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March 3, 2010

431



  第二十九章 倒裝


  倒裝,就是一句話,在文法規律上,應該這麼順著說;但在修辭上,為了某種需要,卻那麼倒著說。譬如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裏有一句話:


  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


  按照文法,應該是:「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靜極了!」但是作者為了修辭上的需要(強調靜景之美),把形容詞轉變的述語「靜」,倒裝在主語「大道」的前面,成為倒裝的句子。不過所謂文法,只是一種習慣法。研究文法,也只是一種解釋和追認的工作。詞序的排列,合於習慣,不是倒裝;不合習慣,就是倒裝。例如,我國文法,以「吃飯」為順,以「飯吃」為倒;日本語法,以「飯吃」為順,以「吃飯」為倒:都是習慣。誰是誰非,沒有理由可說。又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篇)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篇)


432



「不己知」、「吾誰欺」,在古代文言並不是倒裝。因為否定句和疑問句,代名詞(己、誰)作賓語,倒置在外動詞述語(知、欺)的前面,是那時的習慣;以現在白話文法來看,就是倒裝,因為它不合現代人說話的習慣。孟子梁惠王篇有「以羊易之」,也有「易之以羊」;現在只能說「拿羊換牠」,卻不能說「換牠拿羊」,也是古今文法習慣的不同。



一、為文意的需要而倒裝


  修辭的倒裝,不是自然的習慣問題,而是人工的特意安排。目的在使句子剛健有力,逼真傳神。如禮記檀弓篇:


  1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


  這就是真正的倒裝。因為不管文言、白話,習慣上都是:「哭者,誰與?」而它竟倒裝為「誰與?哭者」,是誠實地記錄當時說話的情形,這樣比較得真而傳神。「檀弓之文多倒裝。」早已有人說過。像曾子易簀那一章,執燭的童子兩次贊歎說:


  2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也是倒裝句。順著說,就是:「大夫之簀華而與!」這句話順著說,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睆】目-7-12 注音一式 ㄏㄨㄢˇ     注音二式 hun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眼睛突出的樣子。玉篇˙目部:睆,出目貌。唐˙東方˙蟾蜍賦:爾其文章,睆目﹑銳頭﹑皤腹,本無牙齒之用,寧懼鷹鸇之逐。 明亮。禮記˙檀弓上: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堅實。詩經˙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實。鄭玄˙箋:睆,實貌。美好。唐˙劉禹錫˙汴州鄭門新亭記:簾鑪茵帟,文椸睆榻,儲以應猝,周用而 宜。 平淡無味;倒著說,這個無知童子的歎羨神情,就表現無遺,整個故事,也更加生動起來。這就是倒裝在修辭上的功用。


  管子戒篇:


433



 3.中婦諸子謂宮人:「盍不出從乎?君將有行。」


順言就是:「君將有行,盍不出從乎?」為逼真地記錄說話的急速而倒裝。不過大部分的倒裝,是為了增強語氣。如論語子罕篇: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這句話順言,就是:「三軍之帥可奪也,匹夫之志不可奪也。」順言,意思比較明瞭(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就改作:「勇奪三軍之帥。」),但語氣不如原句剛健有力。又先進篇:


 5孝哉閔子騫!


順言就是:「閔子騫孝哉!」它的倒裝,是加強形容閔子騫的孝順。孟子盡心篇:


 6盆成括仕於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


孟子說這句倒裝話,是料定盆成括必死,也是加強語氣的意思。呂氏春秋重言篇:


 7.少頃,東郭牙至。管子曰:「子耶,言伐莒者?」


順言就是:「言伐莒者,子耶?」管子把話倒裝了,是料定洩漏伐莒的秘密的人一定是東郭牙,含有責備的意思。


戰國策趙策魯仲連義不帝秦一段,當魯仲連向辛垣衍直說「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之後,辛垣衍很不高興地說:


 8.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434



這句話的順言是:「嘻!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倒裝之後,能充分表現出辛垣衍的不悅。


顏氏家訓教子篇,顏之推聽到北齊有士大夫教兒子說鮮卑語,彈琵琶,以便服侍外族貴人,感慨地說:


 9.異哉,此人之教子也!


