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ne 5, 2008

251

, 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般的沉悶凝重陰沉。祥子的個性沉默、堅韌乃至木訥,心理描寫就補充了祥子不善言語 (在整部作品中,祥子的話都不多,每次說話又很簡短)所留下的空白。尤其是祥子對於車的感情,就主要是通過在不同情況下祥子對於車的「態度」生動反映出來 的。第一次買車時,他手哆嗦得厲害、幾乎要哭出來,這是以動作、情狀寫心理。買車的錢被孫偵探敲詐搶走以後,他攥緊了拳頭,說了一句話:「我招誰惹誰 了?」這是從語言寫心理。有時則是通過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變化,在祥子眼看自己無法實現理想的時候,作者寫道:「對於車,他不再那麼愛惜 了,」這表現出祥子對生活失望的心理。也有通過別人的眼睛觀察祥子見出他的心理的,也有借助於祥子眼中景物的變化來襯托心理的,手法多樣,真切生動,充分 表現出老舍對北平洋車夫生活的深入透徹的洞察與理解。虎妞的心理描寫也很逼真,她對於劉四,又拉又抗,她對於祥子又騙又哄,玩夠了心計,寫得極為細膩、準 確,使這個人物栩栩如生,個性十分鮮明。在老舍的解剖刀下,劉四的卑鄙自私、奸滑陰險,既要留住虎妞,又有點怕她;既不喜歡祥子做他的女婿,又不敢趕走 他,那種微妙的矛盾心理都描寫得入情入理,筆墨不多而效果頗佳,足見老舍善於觀察人物、刻畫人物心理的藝術功力。

   鮮明突出的京味兒,是《駱駝祥子》的一大特色。駱駝祥子及其周圍各種人物的描寫被置於一個老舍所熟 悉的北平下層社會中。從開篇對於北平洋車夫「門派」的引言、到虎妞籌辦婚禮的民俗的交代,從對於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寫到駱駝祥子拉車路線的詳細敘述, 都使小說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小說寫祥子在混亂的軍營中順手牽走幾匹駱駝,賣得了一些錢而後走到北平城郊的時候

252

,對故都那種平和、安謐的景物描寫,很好地襯托了祥子此時的心情。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的祥子,對瞬息間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況,又與祥子這個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表現出作者對故鄉瞭如指掌的熟諳和駕輕就熱的描寫技巧。

   京味兒還強烈地體現在小說的言語上。老舍融化了狄更斯、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等小說語言的幽 默、洗練、優雅,形成了他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獨具文化色彩的語言,他那通體光潤圓澤中透露出的「斯文」、「雅謔」的「京味」,是從悠久歷史與文明中所孕育 出來的民族文化的智慧與外觀。老舍採用經他加工提煉了的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觀和社會風情,準確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 簡潔樸實、自然明快,文字「極平易,澄清如無波的湖水」又「添上些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⑫。老舍來自平民,他對學習中國民間通俗藝術保持濃厚的 興趣,並寫了鼓詞、戲曲,掌握了許多民間語言藝術精華。據電腦統計,《駱駝祥子》全作近11萬字,只用了2400多個漢字,出現頻率最高的都是常用字。認識621個 字、相當於小學高年級水平的讀者就可以通讀這部傑出的文學名著⑬。他還善於有選擇地使用北京土語,增加語言的地方風味,比如寫祥子身體「挺脫」、「硬 棒」,寫劉四是個「放屁崩坑兒的人」,祥子窮途末路,病體奄奄地為人家作喪事時,「在馬路邊上緩緩的蹭」,曹先生家的女佣稱讚祥子是「老實巴焦」,都是取 自北平人的唇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教養。虎妞引誘祥子時的一番話,更是聞其聲如見其人,使虎妞這個老處女、這個車廠主女兒的潑辣、粗俗又工於心計 的性格躍然紙上。可以說《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語言,都是個性化了的。作品的敘述語言也多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

