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第二十七章 明清檔案的整理、編目與鑒定工作真按:以作鑑定為正字!
第一節 檔案的整理
檔案的整理就是把散亂的檔案系統化。檔案不進行整理就無法提供利用,所以整理工作是檔案工作中最基 礎的工作。根據管理明清檔案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應針對不同的檔案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明清檔案的整理工作,可分加工整理和對零散文件的整理兩種。加工整理 應根據原整理基礎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方法和程序。整理零散文件,一般依下列程序進行:
(一)區分全宗
區分全宗就是檔案館所藏全部檔案的第一層分類。檔案的分類應以保持文件的歷史聯繫為原則。我館所藏 明清檔案是明清王朝國家機關和帝王將相在統治活動中形成的,源於一個機關或一個官員的檔案,文件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繫,不能任意分割。所以文獻館時期,按 “行政系統”劃分檔案,現在按全宗進行分類,都是要保持一個機關檔案的聯繫和完整。
全宗原則在歷史檔案中也是適用的。不過歷史檔案的全宗和現行機關檔案全宗的劃分有所不同。歷史檔案的全宗,不僅指一個衙署或某個官員所形成的全部檔案,而且還指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密切聯繫的一宗檔案
762
,不管這種聯係是文書處理過程中形成的,真按:簡化字之餘孽-下文作聯繫,是也! 還是在管理這些檔案的長期過程中形成的聯繫,都可以搆成 一個全宗。整理現行機關檔案判別立檔單位的三個條件,即“獨立行使職權”;“是一個會計單位或經濟核算單位”;“一定的人事任免權”,這三條對歷史檔案不 能完全適用。上面講過,在清代,皇帝實行高度集權獨裁統治,內閣、軍機處雖然是中樞機構,也不過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題、奏等文書庶 務,不能獨立行使職權。至於官員任免和經費的核銷,事無巨細,都要經皇帝批准。內閣連印也沒有,行文時以典籍廳的印代替。如果按整理現行機關檔案判定立檔 單位的標准,那只有一個龐大的“皇帝全宗”了,這樣等於不劃分全宗。所以我們只能按明清檔案的特點去劃分全宗。再如“宮中各處檔案”,宮中各處並不是一個機關的名稱。宮中各處檔案是指存於清皇宮中各機構的檔案,其中有硃批奏摺、諭旨,也有奏事處的檔案。1925年故宮文獻部進行整理時,認為這些檔案“系統雖异,地點均在內廷,故名宮中各處檔案”,現在我們仍把它作為一個全宗來保管,以保持檔案的原整理面貌。我館還保存一個溥儀檔案全宗。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根據民國政府關於“皇室優待條件”,仍“暫居宮禁”,“尊號仍存不廢”,“侍衛人等照常留用。……宗廟陵寢永遠奉祀”。這樣清廢帝仍然過著“小朝廷”的生活,直到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為止。在這期間,溥儀本人和為他服務的內務府、宗人府等各衙門,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我們把這部份檔案統歸一起,作為一個全宗,名叫“清廢帝溥儀檔案”,作為清代檔案的附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特的現象
763
。
(二)全宗內檔案的分類
清代檔案各全宗內檔案文件的分類有:
1.按 文件名稱分類,例如內閣檔案分詔書、誥書,冊文、誥命,敕命、敕諭、諭旨(以上為內閣承宣之官文書)題本、奏啟,表箋、圖、黃冊、試錄、曆書、夾單(以上 為內閣進呈之官文書)六曹章奏、六曹錄疏、六科史書(以上為史官記載)等。軍機處檔案分奏摺、表章、圖書、地圖、黃冊(以上為軍機處進呈之文書)來文、清 冊,函札、真按:此處不誤作函扎了! 電 報、各國照會、各國約章、公使報 告(以上為京內外致軍機處文書)等。宮中各處的檔案分諭旨、硃批奏摺、硃筆圈單、引見履歷摺(以上為臣工繳回之硃筆)。摺單、圖、冊籍(以上為臣工進呈之 文件)等。內務府的檔案分上諭、冊文、題本、奏摺、圖、黃冊、單。(以上為承宣或進呈之文書)號簿、上傳檔、紅本檔、奏銷檔、奏摺檔。(以上為分類匯鈔之 檔案)
