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
《隋書‧儒林‧劉焯傳》:「(開皇)六年(五八六),運洛陽石經至京師(長安),文字磨滅,莫能知者,奉敕與劉炫等考定。」知石經又一次遷徙。
熹平石經既屢遭毀壞,又經多次遷徙,石經之蹤跡,不復可考。至唐、宋以後,始陸 續發掘,後見於世。唐李綽《尚書故實》謂東都(洛陽)創造防秋館,「穿掘多得蔡邕鴻都學所書石經,後洛中人家,往往有之。」宋代張舜民《畫墁錄》(卷一) 云:「嘉祐末(八年,一○六三),得石經二段於洛陽,乃蔡邕隸書《論語》。」宋代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上)云:「此石刻(漢石經)在洛陽,本在洛宮前御 史臺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時時得之。若騏驥一毛,虬龍片甲。今張燾(龍學)家有十版,最多。張氏壻家有五六版,王晉玉家有小塊。洛中所出者止此,予 皆得其拓本。」其他如姚寬《西溪叢語》(卷上)、方勺《泊宅編》(卷二)、董逌《廣川書跋》(卷五)、邵博《聞見後錄》(卷六)等宋人著作,均有石經相關 的記載。這些石經,地點大多在洛陽,在長安所發現的,僅《公羊傳》的一段刻石。
宋代所發現的漢石經文字,主要著錄於趙明誠《金石錄》與洪适《隸釋》二書。《金 石錄》著錄石經部分共三卷,數千字。《隸釋》(卷十四)著錄之漢石經殘字,計:《尚書》五百四十七字;《魯詩》一百七十三字,又校記等二十餘字;《儀禮》 四十五字;《公羊傳》三百七十五字;《論語》九百三十二字。
民國以後,漢石經之出土亦有多次: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冬,洛陽鄉民朱某,因取瓜蔞合藥,真按:蔞1 〔lu ㄌㄡˊ〕〔《廣韻》落侯切,平侯,來。〕〔《廣韻》力朱切,平虞,來。〕〔《廣韻》力主切,上麌,來。〕1.蔞蒿。《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陸璣 疏:“其葉似艾,白色,長數寸,高丈餘,好生水邊及澤中。正月根牙生旁莖,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葉又可蒸為茹。”參見“ 蔞蒿 ”。2.即蒟醬葉。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食用門‧食檳榔》:“有嘲 廣 人曰:路上行人口似羊。言以蔞葉雜咀,終日譙飼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蒟醬》:“其苗謂之蔞葉,蔓生依樹,根大如箸。”3.姓。見《通志‧氏族四》。蔞2 〔li ㄌ〡ㄡˇ〕〔《集韻》力九切,上有,來。〕見“ 蔞2翣 ”。蔞3 〔l ㄌㄩˇ〕見“ 萭蔞 ”。 真按:詞:【瓜蔞】栝樓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栝樓》。 在朱■疸村附近,真按:外疒內各 掘地四五尺,得巨碑半截,乃魏正始石經殘石,接著即發掘出熹平石經殘石。十二年(一九二三),徐森玉、馬衡,訪古洛陽,得殘石數十塊
233
,其中有《周易》殘石。十九年(一九三○),朱■疸村又發現漢石經《周易》殘碑一大段,真按:此應即疙瘩二字也. 凡九百七十餘字。賈人將此殘碑截為兩段。上段計四百九十六字,售予萍鄉文素松;下段四百八十字,歸于右任。
近世著錄漢石經殘字的重要著作,有:
