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June 5, 2008

191

,因天災人禍,不斷遭到損失,現僅存800卷左右。由於彙集了許多後世失傳的古本秘籍,所以即使《永樂大典》殘卷,仍具重要的輯佚價值。

   《永樂大典》是為秉承永樂皇帝的意旨編纂的,成書後深藏禁中,秘不示人,連當時的翰林學士也難得經 眼,因而自明代迄清初,三百年間,未聞利用。真正開始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古佚文獻,據記載,始於清乾隆年間的翰林學士李紱和全祖望。乾隆初年,李氏與全 氏在翰林院獲讀《永樂大典》,發現其中包含有許多世所未見之書。全祖望《〈鈔永樂大典〉記》一文述曰:“《永樂大典》……移貯翰林院,然終無過而問之者。 前侍郎臨川李公在書局,始借觀之,於是予亦得寓目焉。”又言:“但鈔其所欲見而不可得者。……或可以補人間之缺本,或可以正後世之偽書,則信乎取精多而用 物宏,不可謂非宇宙間之鴻寶也。會逢今上纂修《三禮》……鈔其《三禮》之不傳者……每日夜漏三下而寢,可盡二十卷,而以所簽分令四人鈔之,或至浹旬未畢, 則欲卒業於此,非易事也。”②清人對《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遂由此發軔。此次輯佚工作,雖人力單薄,時間不長,仍輯出了“高氏《春秋義宗》、荊公《周禮 新義》、曹放齋《詩說》……皆世所絕無而僅見之《永樂大典》者也”③等共十種失傳的書籍,並使《永樂大典》引起學者的注意,從而引發了《四庫全書》開館 時,安徽學政朱筠首先提出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稀見書的奏疏。經乾隆皇帝同意,在《四庫全書》館設立專門從事輯佚校勘的機構,對《永樂大典》開展大規模的 輯佚工作。今據《四庫總目》著錄可知,為編纂《四庫全書》,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共輯出385種佚書(其中經部書66種,史部書41種,子部書103種,集部書175種)。此後,從《永樂大典》中輯錄亡佚古籍的工作

192

,仍未結束。據介紹,自清中葉至今,歷代學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有“五百九十種”④。

  乾隆以後從事《永樂大典》輯佚的學者,有徐松、文廷式、繆荃孫、羅振玉、趙萬里、欒貴明等人。各家所生時代不同,所見《永樂大典》的數量也不同,但均各有收獲。現特述清光緒年間文廷式從《永樂大典》中所輯元《經世大典》的元史史料,進一步證明《永樂大典》的輯佚價值。

  文廷式(18651904),字道希,號雲閣、一號芸閣、晚年號純常子,江西萍鄉人。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遷侍讀學士。後因贊助光緒帝親政,支持康有為發起強學會,遭慈禧太后嫉視,被參革職。“戊戌變法”後,東走日本。文氏善詩文,詞學蘇、辛,多感慨時政之作,所著有《文道希先生遺詩》、《雲起軒詞鈔》、《純常子枝語》、《補晉書藝文志》等書。

   文氏早年游粵,曾為後來成為光緒帝妃子的瑾、珍姐妹授學,並因而與珍妃之兄志銳(伯愚)成為好友。 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間,文廷式獲得在翰林院借閱《永樂大典》的機會,並陸續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元已佚的典籍多種,如《宋狀元及第圖》一卷、《壽昌乘》 一卷、《交州記》一卷、《中興政要》一卷、《經史百家制度》一卷、《宏詞綱要》一卷及《經世大典》等書。

  遼寧省圖書館今藏文廷式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經世大典》鈔本一冊,又文廷式過錄的徐松(星伯)輯自《永樂大典》的《經世大典》一冊⑤,這兩冊已佚的元代官修《經世大典》殘本,原為羅振玉藏書,1950年由羅氏文孫繼祖先生捐獻給前東北圖書館。

  元本《經世大典》又稱《皇朝經世大典》,係元文宗(13281330在位)朝命趙世延、虞集等纂修

193

。全書880卷,又目錄12卷、公牘1卷、《纂修通議》1卷。《經世大典》之纂修宗旨,據其序錄云:“於是辟延閣以端居,守中心之至正,慨念祖宗之基業,旁觀載籍之傳聞,思輯典章之大成,以示治平之永則。乃天曆二年(1329)冬,有旨命奎章閣學士院與翰林國史院,參酌唐、宋《會要》之體,薈萃國朝故事之文,作為成書,賜名《皇朝經世大典》。”⑥其書纂修歷時兩年,至順二年(1331)完成。“是書之作,再顯國朝百數十年之治績,啟千萬世之宏規,以期與天地同功。”⑦其書體例,仿唐、宋《會要》,分為帝號、帝訓、帝制、帝系、治典、賦典、禮典、政書、憲典、工典十門,記載元代典章制度較全。明初編《元史》,各志纂修,多以此書為根據。