2.按機構分類的,如宗人府檔案分經歷司、左司、右司、黃檔房、銀庫、玉牒館。工部檔案分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製造庫、錢法堂、滿檔房、黃檔房、節慎庫、料估所、飯銀處等。
3.按問題分類的,如外務部檔案分中俄關係、中丹、中芬、中保、中南、中英、中法、中希、中瑞(士)、真按:瑞士 中德、中意、中聖、中奧、中西、中葡、中比、中荷、中瑞、真按:前文中國與瑞士,則此應係中國與瑞典? 中挪、中日、中朝、中越、中菲、中緬、中泰、中新(加坡)、中馬、中印(尼)、中印(度)、中尼、中哥(斯達黎加)真按:哥斯大黎加 、中巴(拿馬)、中哥(倫比亞)、中巴、中厄、中秘、中玻、中智、中阿(根廷)、中剛、中摩(洛哥)、中南(非)、中澳、中新(西蘭)、中薩(摩亞)等類。兵部檔案分職官官制、軍制軍務、科舉學務、財政庶務、外交往來、禮儀、旗務等類
764
。
4.按年代分類的,如會議政務處檔案分光緒二十七年……宣統三年。
各大類之下,再分屬類、項、目、子目等。如軍機處錄副奏摺之下,分內政、外交、軍務、財政、農業、 水利、工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工程、文教、法律、民族事務、宗教事務、天文地理、鎮壓革命運動、帝國主義侵略、綜合等十八屬類。各屬類之下,又分項。 如鎮壓革命運動類,又分捻軍、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義和團、秘密結社、反清鬥爭等項。各項之下還可分目,如秘密結社項之下,又分白蓮教、在理教、先天教、 無後教、大乘教、清茶門教、清淨門教、號軍、悄悄會、紅羊會、紅陽會、一柱香教,如意教、聖賢教、義和門教、八卦教、八卦紫金教、天龍八卦教、牛八教、添 柱教、天地會、三合會、三點會、尚弟會、雙刀會、小刀會、啯嚕教、真按:不知是否當作嘓字,(嘓嚕教)前文已有. 哥 老會、江湖會、紅旗會、勝人會、天主教、失公教、達摩教、佛門教、明買教、無極門教、青蓮教、黃陽教、西洋教,收園教、順天教、鴻鈎教、音樂會、羅祖教、 龍門教、白山教,天門教、儒門教、園頓教、黃大教、一碗水教、幅教、白蓮池文賢教、紅燈教、紅蓮教、白陽九宮教、摸摸教、未來真教、齋教、青教,青陽教、 新新教、混園教、牙籤教、菜會、閻王會、糍粑會、真按:《國》無,疑即餈粑.教育部國語辭典【餈粑】 注音一式 ㄘˊ ˙ㄅㄚ解釋: 一種用糯米做成的食品。將蒸熟的糯米搗爛成泥,揉成餅狀,使其陰乾,能久儲。蒸、煮、油炸皆可食。《詞》無餈粑一詞! 刀 槍會、大刀會、順刀會、構刀會、碩刀會、千刀會、鋼刀會、,曳刀會、雙刀三吳會、串子會、龍華會、孝義會、仁義會、敬空老祖會,青龍會、文田會、三元會、 陸林會、少林會、奇門會、邊錢會、金錢會、紅錢會、九蓮會、把子會、上帝會、長槍會,長生會、鬧公會、南北會、太子會、忠義會、桃園會、馬龍會、同勝會、 青苗會、同心會、六元會、龍虎會、紅黑會、白衣會
765
、金丹會道、扇會、丘莘教、羅教、弘陽教、如意道教、虎尾教、老佛教、看香學好教、白頭會、天罡會、二字會、紅黃白會、末後一著教、燈花教、清水教、武聖教、老理教、夾把刀會、千人會、陰盤陽盤教、兄弟會、潘安老安新安教、紅黑會、義氣了義會、捆柴會、征義堂、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不知是否為徵義堂之簡化. 忠義窮團、金鼓蓮會、定子會、金蘭教、老洪會,勝得會、花會、太平會、黑紅簽會、鐵戒指會、刀會、洋槍會、洪連會、青紅幫等156個目。又如外務部檔案中國與各國關係類之下,再分疆界租地、軍務兵器、鎮壓革命運動、法律交涉、交聘往來、僑務華工、傳教教案、經濟通商、國際會議、海關稅務、綜合、內務等屬類。
