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注〕疊字還可加頭接尾,仍是一個詞的。像前面所舉的「陰森森」、「厚敦敦」、「碧澄澄」,本首詩所舉的「輕輕地」、「靜靜地」、「彎彎的」。也有兩個不疊的字化成兩組疊字的,如「蓊鬱」化成「蓊蓊鬱鬱」,「齊整」化成「齊齊整整」,「冷清」化成「冷冷清清」等。
372
373
用兩種以上的事物,造句作文,作有秩序,等距離,層層遞進的形式的,稱為層遞。層遞的順序,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末到本,層層遞增的,可稱為順層遞;如果層遞的順序,由大到小,由重到輕,由深到淺,由高到低,由本到末,層層遞減的,可稱為倒層遞。順層遞的重點,一定在最後一句話;倒層遞的重點,大都也在最後一句話,但也有把重點擺在最先一句話的。重點在最後一句,是層層遞增;重點在最先一句,是層層遞減。作者層層遞接,讀者層層跟隨,心隨文轉,因而入勝。如是敍事,很容易接受那事物;如是說理,會十分信服他的理論;如是抒情,就完全付出同情。層遞,是一種很有力量的修辭法。
一、先說順層遞
順層遞的例子,如: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篇)
374
這是三層。以「樂之者」的精神最可佩。從文字的形式看,層遞類似頂真(見第二十七章),如本例的「好之者;好之者」。其實不同。頂真重在上下句文字的銜接,不計較意義的輕重淺深之分;層遞重在上下句意義相遞,不計較文字是否關連。 真按:層遞vs頂真
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篇)
也是三層。據說這話是孔子感歎顏淵的。可見自始至終,成長一位全人也真不易。
3.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通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篇)
四層。權是衡量輕重,適得其中。和孔子所稱贊的「中」,孟子所歌頌的「時」相近似,是很高的境界。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篇)
三層。孟子為了說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論,所以把「人和」作為最後的重點,而以天時、地利作為它的階梯。
5.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篇)
從「明明德於天下」到「致知在格物」,八層。看似由大到小,倒層遞;其實它說的是由末到本
375
,是順層遞。從「物格而后知至」到「國治而后天下平」,也是八層。看似由小到大,順層遞;其實它說的是由本到末,倒層遞。一廻環,共有十六層。儒家由內而外,從倫理到政治的理想,發揮無遺。
6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中庸篇)
六層。從治民、獲上推向誠身、明善,也是由末到本的順層遞。
7.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呂氏春秋貴公)
三層。孔子的意思,只說「人遺之,人得之」,就可以了;老子的意思,只說「遺之,得之」,就可以了。看似遞減的倒層遞,在意義上卻是由私至公的順層遞。
8.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
四層。由天下、楚國、臣里,集中到東家。以形容東家之子,國色天香,天下無雙。
9.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聞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環永之治百里,北至於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東至於黃溪東屯,其閒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
376
,黃溪最善。(柳元: 真按:不知是不是柳宗完之誤! 遊黃溪記)
由全國說到永州,由永州說到黃溪,三層。這是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的修辭法的。
10.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張心齋:幽夢影)
五層。不過只要說到「能用」,句意已足;再加「能記」,似有蛇足之嫌。
二、再說倒層遞
倒層遞也有很多例子,如:
1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上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篇)
五層。這是遞減的倒層遞。由本到末,由重到輕。重點在第一句的「德」。
2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篇)
五層。由中心的誠,向外擴張到天地,推己及人、及物。是倒層遞。重點在第一句的「誠」。
3.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老子第三十八章)
377
五層。道家學說,以道為最高,德次之;輕視仁義,尤鄙棄禮。乃是對儒家學說的一種反動。且不論其學說如何,在修辭卻是遞減的倒層遞。重點在第一句的「道」。
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第五十四章)
五層。本章所說的,卻跟禮記大學所說的類似,以「修之於身」為本,推而之於家、鄉、邦、天下。是倒層遞。只是老子所說的「德」,和儒家所說的「德」含義不同。
以上的倒層遞,重點在第一句。
5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甓】瓦-13-18 注音一式 ㄆ|ˋ 解釋:磚的一種名稱。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緻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州,暮運於齋內。 按:甓與譬同音. 詞:甓1〔p ㄆ〡ˋ〕〔《廣韻》扶歷切,入錫,並。〕〔《集韻》蒲歷切,入錫,並。〕1.磚。《詩‧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馬瑞辰 通釋:“甓為磚。”《晉書‧陶侃傳》:“ 侃 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 宋 陸游 《群兒》詩:“野行遇群兒,呼笑運甓忙。共為小浮圖,嶙峋當道旁。”2.用磚砌。 唐 韓愈 《唐銀青光祿大夫襄陽郡王平陽路公神道碑銘》:“改刺 廬州 ,又甓其城。” 明 方孝孺 《東甌王神道銘》:“明年,甓 通州 外郛;八年,移鎮 彰德 ,甓其城。” 」曰:「何其愈下耶?」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監市履狶】 注音一式 ㄐ|ㄢ ㄕˋ ㄌㄩˇ ㄒ| 解釋:監市,市場管理人員。狶,豬。監市履狶指市場管理者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因小腿不易長肉,故檢驗此處最能得知豬的肥瘦。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比喻道無所不在,越是低微處,道越明顯。後比喻善於體察細微的事物。宋˙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詩二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監市履狶知民心。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狶】犬-7-10 注音一式 ㄒ| 注音二式 sh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豬。同豨。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郭象˙注:狶,大豕也。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反齗義牙踔嶔崖,蛇首狶鬣虎豹皮。 每下愈況。」(莊子知北遊)
四層。莊子為了說明道無所不在,從動物的螻蟻,降低到植物的稊稗,再降低到無生物的瓦甓,再降低到廢物的屎溺。這樣每下愈況,正表示道在萬物,無物非道。這是他說話的主旨。重點在末句。
6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真按:此非當今時政之箴砭耶?
