遺書以充內府,並採及《永樂大典》編纂成書,派軍機大臣爲總裁,派詞臣為提調、總纂、分纂、校閱等官。凡內府儲藏之書、臣民經 進之書、《大典》輯出之書,分類校勘,各撰提要,候總裁鑒定。書有收、有不收,跋有改、有不改,諸人私稿亦有載、有不載焉。大興翁覃谿閣學於四十四年入館 為纂修,閱時久遠,幾及十載。真按:翁方綱參與四庫全書編纂工作的時間-代表作-疑有誤.按下文有「覃谿自撰《翁氏家事略記》於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云:“三月,大學士劉等奏,原任學士降調候補之翁方綱,留心典籍,見聞頗廣,請充《四庫全書》纂修官。奉旨:依議。三月十八日入院修書。」可剔此嫌. 所撰草稿流傳粵東,今歸劉君翰怡真按:劉承幹 共計簿目都一千餘種,每條皆有提要,於一書之中復羅列卷數及卷中子目,與夫何時刻本、收藏印記、前人題跋,並甄錄無遺。閣學墨跡,世所珍重,真按:翁方綱書法的成就 今翰怡獲此鉅編,其寶愛為何如。邵二雲真按:邵晉涵 余秋室在文集,真按:余集 姚惜抱另編書錄,真按:姚鼐 有收、有不收,有全改、有略收真按:應係有略改之訛! 幾無有一篇不改者,閣學此稿亦然,不必疑也。昔年曾得閣學詩文手稿一百二十冊。詩未刻者,鈔編二十四卷,猶存篋中。真按:翁方綱手稿的流傳 文未刻者,錄目而未能鈔出,遂為人賺去,至今思之不無悵悵。其書猶在京師,翰怡或能謀作延津之合,更為盛事矣。(繆荃孫《藝風堂文漫存》卷四)

翁覃谿手纂四庫全書提要原稿

  經摺裝,一百五十冊。二十五匣,匣各六格,內一匣已破,未修

547

。《緣督廬日記抄》民國丙辰(1916)中秋日有云:“翰怡以蘇齋《四庫提要》冊徵題,共二十四箱,皆手蹟,亦大觀也,作五律二首。”則此稿餘幅當有鞠裳遺墨,真按:葉昌熾 惜 當日僅繙閱一二冊,未睹全豹,因庋處較高,兼匣均嚴扃,每冊又素紙層層包裹,逐冊展閱,深恐過勞賢地主也。其稿每冊著錄書十餘種或數十種,提要詳略亦不一 揆,有直抄原書序錄而不置一詞者,有著“存目”,或題“請總裁裁定者”,脫獲持以較現行之《四庫總目提要》,其間異同取舍之跡,必有大堪玩味者在。案《四 庫總目》成於眾手,而經紀文達之最後斟酌去取與整齊畫一者。當時分纂諸人,原稿保存傳世者絕鮮,就所知見,僅姚姬傳之《惜抱軒書錄》四卷《惜抱軒十種》本,邵二雲之《南江書錄》一卷《聚學軒叢書》本,《紹興先正遺書》本逕題作《四庫全書提要分纂稿》而已。紀文達手纂《提要》原稿二十四冊,雖先後經大興張氏、仁和王氏收藏,但今又不知淪落何處。真按:紀昀四庫提要手稿之存佚 蘇齋博學工書,尺楮寸縑,世爭珍惜,況此煌煌大冊,不尤為人間瑰寶哉。(張崟《南潯劉氏嘉業堂觀書記》,載《浙江省立圖書館館刊》第4卷第3期)

四庫全書提要稿書錄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代表作

   《四庫全書提要稿》二十五卷、十二冊,清大興翁方綱撰。吳興劉承幹嘉業堂鈔稿本。覃谿纂修《四庫全書提要》手稿一百二十五冊,為嘉業堂所藏烜赫名蹟之 一,此為所鈔副本。覃谿自撰《翁氏家事略記》於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云:“三月,大學士劉等奏,原任學士降調候補之翁方綱,留心典籍,見聞頗廣,請充《四庫全 書》纂修官。奉旨:依議。三月十八日入院修書。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的時間-代表作-可見前文所云四十四年者,誤也. 時於翰林院署開四庫全書館,以內府所藏書發出到院,及各省所進民間藏書,又院中舊貯《永樂大典》內,日有摘鈔成卷、彙編成部之書,合三處書籍,分員校勘。每日清晨入院,午後歸寓,以是日所校閱某書、應攷某處,在寶善亭與程魚門真按:程晉芳 姚姬川真按:姚鼐 任幼植諸人對案真按:任大椿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