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June 4, 2008

281

家大人聞之曰:「爾之言是也。惟聞天一閣北方多隙地,壘石為坎卦,取生水之義,此實有至理,異日予家「津逮樓」,宜北向,即於壁間以磚作坎卦六象,其謹識之。」⑫

  這裡的「家大人」是指金陵藏書家甘福(17681834),清道光二十年(1832)他曾建造了一座上下三楹的藏書樓,就是這段舊聞中的「津逮樓」,可惜只傳世三十年,就和文宗閣、文匯閣一樣,毀於太平天國攻打南京的戰火中了。

  由於乾隆皇帝的親自過問,七閣的設計者對天一閣的建築思想精髓格外用心領會,並結合自己的藏書實際融匯貫通。建築之前,設計者首先對藏書數量和建築面積的對應關係進行了周詳的考慮。《四庫全書》每部分裝36,000餘冊,納為6,144函,加上《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考證》等書,總共多至6,700餘 函,比天一閣藏書多出一倍以上。因此設計者沿襲了天一閣正宇上下六楹、各通為一間,暗合六之成數的作法,而對內部結構予以很大改進,採取了明兩層暗三層的 「偷工造」法,即外觀重檐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下樓板之間通常被浪費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了一個夾層,全閣上、中、下三層都能用來貯藏書籍。具體安排為: 下層中間為一廣廳,高貫兩層,除閱覽外,儲藏《總目》、《考證》和《古今圖書集成》,左右稍間儲藏《四庫全書》的經部20架;真按:國無!待查!詞:【稍間】梢間。指房屋梢端處的一間,常用以堆放柴草等。《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儀門去兩邊廂房三間,客座一間,稍間過道穿進去第三層,三間臥房,一間廚房,後邊落地緊靠 喬皇親 花園。” 中間一層儲藏史部33架;上層儲藏子部22架和集部28架。這樣既充分利用空間,又節省工料,體現了清代宮廷建築師們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高度造詣和技巧。

⑫ 《白下瑣言》,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卷六。

282

   七閣對「水」的強調比天一閣更為突出。它繼承了天一閣前有曲池,旁有假山的作法,借山水蔥鬱之氣庇護閣書永存。現存文淵、文津、文溯、文瀾四閣以及文源 閣遺址或閣前,或閣後,或閣旁,無一不是以太湖石、雲片石疊推出綿延起伏的假山,除文淵閣是引內金水河之水,上架一三梁石橋外,其它均是鑿挖曲池,並放養 金魚於其中,據說大可盈尺。文源閣的池前還豎有一巨大太湖石,名「石玲峰」。高出水面三丈餘,玲瓏剔透,環孔眾多,正視之,則石如烏雲翻卷;手叩之,音色 如銅。石寬盈丈,四周俱鐫有名臣詩賦,是當年圓明園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塊太湖石,與頤和園樂壽堂前的「青芝岫」齊名。

  外觀上七閣均為水磨絲縫磚牆真按:與四庫全書纂修研究重複,疑同襲一本也! 清 宮慣例的朱紅牆色因其火氣十足而被易為較沉靜無華的灰色,廊柱和窗檻等為綠色。文淵閣還易天一閣的硬山式屋頂為頗具宮廷味的「歇山頂」。屋頂上覆黑琉璃 瓦,檐頭鑲以綠琉璃瓦邊,即所謂的「綠剪邊」。油漆彩畫也一改皇宮中金龍和璽的富貴堂皇,而代以清新的蘇畫,為了顯示建築功能,特地繪以河馬負書和翰墨卷 帙畫面,並以波濤流雲為點綴,色調清雅。北四閣地處皇家宮禁園囿中,在一片金碧輝煌中卓然不群,獨擅樸素之美:南三閣更是與傳統的江南園林和諧一致,達到 了宮廷建築與民間建築的高度統一。

   注重防火的同時,尚要防止潮氣侵入。據記載,七閣閣體的山牆厚達三尺四寸,內牆 四周還安裝了護牆板一層。蟲蛀也是書籍的大敵,為此,七閣之書首先是以珍貴的楠木或樟木製作函套及夾板,其次為免生蟲蟻,七閣周圍不植樹木,隙地僅種青竹 若干,徑可盈寸,高三丈餘,幽靜雅致。稍特殊的是文淵、文溯兩閣,因深居宮禁,不宜種竹真按:不解之處! -為何宮禁不宜種竹?

