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July 20, 2008

31

原易(9/724

  謹按:《原易》上下二卷,不著撰人姓氏。上卷“原太極圖書”諸條、下卷卦爻諸條,所列諸圖及解釋卦爻,皆前人諸書所已見者。朱彝尊《經義考》無此書名。不知其作書時代。真按:經義考漏收之書 或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二”著錄。

讀易蒐(9/785

   謹按:《讀易蒐》十二卷,明鄭賡唐著。賡唐,縉雲人。天啟丁卯舉人,官福建按察司僉事。用《注疏》 本,每卦之末附論一篇。至《繫辭》雖分一章、二章,而此書直加以“天尊章”、“設位章”名目,則是自造篇名,變古式矣。《說卦》章次又有刪併,而又無說以 處之,皆於經不合。其書序稱“丁亥”,是作於國朝順治四年,刻於康熙二十年。或酌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周易明善錄(14/1243

  謹按:《周易明善錄》二卷,明徐繼發著。繼發字繩武,江西人。其書專以圖說為主,因及占筮、律呂諸說,皆由《易》圖而推演之。前有鄧鍾岳序並繼發自序。或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麗奇軒易經講義(13/1148

  謹按:《麗奇軒易經講義》二冊,不分卷數,明文安紀克揚著。其書不錄正文,每卦每節約詁數條。前有其婿高光夔序。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32

周易起元(12/987

  謹按:《周易起元》十八卷,國朝陳圖著。圖字寄巖,永豐人。是書於所解之中多增入圖說,故其前目特題“分卷附圖”之名,然究屬好異,徒生枝節,至其以卦爻詞皆為叶韻,并其所分句讀之處殊為破碎,不足取也。或酌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易大象說錄(10/798

  謹按:《易大象說錄》二卷,國朝〔吳〕舒鳧著。真按:四庫採進書目有國朝吳人舒鳧撰語. 鳧一名逸,字吳山,吳人。因杭人施相《周易大象頌》而為此書,專釋大象,每條附以贊語。其中改“天行健”為“天行乾”、“天地交”為“地天交”之類,後跋述其自言“不闕疑而改經文,獲罪千古”,蓋已自知之矣,然實本無疑可闕而妄改之也。真按:翁方綱之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之經學 前有《施相傳》,謂崇禎乙卯相年十七,明崇禎無乙卯,此當是“己卯”之訛。或姑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周易惜陰錄(12/1002

  謹按:《周易惜陰錄》四十六卷,國朝江陰徐世沐著。世沐所著《四書惜陰錄》,自題曰“惜陰二集”,此則題曰“惜陰錄四集”,下又云“徐世沐測”,又注云“以蠡測海”,其體式之陋如此。真按:徐世沐之為人 真按:摘要-可笑,某讀至此都不免笑出了!亭林所譏自作自注者,殆此之類歟! 至其解經皆以變爻為主,已屬偏枯,真按:翁方綱之易學 而其拘滯不通尤非一處。或僅存目已為幸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真按:翁方綱之四庫學所用的術語 真按:擬勉強存目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真按:擬存目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周易存義錄(12/1003

  謹按:《周易存義錄》十二卷,國朝江陰徐世沐著。即其所為《周易惜陰錄》者而節縮之

33

,與《惜陰錄》初無區別之義,而分為兩書,題云“演釋”,蓋其人好以解經自命如此。真按:徐世沐之為人 或亦附存其目。真按:翁方綱之四庫學所用的術語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真按:擬存目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周易惜陰詩集(12/1003

  謹按:《周易惜陰詩集》三卷,國朝江陰徐世沐著。世沐既撰《周易惜陰錄》,復取經傳諸義,分題為四言贊,五言、七言詩至百千首,毫無當於經義。又其《惜陰錄》用《本義》本,而此詩集所詠彖爻象傳,次第又從《注疏》本,則固無一定之見,徒為煩贅而已。或亦附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易宮(9/763

