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une 7, 2008

431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漢書‧藝文志》亦云:“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于堯,下訖于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可 知司馬遷、劉向均以為《書序》作於孔子。《畢命序》既為司馬遷所引用,則該序即相傳為孔子所作《書序》之一篇亦無疑。以文法驗之,其產生年代亦不晚於孔子 之世。至於偽古文《尚書》之《畢命》正文,與司馬遷誤解之“作冊畢公”密合,是附會《史記‧周本紀》文而作無疑,正為後世偽造之顯證。此一問題設無金文為 之佐證,則無以見《史記‧周本紀》之誤增,亦無以見《畢命序》為先秦傳遺之古文。金文對於考訂傳世文獻之時代,其用甚大,由此可見一斑。真按:摘要-厲害!

  3.古 史資料。關於金文的史料價值,前人多有論述,前面引的歐陽修“可與史傳正其闕謬”,劉敞“禮家明其制度”、“譜牒正其世謚”的話,都是從史料角度來說的。 對於我們初學,可以讀一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初序》、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金文的形形色色》、馬承源主編《中國青銅器‧青銅器銘文‧銘文的內 容》。這裡轉引數條以示例。郭沫若說:“傳世兩周彝器,其有銘者已在三四千具以上(澤遜按:今已逾萬件),銘辭之長有幾及五百字者,說者每謂足抵《尚書》 一篇。然其史料價值,殆有過之而無不及。《尚書》自當以今文為限,今文中亦有周秦間人所偽托,其屬于周初者,如《金縢》、《鴻範》諸篇,真按:當作洪範! 皆 不足信。周文而可信者僅十五六篇耳,而此十五六篇復已屢經傳寫,屢經隸定,簡篇每有奪亂,文辭復多竄改,作為史料,不無疑難。而彝器除少數偽器觸目可辨者 外,則雖一字一句均古人之真跡也。是其可貴,似未可同列而論。”又說:“余于西周文字,得其年代可徵或近是者凡一百六十又二器,大抵乃王臣之物。其依據國 別者,于國別之中亦貫以年代,得列國之文凡一百六十又一器。器則大抵屬于東周。故宗周盛時,列國之器罕見

432

, 東遷而後,王室之器無徵。此可考見兩周之政治情形與文化狀況之演進矣。”又說:“國別之器得國三十又 二,……綜而言之可得南北二系。江淮流域諸國,南系也。黃河流域,北系也。南文尚華藻,字多秀麗。北文重事實,字多渾厚。此其大較也。徐、楚乃南系之中 心,而徐多古器,舊文獻中每視荊舒為蠻夷化外,足徵乃出于周人之敵愾。徐、楚均商之同盟,自商之亡即與周為敵國,此于舊史有徵,而于宗周彝銘,凡周室與 ‘南夷’用兵之事尤幾于累代不絕。故徐、楚實商文化之嫡系,南北二流實商周之派演。商人氣質傾向藝術,彝器之製作精絕千古,而好飲酒,好田獵,好崇祀鬼 神,均其超現實性之證。周人氣質則偏重現實。與古人所謂‘殷尚質,周尚文’者適得其反。民族之商周,益以地域之南北,故二系之色彩渾如涇渭之異流。然自春 秋而後,氏族畛域漸就混同,文化色彩亦趨畫一,證諸彝銘,則北自燕晉,南迄徐吳,東自齊邾,西迄秦鄀,構思既見從同,用韻亦復一致,是足徵周末之中州確已 有‘書同文,行同倫’之實際。真按:行同輪? 未 幾至嬴秦而一統,勢所必然也。”郭沫若利用青銅器及其銘文分析商、周文化之特色及春秋以來趨同之大勢,高屋建瓴,發人深思。至於具體史事之考訂,為例尤 繁。郭沫若曾舉一例說:“以恭王言,《太平御覽》八十五引《帝王世紀》云在位二十年。《通鑑外紀》云在位十年,又引皇甫謐說在位二十五年。後世《皇極經 世》諸書復推算為十二年,世多視為定說。然今存世有曹鼎第二器,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踖之異體:字號 B04917 正字 【踖】足-08-15 音讀 (一)ㄐ|ˊ (二)ㄑㄩㄝˋ 釋義 (一)ㄐ|ˊ踐踏。廣韻.入聲.昔韻:「踖,踐也。」禮記.曲禮上 :「毋踐屨,毋踖席。」鄭玄.注:「踖,躐也。」(二)ㄑㄩㄝˋ馬跑得很快的樣子。廣韻.平聲.藥韻:「踖,馺也。」 其銘云:‘隹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王在周新宮,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字號 C18355 正字 【龏】龍-03-19 音讀 ㄍㄨㄥ龏,異體字字典尚未用系統字也. 王射于射盧。’龏王即恭王。……本器明言恭王有十又五年,彼二十五年說與二十年說雖未知孰是,然如十二年說與十年說,則皆非也。”金文與古史研究密切相關的內容,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舉有若干例。如:“記述分封的西周前期青銅器,是1954年在江蘇丹徒煙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商周金文錄遺》167)。銘文詳紀周王賜予宜侯的物品以及授土、授民的數字,對了解當時的‘封建’制度很有幫助