  元本《經世大典》自明初以後,即漸佚失。“該書亡佚,在明弘治五年(1502)或正德四年(1509),至萬曆三十三年(1605),約百年間。”⑧現除其序錄尚存於《元文類》外,原書已不存,而部分遺文見於《永樂大典》殘本。欲知元本《經世大典》內容,惟有從《永樂大典》輯佚一途。

  文廷式輯錄《永樂大典》,在光緒十一年(1885)和十三年(1887) 間。據《文雲閣(廷式)先生年譜》記載:“光緒十三年丁亥,先生三十二歲。六月,入都。時志伯愚詹事方協辦翰林院事⑨,與先生檢院中存書,殘缺奇零,百不 存一。《永樂大典》存者僅八百餘冊,先生曾借讀三百餘冊,集《經世大典》得六、七卷。又鈔其詩文及說部之冷僻者,得千餘紙,為《知過軒隨錄》(下小字雙行 注云:借《永樂大典》,係乙酉、丁亥在京時事,茲統系之本年)。”⑩

  《文雲閣先生年譜》卷末,介紹文廷式著述,云“《中興政要》輯本一卷,輯自《永樂大典》,見《振綺堂叢書》二集”。又云“《經世大典》輯本三冊,輯自《永樂大典》,易培基藏有稿本⑪

194

。 先生又自《永樂大典》鈔出《元高麗紀事》、《元代畫塑記》、《大元倉庫記》、《大元氈罽工物記》、 《大元官制雜記》五種,並見《廣倉學宭叢書甲類》第二集。據《純常子枝語》,先生於乙酉、丁亥歲在京,與志伯愚檢翰林院存書,曾借讀《永樂大典》三百餘 冊,《經世大典》即其時所輯出。葉德輝《書林清話》,稱先生藏有《永樂大典》百餘本,先生故後,家人求售,葉氏曾見之,皆入聲韻”⑫。

  文廷式輯錄的元本《經世大典》現存二冊,一冊是文廷式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的《經世大典》遺文,其版式為半葉九行,行二十四字,無版框,淡黃色竹紙,楷書鈔寫,綫裝。鈔本首葉右下鈐有“繼祖印信”(印章鈐倒)、“羅邨舊農”二白文印。

   此冊輯錄的內容為:元代張邦傑等張氏人物傳;大元氈罽工物記;君謚、后妃謚、臣謚;元代官制雜記; 元代倉庫官制。卷中“謚目”後有文廷式光緒十三年題記七行:“以上出《永樂大典》一萬三千三百四十五(卷)。二寬韻‘謚’字下,惟原引於每謚下引《經世大 典》,各分君謚、后妃謚、臣謚,今特別為三篇,而君謚中無‘英’字、‘玄’字,臣謚中無‘安’字、‘正’字,疑尚有未盡引者,然此篇如引《會要》於‘勤’ 謚下特注云:《會要》謚法無‘勤’字,則其備引無疑,今亦無可博考,姑錄此,以存元代諡法之大概云爾。時丁亥十月二十三,夜漏四下,大風極寒,手腕欲脫。 萍鄉文廷式記。”⑬

  另一冊是光緒十三年文廷式自繆筱珊(荃孫)處,過錄徐松(星伯)嘉慶十四年(1809)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部分《經世大典》遺文。其版式為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無板框,黃色竹紙,楷書鈔寫,綫裝。首葉右下鈐有“海山樓”朱文印,右上鈐有“柯回”朱文印。

195

   此冊鈔錄的內容為:征伐高麗紀事;元代畫塑記;阜通七壩;元馬政。“元馬政”卷末,有文廷式題識: “此卷從繆筱珊編修處轉鈔,蓋徐星伯錄出之本也,今翰林院所藏,已佚此兩卷矣。丁亥十月三十日校畢記,萍鄉文廷式。”其後又有柯劭忞題識兩行⑭:“《元典 章》‘馬政’殊簡略,得此二卷補之,真一快事。膠州柯劭忞。”⑮