再如原文獻館整理題本,先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科之下再按年分開,各年之下再分問題,如戶科乾隆元年題本分:土地戶籍、田賦地丁、屯賦、地租、漕糧、鹽稅、茶稅、雜稅、貨幣、倉儲、庫儲,普通用費、軍務用費、京餉協餉、真 按:國無.詞:【協餉】 清 代對地方貧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規定由稅收富裕的省份撥款協助,叫做“協餉”。《清會典‧戶部七‧江西清吏司》:“凡各省之協餉,則稽其數。”原注: “每年 直隸 …… 貴州 不敷兵餉銀,由北檔房覈明,在鄰省協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 山東 藩庫裏存了一筆銀子,是預備支那裏協餉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協餉銀子未必是現銀,是打匯票的,他如何騙得去?”參見“ 協解 ”。 工業、賑濟、其他。原北京大學整理題本先按朝分開,各朝之下,再分貪污、叛逆、屯墾、刑罰、河工、糾參、漕糧、災荒、鹽務、隱匿、賊匪、敷陳、田賦、差派、驛遞、征伐、賬恤、真按:疑當作賑恤. 明藩、茶馬、俸銀、遺民、倉谷、真按:當作倉穀! 科舉、考復、糧餉、例行、銓敘、兵馬、奏銷、鼓鑄、推薦、織造、圈地、進貢、通商、米買、雜課、邊防、關稅、戶口、錢法、蓄發、庫藏、撫綏、印信、其它。
據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劃分類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類目的設置應以保持文件的歷史聯繫和便於利用為原則。類目要如實反映出檔案的內容。類列的多少,類系的長短,要以文件的多少和重要程度而定。
766
②劃分必須以所整檔案的共同的基本屬性為根據。每一層分類,必須取一個標准,否則,采取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標准,就會造成紊亂,使同類列不能互相排斥。假如農工商部的檔案分九個類:
A農務司 B工務司 C商務司 D庶務司 E實業 F職官 C經費 H光緒朝 I宣統朝。這樣同一類列,用了機構、問題、朝年三個標准,在實際分類中便無法進行。
劃分的類、項、目,必須層次分明,含義准確。類目名稱含混不清,或互相包括,就會造成分類不准,整理質量不高。例如同類列中同時用:“內政”、“外交”、“工業”、“農業”、“民族”……這里“內政”類名便含糊不清,真按:當作這裡! 因國內的民族、工業、農業同樣是內政。再如同時使用“職官”和“人事”;“財務”和“經費”;“軍務”和“軍需”等,使人不能准確地理解類目的含義,造成實際工作中的困難。
(三)組卷
明清檔案的保管單位,有件、卷、冊、包、盒等,形式不一,大小各异。1949年以前整理的檔案,重要的文件都是按件登記,如詔、誥、敕、硃批奏摺、題本等,都是在分類之後,逐件編號登目。一般文件多采用包或盒。1949年以後整理的檔案,分類之後,多數都組了卷。立卷是根據不同的文件,靈活地采用問題、文種、作者、地區、時間、收發文機關等不同特徵進行的。分“詳細立卷”和“簡單立卷”。“詳細立卷”卷內文件須逐件摘由、排列編號,並制有“卷內文件目錄”和“備考表”,如錄副奏摺鎮壓革命運動類的文件,就是采用“詳細立卷”的方法。“簡單立卷”卷內文件僅排列順序和附一個“備考表”
767
, 如硃批奏摺的鎮壓革命運動類、外交類、民族類、帝侵類和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院衙門的檔案,都 是采用簡單立卷的方法。明清檔案是可以組卷的,但並不是所有文件,都適宜於組卷。整理各部院衙門的零散檔案,是適合組卷的,如刑部檔案,當時圍繞處理某一 案件,形成緊密聯繫的一組文件,這一組文件便是一個案卷。文件立卷之後便於查找和使用。有一部分重要文件,如皇帝頒佈的詔、誥、敕和諭旨及臣工奏呈的題 本、奏摺等,大都是一文一事,而且在形成過程中都是分別辦理和單獨存放的,可以進行逐件登記,不一定都組成案卷。實踐證明,這部分檔案組卷,大都是按文件 內容性質的細分類。而且一卷有數件以至幾十件,作者、事由、時間都不能詳細反映,卷內文件又沒有編目,給以後編制專題目錄和各種索引工具及照相復製帶來不便。真按:當作複製.此製字終於不誤作制了.但復字仍誤.
