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薛能《秋夜旅舍詩》:三秋木落半年客,滿地月明何處砧。杜荀鶴詩:三秋客路湖光外,萬里鄉關楚邑東。”共10條。
以“秋”字結尾的詞語,很容易就得到278個,而每個詞語又都羅列眾多的用例,假如在詩詞創作中選用以“秋”字結尾的詞藻,就左右逢源了。當然要注釋古詩詞,同樣也容易查到這些詞藻的出處。這是字書、辭書所不能比擬的。真按:注釋方法論
從上面舉的例子,還可以看出《佩文韻府》的重要用途,那就是查尋詩句的著者和詩題。例如“野曠天低 樹,江清月近人”,要知道這兩句詩是何人所作,全詩是什麼,可查“野曠”,在《佩文韻府》卷八十二《漾韻》“曠”字下有“野曠”一條,下有“孟浩然詩:野 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查《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孟浩然詩有《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古人引詩有時不點明何人 何詩,用這種辦法可查得原詩及作者。真批:此處卻忽略要無全文檢索,則只知孟浩然詩再查全唐詩不就要通盤查找起(最多依五、七言體不同而可別爾)
3.校勘、考訂古書
《四庫提要》卷六十九《水經注》提要:“是書自明以來,絕無善本。惟朱謀■所校盛行於世,真按:土韋 而 舛謬亦復相仍。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案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見,其中脫簡錯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其道元自序一篇,諸本皆佚,亦 惟《永樂大典》僅存。蓋當時所據猶屬宋槧善本也。謹排比原文,與近代本鉤稽校勘,凡補其缺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刪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 三千七百一十五字,神明煥然,頓還舊觀。”按《水經注》由戴震據《永樂大典》本校訂,收入《四庫全書》,係當時最善之本。
《趙守儼文存‧校史淺談》:“唐宋類書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玉海》等,都是我們校勘古書的重要憑借。”“如《魏書‧樂志》有脫頁,清代盧文弨據《通典》補了幾十個字,後來陳垣先生又據《冊府元龜》 卷五六七把它補全(點校本2832頁及2845頁校勘記〔11〕)
282
,當時就引起史學界注意。然而此書《禮志》四(點校本2801頁)及《刑罰志》(點校本2881頁)也有脫頁,因為文字似乎銜接,長期沒有被發現。十幾年前唐長孺先生整理《魏書》時發現了這一問題,並在《冊府元龜》卷五八一和六一五中找到了所缺文字,把脫頁補上。”作為著名類書的《冊府元龜》,其校勘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4.輯佚
類書因為是大量摘引古書而成,所以是輯佚書的重要來源。《太平廣記》所引古小說約五百種,原書已有 大半失傳,可從《廣記》中輯出這些古小說的佚文。《二十四史》中的《舊五代史》在明清之際亡佚,現在的本子是邵晉涵在四庫館時從《永樂大典》、《冊府元 龜》等類書中逐條輯出,排纂而成。《太平御覽》引書1689種,十之七八都已不傳,因而大量佚書賴《御覽》保存了若干佚文,《御覽》也就成為輯佚的寶庫。
(四)類書舉要
1.《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撰
此書係虞世南任隋秘書郎時所編。“北堂”是隋秘書省後堂。世南,字伯施,真按:虞世南 越州餘姚人。《舊唐書》、《新唐書》有傳,均不及《北堂書鈔》事。真批:怪哉,怎不惹人疑耶? 在 唐朝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極受太宗尊重,太宗稱世南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世南卒,太宗曰:“石渠、東觀之中無復人矣。”未幾 太宗為詩一篇,追述往古興亡之道,繼而嘆曰:“鍾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朕之此詩,將何以示?”令褚遂良詣其靈帳讀訖焚之,冀世南神思感悟。世南早受業于 顧野王,真按:虞世南與顧野王 十餘年精思不倦,以博學名。善屬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真按:虞世南與徐陵 同郡沙門智永善王羲之書,世南師焉,妙得其體。真按:虞世南與智永 所以五絕之中博學、文辭、書翰均淵源有自。《新唐書》云:“大業中累至秘書郎
283
