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March 5, 2010

71



;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聊齋志異嬰寧)


嬰寧是狐女,但她的憨相十分可愛;尤其是她的笑態,在聊齋志異裏也算是一種突出的描寫。光是她的笑聲,作者就運用了「嗤嗤」、「咤咤叱叱」、「吃吃」、「孜孜」等多種摹聲辭,可說極盡形容了。



二、視覺的摹寫


摹寫視覺的,大都是形容事物的形象、顏色、光影等。例如:


1.彼黍離離,彼之苗。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稷】禾-10-15     注音一式 ㄐ|ˋ 解釋 古書上常見的穀類植物:(1)粟﹑小米。爾雅˙釋草:粢,稷。孫炎˙注: 稷,粟也。(2)黍一類的作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一˙穀部˙稷: 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3)高粱。廣雅疏證˙卷十上˙ 釋草:稷穰謂之。疏證:稷,今人謂之高粱。 古人認為稷是百穀之長,所以稱穀神為稷。字彙˙禾部:稷,穀神。如: 社稷。        古代掌管農事的官。書經˙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孔穎達˙正義:稷是 五穀之長,立官主此稷事。        姓。如漢代有稷嗣。 (詩經王風黍離)


「離離」是黍結實下垂的樣子。白居易賦得原上草詩:「離離原上草。」是茂盛的樣子。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詩經秦風蒹葭)


「蒼蒼」是蒹葭到了秋天,變為深青色了;「淒淒」、「采采」是蒹葭繁密茂盛的樣子。


3.新臺有泚,河水瀰瀰。(詩經邶風新臺)


「瀰瀰」是河水滿溢的樣子。


4.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詩經鄭風女曰雞鳴)


72



「有爛」就是「爛然」,說啟明星光明燦爛, 真按:國無!待查! 天快亮了。


5.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潛:歸園田居)


「曖曖」是模糊不明的樣子,「依依」是裊裊而升的樣子,摹寫遠人村和墟里煙,像一幅圖畫。


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滾滾」摹寫長江後浪推前浪,滔滔而去的樣子。


7.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真按:名句 (白居易:長恨歌)


「耿耿」是光亮明淨的樣子。



8.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瞼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王德信:十二月帶堯民歌)


「隱隱」、「粼粼」、「滾滾」、「醺醺」、「紛紛」,都是視覺的摹寫。


9.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容臭】 注音一式 ㄖㄨㄥˊ ㄒ|ㄡˋ 注音二式 rng shiu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香囊。禮記˙內則衿纓皆佩容臭句下鄭玄˙注:容臭,香物也。 燁然若神人。(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燁然」二字摹寫富家子的珠光寶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樣子。


10.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支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錯落】 注音一式 ㄘㄨㄛˋ ㄌㄨㄛˋ 注音二式 tsu lu 相似詞 散亂 相反詞 整齊 解釋 參差相雜的樣子。文選˙班固˙西都賦:隨侯明月,錯落其閒。晉書˙卷三十六˙衛瓘傳:奮筆輕舉,離而不絕。纖波濃點,錯落其間。酒器。錯文獻異文作鑿。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詩:銀含鑿落醆,金屑琵琶槽。 共有五叢,或聚或散,都玲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深淺之別。


 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緣之中,格外覺得嬌媚了


73



。(朱自清:一張小小的橫幅)


這段話描寫畫裏的海棠花。先花葉合寫,再分寫葉和花,都是視覺的摹寫。但其中以「歷歷的,閃閃的」最為顯眼。


以上,有的形容形象,有的形容顏色,有的形容光影。都是視覺的摹寫。而且大部分是疊字。



三、嗅覺、味覺、觸覺的摹寫


摹寫嗅覺的,如:


 1.地道車,轟而開,轟而止。車一停,大家蜂擁而入,蜂擁而出。人浮於座位,於是齊立。你靠著我,我靠著你,前為傖夫之背,後為小姐之胸。小姐香水,隱隱可聞;大漢臭汗,撲鼻欲嘔。當此之時,汽笛如雷,車馳電掣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電掣】 注音一式 ㄉ|ㄢˋ ㄔㄜˋ 解釋:形容像電光般快速。如:風馳電掣、星流電掣。 你跟著東搖西擺,栽前撲後,真真難逃乎天地之間。(林語堂 真按:當作冒號! 說紐約的飲食起居)


