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ly 17, 2008

241

,中如《補正三禮圖》、《皇族服制圖》、《大樂十二均圖》諸序,以及禘袷真按:詞:禘1 d ㄉ〡ˋ〕〔《廣韻》特計切,去霽,定。〕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各種大祭的總名。凡祀天、宗廟大祭與宗廟時祭均稱為“禘”。《禮記‧祭法》:“ 有虞氏 黃帝 而郊 。” 孔穎達 疏:“經傳之文,稱禘非一,其義各殊。《論語》云‘禘自既灌’及《春秋》‘禘于大廟’,謂宗廟之祭也……《爾雅‧釋天》云‘禘,大祭’,以比餘處為大祭,摠得稱禘。”《爾雅‧釋天》:“禘,大祭也。” 郝懿行 義疏:“禘者,《說文》云‘諦,祭也’,引《周禮》曰‘五歲一禘’,本《禮》緯文也。《公羊‧文二年傳》‘五年而再殷祭’。 何休 注以為‘五年,禘也’。按禘之名,古多異說。有時祭之禘:則《王制》云‘春曰礿,夏曰禘’,《祭義》云‘春禘秋嘗’, 注以為 禮也。有殷祭之禘:則《詩序》云‘雝,禘大祖也’, 箋‘禘,大祭也。大於四方而小於祫’。又有郊祭之禘:亦《詩序》云‘《長發》,大禘也’, 箋‘大禘,郊祭天也’,《祭法》云‘ 有虞氏 黃帝 而郊 ’, 注‘此禘謂祭昊天於圜丘也’。” 真按:詞:袷1 ji ㄐ〡ㄚˊ〕〔《廣韻》古洽切,入洽,見。〕亦作“ 2 ”。1.夾衣。《漢書‧匈奴傳上》:“服繡袷綺衣。” 顏師古 注:“袷者,衣無絮也,繡袷綺衣,以繡為表,以綺為裏也。” 王安石 《次韻平甫善唐公自契丹歸》:“留犁撓酒得戎心,繡袷通歡歲月深。” 黃軒祖 《游梁瑣記‧劍術》:“明日又鬥,正酣際,一白袷少年仗劍來助翁。”2.次,副貳。參見“ 袷輅 ”。3.猶襯。在裡面托上層。《南齊書‧東昏侯紀》:“翳中帷帳及步障,皆袷以綠紅錦。”4.衣衿。袷2 ji ㄐ〡ㄝˊ〕〔《廣韻》居怯切,入業,見。〕古時交疊於胸前的衣領。《禮記‧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 鄭玄 注:“袷,交領也。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禮記‧玉藻》:“深衣三袪……袷二寸。” 鄭玄 注:“曲領也。” 章炳麟 《訄書‧解辮髮》:“ 歐羅巴 者,在 則近 大秦 ,與 天毒 同柢,其衣雖迮小,方袷直下,猶近古之端衣。” 錢玄 《三禮名物通釋‧衣服‧衣裳》:“連於領者曰襟。襟有二式:一曰交領,亦稱袷,今稱旁襟;一曰直領,今稱對襟……交領又分兩式:一種左襟自領口斜直而下;另一種左襟在領口曲折作方形,《曲禮》所謂‘曲袷如矩’者,故稱曲領或方領也。”袷3 qi ㄑ〡ㄚ〕見“ 3 ”。 真按:疑當作禘祫! 明堂、樂律諸奏議,皆有關於典制考真按:既云俗體一律改正,何此又証證並行也,且不只一見. 應鈔存之。內附簽。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工作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六”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鄱陽集(10/809

  謹按:《鄱陽集》十二卷,宋彭汝礪著。汝礪字器資,饒州鄱陽人。治平二年舉進士第一,元豐初提點京西 刑獄,哲宗時再遷中書舍人,進權吏部尚書,出知江州。《宋史》本傳,所著《易義》、《詩義》、詩文凡五十卷,《藝文志》“《鄱陽集》四十卷”。今此鈔本僅 十二卷,有詩無文,卷首有新城王士正手題,真按:王士禛 與《居易錄》相合,蓋即《居易錄》所言“竹垞近寫得彭汝礪集”本者是也。雖非汝礪之全集,然傳本已少,應刊刻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六”著錄《鄱陽集》十三卷。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樂全文集(10/821

   謹按:《樂全文集》四十卷,宋張方平著。方平字安道,宋城人。舉茂才異等,為校書郎,英宗時累遷禮 部尚書,出知鄆州。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致仕。薨,贈司空,謚文定。其自號曰樂全居士,蓋取《莊子》云:“樂全之謂得志,所謂得志者,謂無以益其樂而已 矣。”《樂全集》四十卷,見於《宋藝文志》,《文獻通考》暨王鞏所為行狀皆同。而行狀又云《玉堂集》二十卷,當在《樂全集》之外。而蘇軾所為序者,又不詳 著其卷目,然得軾之一序,此集可以不朽矣。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顧今之傳本既少,而此鈔本又不載軾序,應錄軾序於卷前而刊傳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六”著錄《樂全集》四十卷、附錄一卷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242