283

,只種上不多的幾株蒼松,尤顯靜穆拙樸。

   藏書樓不僅貯書,還要供人在樓內閱覽,因此採光、通風問題也被七閣設計者充分考 慮到。七閣正面均設有游廊,並裝欄杆一列,閣內閱覽一般是在一層大廳,為保證光線能盡量多地射入這裡,檻窗後退至楹柱之間,加上外欄低矮,比較其它大多數 清宮建築內的昏暗陰森,七閣內可算明亮宜人了;儲書的書架和博古櫥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詞:【博古】1.通曉古代的事情。 南朝 沈約 《與何胤敕》:“吾雖不學,頗好博古。”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扣其聲,與 王樸 夷則清聲合,而其形不圓側垂,正與 鐘同。然後知 博古好學,不為無據也。” 沈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 陳楓崖 光祿,初以孝廉入 懋勤殿 編校《西清古鑑》,其博古多識,世咸推之。”2.謂圖繪古器物或模仿古代款式。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如 人《考古》《博古》《古玉》三圖。”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五:“她的衣裳,也有風致,藕褐色的大腳褲子,滾了一道青洋緞寬邊,又鑲了道淡青博古辮子。” 碧紗櫥等,被按照需要排放在空曠的大廳內,又使得格局靈動自由,富於變化。

   清王朝對這部「浩如煙海,委若邱山」的巨書的貯藏可謂是極為審慎的,對七座藏書 樓的設計也頗具匠心。盡管四庫七閣是以天一閣為藍圖,原則上與天一閣無異,然而上至大木結構,下逮彩畫雕飾,無不易為官式做法。致使二者之間,孰創孰因, 幾難辨別。七閣外觀古樸典雅,蘊含深意,內中遍藏宏富卷帙,寧靜肅穆,不愧是現存中國古代藏書樓的典範之作。

三、四庫七閣後話

   七份《四庫全書》抄畢送藏七閣後,伴隨著「康雍乾盛世」的餘光,確也度過了半個 多世紀寧靜祥和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嘉慶、道光以後,清朝統治日漸衰微,國家多故,內憂外患,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戰火紛紜,動蕩不堪的時期;清朝滅亡 後,軍閥割據,日本侵華,依舊是戰亂頻仍。在這一百餘年風風雨雨中,七座中國規模最大、氣勢最恢弘的藏書樓與其中的七部《四庫全書》,飽經戰火的摧殘,厄 運接連不斷,與整個國家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首當其衝的是江南三閣。先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鴉片戰爭中

284

, 英國兵艦攻陷鎮江,城內英兵、清兵、土匪橫行無阻,到處殺人放火,混亂中文宗閣的藏書損失了一部分。隔了僅十年,南三閣便遭到了真正的滅頂之災。道光末 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為古老疲憊的中華大地帶來最後一次強大的農民戰爭風暴。太平天國講求自己獨特的宗教信仰,頒行自己的「天歷」,為表示與封建文化的 決絕,徹底反對儒家思想,他們視孔子為「邪神」,儒家經典為「妖書」。所到之處必搗毀孔廟,焚毀典籍,真按:太平天國與儒家 並嚴禁買賣藏讀儒家書籍,很多傳統文化典籍便毀於這場農民起義的戰火之中。真批:哈!無怪乎有文革與本土也!然則今日台灣獨立,又何撓乎!自有所本也.且都為中國人也. 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林鳳翔、羅大綱、李開方等攻打鎮江,222日, 由瓜州挺進金山,使得金山一片火海,金山寺僧眾早以將佛藏移至五峰下院,文宗閣及《四庫全書》無暇顧及,只得聽任火燒,閣與全書遂全部焚毀。太平軍占領鎮 江後,隨即渡江,進克揚州,至使揚州城內外也發生大火,文匯閣及所藏《四庫全書》也被付之一炬。這之前,揚州紳士曾呈請揚州轉運史籌措經費,將全書挪藏在 深山裡,以避戰亂,卻遭到拒絕。大火燒起時,閣上扃鑰完固,人無法進入,竟是一冊都未能搶出。關於文匯閣被毀歷史,一般認為是楊秀清率領的太平軍所至,但 據《咸同廣陵史稿》記述「其實皆大兵之所放也,欲掠重財……以觀猥賊埋伏之有無,即以快趁火打劫之心。」故毀於何人之手,尚無定論。

