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ly 3, 2008

409

註一一: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一七,子部雜家類十序,三:二四五一。

註 一二:以上所誌各書下之引文悉出「四庫總目」內子部雜家類各書提要,出處如下:㈠卷一一八末葉大慶 「考古質疑」,三:二四八六,㈡卷一二○宋呂希哲「呂氏雜說」,三:二五二五,㈢卷一二一宋宇文紹奕「石林燕語、考異」,三:二五三一,㈣卷一二二元李冶 「敬齋古今黈」,三:二五五五。

註一三:楊師家駱,史記今釋,國學萃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年),頁三○七—五四。

註一四:㈠參考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六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㈣—曆算學及其他科學,頁三三六—四二

  ㈡阮元(清),疇人傳彙編,楊編學術名著五輯科學名著第二集(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一年),四二戴震條,二:五四二。

註一五:秦九韶(宋),數學九章,百叢五六宜稼堂叢書,十八卷(據清道光中上海郁氏刊本影印),卷末郁松年跋云:「……今卽『永樂大典』所載,於其〔明趙琦美本〕誤者正之,疏者辨之,顛倒者次第之,各加案語於下,庶得失不掩,俾算家有所稽考焉。」

註一六:李儼嘗撰「永樂大典算書」,圖書館學季刊二卷二期(民國十七年三月),一八九—九五。又載於「中算史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年,五冊)二:八三—九一。又撰「二十年來中算史料之發現」,科學十七卷一期(民國二二年十月):一—十五。

註一七:全祖望,「鈔永樂大典記」,鮚埼亭集外編卷十七,二:八八九—九一。

410

註 一八:以上所誌各書下之引文悉出「四庫總目」內集部別集類各書提要,出處如下:㈠卷一九九別集十二 「東塘集」,四:三三四九,㈡卷一五二別集五「祠部集」,四:三二○一,㈢卷一九四別集七「濟南集」,四:三二四四,㈣卷一六五別集十八 「碧梧玩芳 集」,四:三四三八,五卷一六一別集十四 「後樂集」,四:三三八二,㈥卷一六四別集十七「庸齋集」,四:三四一六,㈦卷一五五別集八 「潏水集」,四: 三二五七,㈧卷一六○別集十三「緣督集」,四:三三五五,㈨卷一六六別集十九「雙溪醉隱集」,四:三四八九,㈩卷一五四別集七「畫墁集」,四:三二四八, (十一)卷一五八別集十一「漢濱集」,四:三三二五,(十二)卷一六○別集十三「止堂集」,四:三三五四,(十三)卷一六二別集十五「鶴林集」,四:三三 九七。

註一九:劉效鵬,「永樂大典三本戲文與汲古閣本五大南戲結構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一年八月,指導教授:俞大綱、姚一葦)。

註二○:于復華,「宋元南戲『張協狀元』之淨丑角色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一月,指導教授:姚一葦)。

註二一:同註一,十四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㈡—校注古籍、辨偽書、輯佚書㈢校注先秦子書及其他古籍,散見於頁二二四。

註二二:四庫總目卷二九經部春秋類四,「春秋繁露」提要,一:五九八。

註二三:四庫總目卷四○經部小學類一,「方言」提要,一:八三七。

註二四:盧文弨(清),鹽鐵論校補,百叢二三抱經堂叢書群書拾補初編「據清乾隆中餘姚盧氏刊本影印

411

),卷首識語。

 註二五:四庫總目卷六九史部地理:河渠屬,「水經注」提要,二:一四八九。

 註二六:同上,趙一清,水經注釋四十卷刊誤十二卷,二:一四九○—二。

 註二七:王國維,觀堂集林,楊編學術名著二輯讀書劄記叢刊第一集,二二卷二冊(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九年;據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本影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卷十二史林四頁三一A—三四B,「聚珍本戴校水經注跋」,二:五七五—八二。

 註二八:孟森,「商務影印永樂大典水經注已經戴東原刮補塗改弊端隱沒不存記」,天津益世報,民園二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讀書週刊七四期。

 註二九:楊師家駱,「水經注四本異同舉例」,學粹四卷五期(民國五一年八月」:十—二十。

 註三○:楊師家駱,「中國學術名著要旨第四輯—永樂大典民國五二年三月三十日全書出齊時發表之要旨」,中國學誌一卷(民國五二年,世界書局):九二—九三(九三)。

註三一:紀昀奏,「請照殿版各史例刊刻舊五代史奏章」(錄自文津閣本舊五代史」;彭元瑞,「舊五代史鈔本題跋」(錄自彭校本舊五代史」,新校本舊五代史,三:二○三一—三三。

