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April 16, 2009

奇聞對在三。客來援左注,笑殺杜征南真按:國無.詞:【征南】1. 征南大將軍 羊祜 南朝 徐陵《歐陽頠德政碑》:“ 范卿 寶鼎,復述台司之功; 羊叟 高碑,更紀 征南 之德。”參閱《晉書‧羊祜傳》。2. 杜預 卒贈征南大將軍。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征南 多興緒,事業闇相親。” 仇兆鰲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贈 。” 錢謙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學,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為師法。” 章炳麟 《再與劉光漢書》:“ 征南 取以解經,於情轉愜。”參閱《晉書‧杜預傳》。 真按:杜預 此碑金冊句上反字必有闕文,顧寧人以為及字,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批評 猶如玉藻而素帶句,鄭以為脫爛,其上必有闕也。陳澔遂以移接上文。漢隸真按:上罒下羊.此皆有關本字,故不改異體同義字.真按:國:皋  部首 白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ㄍㄠ 1. 水邊的低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漢書˙卷五十一˙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2.水田。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李善˙注:「水田曰皋。」 3.高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4.姓。如漢代有皋誨。 5.高大。通「高」。禮記˙明堂位:「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皋門。」 6.置於句首,表示拉長而緩慢的語氣。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詞:皋1 〔o ㄍㄠ〕 〔《廣韻》古勞切,平豪,見。〕 1.沼澤。《詩‧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傳:“皋,澤也。”《晉書‧文苑傳‧趙至》:“徘徊九皋之內,慷慨重阜之顛,進無所由,退無所據。”2.岸;水邊地。《楚辭‧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王逸 注:“澤曲曰皋。”一本作“ ”。《楚辭‧九歌‧湘夫人》:“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漢書‧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皋,水邊淤地也。” 三國 曹操 《步出夏門行》序:“雲行雨步,超越 九江 之皋。” 郭沫若 《題畫贈朝鮮同志》詩:“瞬時馳騁 漢江 皋,輸送東風入南鄙。”3.水田。《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 李善 注:“水田曰皋。”4.緩慢而拖長的呼喚聲。《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孔穎達 疏:“皋,引聲之言。” 黃侃 《經傳釋詞箋識》卷五:“皋,發語之長聲也。皋,號之借。”一說,語首助詞,無義。參閱 楊樹達 《詞詮》。5.見“ 皋皋 ”。6.見“ 皋牢 ”。7.見“ 皋比 ”。8.通“ ”。大鼓。9.通“ ”。《荀子‧大略》:“望其壙,皋如也。” 梁啟雄 釋引 郝懿行 曰:“皋,猶高也。”參見“ 皋門 ”。10.農曆五月的別稱。《爾雅‧釋天》:“五月為皋。”11.姓。 皋伯通 。見《後漢書‧逸民傳‧梁鴻》。 2 ho ㄏㄠˊ〕 〔《集韻》乎刀切,平豪,匣。〕 通“ 1 ”。 號呼;呼告。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維州興作,官營其初。民力衍裕,多皋工徒。” 惠棟遂謂澤門之晳即皋字,真按:翁方綱對惠棟的批評 適有友說左傳人盡夫也,援杜注天字欲改讀人盡天也。近日考訂家可笑至此。真按:翁方綱對朋友的譏評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家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家與鑑藏家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交友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293

   商邱宋氏舊藏廟堂碑城武本二首真按:真按:宋犖 真按:百度有! 真按:孔子廟堂碑的版本 真按:翁方綱與孔子廟堂碑-翁方綱與虞世南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宋犖與孔子廟堂碑-翁方綱與虞世南

自是神圓豈貌圓,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在神不在形-自是神圓豈貌圓 真按:翁方綱對孔子廟堂碑的鑑定-翁方綱與虞世南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審美觀-戒圓媚 真按:翁方綱的形意論/形神論 真形故在陝碑前。真按:孔子廟堂碑的版本 天教瘦影河濱出,張壽鄰來四百年。元末定陶決得此碑,真按:黃河. 真按:翁方綱的文物出土學 與漢竹邑侯相張壽碑並在城武縣學。真按:張壽碑-漢竹邑侯相張壽碑 真按:張壽碑-漢竹邑侯相張壽碑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與漢碑 真按:翁方綱與唐碑

