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April 18, 2009

309

   讀劍南詩八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論詩史料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史料 真按:翁方綱讀陸游詩 翁方綱對陸游詩的評價

一飯不忘君,奚必其學杜。真按:不在末技-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宗旨-羌非藻繢為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謂學忠孝豈必學杜方可.充其中者自不專主在末技爾. 真按:師無常師 忠孝出天性,真按:翁方綱對忠孝的看法 肝贍相撐拄。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修養 真按:陸游與杜甫 偏值宋南渡,鬱借江山吐。盪滌不平鳴,風雷有餘怒。非藻繢為真按:羗-厶从丶. 真按:摘要 亦弗騷些取。真按:不在末技-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宗旨-羌非藻繢為-代表作 真按:翁方綱對模擬的批判 即以格調論,亦不仿樂府。真按:翁方綱對格調說的批評 胸次浩浩乎,自行於千古。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品格的原因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不恃才分恃學力-下學上達

讀易十絕編,未甘王韓許。真按:王弼、韓康伯 真按:國無.詞無. 岐陽鳴鳥前,蓋早聞律呂。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天成非人為-蓋禮樂不作亦早存律呂,所謂天籟也. 家學詩禮編,治經儼遺緒。春秋南宋後,演說日矜詡。真按:翁方綱的春秋經學史 不及先生易,但說虛衷取。真按:陸游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易學的的評價 了無解詁處,留罅待人補。空山流水真按:原圖""不清若作問者.而愚所攝全彩略可辨中有一橫殘畫也--極細若無.且于義、韻、律亦較安. 靜光自太古。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天成非人為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山水即我師-學習理論 包犧幾萬歲,偶作誕幻語。先生詩云:伏羲幾萬歲。又云:伏羲三十餘萬歲。真按:陸游與伏羲

楚騷與陶謝,真按:楚辭、離騷 自云不相近。琴瑟均笙磬,同龢而異引。真按:異曲同工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批評方法論 謝詩啟唐賢,真按:謝朓-疑為謝朓非謝靈運也. 真按:翁方綱的詩史 四縣鏗簴簨。音聲彩色間,或謂別畦畛。真按:不在末技-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宗旨-羌非藻繢為 真按:異曲同工 陶則純乎天,天籟初何隱。真按:翁方綱對陶潛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論陶潛詩 性情即出處,百變傾不盡。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品格的原因 晉之白樂天,夫豈難反本。真按:翁方綱重視紮根教育 元遺山云:陶淵明,晉之白樂天。真按:元好問對陶潛的評價 真按:元好問對白居易的評價 真按:陶潛與白居易 謙言顧未肖,彀率於誰準。似白而不同,放翁詩道似香山,實不同。真按:陸游詩的淵源 真按:陸游與白居易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與白居易詩的比較研究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的評價 形跡原可泯。學陶而不近,斯理疑未允。真按:陸游與陶潛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與陶潛詩的比較研究 怒者其誰歟,祗此蒸成菌。

