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January 1, 2008

967

王守谿跋援山谷謂「此記唐人正書,真按:王鏊 真按:黃庭堅 無能出其右者。故艸聖度越諸家,無轍跡可尋。」此謂長史正楷古雅如此,真按:張旭 雖唐賢諸楷帖,亦須讓之;則其艸書豈有轍跡之可尋乎?無轍句仍指長史艸書而言,真按:前作跡. 敬美似誤會也。真按:王世懋之誤 敬美又謂此碑內「容」字、「極」字皆取法永興廟堂碑。真按:虞世南 今驗此內「容」字、「極」字亦初非仿擬虞書廟堂碑也,而後跋者遂目敬美此跋以為有微詞,則又過矣。弇州跋謂聞此碑三十年而始得之。真按:王世貞 予亦夢想是碑四十餘年而今始見之。如此墨緣安可不記?真按:翁方綱的收藏-此亦但曰見,亦未必翁公有藏也.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 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張長史郎官石記序,此本與華亭所摹正同,真按:董其昌-據前文「董文敏摹入戲鴻堂帖」,應即董氏.其昌華亭人也. 但華亭未親見此拓本,特據陳仲醇手摹者,真按:陳繼儒 尚有一二誤筆耳真按:董其昌與陳繼儒

968

。今此帖前尚有仲醇印也。真按:陳繼儒 王元美昆仲手跋,真按:王世貞、王世懋 即是都南濠錄入《金薤琳琅》之本也。真按:都穆 惟是弇州跋云「以化度、廟堂、九成並觀,皆退三舍」,又援山谷云「唐人正書無出其右。」予廿年前在西苑直廬夜宿,與會稽梁瑤峰前輩論書,真按:梁國治 及山谷、弇州此跋,瑤峰意頗不以為然。蓋乍聞之似乎推獎太過者。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疑此所值,即與修四庫全書時也! 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真按:翁方綱與梁國治 而予今又有說焉:此非山谷真按:黃庭堅 弇州之必舉此碑以壓唐賢也。此正是其企想晉人之意甚深耳。正不可以詞害意者也。真按:翁方綱的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至敬美又謂此碑內「容」字、「極」字皆取法永興廟堂碑,則是臆撰之說,不足信耳。且長史艸書名震古今,諸君子之論,皆對其艸聖而言,故不嫌於多為舉例,豈其推許之過乎

969

?但董文敏就仲醇摹本鈎勒入石,則薄弱實甚,反足為此碑之累。真按:董其昌與陳繼儒 若有能精心鈎摹者,選工伐石,使吳中偽本不得岐出相炫,是則藝林大快事矣!真按: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 翁方綱的書法鑑賞

王敬美謂此碑「容」字、真按:王世懋 「極」 字皆取法永興廟堂碑。按永興廟堂碑「容」字凡四見,「極」字凡再見。「容」字四見者,序內「侃侃禮容」,銘內「禮容斯盛」,此二「容」字其中間右出之捺皆 長而見鋒。又序內「函丈之容」,銘末「容範既備」,此二「容」字其中間右捺皆作反捲向上勢,此郎官石記之「容」字中間右捺則不見鋒而俯向下,與廟堂之四 「容」字皆不相同。「極」字再見者,其「木」旁之內點皆明白可見;而郎官記「極」字右旁木之內點含蓄不露,與廟堂「極」字絕不同

970

,不知敬美何由而目以為取法虞書廟堂碑也真按:王世懋之誤 ?且即以王文恪跋引山谷評,真按:王鏊 真按:黃庭堅 謂其艸書無轍迹可尋,而敬美乃援此以謂指此碑字無轍迹可尋,則亦失之遠矣。真按:王世懋之誤 此同在一簡內之跋語尚且不能照顧如此,而能援比他碑期其切中乎真按:况 真按:王世懋之誤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勤驗上下文 且即弇州跋謂化度、真按:王世貞 九成、廟堂皆退三舍,此語與敬美所評容、極二字之語,至今藝林已皆收入著錄,後學將奉為定品矣。然此碑今無二本,世或有不能盡見者,而化度真本固亦世所絕少,廟堂真本則世所絕無,九成舊拓亦漸少矣。然若以化度、九成宋拓本與此並看,則長史是艸書專家,真按:張旭 今偶於此一碑用正書為之,故遒古逼晉人,而結搆神采實不能跨越唐人;不特化度宋本之淳古,此碑遠不能及,即九成之神力,此碑亦豈能及哉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書法鑑賞 真按:翁方綱對張旭書法的評騭 翁方綱對王世貞的批評

971

?至於虞書廟堂碑且勿論唐本也,卽以王彥超重刻,今尚完好,若能精拓,則此碑亦實不能及之矣。再等而量之,如歐書之虞恭公碑、褚書孟法師碑,此碑亦豈能出其上乎?真按:歐陽詢、褚遂良、張旭的比較 然而山谷謂唐人正書無出其右者何也真按:黃庭堅 ?此則山谷熟見長史艸書,故偶舉此以著其正書之根柢如此耳;初非欲舉此以冠唐人正書也。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真按:翁方綱對黃庭堅的理解 然則弇州昆季之評皆可廢歟真按:王世貞、王世懋 ?曰是則別有說焉:敬美跋後段特舉所見韓氏藏唐本廟堂碑,其謂此碑有出藍之觀者,謂永興廟堂為藍乎?郎官記初非一意師仿廟堂,廟堂非藍也。非藍則無所謂出藍也

