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昨夜所聞何處鐘,此圖然否夢前蹤。真按:翁方綱的愛用句式 水雲能記意如許,石澗更知深幾重。真按:磵 檢點詩心聽宿雨,商量畫稿起諸峯。真按:藁 小吳軒下朦朧月,累爾橫江辦一笻。
187
方式亭惠造蘇齋筆見寄,賦謝二首真按:真按:方楷送翁方綱筆 真按:翁方綱的文房四寶 翁方綱收禮
江干鏤管識蘇齋,儻許彭城放鶴儕。種竹劉郎玉堂夢,故人幾箇好音懷。真按:詞無.國無.
磨墨蘇齋眼共青,陸書詩境合鐫銘。真按:陸游與翁方綱的書齋-詩境 蘇潭去後摹蘇研,虹石誰云兩石亭。前年吳石亭視學安徽為予造蘇齋墨故并及昔蘊山造詩境墨及昨伊墨卿寄拓蘇研事。真按:吳廷選之仕履 真按:吳廷選幫翁方綱製墨 真按:謝啟昆幫翁方綱製墨 真按:伊秉綬與蘇軾的硯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的硯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伊秉綬 真按:翁方綱的作文方法論-蓋靈感之來,寧識人乎?故有雖交好而無所感發,或有感發也寫不好者,猶待生人激發靈感,倒不必是怠慢舊人也。
187
再題石谷畫稿真按:真按:藁 翁方綱題王翬畫
層林陡壑皆章法,雜樹誰摹馬抑之。真按:馬愈 盡攝諸峰煙雨氣,真按:峯 前岡半厂立移時。昔見明人馬抑之臨元繆叔民山涇雜樹卷題者數十家,真按:翁方綱過眼錄-經眼錄 真按:馬愈臨繆佚畫 石谷此卷殆■過之。真按:上罙上下拔右或友-異體字字典冖部6畫、7畫皆無.已去函報闕矣.爻部4畫、5畫亦無.
187
霜艸
一寸枯荄認綠根,初寒帀野變霜痕。馬嘶宿霧迴時路,人記秋場滌處村。真按:塲 真按:邨 罟罩微陰知雪意,真按:罒有異體. 蒹葭襯碧出柴門。迷離幾箇殘星點,略彴灘橫曉色論。
187
惠州守伊墨卿摹勒蘇書德有鄰堂、思無邪齋拓本見寄真按: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伊秉綬與蘇軾 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蘇軾
有鄰無邪二榜書,坡公手題鶴峯居。我齋蘇齋室蘇室,一笑窠墨簷楣俱。拓摹誰歟伊太守,真按:伊秉綬 南圭想共園翦蔬。真按:方子容 真按:方子容與蘇軾 默庵來作默堂主,伊號默庵,而惠州郡廨有坡書默化堂扁。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 真見紹聖親操觚。我昔摳衣造峰頂,屋壁仿像經營初。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此扁風神蕩江水,炯若嶺月軒眉鬚。三十六秋夢一瞥,真按:今昔之感 歸來以息觀雙趺。塵塵念念何所得,隃糜研滴不自濡。真按:前作隃麋. 嵩陽帖配偃松字,真按:翁方綱收藏蘇軾的書畫 真按:翁方綱與天際烏雲帖-翁方綱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與偃松屏贊-翁方綱與蘇軾 正及鶴觀芝田畬。羅浮一枕浩噓噏,少霞山卿秘有無。去年始拜真像軸,暑夕果得銘研摹。真按:翁方綱與蘇軾畫像 德有鄰堂公自銘研去年四月墨卿拓寄。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伊秉綬與蘇軾 此銘此像同照坐,堂邪齋邪孰見吾。坐臥吟嘯大雲海,星斗沆瀣來醍醐。以水洗水鏡磨鏡,翟家舍即婆酒酤。如此英光亘天地,憑何尺宅為犁鉏。真按:犂 真放精微乃造極,鯢桓審平聲。止毋疎蕪。真按:鯢桓審止毋疎蕪. 月圓電轉只一掃,萬象來繞摩尼珠。似聞默庵返閩櫂,真按:伊秉綬之仕履 真按:伊秉綬的行程 古隸夢我城南隅。問泉豈止四十尺,井欄日夜響轆轤。小窗依然收塔影,荔墻綠重圍豐湖。
187
有鄰研齋詩三首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書齋-有鄰研齋 翁方綱與蘇軾的硯
我摹鄰堂研,果拓鄰堂扁。此堂築未期,此堂夢巳踐。研銘名一字,題者驚見罕。真按:上罒下干 豈知齋名蘇,於誰戶之欵。亭亭對塔影,裊裊瓣香篆。無邪與有鄰,不要偈語轉。研池淡一泓,悠然片雲卷。