253

, 既不夾雜文言詞匯、也不採用歐化句法,長短句的精心配置與靈活調度,增加了語言的音樂感,在老舍手 裡,俗白、清淺的北京口語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和光彩。作品在情節交代和人物介紹時,筆墨省儉,表現力強。在寫到劉四這個流氓無賴的經歷和性格時,小說裡敘述 道:「年輕的時候他當過庫兵,設過賭場,買賣過人口,放過閻王賬,」「在前清的時候,打過群架,搶過良家婦女,跪過鐵索」,以結構相似而長短不一的句式, 每句話裡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又都極為平易俗白,不假雕飾,為人物勾畫出一幅精彩的畫像。客觀敘述與主觀剖白的水乳交融,使《駱駝祥子》在平靜的外界景物 襯托下寫活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心理波瀾。與虎妞結婚以後的祥子,漸漸地連拉車也厭惡了:「原先,他以為拉車是他最理想的事,由拉車他可以成家立業。現在他 暗暗搖頭了。不怪虎妞欺侮他,他原來不過是個連小水桶也不如的人。」像是作者的敘述,又像是祥子心中的思量,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小說中那段關於烈日和 暴雨的描寫,也同樣可以說就是祥子心中的感受。

  《駱駝祥子》的語言造詣,充分表現了老舍是一位致力於民族化與大眾化的語言藝術大師。

  [注釋]

① 老舍:《「五四」給了我什麼》,《解放軍報》195754日。

② 老舍:《老牛破車》,《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③ 老舍:《二馬》,《老舍文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④ 趙園:《老舍——北京市民社會的表現者與批判者》,《論小說十家》,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254

⑤ 舒乙:《談老舍著作與北京城》,《文史哲》1982年第4期。

⑥ 樊駿:《認識老舍》,《文學評論》199656期。

⑦ 老舍:《讀與寫》。

⑧ 老舍:《我的創作經驗》,《老舍文集》第15卷,第29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⑨ 老舍:《我怎樣學習語言》,《老舍文集》第16卷,第28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①0 老舍:《我怎樣寫〈駱駝祥子〉》,《老舍文集》第15卷,第20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⑪ 轉引自亢德:《本刊一年》,《宇宙風》第25期。

⑫ 老舍:《我怎樣寫〈駱駝祥子〉》,《老舍文集》第15卷,第20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⑬ 據黃俊杰等《利用微型電子計算機(電腦)對〈駱駝祥子〉進行語言自動處理》一文,轉引自曾廣燦《老舍研究縱覽》。

255

第五章 三十年代小說㈢

第一節 巴金創作道路

  巴金(1904年~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 寫完《滅亡》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巴金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做過縣官,曾著有《醉墨山房僅存稿》一卷,祖父也做過九年官,刊印過一 冊《秋棠山館詩抄》,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省廣元縣知縣。童年時代的巴金基本上是在一種充滿「父母的愛,骨肉的愛,人間的愛,家庭生活的溫暖」①的環境中 度過的。他的母親陳淑芬,是他童年時代的第一位先生,「她很完滿地體現了一個『愛』字。她使我知道人間的溫暖,她使我知道愛與被愛的幸福。她常常用溫和的 口氣,對我解釋種種的事情。她教我愛一切的人,不管他們的貧或富;她教我幫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僕,憐恤他們,不要把 自己看得比他們高,動輒將他們打罵」②。這種「愛的教育」實質上已帶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及人道主義的色彩,它使巴金幼小的心田裡從此埋下「博愛」的種子,對 巴金後來的思想發展起了重大的啟蒙作用。1914年母親的病逝與1917年父親的病故,這兩件事對巴金來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激發。父親的死「使這個富裕的大家庭變成了一個專制的大王國。在和平的、友愛的表面下我看見了仇恨的傾軋和鬥爭;同時在我的渴望自由發展的青年的精神上,『壓迫』像沉重的石塊重重地壓著」③

256

。 這些壓迫主要來自陳舊的封建家庭觀念以及長輩的威權。在這虛偽的禮教的囚牢中,巴金看到了自己的兄弟 姐妹在掙扎、受苦以至死亡。於是,他心中燃起了「憎恨」的火苗。「接著『愛』來的就是這個『恨』字。」④年輕巴金的目光從僕人、從自己同輩人的不幸遭遇 中,開始投向了社會,並從家庭的專制想到了社會的腐朽。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巴金後來的世界觀中的長處和弱點也都孕育在現在的胚胎之中:他在很多文章裡曾經 反覆訴說過自己內心的「矛盾」,其實這在他幼年、童年、少年時期就已經以萌芽狀態出現了。不論後來產生的諸如制度與人的矛盾,思想與行為的矛盾還是理智與 感情的矛盾等等,這一切都是從「愛」與「恨」這一對基本矛盾中派生出來的。