   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有人認為這兩閣的藏書或許並未全部焚掉,有些借出未歸與揀 拾自焚餘的遺文佚冊會散落民間,甚至可能有百一之存。特別是聽到杭州丁氏兄弟搜集到大量文瀾閣散出的《四庫全書》的消息後,更加受到鼓舞。其中最著名的訪 尋者便是學者莫友芝,他曾於同治四年(1865)專程至鎮揚諸地,悉心詢問兩閣全書的下落,卻毫無所獲,空手而回

285

  咸豐十一年(1861), 杭州城為太平軍攻陷,文瀾閣管理者自逃性命,閣雖存而棟宇半圮,屋頂被毀,閣書星散。杭州鄉紳、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的「八千卷樓」主人丁申、丁丙兄弟避難 至此,偶於市中發現用來包裹東西的字紙,竟全是《四庫全書》的書頁,立即隨手檢拾,便得數十大冊。此時正值其父去世不久,借為其父修墓的機會,丁兄弟請了幾個膽大之人,真按:應係氏之訛! 乘月夜潛入孤山上的文瀾閣,將殘留下的一萬餘卷全書捆扎起來,運出城外。在丁氏兄弟和杭州當地人士的努力搜集下,劫後餘生的文瀾閣《四庫全書》竟也有八千餘冊保存下來,暫時存放在杭州府學尊經閣內。

  光緒六年(1880), 浙江巡撫譚鍾鱗動用巨額絲織款項重建了文瀾閣,閣仍舊制,並遷回了尊經閣內的《四庫全書》。同時丁氏兄弟開始主持補抄全書的工作,他們盡出家藏,並廣泛採 用當地其他藏家藏書,不僅補抄入《四庫全書》原有之書,還補足了全書中有些書籍的闕佚部分,為此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在文獻價值方面比其它幸存三閣之書更 有獨到之處,丁氏兄弟也因他們的義舉而倍受時人和後人的贊揚。辛亥革命以後,浙江省立圖書館建成,文瀾閣因地處孤山腳下,靠山臨水,濕度較大,故將全書遷 入省館西側的紅樓保藏。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國難當頭,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安危格外牽動人心,在館長陳訓慈的奔走呼籲下,7月底全書開始大規模動遷。這一去,直到19467月返杭,在外整整顛沛流離了九年,輾轉浙、閩、贛、湘、黔、川,橫穿南方六省,來回行程逾萬里,這在世界圖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壯舉。1949年以後,由於紅樓年久失修,大樑腐朽,已無法再承擔保藏國寶的重任,政府將位於孤山之巔的青白山居撥作專貯文瀾閣本《四庫全書》之所

286

。此後雖然1969年至1976年由於中蘇珍寶島事件,這部《四庫全書》又被遷至浙江麗水地區的戰備書庫達七年之久,畢竟再無散失,安全無虞地保存到現在。真按:文瀾閣四庫全書之存佚 真批:怪哉!中蘇糾紛怎麼會打到浙江來? 光緒年間重建的文瀾閣較原建之閣更加描金畫銀,氣宇不凡,現如今已被圈在浙江省博物館內,作為一個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向公眾開放。

  當太平軍、捻軍如秋風掃落葉般橫行在南方大地上時,北方的清王朝在英法聯軍的炮火攻擊下焦頭爛額,自顧無暇。咸豐十年(1860), 英法聯軍攻占北京,他們在飽掠圓明園珍寶之後,舉全園而火焚之,大火在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中肆虐了三日,文源閣和其中的《四庫全書》以及貯藏于味 腴書屋的一套《四庫全書薈要》也在這場浩劫中化為灰燼。閣與書從告竣送藏到被毀,在世僅七十餘年。現在的文源閣閣已不存,僅餘閣基,其上青磚仍較為規整; 曲池已涸,高大的「石玲峰」因民國時兩股土匪爭相盜賣不得,被其中一方炸為兩截,轟然坍於蔓草之中。當年曾在四庫館擔任副總裁的彭元瑞、曹文埴題寫的詩文 碑刻,雖湮沒在一片荒蕪中,尚依稀可辨;而乾隆皇帝的御碑已挪至文津街的北京圖書館分館院內,文字僅存其半。整個文源閣遺址和旁邊的舍衛城遺址遙相呼應, 偶有遊人憑弔至此,不勝唏噓慨嘆!至於閣中所藏《四庫全書》,僅聞民國時湖州劉承幹嘉業堂曾藏有鈐「文源閣寶」的全書六冊,此後人世間便不再有此驚鴻一現 了。真按:嘉業堂與四庫全書 真按:劉承幹與四庫全書 真按:文源閣四庫全書之存佚