433

。”有關戰爭的金文:“1976年在陝西臨潼出土的利簋,銘載武王征商,戰勝紂王的日子是甲子,與《尚書》、《逸周書》等文獻記載完全相合。”“1980年 陝西長安下泉村發現的多友鼎,也是記周朝與儼狁的戰爭的。鼎銘二十二行,二百七十八字,詳述儼狁侵伐京師,王命武公追擊,武公於是令多友率領兵車西追。經 過幾次交戰,所俘戰車即在一百二十七輛以上,可見戰爭的規模。這暗示我們,儼狁雖係戎人,並不僅僅是游牧騎射,而是有較高文化的民族。”由這些例子,可以 想見金文在史學研究上的重要。當然,誠如郭沫若所說,“年代之考訂則戛戛乎其難”,金文的繫年還有待進一步努力,繫年問題解決了,金文的史料價值會大大增 加。

434

第十三章 出土文獻概述(下)

三、簡帛文獻

   簡,指簡牘。簡是竹或木製成的長條,用繩編連為冊,用來作書寫材料。牘則是木製的方版,用於寫信或 上奏,也用於其他內容的文字記載。甲骨文裡有“冊”、“典”字,說明商代通用的書寫材料是簡。這種竹木材料至東晉才最終被紙代替。帛是絲織品,作為書寫材 料,幾乎與簡冊同時並行。歷史上簡策出土屢見記載,漢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所得古文經書及晉太康二年汲冢出土竹書是影響最大的兩次。自19世紀末以來,出土簡帛文獻較多,與甲骨文、金文、敦煌文獻、明清檔案一樣,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形成了國際性新學科,是文獻領域不可忽視的新天地。

(一)近世出土簡帛文獻概況

  1.曾侯乙墓竹簡。1978年發掘,地點在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墓主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曾侯乙。出土竹簡240枚,經整理,全部有字簡編為215號。簡文照片、釋文及考釋見1989年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曾侯乙墓》(上下冊)中。簡文所記係用於葬儀的車、馬以及配套的車馬器、兵器、甲冑等物的數量。車馬有自備的,有他人贈送的。贈送者有 王、太子、令尹、魯陽公、陽城君等,魯陽、陽城都是楚邑,王、太子、令尹無疑也是楚國的,簡文中又稱楚國莫敖(官位次于令尹)為“大莫敖”。簡文字體風格 與楚國文字一致。說明曾國已成為楚國的附庸國

435

。這批竹簡在出土竹簡中時代較早(參《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卷裘錫圭“曾侯乙墓竹簡”條)。

  2.戰國楚簡(湖北)。湖北江陵、荊門一帶分布著數量龐大的楚國墓群,這是戰國時期楚國郢都所在地。20世紀60年代以來,對這一帶楚墓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在江陵天星觀1號墓,望山1號、2號墓,藤店1號墓,秦家嘴三座楚墓,九店56號、621號墓,雞公山48號墓,荊門包山2號墓,郭店1號墓等楚墓都出土了竹簡,迄今發現竹簡字數四萬字以上,價值最大的是199310月出土的郭店楚簡。郭店1號墓1993年秋被盜,隨後由考古工作者進行發掘,真批:哈!還是盜墓的識貨! 所出竹簡804枚,清理出有字簡730枚,收入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簡》一書。該書除圖版外還有釋文與注釋。郭店1號 楚墓時代為戰國中期後段,所出竹簡主要是道家和儒家的著作。道家的有《老子》甲、乙、丙三組摘抄本,丙本附有《大(太)一生水》,是對《老子》的解說引 申。儒家的有《緇衣》、《五行》、《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六德》、《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諸篇。另有《唐虞之道》、《忠信之 道》、《語叢》。

