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329

   宋人馬融後堂絲竹圖真按:真按:馬融絳帳 馬融與聲色

安昌後堂記戴崇,淮陽特著彭司空。馬季長亦後堂讌,真按:馬融 夾坐絲管鏘房櫳。生徒問字鮮入室,絳紗帳隔煙霧蒙。真按:馬融絳帳 爾時鄭元與盧植,真按:鄭玄 想持箋傳來折衷。賈逵鄭眾精且博,三禮三傳孰異同。真按:翁方綱與鄭玄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立場 史家但以奢樂紀,真按:馬融與聲色 畫手亦摹絃律工。自坐高唐陳列女,賦就長笛吹籦籠。宋時畫苑作題目,意以道學區絲桐真按:國:絲桐 注音一式 ㄙ ㄊㄨㄥˊ 古代製琴多用桐木,以絲為弦,故以絲桐為琴的代稱。唐˙李白˙怨歌行:「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一個絲桐上調弄出離恨譜,一個花牋上刪抹成斷腸詩。」 詞:【絲桐】1.指琴。古人削桐為琴,練絲為弦,故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若夫治國家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 王粲 《七哀詩》:“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高適 《陪竇侍御靈雲南亭宴詩》:“絲桐徐奏,林木更爽。” 高濂 《玉簪記‧琴挑》:“夜色新涼,故爾操弄絲桐,少寄岑寂。”2.指樂曲。 賀鑄 《羅敷歌》詞之四:“自憐 客悲秋思,難寫絲桐,目斷書鴻,平淡江山落照中。”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坡老不免戀聲色,亦從侈寫弔渚宮。真按:翁方綱愛蘇而不佞蘇 真按:蘇軾的毛病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的批評 此特季長一小節,詎以貶損傳注功。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經術根柢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至上論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中心主義 真按:不拘小節 真按:翁方綱的識人學 真按:翁方綱的人格問題-鄉愿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人格問題 彭宣戴崇各自得,鄭盧肯以私廢公。真按:鄭玄.盧植 真按:鄭玄之為人 真按:盧植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廣成頌壓西第頌,何害經訓兼博通。真按:翁方綱的品學論 真按:不拘小節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論學 畫苑借題聊爾耳,勿執粉繪論馬融。真按:不在末技-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宗旨-羌非藻繢為.摛掞非藻繢.真青綠. 藝林終當並馬鄭,附諸肄雅絃歌風。

329

   米海岳墨蹟余廿年前別俞禪師、張長史,今歲仍得見於越上。長史遂出此展之可愛成佳物也。主者寶之。芾首跋。真按:亦作似蝢之形.見前. 真按:米芾交友資料

雍邱榻對坡書後,真按:米芾 真按:米芾與蘇軾 奇氣軒軒海岳庵。長史廿年重對賞,巳知晉法出青藍。真按:米芾與王羲之 真按:翁方綱書法宗晉帖 真按:米芾與晉帖 真按:米芾書法的淵源

329

   閒閒真按:吳全節 釋中峰二墨帖真按:真按:吳全節與中峰禪師 真按:中峰禪師的書法 翁方綱題中峰禪師的書法

閒閒詩題華陽洞,中偈似溈山禪。真按:峯,前後同. 真按:國:峰  部首 山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ㄈㄥ 1. 高而尖的山頭。如:「頂峰」﹑「高峰」﹑「顛峰」。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 2.形似山頭高起的部分。如:「駝峰」﹑「波峰」。 詞:峰1 fn ㄈㄥ〕 1.山頂。《說文‧山部》:“峰,山耑也。” 李白 《蜀道難》詩:“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 吳文泰 《送人之巴蜀》詩:“雲開 巫峽 千峰出,路轉 江一字流。”2.指高而陡的山。 蘇軾 《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3.狀如山峰之物。 杜甫 《麗人行》:“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如:洪峰;乳峰。4.喻指事物發展的頂點。如:登峰造極。5.量詞。 陶穀 《清异錄‧地理》:“ 契丹 東丹王 ,買巧石數峰,目為 空青府 。” 朋斯克 《千里姻緣》:“那峰駱駝站的地方很高,目標也很大。”6.姓。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异一‧奇姓》:“近見 山西 鄉試榜,有 姓、 姓。” . 我因怳見趙虞真按:虞集 真按:趙孟頫.虞集 真按:趙孟頫 真按:應係前〈虞道園「東林寺碑」〉、〈趙文敏書「中峰禪師修東林寺疏」殘石字三首〉二詩.見沈津翁譜. 真按:虞集與中峰禪師 真按:趙孟頫與中峰禪師 書符答頌山扉間。一洗龍虎鉛汞氣,豈作拂橫機看。真按:監从立不从皿-無此體. 立部9亦無此體. 已去信報闕矣. 『敬啟者:    監从立不从皿之字,應係豎之異體.然豎所收字體與立部9畫並未見也.出處如末,字如附圖. 讀者孫守真任真甫謹啟』 書家行雲活水勢,畫意柳葉蝗描傳。夢到匡廬武夷曲,寄之苕霅餘不灣。中峰語錄看雲集,一縷篆起跏蒲蠲。消納諸方文字業,請參松雪與道園真按:趙孟頫.虞集

