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pril 13, 2009

277

八十衰頹訪舊居,真按:翁方綱衰老 年深今異昔門廬。瓶欹缺井簷仍覆,瓦剩東牆蔓未除。小院荒蕪誰識處,半椽想像我生初。真按:今昔之感 北窗併廢荊綠,真按:原似爪,又似派之右.今以義臆訂. 不忍追惟庋案書。

鄰翁感雪霜侵,真按:上髟下丐 隔戶人煩茗椀斟。已是後來非舊識,況從前夢說如今。真按:翁方綱與前世今生-三生.前生… 偏憐露坐門隅話,似畏茅柴土銼尋。賴得楹屏都換了,不然觸目更傷心。真按:翁方綱的情執 真按:摘要 真按:醒醒吧! 真按:輪迴範例-嗟此豈翁一人感,乃不厭一代傳一代?無怪乎再世,又愜然再來.然則與愚厭離者,又少生哉! 真按:翁方綱的不覺悟 真按:還有重覆多少次,多久?你才甘心! 真按:翁方綱以詞入詩-此似詞曲之行文也.

277

   是日城東訪舊遊復得二律真按:真按:翁方綱衰老 真按:翁方綱準備向閻王報到了-蓋人之將心,回憶重重.戀戀不捨,此乃眾生之所以有情也. 真按:翁方綱的老年 真按:翁方綱的晚年生活 翁方綱的晚景

萬柳堂非為看花,童年遊釣水之涯。朱居士共參禪偈,真按:翁方綱與朱鶴年-應即此人.以萬柳堂可證. 真按:翁方綱與佛 真按:朱鶴年與佛 阮侍郎來瀹荈芽。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老懶書樓未上,真按:原有挪抬. 晨光夕照寺初斜。社鄰那續遺山句,真按:元好問 借榻僧窗憶外家。真按:翁方綱的外家

