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pril 20, 2009

321

故教松翠接鄰家。顴髯笑示金針度,真按:翁方綱的形意論/形神論 笠屐來憑玉畫叉。試卜蘇門風格近,瓦盆消息候梅花。

321

   茝鄰同日作坡公生日求賦真按:真按:梁章鉅幫蘇軾過生日 梁章鉅求翁方綱詩

蘇齋室邇訂心期,真按:翁方綱的鄰居 真按:翁方綱與梁章鉅 臘雪前盟幾箇知。憑仗茝蘭香瓣合,續編畢阮艸堂詩。海天笠屐寥空外,酣放精微秘印時。水竹西陂麓臺卷,讓君勝踐兩兼之。昔嘗約梧門編輯從來作坡公生日詩,自宋漫堂綿津山館及予蘇齋,真按:宋犖 并畢秋帆終南艸堂真按:畢沅 真按:畢沅與蘇軾生日 真按:畢沅在陝西 阮芸臺杭州蘇祠諸什也。真按:阮元在杭州 真按:阮元與蘇軾 真按:阮元幫蘇軾過生日 真按:宋犖幫蘇軾過生日 真按:畢沅幫蘇軾過生日 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與蘇軾生日 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與蘇軾 宋卷王麓臺畫。真按:宋犖與王原祁 真按:王原祁與宋犖 真按:王原祁為宋犖作畫

321

   王煙客山水康熙己酉秋仿子久,真按:翁方綱題王時敏畫 真按:王時敏仿黃公望畫 其年詞宗真按:陳維崧 真按:王時敏為陳維崧作畫 真按:王時敏與陳維崧

婁東畫派論大癡,真按:黃公望畫的影響 真按:黃公望與婁東畫派 金剛杵現麻石獅。誰知一門透宗旨,祖印早已兼雄奇。真按:翁方綱以禪論畫 國初四王噪藝苑,真按:原文有平抬.罕見.多作挪抬爾. 真按:國:國初 注音一式 ㄍㄨㄛˊ ㄔㄨ 立國之初。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 詞:【國初】王朝建立初期。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 江都王 。” 顧炎武 《元旦陵下作》詩:“是日稱三始,何時見國初?” 真按: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 真按:國無.詞:【四王】1.指古代四位帝王 夏禹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左傳‧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樹德而濟同欲焉。” 杜預 注:“ 。”2. 初山水畫家 王時敏 王鑒 王原祁 王翬 的合稱。他們在藝術思想和風格上,直接或間接受 董其昌 影響。技法方面功力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創新,不少作品趨於程式化,對 代山水畫有深遠影響。 康熙 乾隆 間有 王昱 王愫 王玖 王宸 ;其後又有 王三錫 王廷元 王廷周 王鳴韶 ,俱畫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稱為“小四王”,後者稱為“後四王”。 董華亭後繼者誰。真按:董其昌畫的影響 司農雖推吳墨井真按:吳歷 但取骨格超等夷。南北宗到石谷合,真按:翁方綱對王翬畫的評價 官奴付受先參之。重巒疊翠大開合,萬象吞吐圓牟尼。中峰提筆裘挈領,濃綠眾皺川分支。仍用富春大嶺意,北苑皴法何常師。真按:董源 暮年俊拔乃造極,元精耿耿神護持。卻顧迦陵共命語,真按:陳維崧 彈指笑卻千熊羆。自有鯨魚碧海掣,肯以翡翠蘭苕歧。玉衡賦遲十載後,填詞圖未點筆時。故邀詞家共品鑒,使我借畫深論詩。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畫學-代表作 楊風書亦嗣顏柳,真按:顏真卿、柳公權 玉臺詠漫風流遺。金門寺壁客弔古,坡老且勿西崐嗤。真按:翁方綱對西崑體的評價 真按:蘇軾與西崑體

321

   高麗李六橋以寶翁名齋,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 復以天際烏雲四字自題齋扁,書來求摹此帖,寄荅三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天際烏雲帖-翁方綱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的粉絲 翁方綱與韓國人

萬里邀青眼,嵩陽夢海東。知君齋壁意,笑我蔡蘇同。真按:蔡襄與蘇軾 墨妙孫莘老,真按:孫覺與蘇軾 緘題玉局翁。君謨小閤帖,夜夜貫晴虹。

金君寶覃扁,真按:金正喜 真按:翁方綱與金正喜 真按:金正喜 君復寶翁名。慚愧英光笈,低同海岳情。真按:米芾 烏雲紅日影,真按:翁方綱與天際烏雲帖-翁方綱與蘇軾 含雨照山明。石硯屏相對,真按:翁方綱與詩夢研屏(詩夢石硯屏) 真按:硯屏 憑誰畫得成。每屬畫家寫此句意。真按:翁方綱求人作畫