書摹張伯雨,真按:翁方綱與張雨 茶訪陸季疵。真按:翁方綱對茶道的看法 真按:翁方綱與陸羽 松風響石銚,陸郎儻共之。此意今耿耿,卜鄰話然疑。對牀寒燈句,角弓嘉樹詩。二老日來往,中夜風雨期。只愁妨攷訂,幸弗耽酒卮。真按:躭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習慣 真按:翁方綱對茶與酒的看法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擬以繪研背,或幀於齋楣。
188
蘭馨復竹潤,何似王翰親。真按:國無.詞無. 西枝與東柯,幾擇孟里仁。真按:孟子 真按:孟母三遷 桑梓知恭敬,枌榆氣樸淳。蓻圃觀所造,蓮喻比其鄰。思我無所思,淵乎初見真。真按:翁方綱的鄰居 真按:翁方綱選擇鄰居 相交淡水石,得託貞松筠。一再補蘇銘,誰謂篋笥貧。真按:翁方綱的人生觀 真按:翁方綱的貧富觀 真按:翁方綱的情執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的崇拜 真按:翁方綱的價值觀
188
寄鎮堂二首真按:翁方綱與陸廷樞
問訊吳興鴻漸里,何如句曲菌山巢。午香一縷茶煙澹,真按:翁方綱對茶與禪的看法 筆勢先從繆篆交。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讀易寧矜十絕編,真按:陸廷樞之易學 卜鄰不為一瓻緣。跏趺隔巷寒雲外,神在梅花索笑前。
188
題顧云美塔影園所藏漢隸舊本三首真按:真按:顧苓的隸書 真按:翁方綱與顧苓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顧苓的收藏
墨香百五十年前,真按:翁方綱以文入詩 虎阜鐘來窣堵圓。又借池光消客夢,倒窗塔影故依然。
朱十書亭仲六游,斜行印押燦銀鉤。只應宋迪邢房軸,智永前身省記不。真按:翁方綱的愛用句式 予藏曹全碑是朱竹垞舊本,孔宙碑是仲伯子舊本也。昨宋芝山為予臨顧云美塔影園圖。真按:翁方綱與朱彝尊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與漢碑 真按:宋葆淳為翁方綱作畫 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虞歐顏褚覓誰因,真按: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褚遂良 十鼓岐陽想問津。真按:唐人書法與石鼓文 真按:翁方綱與石鼓文 真按:唐人書法之淵源 稽首相輪真實義,月穿雲破是精神。予嘗於漢隸印證唐楷: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與隸書-漢隸印證唐楷 謂韓勑碑,褚也;孔宙碑,虞也;鄭因碑,歐也;魯峻碑,顏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與隸書-漢隸印證唐楷 真按:翁方綱論唐人書法 真按:翁方綱論唐楷
188
十一月十五日曉起待漏有述真按:真按:翁方綱早班 真按:翁方綱早起 翁方綱早朝
冷撥爐灰讀攷工,并隨孫郭注魚蟲。真按:孫奭、郭璞-應係此二人. 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真按:翁方綱的小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消磨詞賦豪鋒禿,依舊光陰蠟炬紅。杜牧餘箋追矻矻,樊川考工記注。真按:杜牧著作考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參考書 真按:杜牧注考工記 陸游去日惜匆匆。放翁詩「少時學問苦匆匆,弦誦光陰轉手空」,深有慨乎其言之也!依稀四十年前夢,真按:翁方綱感陸游知音 真按:下文有「絃誦光陰去日爭」亦謂此也. 真按:今昔之感 真按:翁方綱的覺悟 薄雪窗光漏點中。乾隆乙亥十一月四鼓起待漏,取案上杜樊川詩一帙讀之至竟。今四十七年矣。真按:翁方綱早班 真按:翁方綱早起 真按:翁方綱早朝 真按:翁方綱讀杜牧詩
188
韻亭宗伯令嗣將之任滇南,真按:莫瞻菉之子 以素扇屬書「山川出雲為天下雨」舊詩——戊戌秋,予為宗伯尊人績軒明府畫蘭并銘研作也,真按:莫瞻菉之父 真按:即前〈韻亭編脩見示董文敏山水扇頭有文敏自題「山川出雲為天下雨」八字,因摹以題於編脩尊甫績軒明府畫蘭冊,復摹刻諸研背,各系二詩〉詩也. 感而有賦,即以贈行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莫瞻菉 莫瞻菉之家世