《集拓新出漢魏石經殘字》四冊 馬衡撰 一九二八年集拓本。 《漢熹平石經殘 字集錄》一卷羅振玉撰 一九二九年影印雙鉤本。《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一卷 羅振玉撰 一九二九年影印雙鉤本。《集拓漢魏石經殘字》四冊 吳寶煒撰 一九三○年集拓本。《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錄》一卷 文素松撰 一九三○年影印本。《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補遺》一卷 羅振玉撰 一九三一年影印雙鉤本。《漢 石經碑圖》一冊 張國淦撰 一九三一年排印本。 《漢魏石經殘字附校錄》三卷 屈萬里先生撰 一九三四年山東省立圖書館集拓本。《漢石經集存》二冊 馬 衡撰 一九五七年影印本。《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三卷 屈萬里先生撰 一九六一年影印本。《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三卷 屈萬里先生撰 一九六三年臺北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
又按:今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有《舊雨樓藏漢石經》不分卷,四冊,墨拓本。此書係民 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國立中央圖書館奉教育部令接收偽政府內政部長陳群的「澤存書庫」時所得,共四冊。不著撰人。在第四冊之末,貼了一張白紙,鈐有二 印:其一是「方若之印」,白文方印;一是「劬園是寶」,朱文方印。全書是把漢石經殘字的拓片,每行剪成一條,截長補短,裝訂成冊。每半葉六行,間有五行 的。每行十字。所收遍及七經,各經字數如下:
234
《易》 約三二○○字。《書》 約一一○○字。《詩》 約二八○○字。《儀禮》 約一二○○字。《春秋》 約一七○○字。《公羊傳》 約一二○○字。《論語》 約一二○○字。全書共約一萬二千多字。
漢石經出土後,宋代洪适著錄於《隸釋》者,僅二千一百多字;清代胡宗愈重刻於成 都者,約四千二百餘字。舊雨樓所藏者,多達一萬二千餘字,自然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屈萬里(翼鵬)先生於一九六七年發表〈舊雨樓藏漢石經殘字辨偽〉一文⑥, 從「字體不合」、「尚書的碑數不合」、「殘石部位不合」、「錯改的經文」等四種偽跡,證明為方若(藥雨)所偽刻。以「字體不合」一項來說,根據洪适《隸 釋》(卷十四)的記載,當時參與正定諸經的,有蔡邕、堂谿典、楊賜、馬日磾、張訓、韓說、單颺等人;《公羊傳》、《論語》碑石之後,還存有堂谿、日磾二人 姓名,其他殘餘的石經,另有趙■、真按:阝或 劉■、真按:弓几 張 文、蘇陵、傅楨、左立、孫表等人;在《論語》的殘石上,有「劉寬碑陰」、「王曜題名」。因此,洪适說:「竊意其間必有同時揮毫者」。偽刻石經者,可能受到 《漢書‧蔡邕傳》「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及《隋書‧經籍志》說熹平石經「皆蔡邕所書」的影響,一萬二千餘字,都是同一字體。羅振玉《熹平石經殘字 集錄‧序》也說:「宋人謂諸經書法不同,非出邕一人之手。今目驗諸經殘字,果筆迹各異。」就以字跡不符事實一點,即可證明舊雨樓石經之偽。
㈡魏代正始石經
⑥ 此篇原載《書目季刊》二卷一期,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九月,頁五三—五七。後收在《屈萬里全集‧屈萬里先生文存》第一冊,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頁二五—三五。
235