「隱隱可聞」、「撲鼻欲嘔」,都是摹寫嗅覺的感受。


2.「桑條索漠繁, 真按:國無!待查!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楝】木-9-13 注音一式 ㄌ|ㄢˋ     解釋:植物名。楝科楝屬,落葉喬木。羽狀複葉,小葉呈卵形或披針形。花序呈複總狀,花軸﹑花梗及萼皆有細毛。果實呈核果狀,種子為長橢圓形,稱為金鈴子,可供藥用。真按:國無!待查! 風歛餘香暗度垣。」「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當年讀王荊公詩,苦於不知道這種香艷撩人的楝花是什麼?……這些知識使我對於窗前窗後,綠蔭扶疏,濃香四溢的三棵無名樹,煥然改觀,肅然起敬;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梁容若:苦楝)


74



「餘香暗度垣」、「香艷撩人」、「濃香四溢」,都是苦楝花給人嗅覺上的感受。 真按:國無!待查!


3.花生米酥脆噴兒香,用個長脖兒瓶子裝。瓶子舊兒很小,鷺鷥吃,正好。狐狸看著饞得慌,哈拉子流得一尺長。 真按:國無!待查! (王玉川:兒童故事詩)


「噴兒香」也是嗅覺的摹寫。


摹寫味覺的,如:


 4.皮肉苦且澀,歷口復棄遺;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王禹偁:詠橄欖)


「苦」和「澀」都是味覺的摹寫。


 5.北平尋常提到江蘇菜,總想著是甜甜的,膩膩的。(朱自清:說揚州)


「甜甜的」、「膩膩的」,完全是味覺的摹寫。食譜書裏有更多這一類描寫。


摹寫觸覺的,如:


 6.淺碧粼粼露遠洲,羈人無力冷颼颼。(高明:商調二郎神曲)


「冷颼颼」是摹寫皮膚對寒冷的感受。


7.迭更斯的「大街高柏菲爾」裏的馬利亞, 真按:狄更斯 他的手也是不能忘的,永遠是濕津津的,冷冰冰的,握上去像是五條鱔魚。(梁實秋:握手)


「濕津津的」、「冷冰冰的」,是觸覺的摹寫。


75



關於嗅覺、味覺、觸覺的摹寫,約舉數例如上。



四、摹狀辭的精華在摹寫聽覺與視覺


  摹狀雖有摹聽覺的、摹視覺的、摹嗅覺的、摹味覺的、摹觸覺的等五項,但總以摹聽覺的、摹視覺的兩項為最多,也最精彩。文心雕龍物色篇,是討論摹狀修辭的文字。它說:


  1.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漉漉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盡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


  「沈吟視聽之區」,指的就是視覺和聽覺。所以這段話舉了詩經裏的十個例子,都是摹聽覺和摹視覺的。


  摹聽覺的摹聲辭,大都只取聲音,並無意義。像「關關」摹寫鳥叫,「丁丁當當」摹寫梨花簡響等。也有人想到,發聲大都由口,摹聲辭就加上口字吧。像摹寫蟲鳴就用「喓喓」,摹寫琵琶彈奏就用「嘈嘈」等。但還是沒什麼意義。又有一些摹聲辭,卻可聽出它的聲音,也可看出它的意義的。如:


  2.篁階淅瀝響,露葉參差光。(李紳:寄樂天)


76



「淅瀝」摹寫下雨的聲音,很逼真;而「淅瀝」兩字從水部,在意義上就拉上關係了。詩經摹寫車聲用「鄰鄰」,杜甫摹寫車聲用「轔轔」,「轔轔」比「鄰鄰」好,因為「轔轔」在意義上跟車子有關。(轔為後出字,說文無。)


 3.不多一刻,都已齁齁睡著。一覺醒來,已是午牌時候。(老殘遊記第十六回)