第二節 檔案的編目與索引
編目工作,不僅是整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是整個檔案館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一個檔案館的基礎工作如何,檔案是否便於查找利用,是與編目工作分不開的。編目工作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一個檔案館的水平。過去長期以來,我們對檔案的編目與檢索工具工作重視不夠。真按:不通的句子! 當檔案的利用工作與基礎工作有矛盾時,總是認為檔案整理得不快,不能適應社會利用檔案的需要;或者埋怨整理方法不科學,不能滿足各方面讀者的要求。研究清代政治經濟或某一專題的專家,希望檔案按問題來整理。
768
編纂清代通史的學者,要求檔案按時間編排。研究清代人物的教授,希望檔案按作者或人物分開。寫地方誌的同志,真按:當作地方志! 要 求檔案按地區整理。過去領導上總是要求整理工作服從利用工作的要求,跟著利用者走。此一時期檔案按編年體整理,彼一時期又根據讀者的要求,按問題整理。再 過一個時期,又根據利用者的需要,按人物或地區整理。這樣,檔案反復整理,沒完沒了,勞民傷財,最後還是滿足不了各方面的要求。這種把整理工作看成是“萬 能的東西”,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有害的。荷蘭檔案學家斯‧繆勒說:“在整理一個檔案全宗時照顧歷史研究的利益只應該是次要的。”檔案整理只能根據文件形 成的規律和特點,通過一定整理方法,使文件固定秩序,為利用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創造一定的便利條件。但整理工作並不能解決利用工作的各種矛盾。要想 解決各方面查用檔案的要求,就必須做好編目和各種檢索工具。整理工作的編目是基本編目,包括文件或案卷標題的擬寫、卷內文件排列、編號、登目、案卷的排列 和目錄的編制及檔案的內容介紹等。檔案館應根據這些基本目錄,編制各種目錄或專題索引,如《編年目錄》、《分類目錄》、《作者目錄》及地區索引、人物索引 以及各種專題索引等。這樣檔案的整理秩序雖然不變,但通過編目與檢索工作,能適應利用者各方面查用檔案的要求,這叫怍真按:當作作字!這叫作… “以不變應萬變”。現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要檢索工具有:
①檔案秩序目錄。它是整理檔案時形成的檔案秩序目錄,有一千多冊,按全宗排列,統一編有目錄號。它同時又是檔案庫房排架存放目錄。它是目前查閱提調檔案的主要工具。
769
②分類卡片與分類目錄。分類卡片,如文獻館時期所作的軍機處錄副奏摺分類卡片,分政治、軍事、經濟、財政、文教、法律、禮俗、其它,計八類。
③全宗卷,全宗卡片。全宗卷主要有該全宗的歷史沿革、檔案內容、整理方法、保管狀況以及利用情況有關文字材料。全宗卡主要著錄全宗名稱、數量、文種、主要內容等。
④人名索引和職官索引,如宮中檔案官員履歷引見摺人名索引和職官索引。人名索引按姓氏筆劃排列。職官索引按地區、官職排列。
⑤明清檔案內容介紹,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該書1986年由檔案出版社出版,共十八萬多字。它以全宗為單位,全面地介紹了館藏檔案的內容,是利用明清檔案必讀的工具書之一。為參加《亞洲史料指南》編纂的工作,我館又組織專人撰寫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指南》。真按: 用詞不當!這明明有抄襲之嫌.抄來卻不改用!是最偷懶的抄襲法了!分“前言”及“總論”、“全宗介紹”及“附錄”等部分,共一百萬字。目前正在積極編撰出版中。
隨著歷史檔案的開放,要求檔案館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提高一步,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今後除加強整理工作外,還要把編目與索引工作提到重要地位,組織人力,認真做好。
第三節 檔案的鑒定
明清檔案的鑒定工作,主要是鑒別檔案的價值,劃分等級和辨別真偽,考證文件的時間和作者等。通過鑒定工作,能分清玉石
770
, 以便保管和使用檔案。徐中舒主張;“我們覺得這樣巨量的檔案,全部保存,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 有許多檔案,實在是無須保存的。如果因為要全部保存,使重要檔案與不重要檔案,一同保存於不完備的設備之下,而任其逐漸淘汰,自然毀滅,不如經過多數學者 鑒定一番,選其重要的,存儲於完備的庫藏中”。
鑒別明清檔案的價值,是一件嚴肅而繁難的工作。必須以唯物辨証的觀點,全面地、歷史地考察檔案的價值,才能做出正確的鑒定。鑒定工作者必須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檔案知識及長期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這一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明清檔案進行過二次大的清理鑒定工作。一是1958年對一千七百麻袋清內閣大庫殘碎檔案的清理鑒定。當時經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同志批准,由國家檔案局出面,邀請了很多有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剪伯贊、呂振羽等二十餘人,參加了研究,並具體抽查了檔案,提出了鑒別意見。真按:我們憑什麼幫後人決定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不重要的?叫牛頓幫愛因斯坦決定的話,那永遠沒有愛因斯坦的產生了.清前所不重視的小學,若然,則何以有清代樸學的產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但有不爭氣的廚藝,焉有不入味的食材? 二是1964年至1965年和1971年,對全部明清檔案劃分了戰備等級,根據檔案的重要程度,明清檔案共分四類,其標准是;
一類:政治性強,年代久遠,對明清史研究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其內視情況又分三種。
甲種:政治性檔案,機密性強。如外交鬥爭、邊界海防、國防機密性檔案;
乙種:帶有國寶性、或年代久遠、或文種稀有或農民運動形成的文件等:
丙種:史料性檔案、對清史及科學研究有特別重要價值的檔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