   上述《經世大典》輯本二冊,於文廷式故後,初由易培基收藏,後又轉為柯劭忞藏書,柯氏纂《新元 史》,曾利用此輯本內容。此後此本又轉為羅振玉收藏,並經王國維整理,編為《元高麗紀事》、《元代畫塑記》、《大元倉庫記》、《大元氈罽工物記》、《大元 官制雜記》五種,刊載在民國五年(1916) 姬佛陀所輯印《廣倉學宭叢書甲類》。王氏於《高麗紀事》卷後題云:“右元《經世大典》政典中征伐類高麗一門,萍鄉文道希學士從《永樂大典》卷四四四六鈔 出。藏膠州柯鳳蓀京卿所,京卿修《新元史》畢,以此寄上虞羅叔言參事,參事復寄余者。案,《元史‧高麗傳》亦據此修,而簡略殊甚。《元文類》亦僅載敘錄一 篇,今《永樂大典》散佚,此卷已成孤本,亟刊行之,以與《大元海運》、《馬政》二記並行焉。丁巳三月海寧王國維。”⑯

  現將文廷式、徐松輯本《經世大典》的內容,與《元史》、《新元史》比勘如下:

  1.張 邦傑及其子孫傳,輯自《經世大典》“治典”目。傳云:“張邦傑,榮之子也,字智萬。年十七,以諸侯子質。……人皆賢之,卒年四十四歲矣。宏,字可大,又名 朮兀赤,邦傑之子也……卒年五十有九。子元節,(襲宏爵)宣武將軍征西萬戶。”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七鈔出。查《元史》無張邦傑及張宏、張元節 傳,柯氏《新元史》卷一四十補入此條內容

196

,云:“邦傑字智萬,年十七為質子……卒年四十四。”

  2.張山傳,輯自《經世大典》“治典”目。傳云:“張山,字景仁,濟南人,隸軍籍。從伐宋有功,用為百夫長,升把總。戰歿,子均襲……”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八鈔出。《元史》卷一六六有張山傳,不如此詳,柯氏《新元史》卷一五三據此增補。

  3.張洪傳,輯自元《經世大典》“治典”目。傳云“張洪,河間滄州人。中統二年,以功授銀符千戶……大德十一年,子庸襲職。”文廷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六鈔出。《元史》無著。柯氏《新元史》卷一六六補入。

  4.張 德輝傳,輯自《經世大典》“治典”目。其傳“疏烏古論貞等二十二人以聞(案,‘二十二’《元史》及《新元史》均作‘二十’)”下,有小字雙行注,詳列所疏 二十人姓名。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六鈔出。《元史》卷一六三有張德輝傳,但“疏烏古論貞等二十人以聞”句下,未載人名,柯氏《新元史》卷一六七 據以增補。

  5.張 柔傳,輯自《經世大典》“治典”目。其傳“多慕義從之”等語下,均有小字雙行注。其“多慕義從之”句下注,有“額右有異肉如錢,怒則奮起。貧不事家產,嘗 曰:‘大丈夫當為公侯,田舍翁無足道也。’任俠游燕趙間……皆自封拜”云云百餘字。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六鈔出。《元史》卷一四七有張柔傳,但 未引以上內容,他處亦簡略,柯氏《新元史》卷一三九據以增補。

  6.張 禧傳,輯自《經世大典》“治典”目。其傳“從元帥阿术戰,卻之”句下,有小字雙行注:“《經世大典》,七年,與宋將范文虎戰於雲壽洲。九月,復戰於竹報灘 餓虎崖,獲戰船數艘,俘二千餘人”云云。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六三八八鈔出。《元史》卷一六五有張禧傳,但無以上內容,柯氏《新元史》卷一六六據以增 補

197

  7.《進士及第唱名儀》,《進士後思議》,輯自《經世大典》“禮典”目。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七鈔出。

  8.《大元氈罽工物記》一卷,輯自《經世大典》“工典”中“氈罽”目。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四五鈔出。此卷內容,足窺當時工藝大略。

  9.《元代畫塑記》一卷,輯自《經世大典》“工典”中“畫塑”門。原由徐松從《永樂大典》卷一八二八七鈔出,由文氏過錄。此卷詳載畫塑所用材料,足資考證。

  10.《大元官制雜記》一卷,輯自《經世大典》“治典”中“官制”,凡十則。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一一一八、卷一一一九兩卷鈔出,其中“行大司農司”、“巡行勸農司”等名目,均不見《元史‧百官志》。又“都水庸田使司”大德五年建置,《元志》亦略而未載。

  11.《元高麗紀事》一卷,輯自《經世大典》“政典”中“征伐”類“高麗”門。徐松從《永樂大典》卷四四四六鈔出,由文氏過錄。《元史‧高麗傳》曾據此修纂。

  12.《阜通七壩》一卷,輯自《經世大典》“賦典”目。徐松從《永樂大典》卷一七五九五鈔出,由文氏過錄。

  13.《大元馬政》二卷,輯自《經世大典》“政典“中“馬政”目下。徐松從《永樂大典》卷一一六七八鈔出,由文氏過錄。《元典章》“馬政”殊為簡略,柯氏《新元史》據此二卷,多所增補。