這也是一句倒裝語,述語「異哉」倒裝在句首,表示十分的驚異,和非常的不屑。


王維五言律觀獵詩,首聯云:


 10.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照普通敍事法,這是倒裝句。先出現「風勁角弓鳴」的場面和音響,再補說「將軍獵渭城」的故事。這樣比較突出而有力量。


王嘉璧輯酉山臬云:


 11.王仲圭召試館中,作一絕,題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長年來此試文章。日斜奏罷長楊賦,閒拂塵埃看畫牆。」荊公見之,甚歎愛。為改作「奏賦長楊罷」,且云:「詩家語如此乃健。」


平心而論,改後是比較剛健一點,但也比較拗口。所以袁枚說王仲圭的原句比較渾成,王安石改後反而不自然。並說他不只是施政古怪而已(見隨園詩話)。陳善捫蝨新話,說王安石讀杜荀鶴雪詩:「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惟聞折竹聲。」認為「飛禽影」應改為「禽飛影」,「折竹聲」


435



應改為「竹折聲」。顛倒一字後的短語,比較拗一點,但富有動性,在整句裏多一層波瀾,增一分情趣。這位施政不順民的拗相公,他的文字是非常遒勁的。適度的顛倒倔拗,有一個好處:強健。



二、為格律的需要而倒裝


其次,是為了遷就格律,而故意倒裝的。譬如為了押韻,就常有倒裝。例如:


 1.大風有隧,有空大谷。維此良人,作為式穀。(詩經大雅桑柔)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說:「言大風則有矣,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隧】阜-13-16 注音一式 ㄙㄨㄟˋ 注音二式 sui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墓道。玉篇˙阜部:隧,墓道也。唐˙范傳正˙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猗歟琢石為二碑,一藏幽隧一臨歧。    地下通道。左傳˙隱公元年: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通路﹑要道。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 禮記˙曲禮上:升降不曲阼階,出入不當門隧。           古代邊塞上守烽火的亭子。通燧。文選˙班彪˙北征賦:登鄣隧而遙望兮, 聊須更以婆娑。三國˙魏˙王粲˙七哀詩三首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飛戌旗。   挖掘地道。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思明宴城下,倡優居臺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 大谷則有空矣。今作『有空大谷』,乃倒句也。」


大谷有空」倒言為「有空大谷」,是為了「谷」、「穀」兩字押韻(兩字舊入聲)。


 2.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詩經小雅節南山)


「爾瞻」就是「瞻爾」。它所以倒裝,是為跟上句「巖」字押韻。


 3.往而不害,安平太。(老子第三十五章)


「平太」就是「太平」,為押韻而倒裝。老子書大部分為韻語。


4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而反側。(王粲:登樓賦)


末句倒裝。因為到了半夜還輾轉反側,不能入睡,只好起來盤桓解悶。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盤桓】 注音一式 ㄆㄢˊ ㄏㄨㄢˊ 相似詞 徘徊 逗留 相反詞解釋 徘徊、留連不前。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觀望。文選˙李密˙陳情表: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逗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聰云)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鐘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盤桓一會,師父敢待回來。老殘遊記˙第四回: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會兒,又在古玩店裡盤桓些時。   廣大的樣子。文選˙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青青陵上柏:名都一何綺,城闕鬱盤桓。呂延濟˙注:盤桓,廣大貌。 動作順序原應如此。但為了使「側」字和上句「臆」字押韻(二字都屬舊入聲職韻),就把「反側」倒置在「盤桓」之後了


436




 5.外治徒舉,內佐無聞。幸移蓬性,頗習蘭薰。武傳琴瑟,相酬典墳。(劉令嫻:祭夫徐敬業文)


中間兩句應作:「頗習蘭薰,幸移蓬性。」因為「習蘭薰」是因,「移蓬性」是果。作者把它倒裝,是為了「薰」字能和上面的「聞」字、下面的「墳」字押韻。又「典墳」一詞本作「墳典」,左傳所謂「是能誦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昭公十三年),也是為了押韻而倒裝。