378
。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孟子梁惠王篇)
本段分「賢」、「不可」、「可殺」三小節,是排比;每一小節有「左右」、「諸大夫」、「國人」三層,由親及疏,是倒層遞。這雖然是孟子勸齊宣王用人用刑都要慎重,但也是孟子民主思想最具體的發揮,所以重點在最末一層的「國人」。
7.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岡上一坏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蹟,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
有姓名有事略的為一層,有姓名無事略的為二層,連姓名都沒有的為三層。由詳至略,倒層遞。但「滋可痛已」的是犧牲生命而不知姓名的人。所以重點在末句。
以上的倒層遞,重點在最後一句。
三、整段整篇的層遞
有的文章,整段甚至整篇,都以層遞的方式構成。例如:
1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 真按:此非當今時政之箴砭耶?
379
。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拕其衣裳, 真按:國無!待查! 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何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墨子非攻上)
整段話都以層遞的方式組成。從一開始的竊其桃李,到攘人犬豕,取人馬牛,殺不辜人,最後為攻人之國。由小到大,由輕到重,充分說明攻國的不仁不義,發揮他的非攻主張。又如:
2.莊幸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莊幸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蜻蛉】 注音一式 ㄑ|ㄥ ㄌ|ㄥˊ 解釋:動物名。昆蟲綱蜻蛉目。形似蜻蜓,但前翅的前緣稍短,不能飛遠。亦稱為赤卒﹑赤衣使者。 ?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噣】口-13-16 注音一式 ㄓㄡˋ 解釋:鳥嘴。同咮。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中衍人面鳥噣。 ㄓㄨㄛˊ ju(08057) 教育部國語辭典 【噣】口-13-16 注音一式 ㄓㄨㄛˊ 解釋:鳥啄食。同啄。戰國策˙楚策四: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 ㄓㄡˋ ju(07767) 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招】手-5-8 注音一式 ㄑ|ㄠˊ 注音二式 chiu 相似詞 相反詞解釋 揭舉、揭發。國語˙周語下:立於淫亂之國,而好盡言,以招人過,怨之本也。唐˙韓愈˙爭法論: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 ㄓㄠ ju(07706)ㄕㄠˊ shu(08875) 教育部國語辭典 【招】手-5-8 注音一式 ㄓㄠ 注音二式 ju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打手勢以示意人過來。如:招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用廣告、通知等公開方式使人來。如:招生、招考、招標。 逗、惹、引。如:招禍、招惹、別招你媽生氣!、餅乾屑會招來螞 蟻。書經˙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紅樓夢˙第十一回:你 別在這裡只管這們著,倒招的媳婦也心裡不好。 北平方言。指傳染。如:這病招人,要小心! 承認罪狀。如:招認、不打自招、這廝口風緊得很,怎麼逼都不招。進用。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使入贅。如:招婿。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或招或嫁,可不好那! 尋找。文選˙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一: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 箭靶。呂氏春秋˙孟春紀˙本生: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無不中。 武技、手段。如:絕招、耍花招。 明顯的標幟。如:招牌、酒招、市招。 量詞。計算招術的單位。如:一招妙計、雙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勝負。ㄕㄠˊ shu(08875)ㄑ|ㄠˊ chiu(06362) 教育部國語辭典 【招】手-5-8 注音一式 ㄕㄠˊ 注音二式 shu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古代虞舜時的樂名曲稱。同韶。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禹乃與九招之樂。ㄓㄠ ju(07706) ㄑ|ㄠˊ chiu(06362) 晝游乎茂樹,
380
夕調乎酸鹹。
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