  五四運動爆發,喚醒了巴金。各種廣泛傳播的「主義」與思潮,在巴金眼前展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而最先打開少年巴金心扉的就是克魯泡特金的政論《告少年》與廖‧抗夫的劇本《夜未央》。《告少年》的作者克魯泡特金是19世紀70年 代無政府主義思想家,巴金由於受到他的啟蒙而對他的人格以及他的全部著作推崇備至,從此巴金開始研究起安那其主義;而《夜未央》描寫的是俄國民粹主義者的 革命鬥爭的生活,巴金對他們的為人民解放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極為欽佩,從此他就大量地閱讀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及民粹主義革命家的傳記與 著作,這就使巴金早期思想中民粹主義的思想內容得到了加強。由此也產生了無政府主義與革命民主主義的「矛盾」。對於巴金早期世界觀中的這種「矛盾」現象,1949年以來理論界對此的認識和評價有過一個發展過程。50年代中期,揚風在《巴金論》中率先提出這個問題,把巴金的前期世界觀解釋成「革命民主主義」,指出,「巴金與無政府主義思想,無論是那基本的立足點,或其他的政治觀點

257

, 那差別都是涇渭分明的。巴金所接受的只是無政府主義那些一般的抽象的思想影響,即反對一切束縛,無論 是政治的、經濟的或道德上的;要求個性解放,即那『萬人享樂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影響大大地加強了和鼓舞了巴金反對舊制度舊禮教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了 巴金民主主義思想的發展和鞏固。所以,巴金把他的全部鬥爭鋒芒指向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而不是指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巴金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朋友,而 不是敵人」⑤。揚風的觀點很快就在1958年的「拔白旗」運動中遭到批判。1976年 之後理論界對此問題重新審視,提出過一些更為科學的判斷,諸如,對巴金早期世界觀中那真正是屬於無政府主義的部分,應該給予具體分析和實事求是的評價。巴 金早期世界觀實質是「把革命民主主義的內核裏藏在無政府主義的外衣之中」,「雖然他早期世界觀中有反動成分,但那革命民主主義的戰鬥精神卻是深深扎根在他 的內心深處。由於我國反封建的任務相當艱巨,持續的時間又相當長,這就給他的熱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隨著歷史的發展,他的思想也更加成熱,而一 個真正的民主主義者是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共產主義的。」⑥正由於巴金對我國進行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有著深刻的理解,因此也就解釋了那屬於巴金創作風格所特有 的火樣熱情何以歷久而不衰的原因。

  1923年,巴金從家中出走,離開閉塞的四川來到上海、南京求學,1927年, 為了進一步對無政府主義進行「深的研究」,巴金赴法國留學。旅法期間,國際國內發生的兩件大事給予巴金很深的刺激。一是國內北伐戰爭的勝利成果被葬送,使 他陷入內心極度痛苦之中,他感到「生活完全失了目標」,「雙腳踏進那不可挽救的深淵裡去。」⑦另一件對巴金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是,

258

19277月, 兩個被美國政府誣陷犯有搶劫行凶罪的義大利工人,無政府主義者薩柯和樊塞蒂被宣判死刑。樊塞蒂的人道主義思想以及對人類未來社會的堅定信念曾給巴金以極大 的鼓舞。他們的被處死這一嚴酷的階級鬥爭現實,和巴金頭腦裡所接受的那些思想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在極度痛苦之中,巴金開始了他那方式獨特的探索活動,他的 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就誕生在這樣的時刻。

  巴金最早的創作始於發表在19227月至11月《文學旬刊》(《時事新報》副刊)和192310月《婦女雜誌》上的一些新詩和散文。《滅亡》的出世標誌著作家文學生涯的正式開始。小說反映的是1926年 左右北伐戰爭之前軍閥孫傳芳統治下的上海的生活。作品從第一章開始就以陰沉的筆調刻畫了一幅階級對立的血淋淋的圖畫,在這個背景上,作者塑造了一個恨人類 的主人公——杜大心。他有強烈的正義感,有無畏的獻身精神;他早年由於愛情生活的不幸離開了家,並「參加了社會主義的革命團體」。人民的苦難與個人的不幸 齊集一身,使他變得異常陰鬱、孤僻。在一次偶然相會中,他愛上了朋友李冷的妹妹李靜淑。然而他所信奉的革命「宗教」卻是不容許他去談情說愛的,這就使他陷 入了更深一層的痛苦之中。他平時從事工會革命工作,與他最為相投的是工會辦事員張為群。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熱心為群眾效力的好青年,卻在一次運送傳單的過程 中被捕犧牲了。張為群的死使杜大心深感憤怒和內疚,他決心為朋友報仇,去刺殺戒嚴司令。然而刺殺未遂,他反而掉了腦袋,在他死後,李靜淑繼承了他的遺志, 成功地組織了工人的罷工。