」摹寫打的聲音,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齁】鼻-5-19 注音一式 ㄏㄡ    注音二式 hu    相似詞    相反詞解釋 見齁齁條。   甚﹑非常。多表不滿意的意思。如:齁苦﹑齁鹹﹑齁熱。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齁齁】 注音一式 ㄏㄡ ㄏㄡ 注音二式 hu hu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熟睡時的鼻息聲。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獄卒著力痛打,看左慈時,卻齁齁熟睡,全無痛楚。西遊記˙第二十八回:豈知走路辛苦的人,丟倒頭,只管齁齁睡起。亦作蘧蘧。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鼾】鼻-3-17 注音一式 ㄏㄢ    解釋 1.熟睡時所發出的鼻息聲。廣韻˙平聲˙寒韻:鼾,臥氣激聲。如:打鼾﹑鼻鼾如雷。      2.睡覺時,發出打呼聲。明˙侯方域˙郭老僕墓誌銘:司徒公怒而罵,老僕則倚壁而鼾。 齁字本是鼻子呼氣的意思。這裏就音義兼而有之了。


 4.忽然禮拜堂的鐘聲敲了十二響,遠遠地聽得喇叭聲,普魯土的兵操演回來,踏踏踏踏地走過我們的學堂。(胡適譯:最後一課)


「踏踏踏踏」摹寫士兵們走路的聲音,但踏字本是落步的意思,所以音義都有。這是譯者故意選擇的字。


還有一些聲音,用有意義的語句去摹寫。雖然那聲音本身並非如此,但我們以擬人的方式去解釋,也是十分可愛的。譬如杜鵑的叫聲摹擬成「不如歸去」,因此詩人就有「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唐無名氏: 真按:名句 雜詩)的詩句;鷓鴣的叫聲摹擬成「行不得也哥哥」,因此詞人就有「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辛棄疾: 真按:名句 菩薩蠻)的慨歎。春鳥的啼叫,民間常替牠解作有意義的語句,而富詩意。沉櫻(陳鍈)在「春的聲音」一文裏,寫布穀鳥的鳴聲說:


 5.聽了牠的鳴聲而不動心的人,恐怕是沒有的。難怪農人聽了,覺得牠是在提醒著:「播穀!播穀!」而受折磨的兒媳婦聽了,說牠是大聲疾呼著:「姑惡!姑惡!」對於小孩子,雖然聽不出什麼意義


77



,卻也覺得趣味無窮;不知是誰把牠似通非通地諧作「光棍托鋤」,並把這做牠的名字。每逢這鳥一叫,我們便仰望著那聲所從來的遠方,模仿著牠的調子做一種唱和。因為牠是叫一聲停一下的,在牠停的時候,剛好由我們來唱。我們對唱的開場是聽牠自報姓名似地先叫一聲:「光棍托鋤!」我們便緊跟著問:「你在哪住?」剛問完,牠又叫第二聲,像是回答:「我在山後。」又問:「你吃什麼?」「我吃石頭。」「你喝什麼?」「我喝香油。」大概小孩子簡單的頭腦再也想不出別的可問的了,便就此為止。只反復地問一遍又一遍,牠也總不厭其煩地照樣回答了又回答。這種虛擬的問答,聽去是那麼真實,在幼稚的心中,引起了無窮的幻想。……


天籟、人籟合而為一,這真是最有趣的摹聲辭了。


摹聲辭雖只一二個字,有時卻能為整句甚至整段文辭生色。木蘭詩:


 6.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窗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末句「霍霍」二字,摹寫磨刀的聲音。以上下文大都是五言句來看,這兩個字本可不要,只作「磨刀向豬羊」,也平穩可讀。但如果沒有這兩個字,分別十二年,小弟內心興奮之情,就表現不出來。當年,「阿爺無大兒」,小弟不能當兵;今天,小弟已長大成人,得知代父從軍的姊姊要回來了,他內心是多麼感激與興奮哪!這種心情,就借磨刀的霍霍聲表達出來。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阿堵】 注音一式 ㄚ ㄉㄨˇ     解釋:六朝及唐人常用的指稱詞。相當於這或這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詞:【阿堵】1. 六朝 人口語。猶這,這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晉書‧文苑傳‧顧愷之》:“ 愷之 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金 李獻能 《二老雪行圖》詩之二:“抱琴衝雪又衝風,二老風流阿堵中。” 清 唐孫華 《題眼醫何藏之小照》詩:“囊底神鍼誰所付,妙用正在阿堵中。”2.指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正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 清 郁植 《悲歌》:“吾曹意氣恥阿堵,揮斥黃金賤如土。” 朱執信 《論社會革命當與政治革命並行》:“猶是橫目兩足,猶是耳聰目明,獨以缺此區區阿堵故不得有此權利,吾不知其何理也。”參見“ 阿堵物 ”。 」這「霍霍」二字正是「阿堵」。 真按:名言