育嬰堂後讀書堂,屋宇雖移地未忘。真按:人的執著 真按:物非人亦非 真按:今昔之感 真按:翁方綱的執著 柴李遺祠仍待葺,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真按:翁方綱重視地方行政 國初柴、李二老人始創育嬰堂,真按:清朝社會福利事業史 真按:清朝育嬰堂-孤兒院的設置 堂後有柴、李二公祠。孫馮舊蹟未全荒。有孫退谷手書楹帖,真按:孫承澤 門外有涿州馮文敏書「教養佳境」四大字牌坊,真按:馮銓 今已重摹。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修復學-可見年久失修重修者多以重摹法也. 百年故事須增復,卅載前來已感傷。陳六謙碑手處,真按:陳奕禧 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 真按:國:摩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ㄇㄚ 見「摩挲」條。 ㄇㄛˊ m(01047 摩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ㄇㄛˊ 1. 兩物接觸後,來回擦動。如:「摩擦」。易經˙繫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2.互相切磋。如:「觀摩」。禮記˙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3.撫摸。如:「摩弄」、「撫摩」。陳書˙卷二十六˙徐陵傳:「家人攜以候之,寶誌手摩其頂。」 4.消滅。通「磨」。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5.接近、迫近。如:「摩天大樓」。 6.猜測。如:「揣摩」。 ㄇㄚ ma(01047 詞:摩1 m ㄇㄛˊ〕 〔《廣韻》莫婆切,平戈,明。〕 〔《廣韻》摸臥切,去過,明。〕 1.摩擦;挨擠。《易‧繫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孔平仲 《八月十六日翫月》詩:“風摩露洗非常潔,地闊天高是處宜。”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三:“比如在大城裏,任憑你走往哪條街,沒有不碰見行人的,如在幾條熱鬧街中,那更是肩臂相摩了。”2.迫近,接近。《淮南子‧人間訓》:“背負青天,膺摩赤霄,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間。”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蛟龍無定窟,黃鵠摩蒼天。” 李綱 《上道君太不皇帝封事》:“設使犬羊之眾,蝟結蟻聚,侵邊徼而摩封疆,將何以禦之。”《花城》1981年第3期:“山勢形成一個巨大的柱狀體,像出水芙蓉,拔地而起,直摩云天。”3.磨損;磨滅。《韓非子‧八說》:“規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無奈之何!” 陳奇猷 集解:“摩,即《孟子‧滕文公篇》‘ 墨子 摩頂放踵’之摩, 注:‘摩頂,摩突其頂。’是摩即磨損之意。”《淮南子‧精神訓》:“故形有摩而神未嘗化者,以不化應化。” 薛福成 《送王協亭西征序》:“誘令革其舊俗,浸淫漸摩,歲月益異。”4.把物體磨平滑;整土使平。《周禮‧考工記‧輪人》:“既摩,革色青白,謂之轂之善。” 鄭玄 注:“以石摩平之。”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地黑壚土,輒平摩其塊,以生草。”5.指摩田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春耕尋手勞”原注:“古曰‘耰’,今曰‘勞’。《說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勞’曰‘摩’,鄙語曰:‘耕田摩勞也。’”6.砥礪。《漢書‧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 顏師古 注:“摩謂砥礪之也。”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一:“天下之士翹首跂踵,冀閣下日以忠言摩上。”7.切磋;研究。《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鄭玄 注:“摩,相切磋也。” 黃遵憲 《日本國志‧鄰交志一》:“藝術以相摩而善。”8.撫摸。《陳書‧徐陵傳》:“ 寶誌 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帝( 宋徽宗 )豁然而寤,覺滿面清涼,以手摩之,瘡遂愈矣。” 巴金 《家》三五:“他伸手在 覺慧 的頭上摩了一下。”9.按摩。《素問‧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10.摸擬,仿效。 章學誠 《文史通義‧文理》:“今舍己之所求,而摩古人之形似,是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西家偕老之婦亦學其悲號。”11.隱,倚仗。《周禮‧考工記‧弓人》:“夫目也者必強,強者在內而摩其筋。” 鄭玄 注:“摩,猶隱也。”一說,為磨損。參閱 林尹 《周禮今注今譯》。 2 m ˙ㄇㄚ〕 同“ 2 ”。 助詞。表示疑問。 後蜀 顧敻 《荷葉杯》詞之一:“憑檻斂雙眉。忍教成病憶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矮窗記影十三行。真按:翁方綱與洛神賦十三行本-翁方綱與王獻之 真按:翁方綱與陳奕禧 真按:陳奕禧與洛神賦十三行本-翁方綱與王獻之

277

   覺性禪老送瓷缸養魚作真按:真按:翁方綱的生活情趣 真按:翁方綱的僧友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翁方綱與佛