  3.戰國楚簡(湖南)。湖南長沙一帶與湖北江陵一樣,分布著龐大的楚國墓群,20世紀50年代以來,被發掘者有一千數百座。其中五里牌406號墓出土竹簡38枚(1951年),仰天湖25號墓出土竹簡43枚(1953年),臨澧九里1號墓出土竹簡100多枚,慈利石板36號墓出土竹簡約1000枚(斷為4371枚)。九里楚簡為占卜之辭,五里牌、仰天湖楚簡均係策。真按:詞:遣1 qin ㄑ〡ㄢˇ〕〔《廣韻》去演切,上獮,溪。〕1.派遣,差遣。《墨子‧非儒下》:“﹝ 孔子 ﹞乃遣 子貢 ,因 南郭惠子 以見 田常 ,勸之伐 。”《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乃約車幣而遣之。”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詞:“持節 雲中 ,何日遣 馮唐 ?”《紅樓夢》第二一回:“正鬧, 賈母 遣人來叫他吃飯。” 蕭紅 《王阿嫂的死》:“ 張地主 趁他睡在草堆的時候,遣人偷把草堆點了!”2.發送,打發。《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子犯 謀,醉而遣之。”《漢書‧周昌傳》:“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詔。” 沈覆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先生知其情,即致書吾父,出十題而遣余暫歸,喜同戍人得赦。”3.放逐;發配。《左傳‧哀公二十五年》:“ 在朝,使吏遣諸其室。” 杜預 注:“難面逐之,先逐其家。”《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王 乃使人遣 白起 ,不得留 咸陽 中。” 韓愈 《女挐壙銘》:“ 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 林則徐《續獲傳習青蓮教之劉青泉審明定擬摺》:“竊照 陝西省 上年拏獲傳習青蓮教匪徒 周位倫 等,經前撫臣 李星沅 審明,分別問擬斬遣徒罪具奏,接准部覆在案。”4.古代指丈夫休棄妻子。《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後娶》:“ 王氏 悽愴,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禮遣。”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二場:“我又聽說有一位公子的夫人穿了絲織的衣裳,被丞相發覺了,說她違背家規,遣回家去叫她自殺了,是真的嗎?”5.釋放。《國語‧越語下》:“﹝ 越王 句踐 ﹞令大夫 守於國,與 范蠡 入宦於 。三年,而 人遣之。”《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輒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復 官名。”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五:“若經赦死囚遣而復來者處死,鄰居舍匿之家蔽占不舉者,亦以其罪坐之。”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即或幸而不死,則遣以歸農。”6.排除;抒發。《晉書‧王濬傳》:“吾始懼 鄧艾 之事,畏禍及,不得無言,亦不能遣諸胸中,是吾褊也。”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夫以諷諭之詩長於激,閑適之詩長於遣。” 張居正 《三乞守制疏》:“夫人之最難遣者,憂思之情也。”粵劇《搜書院》:“又到重陽佳節天,我把襟懷盡遣。”7.運用,使用。參見“ 遣詞 ”。8.使,讓。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禾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餘地,務遣深細,不得趁多。”《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瓦礫似生光,遣枯林之花秀。”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憑君寄語雨前蕊,莫遣紅雨隨風飛。”9.雨止放晴。 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十一:“凡久雨至午少止,謂之遣晝。在正午遣,或可晴,午前遣,則午後雨不可勝。”遣2 qin ㄑ〡ㄢˋ〕〔《廣韻》去戰切,去線,溪。〕1.古時隨葬之物。《儀禮‧既夕禮》:“書遣於策,乃代哭如初。” 鄭玄 注:“遣猶送也,謂所當藏物茵以下。”2.指遣策。《儀禮‧既夕禮》:“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主人主婦皆不哭,讀遣卒,命哭,滅燭出。” 鄭玄 注:“遣者,入壙之物。”3.古代將葬時祭奠。《禮記‧檀弓下》:“始死,脯醢之奠;將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 鄭玄 注:“葬有遣奠。”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夫宮室新成則有發,喪紀祖載則有遣。” 石板楚墓為戰國中期前段墓葬,其中所出楚簡多係先秦古籍,可與傳世的《國語‧吳語》、《逸周書‧大武》、《管子‧霸形》等書對勘,為《國語》、《逸周書》成書年代提供旁證,文獻價值較高(參《新中國考古五十年》)。