, 煬帝雖愛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為七品十年不徙。”《四庫提要》引劉禹錫《嘉話錄》曰:“虞公之為 秘書,于省後堂集群書中事可為文用者,號為《北堂書鈔》。”此書宋元以來流傳未廣,且有殘缺,直到明萬曆二十八年才有陳禹謨刻本,陳氏有所增刪,破壞了原 書面貌,不是善本。清嘉慶間孫星衍得元末明初陶宗儀的鈔本,稱為影宋鈔本,約請嚴可均、王石華、洪頤煊、王引之、錢東垣、顧廣圻等校訂,差數十卷未完成。 後歸何夢華,又歸閩人陳蘭鄰。同治四年周星詒以重金購得,為鎮庫之寶,顏藏書處曰“書鈔閣”。後星詒虧公帑無以償,蔣鳳藻資助三千金,乃以藏書歸蔣氏,遂 為秦漢十印齋所有。蔣氏之後又歸常熟翁斌孫,建國後翁氏後人翁之熹以藏書捐獻國家,今藏北圖。當此書在周星詒書鈔閣時,真按:周星詒 光緒七年南海孔廣陶嘗借去二百日,鳩工影鈔,並分辨諸家校語,以五色筆分別錄之。又與三個兒子以及林國賡、傅以禮等續加校訂,至光緒十四年刻成,名《影宋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這是迄今最完善的刻本。其五色影鈔本現存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北堂書鈔》據《郡齋讀書志》有173卷,分80部801類。但孔刻本僅19部,可見多有散佚。
《北堂書鈔》每部之中各分子目,每一目先摘群書字句,用大字排列,再用雙行小字注書名或列出原文。例如《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車部》中《指南車》五:
“周公所作,馬鈞遺法。”下注:“崔豹《古今輿服注》云:大駕指南車,舊說周公所作。周公致治太平,越裳氏重譯來貢,使者迷其歸路。周公錫以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真按:又見瀚典:/~/通典/禮典凡一百卷/卷六十四 禮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禮九/天子車輅/指南車/周 - 1799 - 載之以南,期年而得反其國。使大夫婁將送至國而還,亦乘司南而背所指,亦期年而還。至始以屬巾車氏,收而載之,常為前導。車法具在尚方故事。漢末喪亂,其法中絕。馬鈞悟而作焉。今指南車,馬先生之遺法也。”
284
“周公所作,馬鈞遺法”二語是從這段《古今輿服注》的故事中概括出來的,而《古今輿服注》則作為注。其編輯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嘉話錄》所說“集群書中事可為文用者”,是為了寫文章遣詞用事而備檢的工具書。
《北堂書鈔》引書八百餘種,詩文集尚不在內,其十之八九已亡佚,而且都是隋以前的古書,因此在輯佚方面用途很大,在校勘現存古書方面也極有用,另外其中還保存大量史料,因而是一部重要類書。
2.《藝文類聚》一百卷,唐歐陽詢等編
此係唐高祖李淵武德五年命歐陽詢、令狐德棻等十餘人編集,歷三年完成,至今保存完整。宋葉大慶《考古質疑》稱是書引及蘇味道、李嶠、沈佺期、宋之問詩,皆在歐陽詢後,知傳寫又有增加(詳《四庫提要》)。
是書分46部727小類。
歐陽詢序云:“九流百氏,為說不同。延閣石渠,架藏繁積。周流極源,頗難尋究。披條索貫,日用弘 多。卒欲摘其菁華,採其指要,事同游海,義等觀天。”又云:“《流別》、《文選》,專取其文,《皇覽》、《遍略》,直書其事。文義既殊,尋檢難一,爰詔撰 其事且文,棄其浮雜,刪其冗長。……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後,俾夫覽者易為功,作者資其用。”
由此可見,《藝文類聚》對類書進行了改造。前代類書專門類事,即只列故事,不列文章,《藝文類聚》則于類事之後又列詩文。如卷四十三《樂部》三《舞》,先列《爾雅》、《尚書》至《吳書》關於舞的材料二十五條。然後列[詩]十三首、[賦]三篇(後漢傅毅《舞賦》、張衡《舞賦》、梁簡文帝《舞賦》)。這些詩賦屬於同一題材,我們從事創作固然要向前人學習,或者模仿前人,或者採用這方面的詞藻、典故。我們要從事古典文學鑑賞,同一題材的作品前後比較是重要方法之一
285
, 我想《藝文類聚》可以提供幫助。至於校勘和輯佚書、輯詩文,更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源泉。《四庫提要》 云:“隋以前遺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書,尚略資考證。宋周必大校《文苑英華》多引是集。而近代馮惟訥《詩紀》、梅鼎祚《文紀》、張溥《百三家集》從 此採出者尤多。亦所謂殘膏剩馥,沾溉百代者矣。”
打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每一篇都注有出處。其中 出自《藝文類聚》者比比皆是。逯書收潘岳詩二十三首,有七首出自《藝文類聚》。晉傅咸詩十九首,有十一首最早見於《藝文類聚》。其他可以想見。因此這部書 是研究唐以前文史必備的工具書。
