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April 25, 2009

14

。今既無舊本,學人惟賴毛本,以見是書之面目,而好古之士,或且欲就此中之字以集錄漢碑,則所謂郢書燕說而已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待擇善本 真按:翁方綱重視治學的方法 顧氏之為《隸辨》意固勤矣,獨惜其於諸碑既未全見拓本,又未見宋槧《字原》,又未見宋槧《隸辨》、《隸續》,而又於中間妄臆去之存之,若實有據者,此其為功固不少,而其近理而失真者不得辭也。真按:翁方綱的隸學 真按:翁方綱對顧藹吉的批評 學人欲由隸以窮字之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方法論 安能盡見洪、婁之所見哉?不能盡見而胥聽其散佚不為裒輯,如顧氏之裒輯者又起而議之,是將使學古者皆束手弗為耶!曰是有說也,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心理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必欲以韻輯隸,則每韻皆當自分數類;曰據碑、曰據洪、曰據婁、曰據別本,信者信之,疑者疑之,而無若顧氏之皆以為可信也,則庶乎其可矣。真按:翁方綱論以韻輯隸的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隸學方法論 真按:實事求是 乾隆四十二年歲在丁酉夏六月十六日,借朱編修竹君所藏本來校,真按:翁方綱向朱筠借閱 真按:朱筠收藏漢隸字源 真按:朱筠的收藏 適丁君小山以所著《校勘〈漢隸字原〉識語》一卷見眎,採其足資考證者錄於首冊,真按:丁杰與漢隸字源 真按:翁方綱與丁杰 又取顧氏《隸辨》參校之,凡四日而畢,真按:翁方綱的校書事業 至二十一日午記於冊前。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四庫全書》纂修官兼充武英殿繕寫處覆校官三通館纂修官大興翁方綱識于寶蘇室。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職位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工作 真按:翁方綱與武英殿

  此書之誤,顧氏《隸辨》所舉正者凡一百三十一處,其舉正而可勿論者不在此數。丁酉七月二十一日為丁小山核所《識語》二卷,凡擇四十有六條,俾可自成一書。廿二日曉起雨窗識。真按:翁方綱早起

  宋槧本《文正公集》云:“四訂在此處,蓋此三葉宜在入聲之後也,今已摹諸入聲末葉,復識於此。丁酉六月十六日。方綱。

  《文正公集》并《奏議》、《漢隸字原》歲久漫滅,嘉定壬申郡丞莆陽宋鈞重修。方綱。

  南宋重刻《漢隸字原》後題云:“《文正公集》并《奏議》、《漢隸字原》歲久漫滅,嘉定壬申郡丞莆陽宋鈞重修。”乾隆丁酉六月十一日偕葒谷戶部真按:孔繼涵 南磵郡丞真按:李文藻 朱笥河學使所藏本,真按:朱筠收藏漢隸字源 真按:朱筠 中有漫漶處,然此刻亦非從碑本摹得者,故字畫大小、粗細輕重、長短概不可辨,但神致渾淪,不似近日毛刻本字字皆扁畫耳。若欲假之,以集某碑之字萃為石本則不可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隸學方法論 暇時當借來與毛刻校之,是日午歸書。真按:翁方綱還書

  是日畏熱真按:國無.詞無.疑有誤! 葒谷攜所藏諸碑同觀。真按:孔繼涵收藏碑帖 真按:孔繼涵的收藏

  注:北京圖書館藏善本,為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文集》石印本卷十六第7頁所載僅為部分,略有不同。今以北京圖書館本為準。

14

跋漢隸字原(張力臣校本)

  吳蘇泉編修持來張力臣手校一本來求題識,真按:吳紹燦-一作吳紹澯. 亦毛氏刻本也,有力臣自記。真按:張弨與漢隸字源 按力臣校此書專援據《說文》以詁定偏旁,意則善矣。但為此書計則宜專以隸書為主,又烏能盡舉漢隸而悉衷之於六書,此必不可行之勢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張弨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張弨文字學方法論的批評 就中所辨正,間或一二有關於本碑者,不過任城五碑而已,知力臣隸學之疏,乃假六書以文其儉陋耳。真按:張弨隸學之儉陋 真按:翁方綱對張弨的批評-夠嚴厲了! 真按:摘要 真按:小人之過 又 力臣云:卷首有“附字三葉,列十廿諸字,因諸碑常用難以專屬,故先舉於前”云云。予按此說亦非也。附字三葉,宋本原在卷尾,非在卷前,今坊間印本偶誤在卷 前耳。觀宋本卷尾有重刻年月一條可證也,張力臣乃據今坊間印本,誤以為在卷前,則可見力臣未見宋本,而毛氏重刻時失去嘉定年月,為可憾矣。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所以在意朱彝尊經義考缺錄序跋年月的原因

  注:見《文集》石印本卷十六第8頁。

14

跋班馬字類真按:翁方綱論婁機《班馬字類》

  婁氏蓋精於漢學者,真按:翁方綱對婁機的評價 然此書於字之原委猶未分析也,如顏注之類,真按:顏師古 所宜核正者非一,而皆不論,何也

15

?恐亦隨手撮記之冊子,未暇整比者耳。愚近撰《兩漢金石記》,真按:翁方綱著作編年 真按: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之成書 於婁氏《字原》頗加攟摭,而於此書亦宜有所訂正,輒欲附作一小卷於拙撰之末,以備考證云。回思曩日僦居琉璃廠北苕帚衚衕,破屋篝燈,真按:翁方綱的家境 真按:翁方綱的學習過程 孜孜綴拾兩漢字義,今三十有六年矣。真按:翁方綱念舊 真按:翁方綱年輕時讀書的情況 丁未九月,為雒君文學校此書,因題於卷。真按:翁方綱為胡虔校書 真按:翁方綱的校書事業 真按:胡虔與班馬字類