   謹按:《易宮》三十八卷,國朝吳隆元著。隆元,歸安人,康熙甲戌進士,官太常少卿。其書末缺《雜卦 傳》,中亦多有脫缺處,又有塗乙處。味其中小注,則是其門人所記隆元之稿,而非其所手定也。其名“易宮”者,以不反對之卦為“錯”,反對之卦為“綜”。錯 者一卦自為一宮,綜者兩卦合為一宮。上經三十卦,不反對者六,合之為十八卦;下經三十四卦,不反對者二,合之亦十八卦。此二篇天然之數,明來知德以“錯 綜”二字括之,此取其義,而以邵子“三十六宮”之語名其書,與京房“宮世”之“宮”不同。或酌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周易闡理(10/791

  謹按:《周易闡理》四卷,國朝戴虞臯著。虞臯字愷選,號遯軒,崑山諸生

34

。用《注疏》本,所釋粗淺無足觀。其卷前《授受源流》一篇,以為五行、卜筮製於文王。又謂康節機巧,橫渠粗疏,晦庵支離,則輕議儒先,幾於誣妄矣。真按:翁方綱之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之經學 後跋謂,明嘉靖初其先文學某者著《易解》行世,僅存《繫辭》一編,虞臯為其五世孫,為之增訂云云,然卷中亦不言及。似毋庸存目。真按:翁方綱之四庫學所用的術語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真按:不擬存目而存目者-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象數鈎深圖(11/938

  謹按:《象數鈎深圖》上、中、下三卷,國朝絳州張文炳著。自昔圖《易》者不一家,是書則於卦義、爻位無不各為之圖,以及《太元》、《潛虛》、《皇極》之數皆附圖於後,其大意以明來知德之說為宗。前有自序。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易象數深圖》三卷。真按:本書有鈎亦有鉤也.

易鏡(9/769

  謹按:《易鏡》二冊,不分卷,國朝戴天章著。天章字漢文,湖州府庠生。其書止經文上、下篇,其解釋亦甚略,雜用互變、納甲、五行之說。蓋天章初習《易林補遺》、《易冒》等書,賣卜江湖間,故其說專主占驗,間亦採儒先之語,而非其本意所在矣。或姑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易經碎言(2/71

  謹按:《易經碎言》三卷,國朝應麟著。麟字囿呈,宜黃人。有《屏山草堂集》。其解《易》不載經文,首卷總論卦圖等,其上、下二卷,不依上、下經卦次解之

35

,十翼之傳則無解焉。前有自序。應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易經粹言》三卷。

周易錄疑(4/242

  〔謹按〕:《周易錄疑》二冊刻本,不分卷,國朝陳綽撰,摘解經文字句,每條下又附其子之說。真按:陳湜 所摘初非疑義,而所解專主《本義》,亦無辨疑之處,其曰“錄疑”者,特以諸家講章,如《蒙引》、《存疑》之類,有與《本義》異說者,為之疏通耳。然其說亦皆襲取前人緒餘,解釋文義既於經義無獨得之見,即於《本義》亦不能有所發明也。存目。

又(4/243真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一書重寫提要者

  謹按:《周易錄疑》二冊,無卷次,國朝福安陳綽著。每條摘解經文,又附其子湜識語。此與所著《四書錄疑》皆非疑義之待析者。應存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三”著錄。

易貫(10/792

   謹按:《易貫》十四卷,國朝張敍著。敍字鳳岡,太倉州舉人。乾隆辛未舉經學。是書用《注疏》本,而 以小象總列六爻之後,如《乾》、《坤》二卦例,又以大象置彖傳之前。考象辭列六爻後是吳仁傑所傳鄭本,大象置彖傳前是周燔本,而敍乃以為創獲,蓋不知有 吳、周二本也。至圖學傳自邵子,其位置皆依《說卦》,故歷久不廢。周子《太極圖》初不言八卦,此書皆為紐合。真按: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作强-不復一一校注. 又斥諸儒爻變之說,而以《左氏》所載占法,為《周易》未成經時卜筮家雜用以測驗,則其說亦支離無據。或酌存其目。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