該書主要版本:A.1959年中華書局影印宋紹興刻本。B.1965年中華書局排印汪紹楹校勘本。C.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汪本,附《書名篇名索引》、《人名索引》,極便使用。
3.《初學記》三十卷,唐徐堅等編
《四庫提要》引《南部新書》載:“開元十三年五月集賢學士徐堅等纂經史文章之要,以類相從,上制曰《初學記》。”
《大唐新語》卷九:“玄宗謂張說曰:‘兒子等欲學綴文,須檢事及看文體。《御覽》之輩,真批:此絕非太平御覽,不知加書名者指何部書也.○下文有「修文御覽」應即指此(但得是玄宗前修成才行) 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說與徐堅、韋述等編此進上,以《初學記》為名。”
可見這部書是唐玄宗為方便兒子學習而命張說、徐堅等編輯的類書。
書凡23部313子目,每子目又分敘事、敘對、詩文三部分。
其敘事部分經過精心編排,把類事連綴起來,成為一篇說明文章。這與以往類書不同。其“事對”,前文已列舉卷三《秋》,此不再舉。其詩文部分則類似《藝文類聚》。
此書是以知識為重點的類書。《四庫提要》稱:“其所採摭皆隋以前古書,而去取謹嚴,多可應用
286
,在唐人類書中,博不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若《北堂書鈔》及《六帖》,則出此書下遠矣。”
此書的作用仍不過查找史料及詞藻、校勘古書、輯佚書等方面。
此書主要版本:A.宋紹興十七年東陽崇川余四十三郎刊本,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餘之簡化字. 作《新雕初學記》三十卷。日本宮內省書陵部藏。B.明嘉靖十年安國桂坡館刻本。C.明嘉靖十三年晉府虛益堂刻本。D.清乾隆內府刊《古香齋袖珍十種》本。E.1962年中華書局排印司義祖點校本,用古香齋本為底本,校以桂坡館本以及嚴可均、陸心源校,製成《校勘表》附各卷後。1979年重印。許逸民有《初學記索引》與此書配套。
4.《太平廣記》五百卷,宋李昉等編
書凡92類150多細目。宋太宗命李昉等編,太平興國三年成書。六年正月敕雕版印行。《四庫提要》稱:“所採書三百四十五種,古來軼聞瑣事、僻笈遺文,咸在焉。卷帙輕者,往往全部收入,蓋小說家之淵海也。”
此書于每細目下羅列故事,各條故事都有小標題,末尾注出處。所採係漢晉至北宋初的小說、筆記、野史等書的故事,所以《四庫全書》入之於小說家。說它是“小說家之淵海”。這部書保存了近7000則故事,其中主要是小說,這些小說如果沒有《廣記》收錄保存,恐怕大半已亡佚了,研究小說史恐怕完全會處於另一種條件之下。所以這部書的第一大用途是提供小說史料。第二大用途是用於小說輯佚。據鄧嗣禹統計,所引之書475種,存者235,佚者240(《太平廣記引得序》)。魯迅《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都大量取資于《太平廣記》。
除小說外,本書還有大量歷史人物事跡、典章制度、名物、地理、風俗、中外關係、科學技術方面的史料。
287
《太平廣記》對宋元明清文學都有很大影響。最早保存在《太平廣記》中的唐元稹《鶯鶯傳》,是《西廂 記》的創作依據。最早存于《太平廣記》的唐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傳》,在元代被尚仲賢改編成《洞庭湖柳毅傳書雜劇》(《元曲選》本)。宋元話本、明清擬 話本及宋元明清小說以《太平廣記》中的故事為藍本的也屢見不鮮。
現存主要版本:A.明嘉靖四十五年談愷刻本。B.明許自昌刻本。C.明活字印本(北京大學、黃永年先生各藏一部)。D.《四庫全書》本。E.民國進步書局石印《筆記小說大觀》本。F.1961年中華書局排印汪紹楹整理本,以談刻為底本,校以明沈氏野竹齋抄本、清陳鱣校宋本,參校明許自昌本、清黃晟刻本。1986年再版。
索引:A.哈佛燕京學社《太平廣記引得》(鄧嗣禹編,1933年)。B.中華書局《太平廣記索引》(1982年版)。
5.《太平御覽》一千卷,宋李昉等編
是書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命李昉等修,八年書成。《玉海》卷五十四引《太宗實錄》:
太平興國二年三月戊寅詔翰林學士李昉、扈蒙、左補闕知制誥李穆、太子少詹事湯悅、太子率更令徐鉉、太子中允張洎、左補闕李克勤、右拾遺宋白、太子中允陳鄂、光祿寺丞徐用賓、太府寺丞吳淑、國子寺丞舒雅、少府監丞呂文仲、阮思道等,同以前代《修文御覽》、真按:前文有御覽者,當即此御覽也. 《藝文類聚》、《文思博要》及諸書,分門編為一千卷。
又曰:
八年十一月庚辰詔:史館所修《太平總類》一千卷,宜令日進三卷,朕當親覽焉。自十二月一日為始。……十二月庚子書成。詔曰:史館新纂《太平總類》一千卷,真按:太平御覽 包括群書,指掌千古,頗資乙夜之覽,何止名山之藏?用錫佳稱,以傳來裔。可改名《太平御覽》。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