此石經刻於魏廢帝正始(二四○—二四八)年間,立石於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太學講堂前。所刻者僅三經,為《尚書》、《春秋》、《左氏傳》。其中《左傳》,僅 至魯莊公中葉。石數三十五枚,每一字刻有古文、篆書、隸書三種字體,所以又稱「三字石經」。每字或排成「品」字式,上列古文,篆隸二體則並列於下;或三字 直下式,依次為古文、篆書、隸書。「品」字式者,每石約二十五、六行,行七十四字;三字直下式者,每石三十四行或三十二行,行六十字。《尚書》一萬八千六 百五十字;《春秋》一萬六千五百七十二字;《左傳》九千三百三十九字。書石者多人,字體不一,或云衛覬,真按:疑為衛顗之訛!形近且以顗為多者多矣,以覬名者愚尚未見也,且亦覺不宜. 或云邯鄲淳,或云嵇康,今無可考。
正始石經在晉永嘉年間,已多崩敗。北魏馮熙、常伯夫相繼為洛州刺史,對石經廢毀 分用。東魏武定四年(五四六),自洛陽徙鄴(今河南臨漳縣境),遇黃河北岸崩塌,石經多沒入水中。北周大象元年(五七九),自鄴徙洛陽,石經多遭毀壞,部 分因船壞沒入河中,部分改做橋基。隋開皇六年(五八六),又自洛陽徙長安,廢為柱礎。經過如此多次毀壞,存者甚少。
唐代以後,正始石經,陸續發掘整理。先是,唐貞觀初,魏徵收集石經,得三字石經十數段,放在九成宮祕書監內,到了武后時,移置於著作院。清代光緒年間,在洛陽也發現了部分三字石經。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洛陽城東的農民耕地時,也發掘出部分正始石經。
著錄正始石經的著作,主要有:
《隸續》,宋洪适撰,著錄八百十九字,謂之《左傳》遺字。
《魏三體石經殘字考》,清孫星衍撰。
236
《魏石經考》,清王國維撰。
《漢魏石經殘字》二卷校錄一卷,屈萬里先生撰,一九三四年山東省立圖書館出版。
㈢唐開成石經
唐代石經始刊於唐文宗太和七年(八三三),成於開成二年(八三七),稱為「開成石經」。以立石於長安,又稱「雍石經」。
《新唐書‧鄭覃傳》:「始覃以經籍刊繆,博士陋淺不能正,建言願與鉅學鴻生,共力讐刊,準漢舊事,鐫石大學,示萬世法。詔可。」乃立石於長安務本坊國子監太學講論堂西廊,每石高六尺五寸,橫廣二尺四寸六分至二尺三寸八分不等。
所刻經數為十二種,另刻唐張參撰《五經文字》(三卷)與唐唐玄度撰《九經字樣》(一卷)二種。諸經僅刻正文,標題次行書某某注,知即其所據之本。今將各種刻石說明如下:
《周易》:上下經用王弼注本,〈繫辭〉、〈說卦〉用韓康伯注本。九卷,九石,二 萬四千四百二十七字。《尚書》:用孔傳本。十三卷,十石,二萬七千一百三十四字。《毛詩》:用鄭箋本。二十卷,十五石,四萬八百四十八字。《周禮》:用鄭 注本。十二卷,十八石,四萬九千五百十六字。《儀禮》:用鄭注本。十七卷,二十石,五萬七千一百十一字。《禮記》,用鄭注本。首為〈月令〉篇,用李林甫等 奉敕注本。二十卷,三十三石,九萬八千九百九十四字。《春秋左氏傳》,用杜氏集解本。三十卷,六十九石,十九萬八千九百四十五字。《公羊傳》,用何休解詁 本。十一卷,十七石,四萬四千七百四十八字。《穀梁傳》,用范寧集解本。十二卷,十六石,四萬二千八十五字。《孝經》,用唐玄宗注本。一卷,一石,二千零 十三字
237
。《論語》,用何晏集解本。十卷,七石,一萬六千五百九字。《爾雅》,用郭璞注本。三卷,四石,一萬七百九十一字。《九經字樣》,九經者,《易》、《書》、《詩》、《三禮》、《三傳》。一卷,一石,四百二十二字。《五經文字》,三卷,八石,三千二百三十五字。
最後一石,詳記諸經字數,並題年月、書石校勘等人銜名及敕狀。每石行數不等,行八列,每列九字至十一字。真按:不解之處!真按-行列直角交,何故每列又幾字?豈謂凡幾行耶? 書石者為艾居晦、段絳。字體為真書(即楷書)。