山谷內集、別集、外集、詞、簡尺真按:詞:【簡尺】猶尺牘。書信。 邵雍 《首尾吟》之九一:“簡尺每稱林下士,過從或道家衣。”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秦忠獻 與人簡尺,多云‘丈’,世俗傚之,雖貽晚進書,亦云‘丈’。”《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元年》:“比歲臣僚有繳奏交親往還者,朝廷必推究其事而行之,遂使聖時成告訐之俗。自今非情涉不順,毋得繳簡尺以聞。” 年譜(4/256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謹按:《山谷全書》,《內集》三十卷、《別集》二十卷、《外集》十四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十卷,宋黃庭堅之全集也。後附《伐檀集》二卷,則庭堅之父真按:黃庶 亞夫真按:黃庶 慶 曆二年進士,歷州郡從事,攝康州。其集附此者,見家學之有自也。此為明嘉靖刻本,前有嘉靖丙戌西蜀徐岱序。其排纘之次,《別集》先於《外集》。載考三集之 編,《內集》一曰“正集”,庭堅之甥洪炎所編,即庭堅手定之內篇,所謂“退聽堂本”者也;《外集》李彤所編,所謂“邱濬藏□”者也;《別集》庭堅諸孫黃所編,真按:榮从田不从木. 所 謂“內閣中鈔宋蜀人所獻本”者也。《內集》編於建炎二年,《別集》編於淳熙九年,年譜則編於慶元五年,蓋《外集》繼《內集》而編,《別集》繼內、外兩集而 編,年譜繼《別集》而編。獨李彤之編《外集》未著年月,然考《外集》第十四卷《送鄧慎思歸長沙》詩,“慎”字空格,注云“今上御名”,是《外集》亦編於孝 宗時,在《別集》之前,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則刻全集者亦當置《外集》於《別集》之前也。三集皆合詩文同編。今之學者但見三集注本之名烜赫於著錄家之目,而內、外、別之本所自出,或未之詳考也。真按:翁方綱辦理四庫全書的成績 任淵注之《內集》即洪炎所編之《內集》,史容注之《外集》則與李彤所編次第多有不同,而李彤編《外集》之大意猶幸見於史注第一卷《溪上吟》題下,惟史季溫注之《別集》則與黃所編《別集》大有搘拄,真按:榮从田不从木. 此則原本與注本不可相無者也。又《外集》第十一卷以下四卷,詩凡四百有奇,皆庭堅晚年刪去而李彤附載入者,此則任、史三注本皆未之有,而庭堅之詩得此而後全也。又其中有與年譜相應者,黃編年譜時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真按:榮从田不从木. 而今但據三集檢其目,則年譜有而本集無,故此四卷尤不可廢者也。黃之譜專為考證詩文集而作真按:榮从田不从木.

243

,故刻全集必當兼刻年譜,而近日刻本或刪節年譜,或刪併卷次,或移易分類以就各體,或專刻一集而不及其全,則此嘉靖之刻尚為不失宋本之遺意者矣。外間注本固少,而《全書》善本尤為難得。應刊刻以廣其傳。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七”著錄《山谷內集註》二十卷、《外集註》十七卷、《別集註》二卷。真按:書名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此又似與翁公所訂本不同.蓋仍只用注本也. 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參寥集(5/378

  謹按:《參寥集》十二卷,宋僧道潛著。道潛,於潛人。蘇軾守杭,卜智果精舍居之,與軾及秦觀遊,軾南遷,坐得罪,返初服,建中靖國初詔復祝髮,崇寧末歸老江湖,嘗賜號妙總大師。吳之振《宋詩鈔》云: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參寥集》杭本多誤集他詩,未及與析。”今以此本覆審之,亦不能辨也。應鈔以備宋詩僧家數。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七”著錄《參寥子集》十二卷。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景迂生集(12/1049真按:翁方綱校辦禁燬書的成績-此書蓋張元濟氏曾與宋本校對,篡改甚多.而翁公適辦此書也.