禪牀讀罷止觀經,閉眼萬象生精靈。真按:翁方綱與佛 真按:翁方綱讀佛經 空諸起滅垢淨相,一寫圓月開泓渟。階前叢竹隔溪樹,淡若藻荇橫窗櫺。一卷南華誦秋水,河伯海若俱忘形。真按:翁方綱與道教與佛教 真按:翁方綱與道家 鯤池九萬壯風翼,坳堂假以圖南溟。碧雲團團縹瓷甕,滴起勺水翻銅瓶。游鯈唼喋花影活,真按:國:唼喋 注音一式 ㄕㄚˋ ㄓㄚˊ 狀聲詞。形容水鳥或魚類吃食的聲音。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菁藻,咀嚼菱藕。」亦作「啑喋」。 【唼喋】1.魚和禽鳥吃食。《西京雜記》卷一:“唼喋荷荇,出入蒹葭。”《隋書‧盧思道傳》:“唼喋秕粺,雞鶩為伍。”《紅樓夢》第三八回:“﹝ 寶釵 ﹞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魚洑上來唼喋。”2.象聲詞。魚和水鳥鵝鴨的吃食聲。 巴金 《家》二六:“水面上時時有魚的唼喋聲。” 【唼2喋】1.低語。 張岱 《陶庵夢憶‧噱社》:“ 仲叔 善詼諧,在京師與 漏仲容 沈虎臣 韓求仲 輩結‘噱社’,唼喋數言,必絕纓噴飯。”2.踥蹀。行走貌。謂奔走鑽營。 歸有光 《再與余太史》:“所謂成就之者,非敢求上進,以與唼喋者爭時取妍也。” 1 sh ㄕㄚˋ〕 2 qi ㄑ〡ㄝˋ〕 細浪交浮萍。真按:此應係沫字之訛. 來叩蘇齋覔轉語,肯涉較量楹與莛。真按:翁方綱的覺悟 礨空稊米等豪末,濠梁所以喻渚涇。知魚之樂彼即此,入機竹推青寧真按:unicode字元.此字尚愚平生首見.亦翁此書首見吧. 異體字字典 之異體. 真按:國無.詞:【青寧】蟲名。生於老竹根部。 真按:翁方綱對莊子的解讀 豈如道眼渾一視,唾珠泉泠泠。真按:國:滾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ㄍㄨㄣˇ 1. 大水奔湧翻騰的樣子。常用疊詞「滾滾」。集韻˙上聲˙混韻:「滾,大水流貌。」如:「白浪翻滾」、「滾滾黃河」。 2.翻轉。如:「打滾」、「滾雪球」、「連爬帶滾」。 3.離開、走開,多表示呵斥。如:「滾出去」。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快快的滾罷,還等窩心腳呢!」 4.液體沸騰。如:「水滾了。」 5.沿著衣服的邊緣上做裝飾。如:「在衣襬上滾一道紅邊。」 6.很、非常。如:「滾燙」、「滾圓」。紅樓夢˙第二十回:「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 詞:滾1 〔n ㄍㄨㄣˇ〕 1.大水涌流貌。參見“ 滾滾 ”。引申為流泄,流淌。 鄭廷玉 《楚昭公》第一摺:“若是 楚昭公 用那 費無忌 老頭兒對陣,也不消 伍相國 費力,只我 伯嚭 身上,包殺他尿流屁滾。”《水滸傳》第五五回:“水底下早鑽起四五十水軍,盡把船尾屑子拔了,水都滾入船裏來。” 魯迅 《准風月談‧新秋雜識》:“經濟的凋敝,使出版界不肯印行大部的學術文藝書籍,不是教科書,便是兒童書, 黃河 決口似的向孩子們滾過去。”2.奔騰向前。《水滸傳》第一一二回:“四個齊發一聲喊,滾過對陣。”《西游記》第九二回:“ 行者 也不顧師父,一路棒,滾向前來。”《封神演義》第二回:“言未了,左哨下有一將……厲聲而言曰:‘待末將擒此叛賊!’連人帶馬滾至軍前。”3.翻滾;翻轉。 韓琦 《暮春康樂園》詩:“榆莢紛紛亂擲錢,柳花相撲滾新綿。”《水滸傳》第四九回:“那大蟲當不住,吼了一聲,骨淥淥滾將下山去了。”《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旋子唏啷嘩啷一陣亂響,便滾下臺階去了。” 老舍 《二馬》第四段十:“她的兩顆乾巴巴的淚珠,順鼻子兩旁滾下去,滴得很快。”4.液體受熱沸騰翻動。 龐元英 《談藪》:“俗以湯之未滾者為盲眼,初滾曰蟹眼,漸大曰魚眼。”《朱子語類》卷十:“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後以慢火養之。”《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翠蓮 聽得公公討茶,慌忙走到廚下刷洗鍋兒煎滾了茶。” 張天翼 《兒女們》一:“鍋裏小半鍋灰黃色的小米稀飯在冒熱氣,滾一個個圓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