畫蘭今日見蘭孫,萬里山川舊雨論。二室三花深澗氣,真按:磵 瓣香飛聚黍珠痕。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 真按:按:真按
研池半偈清風在,蓻圃重拈廿五秋。添入雪窗行色卷,墨雲冉冉上礬頭。真按:國:礬頭 注音一式 ㄈㄢˊ ㄊㄡˊ 山水畫中山頂上的石塊。因其形狀如礬石頂部的結晶,故稱為「礬頭」。宋˙米芾˙畫史˙唐畫:「巨然少時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 詞:【礬頭】1.山水畫中山頂的小石堆。形如礬石,故名。 宋 米芾 《畫史‧唐畫》:“ 巨然 少年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 元 湯垕 《古今畫鑒‧唐畫》:“ 董元 山水……水墨礬頭,疏林遠樹,平遠幽深。”2.指類似畫中礬石的山石。 明 徐渭《七里灘》詩:“淺水礬頭蘸幾堆,青涎齒縫破生梅。”
188
訪吳江史氏石刻坡公天際烏雲帖不獲,以詩記之三首真按: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蘇軾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成績 翁方綱與天際烏雲帖-翁方綱與蘇軾
妮古如何聚晚香,赤霞舊諾倩瑤岡。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金芝原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史善長 真按:史善長與金芝原 沈吟南岳真人訊,寤寐西村處士莊。真按:邨 萬古有情銖黍墨,真按:上禾下米. 雙鉤可記粉箋光。幻浮閤子歸來後,直到覃溪為表揚。
陳吳手蹟果遺諸,項子京云:真按:項元汴收藏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此帖史氏巳刻石行於世。陳汝同、吳原博二跋未刻入。真按:陳詢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吳寬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想像柯張跋尚餘。柯敬仲、張伯雨題,真按:張雨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柯九思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今皆有闕失。畫借素縑留騕褭,真按:國:騕褭 注音一式 |ㄠˇ ㄋ|ㄠˇ 古代駿馬的名字。淮南子˙齊俗:「夫待騕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罥騕褭,射封豕。」亦作「要褭」。 詞:【騕褭】古駿馬名。《文選‧張衡<思玄賦>》:“斥 西施 而弗御兮,縶騕褭以服箱。” 李善 注:“《漢書音義》, 應劭 曰:‘騕褭,古之駿馬也,赤喙玄身,日行五千里。’” 唐 鮑溶 《暮春戲樊宗憲》詩:“野船弄酒鴛鴦醉,官路攀花騕褭狂。” 清 紀昀 《物產》詩之三六:“騕褭經過渾不顧,可憐 班固 未全知。” 石應鉛水滴蟾蜍。濰州雪夜春燈下,真按:蘇軾在山東 定武蘭亭響搨初。不及馮家劉雨若,真按:劉光暘 蕉林枕秘硬黃書。涿鹿馮氏所藏蕉林家本劉光暘上石者,真按:馮銓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至今蓻林馳譽,莫知其為贗也。真按:翁方綱對蘇軾書法的鑑定-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成績 真按:梁清標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劉光暘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夜雨相過話宛然,碁聲白髮綠尊前。沈啟南為史明古寫夜雨相過詩意一幀,真按:启 今在史氏家,瑤岡猶見之。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金芝原 真按:沈周與史鑑 真按:沈周為史鑑作畫 十三絃後人非夢,七百年來韻孰傳。依昔窗光 收塔影,及今峰翠著湖邊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