註三二:新校本舊五代史,卷一梁書一祖紀第一,一:一。

註三三:路振(宋),九國志,百叢五二守山閣叢書,十二卷 (據清道光二四年(一八四四)金山錢氏據墨海金壺刊版重編增刊本影印),卷一,「袁襲列傳」,頁一B

註三四:宋時官修,徐松(清)輯,宋會要輯本,楊編學術名著第六輯歷代會要第二期書,五百卷十六冊

412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七年;據前北平圖書館影印本影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

註三五:青山定雄(日),宋會要研究備要目錄(東京:東洋文庫宋代史研究委員會,一九七○年)。

註三六:程會昌,「清孫馮翼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鈔本跋」,頁二八六。

註三七:四庫總目卷一三一子部雜家類存目八雜纂上,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三:二七二三。

註三八:明文皇后,勸善錄,陶宗儀輯、張宗祥重校,說郛(一百卷八冊),一卷(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六年;據涵芬樓排印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一年),卷九七頁七A—九A,八:五六二七—七一。

註三九:李晉華,明代勅撰書考附引得,頁三二。

註四一:永樂大典目錄卷四三頁十八A—十九A

註四一:世界本「大典」冊八七。

註四二:蘇師振申,「經世大典之研究提要」,華學月刊五五期(民國六五年七月):二六—二九(二七)。

註四三:蘇師振申,「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㈣,華學月刊一○四期(民國六七年八月):三五—五九 (四八—五六)。

註四四:四庫總目卷四七史部編年類,「續資治通鑑長編」提要,二:一○三六—三八。

註四五:以上卷一二九六○—七一諸卷內引用書名見世界本「大典」冊六九、七○。

註四六:「大典」卷一二七五九—九三○錄宋高宗一—一七二,其內卷一二九二九—三○,高宗一七二—七三兩卷尚存,前卷錄「中興聖政草」,後卷錄「西陲筆略」(原帙藏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

413

今世界本「大典」未收,楊師家駱有影本),可確定必非「繫年要錄」文,餘則容有據「繫年要錄」補葺之可能。

註四七:續資治通鑑長編新定本,卷三○,楊師家駱眉批案語,一:一五六—五七。

註四八:見世界本「大典I冊六七。

註四九:本節參考以下諸文:

  ㈠楊師家駱,仰風樓文集初編,十二卷(台北:楊門同學會,民國六十年),卷十「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發見」(原係中華學術院第二屆華學會議論文提要),頁九三九—三七。

  ㈡蘇師振申,「元政書經世大典輯佚考—永樂大典對史學貢獻之一」,淡江學報十二期(民國六三年三月:):六五—一○○。

  ㈢蘇師振申,「經世大典之研究提要」,華學月刊五五期(民國六五年七月):二六—二九。

  ㈣蘇師振申,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七三年)。

414

第九章 永樂大典存本待輯書目

   「大典」雖經四庫館臣之大規模採擷,不過取一瓢飲,逕言「菁華己採,糟粕可捐」(四庫提要語),寧 非妄語,後人陸續諸輯作可為明證。即以今存「大典」殘卷而云,雖不過原帙之二八分之一,然爬羅剔抉,其零金碎玉可資採擷者仍復不少,譬諸掘礦,礦藏本身雖 經劫難而殘餘無幾,然礦脈未絕,其輯佚校勘所提供學術研究之資料,仍大有可為。昔趙萬里即嘗就「大典」殘存零帙,分析其可為今役之價值,如卷五三四三潮字 韻,全券敍述廣東潮州府轄境地圖、建置沿革、風俗形勢、壇場戶口、田賦物產、學校古蹟,內引用古志書,明初即己散佚,故此卷「大典」可提供起宋迄明有關潮 州一地政經、史地之重要史料;又卷一三四五○士字韻,內引杜甫、李白以次羅隱、儲光羲、賈島、張籍……等唐季著名詩人之詩篇,皆可和今傳版本比較研究,而 所引唐末詩人王貞自之「靈溪集」及五代詩人詹敦仁之詩篇,更早己散佚,其他宋之詩篇,引用亦多,率多為清新瞻麗之作,此皆捨「大典」旁無他求者(註一)。 趙氏所見尚不免偏於一隅,胡道靜讀影印本「大典」後,更以鳥瞰之眼光道出「大典」剩餘不盡之價值,除宋金元詩文,宋元方志及宋人筆記為一般公認「大典」尚 可輯錄最豐富之資料外,胡氏並提出可為今役者多端,

415

略誌如下:

  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校補;

  二、有關南宋一朝典故遺籍之補闕,如「祖宗官制」、「中興政要」、「中書備對」、「吏部絛法」等;

