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他在故鄉紹興積極參加宣傳活動,並根據生活實感創作了以辛亥革命為背景的短篇文言小說《懷舊》。1912年, 他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部遷到北京。辛亥革命的失敗,引起了魯迅極大的憤懣和痛苦。他一度沉默,一直埋頭抄古書,校 古籍,同時也在沉默中考察思索著中國社會和歷史各個方面的問題,包括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在五四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魯迅從長期沉默和 思索中走出,拿起文學武器,以新的姿態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和新文學的建設之中。
1918年起,魯迅參與《新青年》的活動。1918年5月, 魯迅在《新青年》發表了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因其強烈的反封建的戰鬥性,加上形式的別致,小說發表後立即引起巨大 反響。此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地發表了一系列小說作品。除小說之外,魯迅還在《新青年》的「隨感集」欄目中發表了許多雜文,如《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 樣做父親》等,對當時提出的婦女問題、家庭問題、青年問題等作了深刻分析,尖銳批判了傳統的封建思想、文化、道德,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思想革命和新文化運 動。在文學創作之外,魯迅還先後支持和組織了語絲社、未名社,出版《語絲》、《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編過《國民新報‧文藝副刊》,還編輯了《未名叢 刊》和《烏合叢書》等。1925和1926年,他在先後發生的「女師大風潮」和三一八慘案中聲援學生,支持群眾鬥爭。三一八後,魯迅受北洋政府通緝的威脅,於1926年8月26日離開北京前往廈門大學擔任文科教授。不久,又應中山大學之聘,於1927年1月抵達廣州,任文科主任兼教務主任。四一二事件後,廣州也於四一五發生事件,魯迅向學校當局要求營救被捕學生,
172
沒有結果,憤而辭去一切職務。
1927年9月魯迅離開廣州,10月定居上海。1928年主編《語絲》半月刊,並與郁達夫合編《奔流》月刊,1929年起,與柔石等組織朝花社,編譯《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出版《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等。此間,在與創造社、太陽社進行的有關革命文學問題的論爭中,魯迅加深了對現實革命鬥爭的認識和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1930年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魯迅列名發起人,並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這一時期,他先後編輯過《萌芽》、《前哨》、《十字街頭》和《譯文》等公開或秘密的 刊物,並參與了《文學》和《太白》的編輯工作。在創作上,他主要是以雜文為武器,投身於反國民黨文化「圍剿」的鬥爭,同時也以歷史為題材創作小說。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
魯迅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現代文化事業和現代文學事業。魯迅的思想是中國20世 紀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早期,魯迅為了給災難深重的祖國尋求一條新的出路,曾努力探究古今中外廣闊的思想領域,並在思想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包括進化論 和尼采個性主義等,但魯迅卻從未成為任何思想的「俘虜」,他總是從自己反封建的鬥爭目的出發,對各種思想不僅有所選擇,而且有所改造,有所揚棄。進化論是 魯迅前期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魯迅摒棄了進化論中「弱肉強食」等消極的因素,汲取了進化論中注重生存鬥爭、相信事物的新陳代謝和社會的進步、強調人類精神 發展的重要性等積極因素。魯迅這樣回憶起早期所受進化論的影響:「進化論對我還是有幫助的,究竟指示了一條路,明白自然淘汰,相信生存鬥爭,相信進步,總 比不明白、不相信好些。」④個性主義思想也是魯迅早期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從他所強調的「掊物質而張靈明
173