昨詶梁李集,真按:梁章鉅.李彥章-見前. 筵接雪梅看。真按:李彥章幫蘇軾過生日 真按:梁章鉅求翁方綱詩 真按:梁章鉅幫蘇軾過生日 春日添詩話,松屏共歲寒。西陂青結篆,真按:宋犖與蘇軾生日 真按:翁方綱與宋犖 大海紫迴瀾。真按:翁方綱的愛用句式 阮籍蘇門嘯,聲來應鳳鸞。嘗欲輯宋漫堂以來作坡公生日集諸什為一編,真按:宋犖幫蘇軾過生日 故并寄阮芸臺,真按:阮元幫蘇軾過生日 近日茝隣真按:由文義及前詩忖之,當係"使知".○國:知  部首 矢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1. 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識別、區別。禮記˙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淮南子˙脩務:「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相交、交往。左傳˙昭公四年:「公孫明知叔孫於齊。」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難狎。」 4.招待、禮遇﹑賞識。南史˙卷十九˙謝靈運傳:「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慎惋。」唐˙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詩:「何幸一書生,忽蒙國士知。」 5.掌管、主持。國語˙越語:「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新唐書˙卷八十五˙王世充傳:「帝愛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宮監事。」 6.識見、學問。如:「求知」﹑「真知灼見」。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7.意識、感覺。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無知。」漢˙范縝˙神滅論:「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知。」 8.知己、朋友。如:「故知」、「舊雨新知」。 ㄓˋ jhh(07567 知  部首 矢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ㄓˋ 1. 智慧。同「智」。論語˙里仁:「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知罃。 ㄓ jhih(07481 詞:知1 zh ㄓ〕 〔《廣韻》陟離切,平支,知。〕 1.曉得,瞭解。《易‧乾》:“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柳宗元 《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魯迅 《華蓋集‧碎話》:“﹝學者文人﹞在圓心裏轉,你卻必得在圓周上轉,汗流浹背而終於不知所以。”2.認識;辨別。《左傳‧成公三年》:“ 晉侯 齊侯 韓厥 韓厥 曰:‘君知 也乎?’ 齊侯 曰:‘服改矣。’” 杜預 注:“言服改,明識其人。”《淮南子‧說林訓》:“故見其一本而萬物知。” 高誘 注:“知,猶別也。” 劉向 《列女傳‧阿谷處女》:“五音不知,安能調琴?”3.聞,聽到。《國語‧楚語上》:“夫為臺榭,將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匱之也。” 韋昭 注:“知,聞也。”《列子‧仲尼》:“其徒曰:‘所願知也。’” 張湛 注:“知,猶聞也。” 王安石 《答司馬諫議書》:“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參見“ 知名 ”。4.告訴;使知道。《公羊傳‧宣公六年》:“ 趙盾 知之。” 何休 注:“由人,曰知之;自己知,曰覺焉。”《南史‧梁南康簡王會理傳》:“ 湖熟 有吾故舊三千餘人,昨來相知,剋期響集。”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三摺:“先生為何如此驚嘆,必有其情,請乞知之。”參見“ 知單 ”、“ 知會 ”。5.知覺;省悟。《穀梁傳‧僖公十六年》:“石,無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 韓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只為欺死鬼無知,若是見了顯靈的,可也害怕哩。”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頭昏眼花,人事不知。”6.記憶。《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朱熹 集注:“知,猶記憶也。”7.見解;知識。《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於民。”《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舊題 黃石公 《素書‧求人之志》:“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十六章:“ 獻忠 愚昧無知,一切聽大人訓示。”8.為,作。《易‧繫辭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高亨 注:“ 王念孫 曰:‘知猶為也,為亦作也。’‘乾知大始’,謂天之所為是創始萬物。”9.主持;執掌。《國語‧越語上》:“有能助寡人謀而退 者,吾與之共知 越國 之政。”《呂氏春秋‧長見》:“三年而知 鄭國 之政也。” 高誘 注:“知,猶為也。”《周書‧李棠傳》:“ 仲密 但知民務而已。”《宋史‧蔡挺傳》:“以 博州 。”10.知遇;賞識。《管子‧四稱》:“君知則仕,不知則已。” 南朝 柳惲 《度關山》詩:“ 長安 倡家女,出入 南垂;惟持德自美,本以容見知。” 岑參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詩:“何幸一書生,忽蒙國士知。” 司馬光 《辭樞密副使第五札子》:“臣亦以受陛下非常之知,不可以全無報效。”11.結交;交游。《左傳‧昭公四年》:“ 公孫明 叔孫 。” 杜預 注:“ 公孫明 大夫 子明 也,與 叔孫 相親知。”《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難狎。”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知者,接也……古謂相交接曰知。”《史記‧項羽本紀》:“ 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 吳中 兵。”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