  案,以上清代輯錄《永樂大典》原卷,經庚子一役,均已散失,中華書局影印本《永樂大典》中已無其卷次。

  14.《大元倉庫記》一卷,輯自《經世大典》“工典”中“倉庫”目下。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七五一鈔出。又“常平倉”目下66字,云:“元世祖至元六年,始立常平倉。其法,豐年米賤

198

, 官為增價糴之。歉年米貴,官為減價糶之。於是八年和糴糧及諸河倉所撥糧貯焉。二二三年〔二十三年〕定 鐵法,又以鐵課糴糧充焉。”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七五七○鈔出。並加小字雙行注,言此條《永樂大典》原題錄自《宋會要》,《宋會要》安得有元事,而此條 《元典章》各卷中多引用,《經世大典》在《元典章》之前,顯然出自《經世大典》。可見,“常平倉”目,《永樂大典》將出處鈔誤,文氏輯錄時已作訂正。民國 年間,王國維在整理出版之《大元倉庫記》中亦未收此目。此外,錄出之《大元倉庫記》目與《經世大典序錄》相校,除“茶鹽局”事未載外,餘殆完具矣。

  15.《君謚、后妃謚、臣謚》一卷,輯自《經世大典》“禮典‧謚”目,以上文氏從《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四五鈔出。卷末有文氏題記七行(文見前)。

  案,《永樂大典》卷七五七○、卷七五一○、卷一三三四五今存,分別見中華書局影印本《永樂大典》第四冊、第六冊。

   綜上所述,文廷式《經世大典》輯本,輯錄了元代政書《經世大典》中的豐富史料。《元史》各專志修纂 時,雖曾引用《經世大典》,然仍多刪削。元代典章制度研究歷來為難題,《經世大典》今又亡佚,更增加後人研究的困難。柯劭忞撰《新元史》,利用了文氏從 《永樂大典》中輯出的《經世大典》內容,豐富了關於元代官制、外交、倉庫、工藝、馬政等方面的紀錄,不僅為元代典章制度研究增加了綫索,又證明《永樂大 典》所具有的重要史料價值。

注:

  ①《永樂大典‧凡例》,《永樂大典》影印本第10冊第2頁,中華書局1986年。

  ②《鈔〈永樂大典〉記》,全祖望撰《鮚埼亭集外編》卷十七,第1123

199

,清嘉慶十六年刻本。

  ③董秉純《全謝山(祖望)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第九十七冊第604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④張忱石《〈永樂大典〉史話》第34頁,中華書局,1986年。

  ⑤徐松(1781—1848),直隸大興人,宇星伯。嘉慶十年(1805)進士,授編修,精於史地之學。嘉慶十四年(1809)纂《全唐文》時,曾從《永樂大典》中輯書多種。

  ⑥《〈經世大典〉序錄》,元蘇天爵編《元文類》卷四十,第1頁,清光緒十五年(1889)江蘇書局刻本。

  ⑦蘇振申《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第三章第三節第27頁,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⑧同上書,自序,第2頁。

  ⑨志銳(1852—1912),滿洲鑲紅旗人,姓他塔拉氏,字伯愚,號公穎,為瑾妃、珍妃之兄,光緒六年(1880)進士,累遷禮部侍郎。

  ⑩孫仲聯《文雲閣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第一百七十七冊第336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⑪易培基(1880—1937),字寅春,號鹿山,湖南長沙人。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兼古物館館長。

  ⑫孫仲聯《文雲閣先生年譜》。

  ⑬文廷式《經世大典》“后妃謚”卷末,原稿藏遼寧省圖書館。

  ⑭柯劭忞(1849—1933,一作1850—1934),字鳳蓀,山東膠州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歷任編修、侍讀、國子監司業。1914年任清史館代館長、總纂。精研元史,所撰《新元史》,費時十年。

 ⑮文廷式過錄徐松《經世大典》卷末,原稿藏遼寧省圖書館。

 ⑯王國維題,《元高麗紀事》卷末三十四葉,載姬佛陀輯《廣倉學宭叢書甲類》,上海倉聖明智大學排印本,1916年。

200

Historial Materials of the Yuan Dyansty in Yolngle didian—Give example that is the lost part in Jingshil didian Compiled by WenTingshiWang Qingyuan (Liaoning Library)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 of the lost part of Jingshi Da-dian which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from Yongle Dadian by Wen Tingshi, and the usage of it in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New History of the Yuan Dynasty, consequently proving that Yongle dadian is of great val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