轟飲三萬場,指麾百萬兵。奇氣辟萬夫,轉戰下百城。怒蹴黃河奔,倒瀉天漢傾。天機雲錦段,坑谷咸池聲。萬象牟尼珠,頃刻拈即成。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山水即我師-學習理論 此腕揮丈,真按:似干之千. 耿耿貫元精。然而亭蓄間,真按:應係渟蓄.前有.國無.詞:【渟蓄】1.猶含蓄。 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詩貫六義,則諷諭抑揚,渟蓄淵雅,皆在其間矣。”2.指儲積於胸中的才識。 陸游 《答劉主簿書》:“足下亦宜盡發所渟蓄,以與朋友共之。” 真按:詞無.國無. 得味乃迴縈。一往不復收,里長瀾平。真按:國:千  部首 十 部首外筆畫 1 總筆畫 3 注音一式 ㄑ|ㄢ 1. 數目字。十的百倍。說文解字:「千,十百也。」大寫作「仟」。 2.姓。如漢代有千獻。 3.眾多。如:「千方百計」、「千山萬水」。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唐˙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詞:千1 qin ㄑ〡ㄢ〕 〔《廣韻》蒼先切,平先,清。〕 1.數詞。十個百。大寫作“仟”。《書‧泰誓上》:“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李陵 《答蘇武書》:“疲兵再戰,一以當千。”徐遲《火中的鳳凰》八:“兩年之內,他就收了一萬五千種近代史資料。”2.量詞。指千錢。古錢中間有孔,用繩索貫穿成串,一千錢為一貫,亦稱一吊。 三國 曹植 《名都篇》:“我歸宴 平樂 ,美酒斗十千。” 趙幼文 校注:“斗十千,《野客叢書》引《典論》:‘( 靈帝 末年,百司湎酒,一斗直千文。’ 太和 時,酒價或亦如此,故 句云然。” 李肇 《翰林志》:“ 貞元 四年敕:晦日、上巳、重九節,百寮宴樂,翰林學士每節賜錢一百千。” 鄭燮 《板橋潤格》:“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3.表示多。《韓非子‧難勢》:“且夫治千而亂一,與治一而亂千也,是猶乘驥駬而分馳也,相去亦遠矣。” 司馬相如 《上林賦》:“若此者數百千處。” 五代 孫光憲 《臨江仙》詞:“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別恨千般。” 楊萬里 《多稼亭前兩株梅盛開》詩:“歸來卻登 多稼亭 ,玉妃驟降千娉婷。”如:千軍萬馬、千篇一律、千言萬語等。4.副詞。猶千萬、務必。京劇《將相和》第四場:“列位大人,老將軍,明日千請早到。”參見“ 千切 ”。5.見“ 千千 ”、“ 千眠 ”。6.通“ ”。參見“ 千伯 ”。7.姓。 代有 千秋 。見《漢書‧王告傳》。8.同“ ”。 . 真按:翁方綱論詩宗旨-沈著穩重沈鬱澹對沈摯 真按:厚積薄發 筆鋒垂復縮,奇岫側忽橫。真按:橫看成嶺側成峰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畫學 真按:翁方綱談用筆方法 沉鬱頓挫處,所以推杜陵。真按:杜甫詩可貴的地方 真按:翁方綱對杜甫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論詩宗旨-沈著穩重沈鬱澹對沈摯 真按:翁方綱談用筆方法

絲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境。古體發天機,宜勝律精整。真按:翁方綱對陸游的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比較研究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的評騭 近有評陸者,古體捷馳騁。反薄其七律,格與宋賢等。豈知長篇氣,未勝其力猛。放翁七言古詩無過二十韻外者。真按:翁方綱對陸游詩的批評 真按:陸游詩的特徵 尚讓杜韓蘇,真按:杜甫、韓愈、蘇軾、黃庭堅 扛舉千鈞鼎。使參岳家軍,中原俄頃。真按:此為復興之復.○國:復  部首 彳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ㄈㄡˋ 之又音。 ㄈㄨˋ f(01872 復  部首 彳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ㄈㄨˋ 1. 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3. 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4.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 5.再、又。如:「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 6.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7.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8.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辨似] 復、 複、覆三字本義各異。復為還、返,複為有夾裡的衣服,覆為翻倒、傾倒的意思。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 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 數」,「覆蓋」不作「復蓋」、「複蓋」。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 ㄈㄡˋ fu(01602 詞:復1 f ㄈㄨˋ〕 〔《廣韻》房六切,入屋,奉。〕 〔《廣韻》扶富切,去宥,奉。〕 亦作“ 1 ”。 1.還,返回。《易‧泰》:“無往不復。” 高亨 注:“復,返也。”《穀梁傳‧宣公八年》:“ 公子遂 ,至 乃復。” 李頻 《寄遠》詩:“槐欲成陰分袂時,君期十日復金扉。槐今落葉已將盡,君向遠鄉猶未歸。” 劉祁 《歸潛志序》:“由 凡二千里,甲午歲復於鄉。” 馮夢龍 《智囊補‧察知‧楊評事》:“舟子 張潮 ,利其金,潛移舟僻所,沉 而復,詐為熟睡。”2.抵償;償還。《漢書‧陳湯傳》:“貳師將軍 李廣 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廑獲駿馬三十匹,雖斬 宛王 毌鼓 之首,猶不足以復費。” 顏師古 注:“復,償也。”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願從大王請糴,來歲即復太倉,惟大王救其窮窘!”3.謂歸還。參見“ 復政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