329

   題儷笙所裝拙詩卷真按:真按:曹振鏞與翁方綱的詩 真按:翁方綱的詩 真按:翁方綱與科舉 曹振鏞與科舉

330

科逢三十記淵源,五狀元兼七會元。真按:重出,重複,-3. 五狀元者:錢湘舲、真按:錢棨 石琢堂,真按:石韞玉 及巳未、辛未、丁丑三榜也。七會元者,錢湘舲、錢裴山、真按:錢楷 顧名玨真按:顧鈺-當係此人之訛! 真按:顧玨-應即此.○一作顧鈺!-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下)有鈺!○『策試天下貢士顧鈺等、一百三十七人於太和殿前。』(新漢籍:史/編年/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九/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下(P.129-1))則係顧鈺無疑矣.又見新漢籍:子/筆記/舊典備徵/卷四/各省狀元人數(P.75 真按:當作顧名鈺! 馬名有章真按:馬有章-蓋前不稱名而此稱故添""字也.此例蓋愚平生首見也. 及巳未、辛未、丁丑三榜也。真按:翁方綱的門生 真按:翁方綱桃李滿天下 真按:翁方綱與科舉 曹詠曹倉來爇篆,蘇齋蘇室共蘭言。白將返黑新歡倍,藍出慚青舊句真按:國:溫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ㄨㄣ 1. 不冷不熱。如:「溫暖」﹑「溫水」﹑「溫帶」。漢˙王充˙論衡˙寒溫:「近水則寒,近火則溫。」 2.柔和。如:「溫柔」﹑「溫順」。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3.做事不爽快。如:「溫吞」﹑「這個人溫得很。」 4.使暖和。如:「溫一壺酒」。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母坐於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 5.複習。如:「溫書」﹑「溫習」。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冷熱的程度。如:「體溫」﹑「室溫」﹑「高溫」。 7.姓。如漢代有溫疥。 詞:溫1 wn ㄨㄣ〕 1.暖和;不冷不熱。《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凊。”《楚辭‧九辯》:“食不媮而為飽兮,衣不苟而為溫。” 葆光子 《物妖志‧虎》:“見路傍有茅舍,中有煙火甚溫,乃往就之。” 柯靈 《香雪海‧文苑絮語》:“戲劇要求不溫不火,文學要求不枝不蔓。”2.使暖,稍微加熱。《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魯迅 《吶喊‧孔乙己》:“櫃裏面預備熱水,可以隨時溫酒。”3.溫度。 草明 《乘風破浪》第二三章:“他又跑到大罐組,那兒的工友冒高溫刷罐。” 秦牧 《長河浪花集‧歐洲的風雪和陰霾》:“那天, 莫斯科 的氣溫是零下十七度。” 諶容 《人到中年》十九:“量體溫的護士,送早飯的衛生員,接早班的大夫,川流不息地來了。”4.溫和。《書‧舜典》:“直而溫,寬而栗。” 孔穎達 疏:“正直者失於太嚴,故令正直而溫和。”《詩‧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鄭玄 箋:“溫謂顏色和也。”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一:“ 陶潛 磊落性情溫,冥報因他一飯恩。”5.色澤柔潤。 戰國 宋玉 《神女賦》:“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文選‧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 李善 注:“流溫,言水玉溫潤也。”6.溫習。《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邢昺 疏:“溫,尋也。言舊所學得者,溫尋使不忘,是溫故也。” 王維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 汪敬熙 《一個勤學的學生》:“他卻不理他,仍然臥在床上,呆呆的溫他的好夢。”7.豐足,富裕。 董仲舒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 周密 《齊東野語‧張定叟失出》:“君家素溫,為我養母終其身,則吾死不為徒死矣。”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吾在南方時,從父母仕宦,家資頗溫。”8.中醫學病名。熱病的總稱。《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藝文類聚》卷四引 應劭 《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綵絲繫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瘟疫門》:“冬受寒邪不即病,復感春寒發名溫。”9.中醫學名詞。溫補,用溫性藥物補養正氣。《素問‧至真要大論》:“勞者溫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10.古國名。《左傳‧隱公三年》:“四月, 鄭祭足 帥師取 之麥。” 楊伯峻 注:“ 王畿內之小國,當在今 河南省 溫縣 稍南三十里之地。”11.古水名。即今 南盤江 。《說文‧水部》:“ 溫水 。出 楗為符 ,南入 黔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延江水》:“ 溫水 一曰 煖水 ,出 犍為 符縣 而南入 黚水 。”12.姓。 代有 溫序 。見《後漢書》本傳。 2 yn ㄩㄣˋ〕 1.通“ ”。積蓄;含蓄。 南朝 鍾嶸 《詩品》卷上:“ 陸機 所擬十四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 王觀國 《學林‧薀》:“《廣韻》曰:‘薀,藏也,俗作薀。’……凡此或用薀字,或用溫字,或用醞字,皆讀於問切,有含蓄重厚之意。古人多假借用字,故薀、溫、醞三字雖不同,其義皆同於薀。” 曹寅 《喜葉桐初至》詩:“詩惟滌穢囊如洗,溫不增華客是松。”2.通“ ”。惱怒。 銀雀山 墓竹簡《孫子兵法‧火攻》:“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溫戰。”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