  文淵、文津、文溯三閣,沒有遭到文源閣被焚的厄運,端賴歷任政府的愛護而完好保存至今。真批:包括偽滿與日政權也! 北京故宮博物院、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均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文淵閣目前仍不對公眾開放外,文津閣和文溯閣都可隨意遊覽,遊人可以盡情一睹二百年前乾隆初建七閣時的風采

287

。只是閣與所藏《四庫全書》早已分離:文淵閣本自1933年運出,便再沒回來。抗日戰爭期間為避戰亂,當時的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將文淵閣所藏《四庫全書》全部裝箱運往上海,此後又輾轉於重慶、南京等地,最後渡過海峽,被運至臺灣,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1914年,民國政府教育部將承德文津閣所藏《四庫全書》調撥給新籌建的京師圖書館收藏,「以宏沾溉」。為紀念此事,當時京師圖書館館舍(即現北京圖書館分館)所臨大街被命名為「文津街」,至今這一地名仍在沿用。從此文津閣本《四庫全書》作為北京圖書館的鎮館之寶一直被妥善收藏;真按:文津閣四庫全書之存佚 辛亥革命後,文溯閣的全書曾一度運至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存放,1925年又被運回瀋陽。1966年, 文化部決定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移交當時的所謂「戰備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代藏,這套書遂從瀋陽被遷至蘭州。甘肅省圖書館在蘭州市郊的乾旱山區,特為 貯藏此書建立了一座新的書庫,據說遠望像一座小小的土城堡。因為蘭州地處內陸,乾燥少雨,極有利於古籍的保藏,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倒也適得其所。真按:文溯閣四庫全書之存佚

四、四庫七閣旁話

  滿清統治中國的267年 間,康雍乾三朝是最為昇平的時期,也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時期。康熙和乾隆二帝都身居龍座六十年,並且都崇尚文化,酷愛典籍,建立了輝煌的文治武 功,他們在促進清朝的學術文化發展和官府藏書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盡管康熙皇帝熱衷於文化的傳播,編定刊行了許多書籍,但他並沒有為那些珍貴的藏書建造一 座華煥堂皇的皇家藏書樓,清朝國家藏書的真正極大發展是在乾隆統治約六十年

288

,以《四庫全書》的編纂和四庫七閣的建立為標誌。七閣的建立,閣內藏書組織、借閱和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官員和機構的設立,標誌著我國封建社會官府藏書發展到最完善、最豐富的階段。

   我們不妨嘗試一下,從現代意義上的圖書館的視角來考察四庫七閣——這七座堪稱中 國封建社會最宏偉的皇家藏書機構,或許對深入認識四庫七閣的歷史功績有所幫助。應當承認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家藏書機構事實上兼有相當於近代的國家圖書 館的職能,而眾所周知,國家圖書館應是以徵集、收藏、整理和指導利用全社會歷史的和現實的文化產品為主要職能的,那麼,比照這些職能,對圍繞《四庫全書》 的編纂和四庫七閣建立的一系列活動進行逐一分析,便不難得出結論了。

  在全國範圍內搜訪徵集圖書,是《四庫全書》編纂初期的首要之舉。通過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的聲勢浩大的徵書活動,真按:四庫全書的徵書期限 共從民間徵書13,000餘種,幾乎網羅了當時的全部出版物,兼及抄本、稿本,甚至碑刻、圖錄等其它歷史文獻。這次朝廷徵書是中國歷代王朝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不僅成功地保證了《四庫全書》的編纂來源,也使得民間典籍充分入藏皇家藏書。盡管早在1537年,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就頒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呈繳本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國內一切出版物必須向皇家圖書館交納兩冊,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早期皇家圖書館圖書的收集,但相比之下,乾隆皇帝的徵書無疑是更加快速、及時,全面而有效的。