, 任個人而排眾數」⑤的主張中,可以看出魯迅所受尼采思想影響的痕跡。但魯迅主要是從尼采思想那裡汲取 一種「圖強」的精神,他呼喚精神界戰士,主張與阻礙進步的庸眾作戰,其目的在推動整個民族的進步。關於改造國民性問題的見解,也是魯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組成 部分。在尋求中華民族解放道路的進程中,魯迅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國民性的弱點、劣質,他堅信「國民性可以改造於將來」,因此決心「先行發露各樣的劣點,撕 下那好看的假面具來」⑥,以引起療救的注意。但上述思想在魯迅那裡並非一成不變的,魯迅就曾說他在1926年前後,因目睹殘酷現實,受到莫大震動,原先所循著進化而進行的「思路因此轟毀」⑦。瞿秋白曾指出,魯迅的思想在1922年 後已經「從進化論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友人,以至於戰士」⑧。近年來,學術界趨向於認為,魯迅思想在前後期有著內 在統一性,即使是在前期,他的思想也是呈現出「生物進化論與階級鬥爭觀念」的消長、「國民性與階級性」的消長、「個性解放與群眾創造歷史觀念」的消長的態 勢⑨。只是在後期,他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思想更趨成熟。魯迅思想的特徵,與他所從事的文化事業以及時代所賦予他的文化思想啟蒙的歷史任務難以分 離,他學習、研究、思考、探索的領域常常超越了某一個具體的部門或領域的範圍,顯示出博大精深的特點。他的目光所及,幾乎觸及到了諸如哲學、歷史學、倫理 學、宗教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語言學、心理學、藝術學、文學等一切的精神文化領域,而且各個方面交相滲透,常常是難以相互剝離開來。因 此,了解魯迅的思想,對理解和把握魯迅的文學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文學創作不僅最先顯示了五四文學革命的實績
174
,而且在中國整個20世紀文學發展史中具有崇高地位。魯迅在小說創作方面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創作於五四時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曾分別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吶喊》和1926年8月由北新書局出版的《彷徨》兩本小說集中。在30年代魯迅寫了《非攻》、《理水》、《采薇》、《出關》、《起死》幾篇「神話傳說的演義」性質的小說,這幾篇歷史小說與寫於20年代的《補天》、《奔月》、《鑄劍》幾篇同類作品後來一並收入《故事新編》中。
魯迅從事過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數量最多的是他的雜文。魯迅前期的雜文收入《墳》、《熱風》、《華 蓋集》、《華蓋集續編》和《而已集》這五本雜文集中。廣泛的社會批評和文化批評,是魯迅前期雜文的特色,民主與科學是魯迅前期雜文創作的指導思想,徹底的 反封建的精神是貫穿他雜文始終的靈魂。魯迅前期雜文的主要內容有:反對國粹主義;批判迷信落後思想;反對封建禮教,主張婦女兒童和青年的社會解放;揭示和 批判國民性的弱點;對「整理國故」的否定和對歐化紳士的批判;對「打落水狗」和「韌性戰鬥」精神的提倡等等。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是:善於抓取類型,畫出富 有典型意義的形象,使讜論和形象相結合;善於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善於運用聯想,將不同時空發生的現象聯繫起來分析,增強了作品的 歷史底蘊和深邃內涵;篇章短小精悍,筆墨凝練犀利,銳利如匕首投槍。魯迅把他充沛的才情、感性與想像力,融入雜文中,而且表現得比他的其他作品更直截了 當。因此,雜文是了解魯迅早期思想、閱讀理解他的小說等其他作品的最好的參照資料。30年代,魯迅的雜文創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魯迅曾在《且介亭雜文二集》的《後記》中對自己的雜文創作做過這樣的統計:1927年以後的9年間
175
,他的雜文比這以前的9年數量多了兩倍;而這後9年中的最後3年的數量又等於前6年。這說明,魯迅的雜文越到後來創作數量越多。這是由30年代的嚴峻文化環境所決定的,用魯迅的話說,「現在是多麼切迫的時候,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⑩;再者,也是由雜文的文體特點所決定的,因為雜文短小精悍,像投槍、匕首,所以在30年代思想戰線鬥爭十分激烈、十分頻繁的情況下,可以發揮其戰鬥威力;而魯迅此時思想更成熟深刻,對社會現象有更透徹的認識,這無疑有利於雜文的寫作。1928年 後魯迅的雜文主要收入如下集子:《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第二 集》、《且介亭雜文末編》(該集為魯迅去世後,由許廣平編成)。這些雜文內容非常廣泛:有政治評論,如揭露國民黨的文化「圍剿」等;有對文藝界各種現象的 評論,如對文藝界表現出來的倒退、復舊的傾向的批判,對文壇「捧殺」與「罵殺」現象的批評,對青年作家作品的評論等;有各種思想評論,如對社會上各種錯誤 思潮的批判,對各種錯誤的文藝觀的批評等。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為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精品。《野草》寫於1924年至1926年, 除最後兩篇外,寫作時間大體上與小說集《彷徨》相同,心境也完全一致。作品表現了魯迅在苦悶、彷徨中求索的心路歷程,作品所包含的豐富多樣的內容和複雜矛 盾的心情,既反映了時代的矛盾狀態,又體現了魯迅在思想大轉變前夕所作的嚴肅的自我解剖。在藝術上,《野草》採用的是以抒發內心感受為主的「小感觸」的形 式,具有哲理性、象徵性和形象性相結合的藝術風格,開了中國散文詩的先河。《朝花夕拾》共計10篇,寫於1926年,都是帶有回憶性質的敘事散文
176
。最初陸續刊載於《莽原》,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 成書時改為現名。這一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舒展的筆調,記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段;抒發了對親朋和師友的誠摯懷念;展現了家鄉的 風俗、中外的社會相、清末民初的時代剪影;寄託了對現實的思考。《朝花夕拾》中所寫的事和人,往往飽含著作家強烈的愛情,閃爍著社會批判的鋒芒,在平淡的 敘述中寓有褒貶,在簡潔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憶與感想、抒情與諷刺和諧地結合起來。