 4.戰國楚簡(河南)。河南信陽長台關1號楚墓1957年發掘出土竹簡兩組,一組281000餘字,為記隨葬物的遣策真按:詞:【遣2策】隨葬物的清單。《儀禮‧既夕禮》:“書遣於策。” 鄭玄 注:“策,簡也;遣猶送也,謂所當藏茵以下。” 賈公彥 疏:“則盡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贈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書之於策。”《文物》1976年第10期:“遣策,不僅是墓葬隨葬品的清單……它對於墓葬研究有一定的價值。”遣2 qin ㄑ〡ㄢˋ〕 另一組殘片,僅存500多字,內容可能是死者生平

436

  5.雲夢秦簡。1975年湖北雲夢縣睡虎地11號秦墓出土竹簡1155枚(另殘片80片),從竹簡推斷墓主為秦獄吏喜,簡文內容主要是法律、行政文書及關於吉凶時日的占書。包括《編年紀》53簡、《語書》14簡、《秦律十八種》202簡、《效律》61簡、《秦律雜抄》42簡、《封診式98簡、真按:詞無!待查!《封診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豐富的法醫學內容的法科學書籍。http://www.fmed.net/info/read/history/200407/187.html http://www.jianbo.org/Wxbz/2002/shuihudi/mulu.htm http://www.jianbo.org/Wxbz/2002/shuihudi/fengzhenshi.htm 《為吏之道》51簡、《日書》甲種166簡、《日書》乙種257簡。其中《語書》、《封診式》、《日書》乙種三種有標題在最後一簡簡背,《效律》有標題在第一簡簡背。《編年紀》記秦昭王元年(前306)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間事,可作為這批秦簡斷代的參考。197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收入了《日書》兩種以外的所有秦簡,並有釋文、注釋、語譯。

  6.江陵秦簡。1993年江陵王家15號秦墓出土《日書》、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 《效律》、《易占》等類秦簡。《易占》與前人稱引的《歸藏》大部分吻合,為《歸藏》的真偽及時代問題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證據,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參《新中國考古五十年》)。

  7.馬王堆漢墓帛書。197312月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約2912萬字,該墓入葬時間為漢文帝十二年。根據書體、避諱字和帛書上出現的紀年內容,專家推定為秦末至西漢初抄寫。這些帛書被整理成《馬王堆漢墓帛書》六冊由文物出版社從1981年開始陸續分冊出版。這批帛書屬於書籍,大都無書名,整理時據內容擬定了書名。主要有:

  《老子》甲本及卷後佚書四種,存46513000多字,寫在半幅帛上,字體在篆隸之間。不避劉邦諱,大概抄於高祖即帝位前。四種佚書定名為《五行》、《九主》、《明君》、《德聖》。

  《老子》乙本及卷前佚書四種,共25216000多字,寫在一幅整帛上真按:疑當作一整幅帛上! 字體為隸書。避劉邦諱,估計抄於文帝初。四種佚書原有題目:《經法》、《十大經》、《稱》、《道原》。

437

  《周易》及卷後佚書五種,真按:不解之處!真按-何故為卷後卷前也.俟考. 隸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六十四卦》及卷後佚書《二三子問》,無篇題。第二部分為《繫辭》和卷後佚書,佚書為《易之義》、《要》、《昭力》、《繆和》(後三種為原題)。《六十四卦》存93行約4900餘字。《繫辭》約6700餘字。佚書五種共36行約9600字。

  《春秋事語》,存1697行約2000餘字,隸書,寫於半幅的帛書上,原無題目。每章記一事,重在記言,不分國,亦不編年,所記史事上起魯隱公被殺,下至三家滅智氏。

  《戰國縱橫家書》,存2732511000多字,字體在篆隸之間,寫在半幅的帛上。其中11章見於《戰國策》、《史記》,文句大體相同。另16章為佚文,主要記蘇秦游說活動。

  《刑德》甲乙丙三件,內容屬於兵陰陽家。

  《五星占》,存144行約8000字,隸書,保存甘氏和石氏天文書的一部分,為現存較早的一部天文書。

  《相馬經》,存77行約5200字,隸書。絕大部分為傳世《相馬經》所無。

  《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書四種。共存462行。佚書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經》、《陰陽脈死候》,均係擬題。

  《導引圖》及卷前佚書二種。全長1.4米,均無題目。《導引圖》長1米。佚書共261500多字。第一種8行為《卻穀食氣》。第二種從第9行開始,內容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基本相同。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經復原為長寬各96厘米的正方形。《駐軍圖》,經復原為長98厘米、寬78厘米的長方形。兩幅地圖為今存最古老的地圖。

  8.阜陽漢簡。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漢墓出土,考古學家推測為汝陰侯夏侯灶墓,夏侯灶卒於漢文帝十五年。墓早期被盜,竹簡斷裂嚴重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