78



柳宗元漁翁詩:


 7.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烟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迴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這是一首清逸出塵的山水詩。詩評家認為中間兩句最好,筆者認為其中「欸乃」二字尤好。在山環水抱,杳無人跡的幽境,忽然欸乃一聲,溜出一條漁船來。上下天光,展出一片無窮的綠。這搖櫓的欸乃聲,似乎打破山水間的寧靜,其實正像「伐木丁丁山更幽」(杜甫: 真按:好句真按:鳥鳴山更幽 題張氏隱居)一樣,以動襯靜,更覺靜得可愛了。 真按:作文寫作技巧


摹寫聲音,有字音和字義兼備的;摹寫形象,也有字形和字義兼備的。如:


 8.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楚辭九歌山鬼)


「磊磊」是石頭眾多的樣子,磊字本身就是石頭堆疊起來的,形義兼而有之。不過石字並非象形字。至於:


 9.望湖水,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淼】水-8-12 注音一式 ㄇ|ㄠˇ 解釋 水流廣大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青青蘆葉齊。(李白:奔亡道中)


水字本是象形字,淼字更是大水瀰漫的樣子。看小篆作■,形象就十分顯豁。形義兩兼,也更加明著。不過這還是從文字原有的意義上選用的,不算太別致;最有趣的是:


 10.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詩江南)


這「田田」二字,注家只說它「鮮碧貌」;其實作者選用田字,是因為田字的形狀像荷葉。「田田」就是一張一張的荷葉浮在水面


79



。所以謝朓的江上曲也說:「蓮葉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說:「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田田」不能形容其他植物的葉子,因為它的字形,只適合摹寫荷葉。


視覺的摹寫,也有助於意境的烘托。例如:


 11.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敕勒歌) 真按:名詩


「天蒼蒼,野茫茫」,只這六個字,北國遼遠的草原,闊大的氣象,就立即無邊無際地展延在眼前了。如果不用摹狀辭,即使加倍用字,恐怕也寫不出這樣的意境來。韓愈祭十二郎文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 真按:重複的妙用-而字重複得妙! 」也藉著這「茫茫」、「蒼蒼」的摹狀辭,很生動地寫出老態的龍鍾和心境的頹唐。和敕勒歌雖境界大小不同,但摹狀辭的功用卻是一樣的。


 12.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這聯詩從文法上分析,是所謂「副詞附加語在句首」的變式句。 真按:文法與修辭 正常的句式是:白鷺在水田上飛,黃鸝在夏木裏囀。作者把作為副詞附加語用的名詞「水田」、「夏木」擺在句首,是為讓讀者先看見「水田」和「夏木」這樣的背景,然後在這背景中出現白鷺飛、黃鸝囀的動態,印象就突出。但只有「水田」和「夏木」還不夠,再加上摹狀的形容詞「漠漠」和「陰陰」,水田寬闊,夏木幽深,背景就更加優美。在這優美的背景中,有白鷺在飛,有黃鸝在囀,整聯詩就是一幅大自然的名畫。「漠漠」、「陰陰」這兩個摹寫視覺的摹狀辭,彷彿一支彩毫,對這幅名畫,加上極為重要的一筆


80





摹狀辭,在修辭裏是很有用的一格;而摹聽覺、摹視覺的,尤為其中的主幹。




希望這方便不會讓你賒下更多,請多指教(comments)以平復.希望這是個好的交流,而不是讓你墮落更深.請保重,生前尚有死後.死後沒有,也不必太過執著.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今天的我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透徹的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