第二節 《狂人日記》、《阿Q正傳》
《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1918年5月發表於《新青年》第4卷第5號, 它標誌著五四新文學創作的偉大開端。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⑪,一問世就引起巨大的反響。當時吳虞曾發表了《吃人與禮教》一文表示回應:「我覺得 他這日記把吃人的內容和仁義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著禮教假面具吃人的滑頭伎倆,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⑫。
魯迅自述,《狂人日記》受到果戈理同名小說與尼采思想的影響,但《狂人日記》 「卻比果戈理的憂憤 深廣,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⑬。魯迅小說通過對一個「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揭露了從社會到家庭的「吃人」現象,抨擊了封建家族制 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在思想上,《狂人日記》可謂五四新文學的一篇「總序」,它體現了文學上的徹底反封建的總體傾向。《狂人日記》對封建制度和禮教的 揭露與批判是多層次展開的。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圍的環境:人們對狂人的圍觀、注視、議論
177
, 趙貴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們鐵青的臉,路上行人交頭接耳的議論,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趙家的狗 叫,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充滿殺機的生存空間。接著。作品通過狂人的聯想,把狂人所處的環境擴展到廣大的社會:狼子村佃戶告荒時講的挖人心肝煎炒了吃,去年城 裡殺了犯人時還有癆病患者用饅頭蘸血舐,吃徐錫麟,構成吃人的社會羅網。歷史地看,狂人從「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記述聯想開去,引出了一個觸目驚心 的發現:「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 字是『吃人』!」這個發現又把歷史和現實具體的肉體上的吃人,上升到仁義道德等綱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層次。在此基礎上,作品還通過狂人的自省,把封建綱常 名教「吃人」的含義引向深廣。「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狂人也被綱常名 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說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顯然不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處於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之下的「中國人」,這無疑是 說,綱常名教害了所有的中國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最深層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記》在表現「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 的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食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 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他渴望不再吃人的更高級的「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朦朧理想。最後,狂人期望未來,矚目下一 代,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178
,這更是一種向封建主義抗爭的號召,同時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條變革社會的途徑。