 6.復服指期,曾不踰時,有國無之。(元結:大唐中興頌)


「復服指期」是指定日期,恢復失地。「服」是天子威德所服之地,作國土解。所以這句頌辭是「指期復服」的倒裝。因為這篇頌模仿李斯會稽刻石文,三句一韻,「期」、「時」、「之」三字押韻,所以倒裝。


 7.……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杜牧:阿房宮賦)


「不敢言而敢怒」應為「敢怒不敢言」,也是為了押韻而倒裝。「怒」字和上句「語」字、下句「固」字押韻。


 8.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437



這幾句由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脫胎而來。「下則」、「上則」兩句上下顛倒。舊說天、地、人為三才,「日星」在上。這也是為了押韻。


 9.嗚呼!汪氏節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後,後之人尚保其封樹。(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


「此焉其墓」為「此其墓焉」的倒裝。是因為「墓」字要跟上句的「母」字、下句的「樹」字押韻。


 10.但我不能放歇,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徐志摩:再別康橋)


前一句是「別離時笙簫是悄悄的」的倒裝,後一句是「今晚的康橋是沈默的」的倒裝。目的是使「簫」、「橋」押韻。


在近體詩裏,因為要協調平仄而倒裝的,那就更多了。像王維被囚菩提寺,聞安祿山在凝碧池飲酒作樂,口吟云:


 11.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438



首句實為「傷心萬戶生野煙」,因「萬戶傷心」方合七絕仄起平韻的格律,所以倒裝了。


 12.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王昌齡:從軍行)


事實上是「起舞琵琶換新聲」,又因求合七絕平起平韻的格律而倒裝。


 13.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酷。……(杜甫:客至)


「盤飧市遠」、「樽酒家貧」也都是倒裝,目的是為協調平仄。至如秋興八首之八的頷聯:


 14.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那就不是為了協調平仄了。因為按常理順言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平仄完全一樣,主要用意,恐在「語必驚人」。不過這樣特意的倒裝,矯揉造作之跡是很明顯的。沈括夢溪筆談,說韓愈雪詩:「舞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是仿效杜詩倒裝體的。並說他牽強。如作「窺沼鸞舞鏡,度橋馬行天」,豈不更好!趙翼說韓愈想從杜甫的奇險處,闢山開道,自成一家。這也可說是一個例子。他的詩詰屈聱牙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詰屈聱牙】 注音一式 ㄐ|ㄝˊ ㄑㄩ ㄠˊ |ㄚˊ 相反詞:琅琅上口、出口成章 解釋:文字深奧,音調艱澀,不易誦讀。如:尚書詰屈聱牙,深奧難懂。 不如他的文章有名。


 15.伏枕嗟公幹,歸田羨子平。年年白社客,空滯洛陽城。(孟浩然:李氏園臥疾)


楊樹達說張衡,字平子,有歸田賦(見文選卷十五)。所以孟浩然引他作詩。但「平子」倒作「子平」, 真按:向長 謬改人名,實為文病(見中國修辭學附錄)。 真按:楊樹達之誤-子平乃向長,非張衡.楊氏不解出處,誤責之已! 真批:按子平乃「向長」,非平子! 筆者以為孟浩然倒用人名,目的在求押韻,又協調平仄,就只好委屈古人遷就今詩了。


詞曲也常有倒裝詞語以遷就格律的。例如:


439



 16.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庵 真按:范仲淹-庵字訛! 真按:當作淹字 漁家傲詞)


「衡陽雁去」實為「雁去衡陽」的意思,為配合漁家傲本句平平仄仄的格律(見白香詞譜),所以倒裝了。


 17.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牆高。(桃花扇餘韻哀江南)


首句為「八根白玉柱橫倒」的倒裝句。為配合沈醉東風曲牌的格律(包括平仄和對偶)而倒裝。


為了協調平仄,還有不惜犧牲對偶而倒裝的。如:


 18.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李群玉:贈鄭相并歌妓)


「六幅湘江」應對「一段巫山」,作者把下句倒裝成「巫山一段」,完全是為了協調平仄。這聯詩雖也有錯綜之美,但到底是犧牲了應有的對偶了。不過這種例子很少;相反的,為了遷就對偶而把詞語倒裝的,卻比較多。如王勃滕王閣詩序:


 19.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 真按:名句 徐孺下陳蕃之榻。


「人傑地靈」應作「地靈人傑」,因為「地靈」是因,「人傑」是果,所謂山川毓秀。作者倒言為「人傑地靈」,是為了跟上句的「物華天寶」對偶。不過跟協調平仄也有關。


 20.久拼野鶴如雙鬢,遮莫鄰雞下五更。(杜甫:書堂飲既夜月下賦絕句)


「野鶴如雙鬢」為「雙鬢如野鶴」的倒裝。主要是要使「野鶴」與「鄰雞」對偶,「雙鬢」與「五更」對偶。


440



 21.天闚象緯逼,雲臥衣裳冷。(杜甫:遊龍門奉先寺)


「天闚」是「闚天」的倒裝,「雲臥」是「臥雲」的倒裝。「雲臥」為協調平仄而倒裝,「天闚」是為了跟「雲臥」對偶而倒裝。


 22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翁森:四時讀書樂)


「好鳥枝頭」應為「枝頭好鳥」,因為要和「落花水面」句對偶,所以倒裝了。


 23夜月荷鋤村吠犬,晨星叱犢山沈霧。(鄭燮:田家四時苦樂歌)


「村吠犬」應為「村犬吠」,因為要和「山沈霧」對偶,所以倒裝了。


因押韻、平仄、對偶而倒裝,目的是為了合於格律,求得形式上的和諧美。此外還有:


 24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全雀、玉搔頭。(白居易:長恨歇)


事實上,花鈿、翠翹、金雀、玉搔頭,都是楊貴妃縊死後落在地上的飾物。所以這句詩應作:「花鈿、翠翹、金雀、玉搔頭,委地無人收。」作者把「委地無人收」倒裝在前面,是為了整齊七言詩的句式。這在押韻、平仄、對偶以外,又以另一種理由而倒裝了。


丘遲與陳伯之書,有幾句話:


 25(將軍)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悢】心-7-10 注音一式 ㄌ|ㄤˋ     解釋:悲傷、惆悵。文選˙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三: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文選˙趙至˙與稽茂齊書:臨書悢然,知復何云。


從事實說,首先是「撫弦登陴」,接著在陴(城)上看「見故國之旗鼓」,然後「感平生於疇日」,最後是「豈不愴悢」!所以,「撫弦登陴」應當列在第一句,是四字句、六字句、六字句、


441



四字句的形式。但是這篇文章是六朝人愛用的駢儷文。駢儷文的形式,大都是四、六、四、六(所以又名四六文),六、四、六、四;或四、四、六、六,以及六、六、四、四等。沒有四、六、六、四的。(當然還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作者為了遷就駢儷文的格式,所以把第一句倒裝在第三句,成為六、六、四、四的句式。這是為了整齊句子的形式而倒裝的。



三、不必要的倒裝


  為了記述逼真而倒裝,為了增強語氣而倒裝,為了配合聲律、體例而倒裝,都有它的必要。如果在意義上、形式上都毫無必要而倒裝,那就橫生阻隔,徒亂人意了。左傳昭公十九年:


  令尹子瑕言蹶由於楚子,曰:「彼何罪?諺所謂『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謂矣。舍前之忿可也。」……


  「室於怒,市於色」句,談倒裝的人都喜歡引它作例子,認為是典型的倒裝句。其實這個倒裝句,在意義上、形式上都毫無價值。洪亮吉春秋左傳詁,說石經已把這句話改刻為「怒於室而色於市」;並說戰國策所引諺語,也是「怒於室者色於市」。順言之後,用字還是照舊,而意義就明白多了。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442



