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永樂大典》中佛教文獻初探
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副研究館員 林世田
內容提要
本文從《永樂大典》中的佛教文獻條目類型、《永樂大典》所引佛教文獻書目、《永樂大典》本與現今傳世本《禪林類聚》三方面粗加探討,說明《永樂大典》所收佛教文獻的價值。
一、引言
《永樂大典》是眾所公認世界最大最早的百科全書,編纂時間在永樂元年至五年(1403—1407),由當時的太子少師姚廣孝任總監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又曾命程道南等開始重抄副本一部,至隆慶元年(1567)完成,前者稱永樂抄本,後者稱嘉靖抄本,分別收藏於文淵閣和皇史宬,全書共22937卷(包括目錄60卷),11095冊。明萬曆中期,《永樂大典》全本尚存,萬曆末年似即開始流失,下落不明。直到清康熙年間(1662—1722)才在北京皇史宬發現嘉靖抄本殘本。乾隆三十七年(1772)修纂《四庫全書》時,曾清查嘉靖抄本,發現已缺失2422卷(1000餘冊)。又加嘉慶、道光年間翰林院官員曾偷盜出100餘本,從此嘉靖抄本不斷外流,至光緒元年(1875)猶存約5000冊,光緒二十年(1894)復查時則僅有800冊,不及全書的十分之一
62
。此後經過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先後兩次洗劫,殘存大典抄本幾喪失殆盡,殘存者不過800餘卷,共370餘冊。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經過有關方面的不懈努力,流失海外的殘存大典大都被拍成膠卷返回故土。1986年6月中華書局已將現存大典影印10冊,共計收大典797卷。這便為整理研究大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前人早已注意到《永樂大典》收錄之廣,保存了明代以後佚失的大量宋元文獻,早在清雍正年間,全祖望等已開始進行輯佚工作。乾隆年間修纂《四庫全書》即曾從《永樂大典》輯出四部書513種,此後,間有學者從事零星的輯存工作,總計至今出版的輯存著作已過600種。
從現有輯存書目來看,除幾種居士文集外,幾無其他佛教文獻,這與佛教文獻在《永樂大典》中所占份量極不相稱。擔任監修的姚廣孝始終以僧人的身份參預政治,常居佛寺,冠帶而朝,退乃緇衣,終身未易僧服。在參與編修的2169人 當中就有不少來自名山大剎的高僧大德,如善啟、敬修、指南、懷瑾(以上見於朱彝尊《明詩綜》)、岱宗心泰、南石文琇、止庵普震(以上見於《增集續傳燈 錄》)、祖芳道聯、照庵宗靜、心淵居敬、東白善啟、希古師頤(以上見於《新續高僧傳》),祖芳道聯曾為“釋教總裁”,而希古師頤則居“第一座”。他們對佛 教條目的設立以及材料的取捨有相當高的標準與要求,所收典籍今天多是善本、珍本、孤本。本文即從《永樂大典》中的佛教文獻條目類型、《永樂大典》所引佛教 文獻書目、《永樂大典》本與現今傳世本《禪林類聚》三方面粗加探討,說明《永樂大典》所收佛教文獻的價值。
二、《永樂大典》中的佛教文獻條目類型
經過初步調查,現存《永樂大典》尚有大量佛教史料未經發掘
63
,粗略統計便有近900項之多,本文即從佛經、節選經文、中國著述、禪宗語錄、禪宗公案、佛教史傳、佛教名相、佛教詩文、佛教名勝、佛教掌故等10方 面進行初步介紹。所見文獻均據《中國叢書綜錄》、《中國叢書廣錄》、《四庫全書》、《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佛光大辭典》等書 逐一核校書名、作者、時代、中華書局縮印本所在冊、頁碼等項,分別加括號以供參考,惟限於時間,尚不及取《永樂大典》本與現存同名經典文獻對勘。
1.佛經類:
大方等大集經(8:7896—7928,北涼‧曇無讖譯)、大寶積經(8:7739—7748,9:9262—9274,唐‧菩提流志等譯)、生經(4:3969—3978,西晉‧竺法護譯)、菩薩修行經(4:3990—3991,又名《威施長者間觀身行經》、《長者修行經》,西晉‧白法祖譯)、文殊師利巡行經(4:3991—3993,又名《文殊巡行經》,北魏‧菩提留支譯)、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4:3993—3998,又名《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金剛髻菩薩加行品》,唐‧菩提流志譯)、灌頂經(5:5037—5067,全稱《大灌頂神咒經》,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無所有菩薩經(6:5139—5155,隋‧闍那崛多等譯)、佛說無上處經(7:6418,東晉‧失譯人名)、佛說處處經(7:6418—6422,後漢‧安世高譯)、大莊嚴經論(7:6879—6905,馬鳴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略教誡經(7:6785,唐‧義淨譯)、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8:7823—7827,劉宋‧求那跋摩譯)、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8:7815—7827,又名《五百問事經》,東晉‧失譯人名)、舍利弗問經(8:7812—7815,東晉‧失譯人名)、沙彌尼戒經(8:7811—7812,後漢‧失人名)、佛說苾蒭五法經(2:1136—1137,宋‧法天譯)、佛說苾蒭迦尸迦十法經(2:1137—1138,宋‧法天譯)、阿毗達磨俱舍論(7:6932—6950,世親造,唐‧玄奘譯)、十住毗婆沙論(7:6906—6931,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等
64
。
2.節選經文:
實相油(4:4038,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雲經》)、如蠅著油(4:4038,唐‧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目連訪母(5:4446,西晉‧竺法護譯《盂蘭經》)、不信三尊(3:2148,後漢‧安世高譯《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梵志避死(5:4319,西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橫死有三(5:4306,西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捨身代死(5:4324,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金瓶灌頂(5:5035,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佛聲至有頂(5:5036,北涼‧曇無讖譯《涅槃經》)、四事善友(6:5198,西晉‧竺法護譯《海龍王經》)、毀譽不動(6:5642,姚秦‧鳩摩羅什《維摩經》)、堅濕暖動(6:5642,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經》)、諸佛行處(7:6410,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是道處(7:6415,西晉‧竺法護譯《須真天子經》)、狗子得度(7:6644,《度狗子經》)、雙目(8:7313,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空無執取(9:9276,宋‧施護譯《月喻經》)、舍一取一(8:7576,北涼‧曇無讖譯《涅槃經》)、佛身第一(8:7579,姚秦‧鳩摩羅什譯《華手經》)、法燈第一(8:7579,姚秦‧竺佛念譯《菩薩處胎經》)、息心為第一(8:7579,北涼‧曇無讖譯《瓔珞經》)、咒力起尸(9:8647—8648,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海不宿尸(9:8648,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寶雲經》)、羅剎爭尸(9:8648,梁‧僧伽婆羅譯《阿育王經》)、印壞文成(9:9019,北涼‧曇無讖譯《涅槃經》)、五穀數成(9:9019,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小兒得度(7:6644,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僧衹律》)、隨心得形(9:8992,宋‧倪思《經鉏堂雜志》引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天光臺(2:1235—1236,唐‧般剌密帝譯《楞嚴經》)
65
、花成雲臺(2:1236,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經》)、光明雲臺(2:1236,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升智慧臺(2:1236,北魏‧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化身度人(2:1660,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經》)、三事調人(2:1662,西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兩足尊(3:2148,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道德至尊(3:2148,西晉‧竺法護譯《須真天子經》)、人尊(3:2148,唐‧菩提流志等譯《寶積經》)、心本無形(9:8988,北涼‧曇無讖譯《大集經》)等。
3.中國著述:
悟了自度(7:6644,唐‧慧能說,法海集《六祖壇經》)、法供養第一(8:7579,唐‧道世集《法苑珠林》)、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8:7795—7810,唐‧道宣集)、金剛感應事蹟(4:3498—3504)、金剛證驗賦(4:3495—3497,宋‧延壽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疏(4:3486—3495,宋‧宗泐演,如玘注解)、大般涅槃經疏(3:2204—2230,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2:2059—2075,注疏,疑為隋‧智顗說)、沙門灌頂國清百錄(8:7342—7360,9:9209—9215,隋‧智寂等錄,灌頂纂集)、雜錄諸僧(9:9053—9077)、四眾(9:9101—9106,宋‧陳實撰《佛書大藏一覽集》)、送終(1:52—60,唐‧道世集《法苑珠林》)、修心寶鑑(4:3988—3989,宋‧陸軫述)光明雲臺(2:1236,智者撰,灌頂記《法華懺儀》)等。
4.禪宗語錄:
示眾(9:9107—9121,元‧道泰集《禪林類聚》)、飛走(6:5250—5252,元‧道泰集《禪林類聚》)、百丈廣錄(5:5025—5031,宋‧頤藏主集《古尊宿語錄》)、示成(9:9020—9022,宋‧克勤說,紹隆等編《圓悟語錄》)、萬法歸一(8:7575—7576,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碧岩錄》)、出隊(7:6827—6828,宋‧克勤說,紹隆等編《圓悟語綠》)、大眾(6:5711—5717,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