「夫黃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游於江海,淹乎大沼;俯噣鱔鯉,仰嚙菱衡;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碆盧,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碆】石-8-13 注音一式 ㄅㄛ 注音二式 b 相似詞 相反詞解釋 射鳥用的石製箭頭。集韻˙平聲˙戈韻:碆,石也。可為石鏃。用石製箭頭繫於絲弦上,射擊飛鳥。史記˙卷四十˙楚世家:出寶弓,碆新繳,射噣鳥於東海。 (又音)ㄆㄛˊ p(00604) 教育部國語辭典 【碆】石-8-13 注音一式 (又音)ㄆㄛˊ 注音二式 p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之又音。 ㄅㄛ b(00048) 治其矰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磻,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 真按:國無!待查! 故晝游乎江河,夕調乎鼎鼐。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靈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之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嬖】女-13-16 注音一式 ㄅ|ˋ 注音二式 b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寵愛。玉篇˙女部:嬖,春秋傳曰:賤而獲幸曰嬖。晉˙王嘉˙拾遺記˙卷五:初,帝深嬖李夫人。唐˙陳鴻˙長恨傳:繇是治其容,敏其詞,婉變萬態,以中上意。上益嬖焉。 舊時出身卑微而受寵幸的人。如:便嬖。左傳˙成公十七年:晉厲公侈,多外嬖。杜預˙注:外嬖,愛幸大夫。新唐書˙卷八十一˙三宗諸子傳˙章懷太子賢傳:守禮以外支為王,不甚才而多寵嬖。 受到寵愛的。如:嬖妾﹑嬖姬﹑嬖臣。 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靈王,繫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載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而投己乎黽塞之外。」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於是乃以執珪而授之為陽陵君,與之淮北之地也。(戰國策楚策,莊幸說楚襄王)
整篇文章,都以層遞的方式構成。從蜻蛉說到黃雀、黃鵠,從黃鵠說到蔡靈侯、楚襄王;由小至大,由物及人;前三層為譬喻,後二層為事實:層層遞進。說得楚襄王完全覺悟了逸樂誤國的道理,發揮很大的說服力。
381
四、層遞用於記敍、議論、抒情
層遞修辭法適合記敍、論說、抒情各種文體。用於記敍文的,如:
1.昔巴律西,法蘭西著名之美術家也。嘗憫法國磁器之粗拙,欲改良之,築竈以試驗者數年,家資盡罄;再築竈而益以薪,又復失敗。已無復二度築竈之資,猶復集土器三百餘,附窰以試驗之。歷一日夜不交睫,曾無尺寸功。如是殆十年,卒為第四度最後之大試驗,乃作竈於家,磚石築造,皆躬自任。閱七八月竈始成。乃摶土製器,塗藥入竈。火熱一晝夜間,坐其旁以待旦。其妻持朝食供之,終不忍離。至第二日,質終未融。日沈西,又不去,待之。於是蓬首垢面,憔悴無人形。如是者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相續至七日,未一假寐,而功遂不就。自茲以往,調新質而搗煉之,坐守十餘日、二十日以為常。最後一度,質既備,火既焚,熱既熾,功將成矣,薪忽告竭,而火不能減也。巴律西爽然自失,傷其功之將墮,乃拔園籬之木以代之;猶不足,碎其桌及椅,投諸火;猶不足,碎其榻;猶不足,碎其門。妻子以為狂,號於室而奔告於其鄰。未幾,所燒之質既融,色光澤,儼然良器矣。(梁啟超:論毅力)
這一段敍述巴律西試驗瓷器,從一日夜不交睫,到五七日未假寐,到坐守一、二十日,層層遞進;最後一次試驗,因柴薪不足,竟拔籬木以代,繼而碎桌椅以代,碎牀榻以代,甚至碎門戶以代
382
,也是層層遞進。巴律西不屈不撓的恆心,可驚可愕的毅力,躍然紙上了。這是層遞修辭法用於記敍文的。
層遞修辭法,也可用於論說文,如:
2以今日而論,世界用電之人,已不為少,然能知電者有幾人乎?每遇新創製一電機,則舉世從而用之。如最近之大發明為無線電報,不數年即已風行全世;然當研究之時代,費百十年之工夫,竭無數學者之才智,各貢一知,而後得成全此無線電之知識。及其知識真確,學理充滿,而乃本之以製器,則無所難矣;器成而以之施用,則更無難矣。是今日用無線電以通信者,人人能之也:而司無線電機以應人之通信者,亦不費苦學而能也;至於製無線電機之工匠,亦不過按圖配置,無所難也;其最難能可貴者,則為研究求無線電知識之人。學識之難關一過,則其他之進行,有如反掌矣。(孫文:電學與知難行易)
本段是借無線電的學理研究和它的技術應用,說明知難行易的道理。學理充滿後,製器即無難,器成後施用更無難。三層。由深到淺,倒層遞。接著說,利用無線電通訊,人人能之;司理無線電,亦無須苦學;製造無線電機亦不難;最難為研究無線電學理的人。四層。用、司、製,屬於「行」;只有研究屬於「知」。由淺到深,順層遞。廻環複疊,倒順兩層遞,充分說明知難行易的道理。這是層遞修辭法用於論說文的。
層遞修辭法,也可用於抒情文,如:
383
3.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礎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這一段話看似說明文,其實是抒情文。先說四層「不辱」,再說六層「受辱」,層層遞進。當最後說到「最下腐刑極矣」,作者一肚子的怨憤,已不可遏抑,一瀉而出;讀者讀到這一句,也自然廢書長歎,為他一掬同情之淚了。
層遞是等距離地一層層增加或減少,到最後一層時,使人有登峰造極或直下深淵的感覺。讀者往往因此而血脈僨張或爽然若失,完全以作者的意見為意見,以作者的感情為感情了。
384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