唐石經自立石後,經七十年,到唐末哀帝天祐(九○四—九○七)中,韓建築新城,將石經棄之於野。朱梁時,劉鄩守長安,真按:詞:鄩1 〔xn ㄒㄩㄣˊ〕〔《廣韻》徐林切,平侵,邪。〕1. 春秋 周 邑名。在今 河南省 鞏縣 西南。《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癸卯, 郊 鄩 潰。” 杜預 注:“ 河南 鞏縣 西南有地名 鄩中 。 郊 鄩 二邑,皆 子朝 所得。”2. 斟鄩 。古國名。 姒 姓。在今 山東省 濰坊市 一帶。 明 張煌言 《懷古》詩之二:“ 澆 浞 既迭生, 鄩 灌 且並滅。”3.姓。 春秋 周 有鄩 肸。見《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依 幕吏尹玉羽的請求,將石經用車運送到城內,放置於唐代時尚書省的西隅。當地地雜民居,地勢低下,每逢大雨,石經就會仆倒,歲久折缺不少。到了宋哲宗元祐二 年(一○八七),呂大忠命黎持徙置府學北牖。由於多經遷徙毀損,其字有漫漶者,唐文宗太和(八二七—八三五)時,已有改刻;唐僖宗乾符(八七四—八七九) 時,有修改;朱梁時(九○七—九二三),有補刻;北宋時,有旁改添注;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地震,石經倒損;萬曆間,王堯典等按舊文集其闕字,別刻 小石,立於其音,繆誤甚多。後世裝潢者往往以王堯典的補字湊合於原文闕泐之處,因此頗有錯誤。清代顧炎武所校即據此誤裝之本,故多不合。真按:顧炎武之失 嚴可均《唐石經校文》最為精審。
唐石經是唐代以前所立石經中,至今保存最為完整者。相關的著作,有:
《唐石經校文》十卷 清嚴可均撰 清元尚居校刊本。《唐石經考異》二冊 清錢大 昕撰 涵芳樓景刊本。《唐開成石經圖考》一卷 清魏錫曾撰 藕香簃精刊本。 《唐石經考異》二冊 清毛際盛撰 稿本。《唐石經考異補》一卷 清孫毓修撰 涵芬樓刊本。《唐宋石經考》一卷 清萬斯同撰 世楷堂刊本
238
。
唐代以後,又多次刊立石經:
五代後蜀(孟昶)廣政七年(九四四),其相毋昭裔所立。經數為《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論語》、《孝經》、《爾雅》十經。
北宋仁宗慶曆元年(一○四一),在國子監刊立石經,嘉祐六年(一○六一)完成,經數為《周易》、《詩》、《書》、《周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孟子》等九經。
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從左僕射秦檜之請,刻石經於杭州。經數為《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論語》、《孟子》等六經。
清代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刻石經立於太學。其經數為《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經。
以上四種孟蜀以後的石經,除清石經完好外,其餘泰半毀損不完。不過,五代以後,版刻逐漸流行,圖書之流傳,不再依賴石經傳布,因此,這些石經的重要性,遠不若唐以前的石經。
石刻資料,在考訂古籍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下列數項:
一、可訂正圖書傳本的錯誤
茲舉二例:
239
一是關於鄭玄的生平行事。《後漢書‧鄭玄傳》中,載有〈戒子書〉,云:
吾家舊貧,不為父母群弟所容。去廝役之吏,游學周、秦之都,往來幽、并、兗、豫之域。獲覲乎在位通人,處逸大儒,得意者咸從捧手,有所受焉。
