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April 18, 2009

310

。寄託又不同,何幸並吾几。硯池雲一泓,軒然可萬里。後來言格調,辛苦徒為爾。真按:翁方綱對明七子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模擬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格調說的批評 海虞彙萬篇,真按:毛晉 差勝錫山梓。嘗熟毛氏劍南詩集刻本勝於無錫華氏刻元遺山集。真按:陸游詩集的版本 真按:元好問詩集的版本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目錄學 泰山一豪芒,邵庵粗料理。真按:虞集與元好問 真按:虞集與陸游 真按:虞集詩的淵源 愚所校訂惟虞道園集甫有緒。真按:翁方綱的校勘學 真按:翁方綱對虞集作品的整理 真按:翁方綱的校書事業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整理 窮津涯,真按:原似訛作印字!據前文屢見補. 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 庶從經術始。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經學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思想-文在經畬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的詩統-詩經.陶潛.杜甫.韓愈.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虞集.李東陽.邵寶.徐禎卿.高叔嗣.王士禛.

310

復初齋詩集卷六十八

          大興 翁方綱 正三

 石畫軒艸十 真按:當作「石畫軒艸十 」前一卷為十,下一卷為十二,此十一也.此誤空一格.○目錄頁亦作十一也.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160_復初齋詩集(一)\_000366.tif ○前一卷方忘了標識「以下乙亥」編年字樣,此又誤刊落一字,上一卷中,如岳飛手牘「視昔息」、揚鑣作楊鑣、卬涉作印涉……等又皆可疑,校對水平實在令人不敢領教. 乙亥八月至丙子十二月

   岱頂秦篆存十字殘本真按:真按:翁方綱的篆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篆書 翁方綱與泰山