  謹按:《景迂生集》二十卷,宋晁說之著。說之字以道云云真按:可疑之處-何故用云云? 是集一稱“嵩山集”,然說之語其後人云“訪類遺文當以景迂目之”,蓋其自號景迂生者,以平生慕司馬光之為人也,應以“景迂生集”標目。真按:晁說之與司馬光 說之平生著書凡三十二種,今皆不傳於世,是集間存其序文數篇,而如《晁氏書傳》七卷,則朱彝尊《經義考》亦失載。真按:經義考漏收之書 今見於是集者,惟《儒言》一卷耳。其書雖名“儒言”,實則專為黜王安石而作。新城王士禎云,是安石爰書者也。是集辨証,多有資於經史大義。應刊刻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七”著錄。真按:翁方綱校辦禁燬書的成績-看來並未簽出? 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244

北山小集(10/844

  謹按:《北山小集》四十卷,宋程俱著。俱字致道真按:程俱 衢 之開化人。以外祖鄧潤甫蔭入仕,宣和二年賜上舍出身,高宗時擢中書舍人兼侍講,罷,提舉江州太平觀,除徽猷閣待制,卒。所著詩文集外有《麟臺故事》五卷、 《默說》三卷。其詩文集四十卷,《宋藝文志》作三十四卷。其文在北宋之末、南宋之初最為有名,石林葉少蘊稱其有“左邱明、班孟堅之用意”,而是集傳本頗 少。應刊刻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九”著錄。真按:擬刊刻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竹谿文集、樂府(9/751

  謹按:《竹谿文集》二十四卷,又樂府一卷,宋李彌遜著。彌遜字似之真按:李彌遜 連江人,居吳縣。大觀三年進士,高宗時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爭和議忤秦檜,乞歸,隱居連江西山,種竹其間,自號筠溪,故其集名“筠溪”,亦曰“竹谿”也。後附家傳一篇,所敍遺稿之目與卷內相合。《宋藝文志》亦同。應鈔存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九”著錄《筠溪集》二十四卷。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蠹齋鉛刀編(9/748

  謹按:《蠹齋鉛刀編》三十二卷、拾遺一卷、目錄二卷,宋周孚著。孚字信道真按:周孚 號蠹齋,濟南人,寓居丹徒。乾道二年進士,官真州教授。七歲通《春秋》,嘗遊書肆,閱天下書殆盡。其詩初學陳師道,後又進而學黃庭堅,進而學杜。平陽解百禴爲裒輯其遺文三十卷,目曰《鉛刀編》刻之。據陳珙序稱三十卷,與《儀徵縣志》同,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而集內乃是三十二卷,與序不符。其中論《春秋》、論《詩》數卷皆足資說經家參訂

245

,而所自為詩亦尚不失黃、陳遺矩。應鈔存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二”著錄。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陸象山集(17/1486真按:翁方綱與陸九淵

   謹按:《陸象山集》三十六卷,宋陸九淵著。九淵字子靜,金谿人。乾道八年進士,由主簿薦除國子正, 又除敕令所刪定官,主管台州崇道觀,光宗即位差知荊門軍。卒謚文安,學者稱象山先生。九淵嘗與朱子會鵝湖,論辯多不合,至於“無極而太極”之辨,則貽書往 來,論難不置,後人遂有“朱陸異同”之說。其實白鹿洞“義利”之講,聽者至於泣下,朱子以為切中學者隱微深痼之病,則九淵之學固自有發明獨至之處,非後人 門戶岐出之見所得參也。真按:翁方綱與陸九淵 真按:翁方綱與朱陸之爭 此其所著全集,編語錄凡二卷,餘皆詩文、雜著,附以行狀,年譜。前有嘉靖癸丑臨海王宗沐識語,云“宗沐更錄先生書文語錄論學者為六卷”,而《宋史‧藝文志》載陸九淵《象山集》二十八卷,又外集四卷。此刻本蓋後人合訂者。應鈔錄之。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一三”著錄《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語錄四卷。真按:卷數不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與今日四庫全書總目不同的地方-前文翁作二卷. 真按:擬著錄而著錄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菊磵集(16/1444

  謹按:《菊集》一卷,真按:標題作磵. 宋高翥著。翥字九萬真按:高翥 餘姚人。當孝宗時,累徵不起,乃即所居賜號菊礀處士。著《菊集》二十卷,真按:此處礀磵混用如此! 久軼不存,至國朝康熙二十六年,其裔孫士奇求遺詩於家祠,真按:高士奇 真按:高士奇之家世 所存無幾,於是取《江湖小集》所戴,凡得近體詩一百八十九首刻之,朱彝尊爲作《信天巢遺稿序》者也。“信天巢”者,瀛之間有水禽焉,真按:詞:鄚1 mo ㄇㄠˋ〕〔《廣韻》慕各切,入鐸,明。〕1.古地名。 戰國 邑, 置縣。 廢。故址在今 河北省 。《史記‧趙世家》:“五年,與 。”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皆屬 涿郡 。鄚音莫。”《北史‧邢巒傳》:“ 邢巒 洪賓 河間 人。”2.姓。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本姓 ,改姓 ,時人號為 鄚鄭 。” 名曰信天緣,凝立水際,魚過則食之,無魚亦不易地,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