這是鄭玄給兒子益恩的一封信。根據袁宏《後漢紀》卷二十九說:「鄭玄造次顛沛,非禮勿動。」可見鄭玄是個懂得講究倫理的人。但是,如果根據他給兒子的信,他卻是個不見容於父母群弟的人,和《後漢書》的說法不符。
清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山東學政阮元到鄭玄故鄉拜謁祠墓,在積沙中發現金承 安五年(一二○○)重刻唐萬歲通天(六九六)史承節所撰碑文。阮元以碑文校《後漢書‧鄭玄傳》,頗多異文,「不為父母昆弟所容」一句,碑文無「不」字。 《揅經室二集》卷七〈金承安重刻唐萬歲通天史承節撰後漢大司農鄭公碑跋〉云:
漢高密鄭司農祠墓,在濰水旁礪阜山下,承祀式微,不能捍采樵者。濰水乘風內侵,其深及牆,祠宇頹沒。元率官士修之。祠南門外積沙深遠,遂改門東向。植松楊行栗於西南,真按:詞無!待查!疑有誤也! 以 殺風勢。修齊正殿,改書木主,增建旁屋三楹,為官吏祭宿地。建坊書「通德門」,以復孔文舉之舊。祠外田廬號鄭公莊者三,散據高密、安邱、昌邑三縣地,鄭氏 苗喬百數十人居之,務農少文,而譜系世守猶可考。擇其喬孫憲書,請於禮部劄為奉祀生,給田廬,使耕且讀。是役也,掘沙之工,半於土木
240
。趙商漢碑,見于著錄,今求之不得。得金承安重刻唐萬歲通天史承節所撰碑,搨其文讀之,知承節之文,乃兼取謝承諸史,非蔚宗一家之學。其補正范書,昭雪古賢心迹,真批:若玄自言何可昭雪?若玄自言不容,又何必昭雪? 非淺也。碑高六尺三寸,廢三尺四寸,文廿九行正書,承節以萬歲通天元年,奉敕於河南道訪察至高密,因父老之請為文,文成,未書碑而卒。開元十三年八月,密州刺史鄭杳,始命參軍劉朏刻石于墓。唐所刻石,今無存,賴金承安五年三月所重刻知之。據《金石錄》云,承節碑乃雙思貞行書,今金碑改為正書,削唐人書碑舊名,然其文則皆因唐舊,無所竄改。真按:不解之處!真按-此何段為金石錄語,當詳覈.蓋若為趙明誠者,則如何知金刻也?(明誠不即北宋末未及南宋耶?)若唯行書一句為金石錄語,則阮元既不之見唐碑,又何得知其有無篡改也?若已見唐碑內容——拓本也好,則何故尚待金碑出而始敢定耶?吁嗟怪哉! 元 以范書鄭康成〈列傳〉校之。〈傳〉「先始通京氏《易》」,碑無「先」字;〈傳〉「東郡張恭祖」,碑作「欽祖」;〈傳〉「徵為大司農」,及與袁紹之會數事, 碑皆次於與子益恩書前;〈傳〉「故太山太守應中遠」,碑作「太山守」;〈傳〉「所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 經》」,碑多《周官》、無《論語》;〈傳〉「答臨孝存」,碑作「孝莊」;〈傳〉「不為父母群弟所容」,碑無「不」字;〈傳〉「獲覲乎在位通人,處逸大儒,真按:漢典:chǔ yì处逸(處逸)1.隐居;隐逸。2.生活于安逸之中。ZDIC.NET 汉 典 網 詞:【處逸】1.隱居;隱逸。《後漢書‧鄭玄傳》:“游學 周 秦 之都,往來 幽 、 并 、 兗 、 豫 之域,獲覲乎在位通人,處逸大儒。”2.生活於安逸之中。 唐 許敬宗 《奉和聖制登三臺言志應制》:“形言防處逸,粹藻發嘉猷。” 咸 從捧手,有所受焉」,碑省其文,作「大儒得意,有所受焉。」〈傳〉「乃歸供養」,碑作「乃歸鄉」;〈傳〉「遇閹尹擅勢,坐黨禁錮」,碑載其事入銘辭中; 〈傳〉「舉賢良方正」,碑作「方正賢良」;〈傳〉「公車再召」,碑作「再徵」;〈傳〉「其勖求君子之道」,碑無其字;〈傳〉「末所憤憤者」,碑作「凡某所 憤憤者」;〈傳〉「亡親墳壟未成」,碑作「吾親」;凡此異同,比而核之,可釋學者積疑,蓋有三焉:司農戒子益恩書,乃歸老疾篤時事,故宜在漢公車徵為大司 農,及袁紹邀至冀州諸事後,而范書反載書文於前,使事蹟先後倒置,一也;所注《儀禮》、《周官》、《禮記》,范書無《周官》。案司農《周官注》,完善無 缺,世所共學,而范書遺之,二也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