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ly 7, 2008

301

四書說叢十七卷刋本

 右明沈守正撰。採錄性理名賢著說兼及稗乘

松陽講義十二卷刋本

 右國朝陸隴其撰。係宰靈壽時與諸主講授四書之義。共一百十有八條。自為序。

四書困勉錄十四卷續錄六卷刋本

 右前人撰。引證諸家之說折衷朱子

四書述五冊。刋本

 右國朝陳詵撰。發明陰陽理氣大旨,多有辨正儒佛分界處。

302

四書反身錄四冊刋本

 右國朝玉心敬撰。本其師李顒平日所授,不專于說四書而義有相發明者心敬為之筆記焉。

虹舟講義二十卷刋本

 右國朝高安知縣嘉興沈祖惠撰。分章總詮多自抒所得。不襲訓詁

  羣經類

新加九經字樣一卷趙昱小山堂藏鈔本

 右書趙昱跋曰計十九翻有文淵閣鈐記,乃前明御府故物也。按王伯厚玉海云:真按:王應麟 中興書目字樣一卷開成丁巳唐元度撰

303

, 大歷十年司業張參纂成五經文字以類相從,開成中翰林待詔唐元度加九經字樣以補所不載。晉開運末,祭酒田敏合為一編。後周廣順三年敏進印板九經書五經文字九 經字樣各二部宋重和元年言者以張參、唐元度所撰辨正書名頗有依據,然其法本取蔡邕石經、許氏說文,宜重加修定,分次部類,為新定五經字樣。從之。然則元度 作書本旨原以補參書,因以並行,至後周始合之一刻於周之廣順再訂于宋之重和。此書遇宋代廟諱如朗、桓等字皆闕筆,而唐廟諱如虎、淵、世等字俱增添改正,其 為重和本無疑

304

。又按馬氏通考真按:文獻通考 既 引崇文總目列九經字樣一卷,又引陳氏書錄列五經字樣一卷,俱云唐元度撰,且於五經字樣下採陳氏解題云:往宰南城出謁,有持故紙鬻於道右,得此書,乃古京本 五代開運丙午所刻為家藏書籍之最古者,不知元度所撰為九經,非五經也。意陳氏所見卽田敏合編,因以參書統為元度所撰耳。今二書附鐫西安石經明嘉靖乙卯地震 石經倒損漫漶處後人率意羼入,非復開成之舊。近時顧亭林云:真按:顧炎武 九經字樣石刻在關中向無刻本間有殘闕,無別本可證

305

,而竹垞朱氏五經文字跋亦云:真按:朱彝尊 九經字樣止有拓本無雕本,遂舉以為四缺事之一。以兩君子之博物猶不能一見,余生何幸,獲覩舊閣收弆,使眼花復明,洵乎書叢之至寶也。又是書四明全祖望謂為王荊公所定本,真按:王安石 荊公欲作新經,先成字書。其事詳見宋會要,並附識之。

羣經音辨七卷宋志作三卷 刋本

 右宋丞相真定賈昌朝撰。此書係康定間所表淮者,本唐陸德明釋文備載諸家音訓,凡分五門:一辨字同音異,二辨字音清濁,三辨彼此異音,四辨字音疑混,五辨字訓得失

306

。自序云:聊資稽古之論,稍助同文之化。

六經正誤六卷寫本

 右宋毛居正撰。取六經三傳參以各書專考正字義音切。寶慶間魏了翁序謂其有功于經,較釋文、五經文字、九經字樣諸書殆過之。

六經圖六卷刋本

 右宋楊甲撰。顧起元曰乾道初知撫州,陳森屬教授毛邦翰等補而刻之,為圖三百有九,今本為新都吳氏購得宋槧重為模刻真按:一般是作橅刻!

307

。甲,乾道進士。

九經三傳沿革例一卷刋本

 右宋內管勸農使淮東總領湯陰岳珂輯。自述曰世所傳九經自監、蜀、京、杭而下有建余氏真按:疑有誤!-疑有敓文. 興國于氏二本稱善,廖氏又合諸本參訂,為最精。惜元板散落,因重為倣刻,如字畫、如注文、如音釋、如句讀悉循其舊。且與明經老儒分卷校勘,視廖氏世綵堂本加詳焉。署曰相臺家塾刋正。今岳氏諸經雕本絕少傳者,此其總例一卷,為近時所刻。

四書管見十三卷瓶花齋寫本

308

 右宋廸功郎秘閣校勘淳安錢時撰。以論語古文、孝經古本、大學并中庸為四書,有紹定已丑自序。時本布衣,為楊簡弟子,嘉熙二年肅國公喬行簡以時學行薦於朝,因授官。喬劄子載今卷首。按此書經義考列入羣經,以與朱子所定四書不同也。今仍之。

羣經疑辨銶三卷寫本

 右明禮部尚書長寧周洪謨撰。上卷中卷辨正四書五經訓釋有害經旨者,有悞經旨者,有與經旨不協者,共百有四條。下卷發明先儒言外之意百有九條

309

。自序云寧為朱子忠臣,毋為朱子佞臣。按此書於成化十五年進并疏請重為勅修諸經,時以永樂時儒臣所纂學者誦習已久,洪謨以已意紛更,不允。

授經圖四卷。經義考作二十卷,屬悞。 刋本 康熙中刋本二十卷。原本每經四卷,五經亦分為二十卷。真按:批注

 右明宗室朱睦撰。真按:木挈 真按:朱睦 首著凡例,次為授經圖,次為諸儒行履,並及魏以來傳注之目。真按:晋 黃虞稷曰:本崇文總目中授經圖之意而成。

經序錄五卷刋本

 右前人輯。取歷代諸經傳注序文彙為一編,俾學者有所循省,得其要領云

310

五經稽疑四冊寫本

 右前人撰。係領宗學時與宗生講論詮次成書。真按:木挈 真按:朱睦 王世貞為之序。

五經心義五卷刋本

 右明端溪王崇慶撰。易曰議卦書曰說畧詩曰衍義,春秋曰斷義,禮記曰約蒙,各為一卷。蘓祐端溪自晉東遷日以著書為事,真按:蘇祐 真按:王崇慶 深體往哲之精,頗定後儒之惑。

五經異文十一卷刋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