 如「孤恩」作「負恩」,「負德」作「孤德」,那就更加適切。意思是:我李陵投降匈奴,固然背負了漢朝的恩惠;但漢朝殺了我老母,也太刻薄寡德了。孤作寡解,十分恰當。


 文選江淹恨賦: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


  「危涕」應作「危心」,「墜心」應作「墜涕」,上下句顛倒一字。「危心」原是根據孟子「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而來;「墜涕」原是根據王粲登樓賦「涕橫墜而弗禁」而來。所以李善注道:「心當云危,涕當云墜;江氏愛奇,故互文以見義。」這是很含蓄的批評,


  看來李善並不欣賞這樣的句子。如此顛倒,實在「愛奇」得過分。江淹又有一篇別賦,其中也有一句怪文:


  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


  不說「心驚骨折」,而說「心折骨驚」。心而可折,骨竟能驚,無疑又是江氏愛奇的一例了。


  倒裝,本來就是一種不合常規的特殊語法,為了配合某種特殊情況,不妨偶而使用。但它到底不可作為一種規律,隨便用在各種句子上。


443



 第三十章 省 略


  ——兼論文章繁簡


省略是該用字的地方把字省了。它本是文法上的習慣。譬如:


一、對話時往往有省略:


 1.〔 〕請〔 〕坐!(省「我」、「你」。)


 2〔 〕 〔 〕 〔 〕 〔 〕乾〔 〕杯〔 〕!(省「我請你暍」、「這」、「酒」。)


二、自述時往往有省略:


 3〔 〕清早起來,〔 〕推開窗戶一看,啊!已雨過天睛,正是〔 〕郊遊的好天氣。(省略「我」、「我」、「我們」。)


三、前句已有的主語,後句往往省略:


 4王老師走進教室來,〔  〕向全班同學掃視了一下,〔  〕就打開書本,〔  〕講起書來了。(省略三個「王老師」。)


第三種叫做承前省略。承前省略,不只是文法習慣,而且是修辭作用了。如:


444



 5.武松正走,看看酒湧上來,〔 〕便把氈笠兒掀在脊梁上,〔 〕將哨棒綰在肋下,〔 〕一步步上那岡子來。(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這段話省了三個「武松」。如果補上了,在文法上雖沒錯,但在修辭上卻形同贅疣,很不好看了。也有下句有字而預先省略的,例如:


 6.子曰:「可與〔 〕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 〕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 〕裏也可以補上一個「之」字,因為下句已有「之」字,就省略了。這也是為了求得修辭簡潔的緣故。


因此,修辭上就有省略這一格,分「承上省」和「探下省」二類。



一、承上省


承上省的例子,如:


 1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君子〕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泰伯篇)


 2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擇其善者〕而識之。(論語述而篇)


3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生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都〕,〔不過〕五〔國〕之一:小〔都〕,〔不過〕九〔國〕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左傳


445



隱公元年)


4楚人為食,吳人及之。〔楚人〕奔,〔吳人〕食而從之。(左傳定公四年)


7景公問於晏子:「治國何患?」曰:「患夫社鼠。夫國亦有〔社鼠〕焉,人主左右是也。」(晏子春秋)


6王不在大,湯以七十里〔王〕,文王以百里〔王〕 。(孟子公孫丑篇)


7.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非予覺之而誰〔覺之〕也?(孟子萬章篇)


8.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 真按:當作『! 』有諸?」孟子曰:「否,不然。……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烹〔要湯〕也。」(孟子萬章篇)


9.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治亂,〕時邪?曰: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藏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時也。〔治亂,〕地邪?曰:得地得生,失地則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地也。(荀子天論)


10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戰國策趙策。觸說趙太后)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讋】言-16-23     注音一式 ㄓㄜˊ 解釋:恐懼﹑喪膽。漢書˙卷六˙武帝紀:匈奴讋焉。顏師古˙注:讋,失氣。


11若是死時,我與你們同死;〔若是〕活時,〔我與你們〕同活。(水滸傳第二回)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