  《四庫全書總目》是「乾隆修四庫」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部學術產品。數十位著名學者歷二十年之久,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成書時間 將徵集到的乾隆以前的歷代典籍進行審慎地清理甄選,爬梳輯校

289

, 然後撰寫提要,考證辨析,分類編次,編纂出了這部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官修目錄,顯示了一代學術精華。它在充分總結前代學術成果的基礎上,構建起中國古代最為 完備、最為系統的圖書分類體系。《四庫全書》的編纂在客觀上起到全面整理和總結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作用,其意義便集中體現在這部多達二百卷的《四庫全書總 目》之中。入藏於七閣中的《全書》正是四庫館臣們精心取捨的直接結果,代表了清統治者倡導的學術文化主流。

  四庫七閣所藏之書既是集一國藏書之大成,本也應負起「一代收藏」之重責。由於乾隆皇帝的熱心提倡,七閣之書較以前歷朝皇家藏書的「崇嚴邃閣」更為開放,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國家藏書傳播知識、服務學術的功用。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0年(1736—1795),是中國歷史上對皇家藏書發展貢獻最大的一位皇帝。他對文化政策極其重視,從1772年下令開「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開始,直到四庫七閣的建成和開放,他都親自過問,並且頒布了許多詔諭,他的一系列詔諭集中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對藏書公開利用的重視。早在編書之始,他就曾表明「至於四庫所集,多人間未見之書,朕勤加采訪真按:原間衍一下引號」,徑刪! 非徒廣金匱石室之藏,將以嘉惠藝林,啟牖後學,公天下之好也。」⑬並且認為古書僅靠刊刻來廣為流傳還是不夠的,更多的應該是公開藏書。

  北四閣建成以後,乾隆皇帝看到「文淵閣等禁地森嚴,士子等固不便進內鈔閱」便詔令「翰林院現有存貯底本,如有情殷誦習者,亦許其就近鈔錄,掌院不得勒阻留難

⑬ 《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一諭」。

290

。」⑭極力主張士子們利用翰林院官藏。內廷四閣的《四庫全書》利用畢竟是有限的,除供皇帝御覽外,只許大臣在閱讀翰林院所藏底本遇有疑誤時,還須經領閣事批准,方可入閣查對,一般文人士子根本無緣入內,只能到翰林院抄閱四庫底本。真按:四庫全書的借閱辦法

  在江南建立三閣,本就是「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觀摩謄錄,用昭我國家藏之美富真按:一引作用昭我國家藏書美富! 教 思無窮之盛軌。」⑮乾隆皇帝甚至顧慮到「第恐地方大吏過於珍護,讀書稽古之士,無由得窺美富,廣布流傳。是千緗萬帙徒為插架之供,無裨觀摩之實,殊非朕崇 文典學傳示無窮之意」。遂下詔「如有願讀中秘書者,許其陸續領出,廣為傳寫。」⑯允許民間士子借抄藏書,開放江南三閣。

  然而,江南三閣仍然是珍護嚴密的。數年後,乾隆皇帝又再次諭示:「《四庫全書》薈萃古今載籍,富有美備,不特內府珍藏,籍資乙覽真按:疑當作藉資乙覽! 亦欲以流傳廣播,沾溉藝林。」由於《四庫全書》卷帙浩繁,中多舛誤,乾隆皇帝又令復加詳細仇校,以臻完備。他認為江浙「為人文淵藪,嗜奇好學之士,自必群思博覽,藉廣見聞。從前曾經降旨,準其赴閣檢視抄錄,俾資蒐討,但地方有司恐士子翻閱污損,或至過有珍秘真按:疑當作或至過為珍秘! 以阻爭先快睹之忱,則所頒三分全書,亦僅束之高閣,轉非朕搜輯群書、津逮譽髦之意。」於是,他再次諭令「該省士子有願讀中秘書者,許其呈明到閣鈔閱,但不得任其私自攜歸,以致稍有遺失

⑭ 《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一日諭」。

⑮ 《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八日上諭」。

⑯ 《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四十九年三月上諭」。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