  注:見《文集》石印本卷十六第11頁。

15

跋廣韻

   元無名氏《四書辨疑》“置郵傳命”下引江南《廣韻》,“置”字只訓“安置、設立”,中原《廣韻》,兼訓“驛”“盼”字,江南《廣韻》匹莧切,中原《廣 韻》普患切,今張氏本多“驛也”二字,蓋後人誤加也。張氏本與顧寧人刻本皆元時所謂江南《廣韻》者是也,明嘉靖中重編《廣韻》,所據之原本是中原《廣韻》 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目錄學 真按:廣韻之版本

  注:見《文集》石印本卷十六第7頁。

15

跋兩漢策要

  《漢策》十二卷,宋人所編,金人增補,此其舊寫本也,缺第三卷,存十一卷,為冊十有四。書體似趙文敏,昔胡汲仲跋文敏書,謂“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皆無此書”。真按:胡長孺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鮮于伯幾云:“後世誰知公,落筆如風雨。真按:鮮于樞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真按:鮮于樞與趙孟頫 蓋文敏日書萬字也,真按:趙孟頫練書法之勤 然文敏書得晉唐逸韻,真按:翁方綱書法宗晉帖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固不待言,所難者,文敏之精於六書篆籀耳。真按:趙孟頫的文字學 今觀此書,真按:標點有誤!-『鮮于伯幾云:“後世誰知公,落筆如風雨。”蓋文敏日書萬字也,然文敏書得晉唐逸韻,固不待言,所難者,文敏之精於六書篆籀耳。』蓋鮮于樞言唯二句爾.由下文亦可知此謂文敏難得于六書精通,乃翁公意也!更不敢說沈津氏有暇去翻審原書,覈其引文之實者.乃若是遽以意斷句標點,又草率不顧上下文者如此,後學不敏,亦安敢从也.若非躁進求名,即迫于時程,有所不得已者,亦當今學界箍人有以致之者. 固不敢確斷為文敏書,而其原本篆勢謹守六書之義,則與文敏真跡無二也。吾蓋深懼後人學趙者以側削為工,故於此書無失六書之指,兢兢三致意焉。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 昔嘗跋《范巨卿碑》,不欲實指為中郎也,而弟目為蔡體。真按:蔡邕 又嘗跋《孔祭酒碑》,不欲實指為永興也,而弟目為虞體。真按:虞世南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鑑賞方法論 今以是書首尾一氣,九萬八千餘言,使鑒賞家必實指為趙書,正復何讓?而吾於訂古存真之中,著發凡舉例之義,正不欲確指為趙書,而於趙書神理尤得其要焉。得是說而存之,即以作評文敏書之定論可也。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書法的鑑定-此不暇細審原義矣,先生標籤,日後有需再撿來細審.迫于學程,但願8月底前讀完該讀的書了. 竹軒郡伯將摹勒而傳之,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屬予為識於卷端。乾隆五十三年秋八月十有二日。北平翁方綱。

  注:見張竹軒仿宋刻本《兩漢策要》;又見《文集》影印本第八冊第2016頁,略有小異。

15

跋黃氏族譜卷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丙午冬,予視學江西,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晤萊陽初公懋堂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則聞是卷有黃文節公像及宋賢題詞。懋堂諾予借觀。後二年,予方校刊黃詩三集注本,真按:翁方綱對黃庭堅作品的校對 而懋堂云此卷適來,因得借摹於篋,并致書寧州牧,借井家藏舊譜來,真按:據原稿,此字可疑也.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方法論-藉為官/仕宦之便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并先公舊譜將詳審校勘之。古今人精神感召,不謀而合,有如是者,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真按:翁方綱的緣 真按:心有靈犀一點通 爰記於卷尾。乾隆己酉春二月廿五日。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八冊第2120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8_復初齋文稿(十)\_002120.jpg

15

鐵庵尚書作族譜序真按:真按:翁叔元-疑指此人. 真按:『翁氏族谱四卷(清)翁叔元纂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纂 旧钞本 一册 北图。』(翁氏家谱_翁杰豪_新浪博客百度有!

  右鐵庵尚書所為《族譜》序,蓋推本先世勤儉之實,以訓後人,可以輔經訓,代格言,非弟為一譜錄之序而已。真按:翁方綱對家教的重視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歲丁丑,嘗於蠡縣用烏絲欄自寫一通,時時置之坐右。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 真按:翁方綱抄書 真按:翁方綱的座右銘 壬辰春,自廣東北歸,檢行篋失之,悵惘無已。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真按:翁方綱丟東西 今又十三年,重蒙聖恩,推仁錫福,裒大我先世三代考妣,真按:疑有誤! 消去焚黃,告於先廟,而此譜適來,復得熟誦斯序,以感以慶,小子更當倍加省察,警勉無怠無怠。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翁方綱的反省 真按:翁方綱的座右銘 乙巳臘月廿二日,方綱識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