  《滅亡》發表後,在當時尋求進步的青年讀者中間激起很大反響⑧。在杜大心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恨人類」,某些論者認為這便是「宣揚極端的個人主義」的典型特徵

259

。 其實這種「恨人類」的思想僅僅是作家面對著反革命陣營的瘋狂反撲所激起的無比憤懣、「絕望」的情緒。 作品詳細表現了這個「恨人類」思想的成因。首先,它是植根在「人類愛」的思想之中的。杜大心的前後兩首不同的詩《撒旦的勝利》與《一個英雄底死》表現了憎 與愛的兩種截然對立的態度。杜大心解釋說,「在我,這都是從一個共同點出發的」。那麼何以會由愛成恨?原因之一就是,殘酷的階級壓迫的現實使杜大心對 「愛」產生了懷疑,特別是他發覺這種「愛」的理論過去在某些人的嘴裡分明含著欺騙的成分。第二個原因就是杜大心對群眾的不覺悟感到痛心和失望。在作品中, 我們多次看到對落後群眾的描寫。其次,應該看到,杜大心的「恨人類」思想實際上是有著不很明確但又頗為實在的階級內容的,因為他所恨的基本上全是剝削者。 因此這種「恨人類」的思想雖然被巴金表述得不準確,但基本上還是正確地反映了作者一種階級意識的新覺醒。明乎此,再來看《滅亡》的主旨,顯然不在於宣傳安 那其主義,而「恰恰表現了作者在嚴酷的階級鬥爭歷史事實的教育下世界觀中產生的一個進步」⑨。

   「《滅亡》當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巴金自己這樣說過。然而,在巴金的創作中卻自有它的重要意 義,它已經表現出巴金小說創作的某些基本特色。誠如作家所說,「我寫的是感情,不是生活」⑩,因此巴金早期作品中大多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或間接的傾訴;作品 並不注重人物個性的刻畫,對環境也只作一般的描寫,情節線索簡單,未跳出「革命+戀愛」的公式,寫景大多帶有象徵色彩。所以說,它的創作方法還不是充分現實主義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藝術特色上,巴金已經在他的處女作中顯示了自己心理刻畫的技巧,包括運用「意識流」這種表現手法。

260

  1928年底,巴金離法回國,仍然居住在上海。從1929年到1949年底,他一共創作了18部中長篇小說,12本短篇小說集,16部散文隨筆集,還有大量翻譯作品。在這當中,中長篇小說無疑代表著巴金1949年前創作的主要成就。比較著名的有:《滅亡》(1929),《死去的太陽》(1931),《家》(1933),《愛情三部曲》包括《霧》(1932)、《雨》(1933)、《電》(1935),《春》(1938),《秋》(1940),《火》的第一部(1940)和第二部(1942),還有《憩園》(1944),《第四病室》(1945),《寒夜》(1947) 等。巴金本人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時,曾經使用過「前期」和「後期」的概念。在前期創作中,巴金自己所喜愛的是總題為《愛情三部曲》的三個中篇,他曾說過這樣 的話:「我不曾寫過一本叫自己滿意的小說。但在我的二十幾部文學作品裡面卻也有我個人喜歡的東西,例如《愛情三部曲》。我的確喜歡這三本小書。這三本小 書,我可以說是為我自己寫的,寫給自己讀的。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在今天我讀著《雨》和《電》,我的心還會顫動。它們使我哭,也使我笑。它們給過我勇 氣,也給過我安慰。」⑪《霧》寫於1931年 夏天,主人公周如水是一個傾向革命的新青年,但是由於封建思想觀念的束縛與優柔寡斷、軟弱的性格特點,他於患得患失中自編自導了一齣愛情悲劇。《雨》中的 主人公吳仁民屬於某個「革命組織」裡的成員。作品以較大篇幅描寫他與兩位女性的愛情糾葛,並在其中穿插著幾位革命者之間圍繞革命道路的問題展開的爭論。 《雨》中所寫的愛情仍是悲劇性的,甚至有點悲壯的色彩,而革命者所面臨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式的「怎麼辦」問題,仍然未有解答。《電》是整個《愛情三部曲》的 總結。如果說《霧》裡人物在動搖著,《雨》裡人物在矛盾著,那麼在《電》裡人物則開始懂得冷靜地行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