秦篆岱頂廿九字,庚申之夏火所焚。乾隆五年。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後七十載殘字十,燼餘來補舊聞。真按:扌阝--疑為那字之壞也.姑定.異體字字典手部3. 邑部3亦無. 元君廟剩廢池址,瓦礫堆起光輪囷。粗可讀者臣請矣,臣去疾昧真按:李斯 真按:異體.的異體. 真按:國:死  部首 歹 部首外筆畫 2 總筆畫 6 注音一式 ㄙˇ 1. 喪失生命。與「活」相對。如:「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2.斷絕﹑放棄。如:「死心」。莊子˙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 3.為某人或某事犧牲生命。如:「死難」﹑「死節」。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4.喪失生命的。如:「死狗」。 5.失去作用或效力的。如:「死會」﹑「死棋」﹑「死井」。 6.不通達的或不活動的。如:「死巷」﹑「死水」﹑「死結」。 7.呆板﹑不靈活。如:「死板」﹑「死腦筋」。 8.既定而不可改變的。如:「死法子」﹑「死規矩」。 9.咒罵的話,亦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 10.拚命的。如:「死守」﹑「死戰」。 11.非常﹑極甚。表示程度達到極點。如:「怕死了」﹑「熱死了」﹑「笑死了」。 12.堅決﹑固執或不知變通。如:「死記」﹑「死不肯說」﹑「死不承認」﹑「死賣力氣」﹑「死抓不放」。 13. 固定而不能活動。如:「抽屜給釘死了。」﹑「給自己留點轉圜的餘地,別把話說死了。」 14.阻滯不通。如:「堵死了」。 15.毫無知覺,像死的樣子。如:「他睡得真死。」 詞:死1 s ㄙˇ〕 〔《廣韻》息姊切,上旨,心。〕 1.死亡,生命終止。《書‧康誥》:“暋不畏死,罔弗憝。”《漢書‧郊祀志上》:“桑榖死。” 李商隱 《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2.古代常用以稱年少者或庶民、下級官員的死亡。《周禮‧天官‧疾醫》:“死終則各書其所以。” 鄭玄 注:“少者曰死,老者曰終。”《禮記‧曲禮下》:“庶人曰死。”《禮記‧檀弓上》:“君子曰終,小人曰死。”《新唐書‧百官志一》:“自六品達于庶人稱死。”3.謂為某事或某人而犧牲性命。《荀子‧大略》:“上好富則民死利矣。” 桓寬 《鹽鐵論‧晁錯》:“人臣各死其主,為其國用。” 陶潛 《詠荊軻》:“君子死知己,提劍出 燕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 杜伯 與其友 左儒 宣王 無罪見害, 杜伯 死之。”4.不顧生命;拚死。 銀雀山 墓竹簡《孫臏兵法‧將義》:“將者不可以不義,不義則不嚴,不嚴則不威,不威則卒弗死。”《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只因﹝ 嚴蕊 ﹞死不肯招 唐仲友 一事,四方之人重他義氣。”5.死刑;死罪。《易‧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孔穎達 疏:“緩捨當死之刑也。”《北齊書‧文宣帝紀》:“﹝ 高洋 ﹞以皇太子初入東宮,赦畿內及 并州 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以下一皆原免。” 王讜 《唐語林‧夙慧》:“仍給鐵券,特恕十死。”6.指犯死罪的人。《漢書‧外戚傳上‧高祖呂皇后》:“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顏師古 注:“與死罪者為伍也。”7.死者。《荀子‧大略》:“事生,飾歡也;送死,飾哀也。” 桓寬 《鹽鐵論‧國疾》:“葬死殫家,遣女滿車。” 馬中錫 《中山狼傳》:“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8.殺戮。參見“ 死生 ”。9.敗亡。《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趙岐 注:“死,亡也。”《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四年》:“ 苻堅 之眾百萬,尚送死 淮南 孫恩 小賊,敗死入海,何能復出!”10.絕望。 前蜀 杜光庭 《虯髯客傳》:“ 虯髯 默然居末坐,見之心死。”《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所以這些人寧可考到老,不得這個‘中’字,此心不死。”11.指蟄伏。《山海經‧南山經》:“﹝ 柢山 ﹞有魚焉……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 郭璞 注:“此亦蟄類也。謂之死者,言其蟄無所知如死耳。”12.止息;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惡言死焉。” 楊倞 注:“死,猶盡也。”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五百言寄皮襲美》:“又如曉江平,風死波不皺。” 蘇舜欽 《夜中》詩:“夜分眾諠死,耿耿抱真履。” 龔自珍 《石言》:“芳香亦死。”13.熄滅。 杜甫 《宿鑿石浦》詩:“缺月殊未生,青燈死分翳。” 陸游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詩:“破驛夢回燈欲死,打窗風雨正三更。”《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那一個,把明燈一口吹死。” 巴金 《家》四:“電燈光也死了。黑暗統治這所大公館。”14.失去知覺;沒有感應。 蒲松齡 《聊齋志异‧湯公》:“忽覺下部熱氣,漸升而上:至股則足死,至腹則股又死。”《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你這東西,睡的怎麼這樣死!”15.死板;不靈活。 老舍 《全家福》:“ 秀竹 ,你太死心眼兒了。”16.完結。《三國志平話》卷中:“ 曹操 船上高叫,:‘吾死矣!’”《紅樓夢》第四六回:“老太太說不給,這事就死了。”17.阻塞不通。 何永鰲 《火焰山上四十天》:“不知從哪裏沖出來幾隻狼,來回地亂竄了一陣,見峒堵死又跑了回去。”如:死胡同。18.謂不可調和。如:死敵;死對頭。19.形容極甚。《漢書‧霍光傳》:“今將軍墳墓未乾,盡外我家;反任 奪我印綬,令人不省死!”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三摺:“天生的甚是聰明,父親歡喜死他。”《紅樓夢》第三五回:“真正的二奶奶的嘴,怕死人。”20.形容暗淡無光。 杜甫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詩:“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餘哀。”如:死青色;死灰色。21.詈詞。 李漁 《奈何天‧逼嫁》:“有你這樣死媒人,說這樣鬼親事。”22.通“ ”。《墨子‧兼愛下》:“萬民多有勤苦凍餒,轉死溝壑中者,既已眾矣。”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三》:“轉死即轉尸。”《呂氏春秋‧離謂》:“ 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 許維遹 集釋引 畢沅 曰:“死與尸同。”《漢書‧酷吏傳‧尹賞》:“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 顏師古 注:“死謂尸也。” . 真按:李斯.馮去疾 真按:google有! 依然之罘繹碑上,真按:繹山碑 真按:國無.詞無. 李斯小篆留先秦。蔣知縣拓到葉子,持贈蘇齋同鑒真。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葉志詵-應即此人 葉子正摹秦篆石,甲秀堂蹟完如新。我為辨方題小隸,真按:國無.詞:【辨方】辨別四方。《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鄭玄 注:“辨,別也。 鄭司農 云:‘別四方,正君臣之位。’” 成公綏 《天地賦》:“辨方正土,經界建邦。” 譜次第循。真按:坊斤-異體字字典無此體. 斤部7亦無. 土部8. ○蓋劉跂字斯立,前多有,故敢遽訂也. 真按:劉跂 力怯屢縮手,真按:鎸 歎息古法難傳神。葉子精思燈取影,阮侍郎共舊本論。芸臺亦摹刻此。真按:阮元的篆學 天鑒苦心何以畀,物惟絕少彌見珍。真按:人性本賤又一章 不比會稽鼻頂,真按:鵞 申屠幅勞貞珉。真按:原字不清. 真按:國:巨  部首 工 部首外筆畫 2 總筆畫 5 注音一式 ㄐㄩˋ 1. 量方正的器具。通「矩」。說文解字:「巨,規巨也。」 2.姓。如漢代有巨覽。 3. 大。通「鉅」。如:「巨款」﹑「巨人」。唐˙李白˙古風詩五十九首之三十三:「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里。」宋˙蘇軾˙後赤壁賦:「舉網得魚,巨口細鱗。」 4.豈。通「詎」。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顏師古˙注:「巨,讀曰詎。詎,猶豈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