《狂人日記》衝破了傳統手法,大膽採用了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 果⑭。現實主義與象微主義相結合,在《狂人日記》中是通過狂人這個特殊的藝術形象來實現的。狂人首先是真實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這一形象用了現實主義方 法。在《狂人日記》裡,作家對狂人病態心理的描摹,「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思維特點和語言特點的狀寫,準確、真切,活脫成像。作品寫到狂人的 一切細節,無不切合「迫害狂」患者的症狀。外界事物在他病態的思維過程中,由聯想、經誇張以至歪曲的推理,終於成了荒謬的妄想。作品準確入微地寫出了狂人 的精神病態,甚至經得起精神病理學者的檢查。但是,如果靠單純的現實主義方法塑造出來的狂人形象,是提不出「禮教吃人」這一深刻思想,達不到借小說來「暴 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⑮這一創作意圖的。作品把反對肉體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禮教「吃人」,是通過象徵主義來實現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瘋話裡,用象徵、 隱喻的手法,一語雙關地寄寓了讀者完全能夠領略的戰鬥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環境氛圍、人物關係中融入了極精彩的象徵性描畫,從而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象 徵意義,使人對深刻豐富的「象外之意」產生聯想。由此可見,《狂人日記》中並用著兩種創作方法:實寫人物,用的是實現主義;虛寫寓意,用的是象徵主義。作 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過象徵主義方法來體現的。可以說,現實主義方法構成了小說的骨架和血肉,象徵主義方法構成了小說的靈魂,二者相互結合缺一不可:缺少前 者,所謂禮教「吃人」的思想會變得非常抽象,而缺少後者,則小說至多只能提出「吃人肉」的問題,小說也就失去了強烈而深刻的思想性烈而深刻的思想性
179
。
《狂人日記》成功地塑造了豐富複雜、蘊藉深厚的狂人藝術形象。狂人是一個既有現實性又有象徵性的獨 特的藝術形象。狂人藝術形象所具有的豐富的現實性意義,不在於他確實是一個寫得真實傳神的「迫害妄想」症患者,而在於作品集中描寫了他在迫害妄想之中時時 表露出的強迫觀念,讓人們透過病態,推導出一個具有反傳統思想的知識分子如何因傳統勢力的迫害而致狂的,狂人之所以成為狂人本身,就是對封建宗法制度和禮 教「吃人」本質的暴露。狂人在精神刺激造成的強迫觀念的支配下,所發出的「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質問、「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以及「救 救孩子」的呼喊,雖帶有病態思維特微,但人們透過病態能看到狂人確有某種民主主義、人道主義思想,這能激起進步讀者的共鳴和同情。狂人藝術形象所具有的象 徵性意義在於,狂人的言行中包含著的真理和正義,有激發人們聯想的暗示性。狂人對他所處的環境的「反常」的認識,給人們一種神奇的暗示,導引著讀者看到整 個老中國幾千年來宗法制度和禮教吃人的真相。傳統勢力的偽飾,掩蓋了舊制度舊禮教的罪惡,把反常扮成了天經地義的正常,只有狂人無所顧忌地揭去了這種偽 飾。狂人被傳統視為「反常」的舉動,恰恰尖銳揭示了歷史的真實面。雖然狂人本身並不是一個堅強無畏的戰士,但通過他的舉止,能夠暗示人們去看待現實中反傳 統的革新力量的生長。在被傳統勢力支配下的反常社會裡,那些首先說出了歷史真理的先驅者,也常常被視為反常,乃至被誣為狂人和瘋子。這就是狂人形象所具有 的象徵性作用。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這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
180
,當小說在《晨報副刊》上連載的時候,著名評論家沈雁冰就在《小說月報》通信欄裡指出:「《阿Q正傳》,雖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來,實是一部傑作。」此後70多年,阿Q在中國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阿Q正傳》也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國內外研究、評論該作的文章眾多。自《阿Q正傳》發表之日起,對它的理解和評價就是眾說紛紜,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層次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去讀解它,其結論也不盡相同,這正是作品本身的豐富性所決定的。
對阿Q形象的基本特徵問題,學術界曾進行過長期的論爭,有人認為阿Q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⑯;有人認為阿Q「是一種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⑰;有人認為,阿Q作為一個虛構的人物,是某些具有種種消極性格的人的「共名」⑱;還有的人認為,阿Q是一個革命農民的典型,是一個一步步走向革命覺醒的農民形象⑲。目前學術界趨向於認為阿Q是一個落後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
阿Q首先是一個被剝奪得一無所有的貧苦農民。作品對阿Q的階級地位和生活處境作了明確而具體的描寫。小說第一章點出了阿Q的 實際境遇:他沒有土地,沒有家,住在土谷祠裡;沒有固定的職業,靠打短工、做幫工維持生活,是一個地道的赤貧的鄉村勞動者。在「戀愛悲劇」之後,他唯一的 一條棉被,最後一件布衫、一頂破氈帽也被趙太爺和地保敲詐走了。由於沒有固定的職業,他常常被擠進游手之徒的隊伍中去。所以,魯迅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⑳。
阿Q又是一個深受封建觀念侵蝕和毒害,帶有小生產者狹隘保守特點的落後、不覺悟的農民。他不敢正視現實,常以健忘來解脫自己的痛苦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