巧為春湖配寶真,即憑濕墨也傳神。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在神不在形-自是神圓豈貌圓 真按:翁方綱的形意論/形神論 西陂籤記佳公子,真按:宋犖與孔子廟堂碑-翁方綱與虞世南 蘇像筵前侍坐人。蘭揮印。真按:宋筠 真按:當作宋蘭暉. 真按:宋犖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與宋犖與蘇軾

293

   石讀畫齋詩為吳南薌作以下甲戌真按:真按:左扌右上卉右下仐-異體. 翁方綱為吳文徵題詩

玉山艸堂石,真按:顧瑛 蘇題接米真按:此又不作異體.蓋彼異體乃作人書齋專有名詞故也. 真按:蘇軾、米芾 柯後孰蘇米,真按:柯九思-疑指此人. 印此竹石真按:原有異體. 真按:國:派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ㄆㄞˋ 1. 江河支流。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出江派而風翔,入京師而雷動。」唐˙王維˙漢江臨汎詩:「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2.人、事或學術的分支系統。如:「學派」、「黨派」、「詩派」。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 3.作風或氣度。如:「派頭」、「氣派」、「正派」。 4.量詞。計算派別的單位。如:「這兩派畫家的畫風迥然不同。」 5.一種西式烘焙食品。為英語 pie的音譯。如:「蘋果派」、「檸檬派」。 6.分配。如:「攤派」、「輪派」。紅樓夢˙第四十三回:「老祖宗只把他姐兒兩個交給兩位太太,一位占一個,派多派少,每位替出一分就是了。」 7.差遣、任用。如:「委派」、「選派」、「派兵支援」、「派人送去」。紅樓夢˙第七回:「先派兩個小子,送了這秦相公家去。」 8.安排。如:「派上用場」。紅樓夢˙第九十六回:「這屋子是要你派的。一概親友不請,也不排筵席;待寶玉好了,過了功服然後再擺席請人。」 9.指責。如:「派不是」。紅樓夢˙第五十二回:「有的不是,都派在我們身上,又說我們不教爺禮了。」 詞:派1 pI ㄆㄞˋ〕 〔《廣韻》匹卦切,去卦,滂。〕 1.江河的支流。 南朝 王屮 《頭陀寺碑文》:“淳源上派,澆風下黷。” 張喬 《宿江叟島居》詩:“數派分潮去,千檣聚月來。” 蘇軾 《玉津園》詩:“碧水東流還舊派,紫壇南峙表連岡。”2.泛指江河的流水。 應貞 《臨丹賦》:“覽丹源之冽泉,眷縣流之清派。” 孟遲 《發蕙風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詩:“山青水碧千萬丈,奇峰急派何縱橫。” 歐陽修 《病暑賦》:“披閶闔之清風,飲 黃流 之巨派。” 秋瑾 《輪船記事》詩之一:“回望渾無岸,洋洋信大觀……萬派潮聲迴,千峰雲際攢。”3.水分道而流;使水分道而流。《新唐書‧姜師度傳》:“又派 朝邑 河西 二縣,閼 以灌 通靈陂 ,收棄地二千頃為上田,置十餘屯。” 歐陽修 《時論‧塞垣》:“今 廣信 之西有 鮑河 中山 之北有 唐河 ,盡可開決水勢,修利陂塘,或導自 長河 之下, 金山 之北,派于 廣信 安肅 ,達于 保塞 。” 陳賡 《游龍祠》詩:“枝流潛行大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4.政治立場、學術主張、創作方法或作風、習氣等相同的人形成的小團體或派別。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賦自詩出,分歧異派。” 吳錫麒 《解三酲‧寄心舟上人》曲:“禪門衣缽詩家派, 廬嶽 杼山 來。” 孫犁 《澹定集‧答吳泰昌問》:“我不會狂妄到以我那麼淺薄的作品,這麼一點點成就,就大言不慚地承認有了一個什麼派。”5.宗族的分支。《北史‧魏諸宗室傳論》:“ 上谷公 等分枝若木,疏派天潢。” 梅堯臣 《依韻和希深游大字院》:“夫君 康樂 裔,顧我 子真 派。”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