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故網羅雖富,屏棄仍多。要之存目所錄,甯無佳本?至其以鈔寫入錄,縱有畫一之觀,真按:原文敗壞,據五版本定! 已失傳本之舊。提要僅署採進,于版本之源流蔑如。一書數刻,例不兼採。凡茲所述竊所不取。今欲集藝圃之大成,存舊學于不敝,誠宜別創良規,期于盡善。有清之世歷城周永年撰儒藏說,未幾,詔開四庫館,士林以倡導之功歸諸永年。瑞彭溝瞀小夫,真按:詞:【溝2瞀】愚昧無知。《荀子‧儒效》:“甚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是眾人也。” 楊倞 注:“溝,音寇,愚也。溝瞀,無知也。”詞:溝2 〔ku ㄎㄡˋ〕〔《字彙》丘候切〕見“ 溝2瞀 ”。疑溝為篝之叚,篝猶蒙也.詞:篝1 〔u ㄍㄡ〕〔《廣韻》古侯切,平侯,見。〕亦作“ 簼1 ”。1.上大下小而長,可以盛物的竹籠。《楚辭‧招魂》:“ 秦 篝 齊 縷, 鄭 綿絡些。”《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汗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2.指熏籠。 宋 陸游 《暮秋》詩:“甑香新菽粟,篝暖故衣裘。” 清 厲鶚 《悼亡姬》詩之八:“消渴頻煩供茗碗,怕寒重與理熏篝。”3.指篝火。燃火而以籠罩其上。 元 柳貫 《潮溪夜漁》詩:“兩岸櫟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 妄論大計,竊比永年,籍為芹曝,真按:疑為藉為芹曝之訛! 千慮之失,敢曰無之?當世賢哲,比肩接踵,其有以續編四庫全書意見相昭誋者,真按:同照誋(有無部首爾):詞:【照誋】猶昭告。《淮南子‧齊俗訓》:“天地之所覆載,日月之所照誋,使各便其性,安其居處。” 樞衣請益,真按:疑為摳衣請益之訛!詞:【摳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趨時的動作,表示恭敬。《管子‧弟子職》:“已食者作,摳衣而降,旋而鄉席,各徹其餽,如於賓客。”《禮記‧曲禮上》:“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唐 李邕 《大照禪師塔銘》:“負笈 梁 許 ,摳衣 班 馬 。” 宋 王安石 《奉酬永叔見贈》詩:“摳衣最出諸生後,倒屣嘗傾廣座中。”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五:“其摳衣入室之徒皆足以掌贊善而秉方冊, 及 ( 獨孤及 )之為文可徵矣。” 願領德音,用布款款之愚,惟賜省覽,不備。
黃文弼主張仿四庫全書之例編為續集結數百年之總帳,並仿四庫書目略例先編略目以為綱紀,裨徵書者得以按目而求索也。因作擬編續四庫書目略說明書一文,至為淹貫,茲以全文錄左:
自清乾隆中葉紀昀陸錫熊費墀等奉欲纂輯四庫全書,真按:當作陸費墀,疑因上文而敓. 經十餘年,繕寫告竣。前後所成凡七部分置七閣並編纂四庫總目提要及簡明目錄彙萃羣籍腠理井然,真按:詞:腠1 〔cu ㄘㄡˋ〕〔《廣韻》倉奏切,去候,清。〕亦作“ 傶1 ”。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亦謂牲體。《儀禮‧鄉射禮》:“賓俎脊脅肩肺,主人俎脊脅臂肺。肺皆離,皆右體也,進腠。”《素問‧生氣通天論》:“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漢 桓寬 《鹽鐵論‧輕重》:“夫拙醫不知脈理之腠,血氣之分,妄刺而無益於疾,傷肌膚而已矣。”【腠理】1.中醫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和皮膚、肌肉的紋理。為滲泄及氣血流通灌注之處。《韓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晉 左思 《魏都賦》:“膳夫有官,藥劑有司,肴醳順時,腠理則治。” 宋 張師正 《括异志‧鄭前》:“ 治平 中, 武昌縣 令 鄭前 ,嘗覺腠理不寧。” 清 黃景仁 《浴湯池》詩:“腠理覺豎奔,膏肓擬丁鑿。”2.泛指條理或途徑。《呂氏春秋‧先己》:“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及下,層崖懸級,一時不得腠理,攀掛甚久。” 高燮 《索黃濱虹治印先寄以詩》:“至誠凝固腠理微,承蜩解牛本一緻。”【腠會】猶結合。有變化意。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儗播布美術意見書>二》:“美術有擬象天物者,為雕刻,繪畫,詩歌;有獨造者,為建築,音樂。此二者雖間亦微涉天物,而繁複腠會,幾於脫離。” 實千古不朽之盛業也。顧是書成於乾隆壬寅歲迄今一百四十餘年,真按:四庫全書之成書時間 大 儒輩出,如戴東原、錢竹汀、盧抱徑、邵二雲以及高郵王氏父子、金壇段氏、儀徵阮氏、歸安姚氏、武進莊氏,著述宏富,遠逸前代,時四庫既成士大夫競尚收藏繙 刻弧本而叢書之盛亦卓越千古,如知不足齋、粵雅堂、守山閣、抱經堂、經訓堂、文選樓、平津館、士禮居、學津討源、拜經樓、海山仙館,其所蒐集為外間不習見 者十居五六,嘉惠藝林,佑啟文化,信如張文襄所云:決五百年中必不泯滅者也。真按:决 近數十年來,刻書之風更熾如畿輔叢書、廣雅叢書、南菁叢書、湖北叢書,卷帙更繁。而近今之貴池劉氏、吳興劉氏、江陰繆氏、海昌陳氏、南陵徐氏、武進董氏、上虞羅氏、沔陽盧氏以及上海之商務印書館古書流通處並用西法影印原書纖毫畢肖,則又印書之別開生面者矣。況燉煌祕笈出自西陲,真按:况 殷遺甲骨發現中土,纂輯佚文,探索古籍又為乾隆諸大師所不及見者今宜仿四庫全書之例編為續集,結數百年之總帳成藝苑之巨觀。並仿四庫書目略例,先編略目以為綱紀,裨徵書者得以按目而求索也。真批:何處語與前邵瑞彭者全同? 嘉 慶桐川顧菉崖始有彙刻書目之作,至光緒初葉,仁和朱氏復為之增修,視原書幾及倍。近上虞羅叔言先生續之,收羅益富而綱紀不立。今者宜都楊氏、南城李氏以匯 而為叢書舉要,書目加多,條理亦楚。然均以叢書為主,重複迭出,而四庫著錄者亦雜糅其中,未加甄別又公私所刻各單行本及名人稿本未及刊刻者不少,書目反不 著錄,是亦一缺憾也。前者阮雲台作四庫未收書目漸有徵採而蒐集不廣,真按:當作阮芸台或阮芸臺. 且阮氏至今又近百年,古書層出更甚於前,則續編四庫書目更為不可緩之事。今以編述條例略明於次,希大雅君子教而正之:
中國古籍流傳數千年,摹寫傳刻錯誤寖多,尤以明人為甚。如古今逸史鍾評祕書說郛稗海其收羅富而校審不精,或刪改原書,未可徵信。若程刻漢魏叢書、真按:程榮 毛校津逮祕書,板本尚佳,古書之少見者,或籍是以傳,真按:當作或藉是以傳! 而取舍不嚴,濫竽者多矣。清代崇尚樸學一時大儒皆精於校勘如盧抱經錢竹汀戴東原王氏父子阮雲台顧千里黃堯圃孫淵如其較著者也真按:當作阮芸台或阮芸臺. 阮元
37
。又廣蒐善本親手校讎刊為叢書故士禮居抱經堂平津館迨無一本不善足以復原本之舊,非明人評點之學所可比擬也。故編輯續目,凡清人叢書所清錄而為四庫所未收者全數採入,真按:疑當作收字,涉上文清字而誤. 其有四庫雖著錄板本校勘不精者亦錄後本如畢阮之呂氏春秋山海經,孫星衍之抱朴子,黃堯圃之國語、真按:當作蕘字,前已校矣! 真按:當作黃蕘圃! 真按:黃丕烈-堯字誤也! 國 策,顧千里之韓非子,盧抱經之經典釋文其校刊皆遠勝於前不必以重複而棄之也。又清人刻書每遇一善本互相傳刻故有一書數見者,如戴東原聲韻考四卷,有戴氏遺 書本、貸園叢書本、經韻樓叢書本,姚文田說文校議有原刻本、姚氏咫進齋叢書本、李氏半畝園叢書本則編書目時宜仿書目答問之例列舉各家刻本條注於下有卷數不 同板本差異者亦附說明以備參考,而本目則擇其最精者著錄焉清代著述豐富,為列朝之冠然所著述除已刊行流傳者外其未刊行之書及雖刊行而流傳不廣者亦宜廣為搜 羅,卽以書目答問所舉為例,如錢侗說文音韻表五卷、說文孳乳表二卷、王筠說文韻校五卷錢侗方言義證六卷錢繹字詁類纂錢坫補史記注百三十卷孫星衍記天官書考 證十卷杭世駿補金史百卷錢大昕元史稿百卷皆注明未見傳本然書目答問作於光緒元年迄今又增益者又不知凡幾也編目者正宜廣為採集遺稿之不見於前者或見於後世如 龔橙說文理董譚復堂日記稱其原稿已遺去夏北大研究所竟得之北京書肆牟氏雪泥屋遺書宜都楊氏稱未傳刻而日照丁氏則有同文尚書一書據云其稿尚多均藏于其家。又 如高郵王氏訓詁音韻稿本去歲發現於北京今則歸上虞羅氏以付影印由是而知其書之不傳或稿本之未刊刻者乃一時之潛藏,久或顯現。倘有目錄以為之綱紀,書或不 亡。此古人之所以有闕書目錄之作也。真批:此現象則合于鄭樵目錄之學說也. 清代編四庫全書除內府所藏多數採入外,餘則悉採自私家藏書。時中國藏書江南最稱宏富,如范氏天一閣鮑氏知不足齋吳氏瓶花齋汪氏飛鴻堂汪氏振綺堂孫氏壽松堂鄭氏二老閣為最著故四庫所收天一閣知不足齋飛鴻堂及兩淮馬裕家均各數百種,真按:原訛作准,徑改! 此成書之所以易也。自四庫既成後,若黃氏百宋一廛、孫氏平津館、汪氏藝芸書舍、以及上海郁氏、仁和勞氏、長洲顧氏、湘潭袁氏購弆亦富,多四庫未收之本。弼於民國十一年覓得湘潭袁氏所藏肝壇直詮四卷為近溪子著四庫存目提要羅列近溪著述而此書不與焉。真按:此字原文描潤,然五板自不壞,故此版較五板為劣矣! 足見諸家所藏溢於四庫所收之外者多也。況黃氏孫氏所藏善本有修四庫諸公所不及見者耶!則今續編書目不可不取材於此矣。雖洪楊之亂,真按:太平天國 江南圖書燬於兵燹而尋源竟委不難覓書如黃氏汪氏多歸於海源閣勞氏顧氏多歸於結一廬上海郁氏多歸於麗宋樓,真按:疑為皕宋樓之訛!下同. 雖麗宋樓售于海東結一廬復燬於兵燹然存在天壤者仍不難簿籍而得況海源閣今巋然獨存也耶。又如近今之常熟瞿氏、貴池劉氏、江陰繆氏、烏程蔣氏、武進氏董、真按:應係武進董氏之訛! 江安傅氏,時儲善本,皆售藏家之遺,亦可取資也。
近數年來國人每喜刊刻郡土叢書如豫章叢書嶺南叢書湖北叢書畿輔叢書蒐集先賢遺著頗為詳贍。真按:原訛作瞻,徑改! 蓋表彰先賢,人具同情;卽其地以求其書,不猶愈於東探西索者乎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