  三、王冕「梅譜」不僅可資繪畫理論之研究,並可解決畫書目錄學之疑問;

  四、元胡次和「太玄經集注」及陳仁子「太玄經輯注」皆為研究揚子(揚雄)思想與「太玄經」一書之重要文獻;

  五、吳櫕「種藝必用」及張福「種藝必用補遺」大有利於吾國農業發展史之研究。

其 他校補今本者尚多,例繁從略(註二)。姑不論趙、胡二氏探勘之重要性,然類此地氈式之巡搜,祇可得其 概觀而不能彼此貫串,且亦道之未盡,即如楊師家駱己就「大典」中有關宋代史料輯為「永樂大典宋代史料佚文輯存」(註三),既繁且富矣。筆者亦嘗就「大典」 卷二六一一臺字韻內所引元王惲「鳥臺筆補」一書與四部叢刊本「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內之「鳥臺筆補」對勘,互補多處(註四)。

  今日治學,注重方法論之講求,今人又不若昔儒之以腹為笥,即以輯佚之道而論,「上窮碧落下黃泉」漫無旨歸之蒐集

416

, 顯己過時,故欲明「大典」殘帙之內涵究有多少可供輯佚、校勘之用者,索引、書目之作尤所先行。率此之 作,「大典之整理」一節,述之己詳(請參閱章五節二),今僅就此類工作成果之一—永樂大典存本待輯書目,迻錄於後,除揭開今存「大典」實際面目之簾幕外, 並可由目輯書,再就「永樂大典引用書索引」加以彙集,則纂輯「大典」現存資料,何可勝數!

  筆者從事「待輯書目」之作,判定一書之存佚係最困難之事,殆無佚書書目可資稽核。佚書目之為用大矣,楊師家駱嘗云:

   古人編書,皆記其完闕,所以仲尼定書,逸篇俱載;王儉「七志」擧「七略」、「漢志」、「魏簿」 (案:魏祕書郎鄭默「中經(簿)」」所缺之書,別為一志,阮氏「七錄」亦循其例,隋代亦然。唐人收書,只語其有,不語其無,而亡闕之書,無復著錄。朱彝尊 「經義考」存佚均入於錄,張之洞「書目答問」輒注未見傳本,第非廑張空目,蓋欲人之即類之耳(註五)。

楊師家駱並有佚書整理之計劃,其要旨有:

  一、就歷代書志所收之書目,以後者校前者,以求所佚之名數;

417

  二、其於四庫著錄,海內外圖書館、當代藏書家所儲,及坊肆錄目者,概不收入;

  三、雖未刊行,確知有稿本、鈔本者不錄;

  四、四庫存目,近百六十年各家藏目及各書引用書目者為「疑存」;

  五、所錄者惟以四庫以前各目、各補志目認為己佚,及四庫以後各目注明己佚之書,各條以類相次,凡考其人之生平、其書之梗概,並錄取逸文(註六)。

此為楊師家駱「中國圖書大辭典」計劃之一部,惜其「佚書考」僅張其綱目,而卒未竟業。故草目必另覓他途,職是「待輯書目」內各款存佚之審斷乃援引以下諸資料為據:

  一、叢書子目類編:凡傳世刊本之收入叢書者悉為闌入該目。

  二、臺灣公藏善本書目書名索引:彙集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國防研究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私立東海大學等八處善本書目而成,信為著錄公藏善本最豐富之總彙。

  三、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書名索引:同前款所述八處之普通本線裝書目。

  四、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是編不僅為京都大學漢籍藏書目錄,更具有中國歷代著作及作者作品書目之用。

418

  五、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性質同前款(註七)。

筆 者深知定一書之存佚與否,援據「刊本書目」未若「佚書書目」之為確,蓋前者實難網羅所有刊本,而後者 必可定闕佚,然亦莫若其何也。故草目疏漏所在必多。然寧失之多,勿失之寡,其書實有刊本傳世,而未得寓目,濫登草目者,尚可據以剔除;若其書宇內不存,而 「大典」尚保其吉光片羽,而為草目失之交臂者,寧非有負「大典」保存文獻之功。

 永樂大典存本待輯書目

凡例

一、本目之作,就現存「永樂大典」殘本內引用書之實己亡佚,而可資輯佚者,定為本目。

二、本目所據「永樂大典」殘本,以民國五一年臺北世界書局依明嘉隆副本影印七四一卷本為定(世界本為收入存世影本最多者)。

三、目內各款僅著錄書名,可考者間附時代、作者並亡佚時間。

四、「大典」內間有以「某某詩」、「某某詞」以代其集名著錄者,如其實在不傳,亦著依原稱,定為「某某詩(詞)」,如丁謂詩、孔虔度詩。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