972

。然而敬美意中所謂出藍者,目王彥超重刻廟堂以為所出之藍耳。彥超重刻本渾乎用圓也,此郎官記則用方,是以敬美目為出藍也。用方何以謂之出藍?則敬美固明言其得見韓氏藏唐本也。真按:王世懋 唐本廟堂世已不見,孫月峰云:真按:孫鑛 「韓宗伯家唐拓廟堂碑,筆筆皆蹲注法,轉折處特峭勁,頗近歐書。」馮定遠云:真按:馮班 「夫子廟碑虞書小方穩。」愚向日惟憑此二家說耳。真按:翁方綱書學學習的過程 真按:翁方綱與馮班 真按:翁方綱與孫鑛 其後乃得目見元康里氏所藏唐時廟堂碑,始知陝本、城武本皆唐後翻摹,而孔祭酒碑陪立於太宗昭陵,是為唐初學虞者之驗,其行筆與今王彥超本之純用圓轉者固殊矣。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是則敬美出藍之語不為無所見,而究不得因敬美此跋欲傅會弇州跋,以為郎官果在化度、九成、廟堂上,則實非定論耳

973

。愚豈敢輕駮前人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第以長史行筆,於時時作艸之後,偶用正楷,固必以方正見其筋節也。而行筆之勢往往越出格界之外,此拓本界絲微微可辨數處。如年和字、「千載」二字,「六十一人」「十」字,「上應」「應」字,「不其偉歟」「不」字、「其」字,皆下半占跨界絲外少許。亦其跅弛乍入繩墨之可見端者,是以廣川跋喻以過君表舞交衢者,真按:董逌 真按:google有! 正善言其不拘繩墨也。真按:張旭楷書的特色 真按:張旭書法的特色 豈可泥會乎?唐人正楷無不具有界真按:原文右从系不从糸.多如此,不復一一校出.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以化度之淳古超逸,亦不聞其跨越界格之外,真按:歐陽詢書體的特色 大約專以褚公書派尋長史正書之針車則位置允矣。真按:國無.詞無.應即指南車也. 真按:張旭與褚遂良

山谷法帖跋云:真按:黃庭堅 「張長史郎官廳記,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故艸聖度越諸家,無轍迹可尋

974

。」山谷此語蓋深探艸法之原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草書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故謂人但見長史艸書之神妙,而不知其原從正書出耳。真按:張旭書法的特色 真按:黃庭堅與張旭 試觀所書郎官記,雖使儕於唐諸家正書亦當無愧,不能讓唐賢諸正書也。惟其正書能如此,所以其艸書神妙,高出諸家之專以艸名者,豈可以轍迹量之哉?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真按:張旭書法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論草書與楷書的關係 讀者須善讀山谷此段是如此抑揚其詞,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勤驗上下文-蓋此上下文則在于作者或所指者全部之背景情境也.不唯在文中爾.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然後知其並非謂長史正書冠於唐諸家上也。特深著其正書之法度,使人善會其艸書之根柢耳。真按:翁方綱論草書與楷書的關係 而王弇州誤讀山谷此段,乃妄謂化度、九成、廟堂皆為之退三舍;至王敬美遂誤讀其句,以為贊其正書無轍迹可尋。真按:王世懋之誤 真按:王世貞之誤 明代諸賢固不精於攷訂,真按:翁方綱對明朝學術的批判 然亦何至文義之不嫻至於如此!真按:翁方綱對王世貞的批評

975

貽惑後人豈淺鮮哉?此則焉得以弗辨乎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975

  紫芝臨褚艸陰符經真按:真按:俞和 真 按:『元俞紫芝。名和。字子中。號能書。規模松雪。出入二王。此冊小楷陶詩。骨肉停勻。珠圓玉潤。收藏得所。紙墨如新。真臨池家鴻寶也。向藏項墨林天籟閣 中。有八分題云。元俞紫芝書陶五柳詩。上五字。文衡山題字。下四字。墨林手筆。又有文氏父子收藏印。及子京題跋。祕笈祕玩諸印。嘗為好事者翦去其名。偽作 趙書。遂至金零玉碎。亦紫芝之一大厄也。丁未夏日。得於臥龍里。誦其詩。閱其跡。雖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烏足以易其寶貴邪。白齋陸紹曾重裝并志。 』(故宮書畫數位典藏資料檢索)真按:據下文入明尚在,則全宋詞內之俞紫芝非其人矣.詳愚後「紫芝」札箋. google有!

艸書陰符,真按:褚遂良 宋越州石氏帖目在褚楷陰符前,故停雲亦依此摹也。真按:詞:【停雲】1.停止不動的雲。 陶潛 《停雲》詩:“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因其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故後世多用作思親友之意。 顧大典 《青衫記‧夢得刺江》:“乍離省闥,能無戀闕之心;遠別朋儕,未免停雲之想。” 趙翼 《李雨村觀察輓詩》:“八表停雲空目極,更從何處寄相思。” 郁達夫 《贈女學生李輝群》詩:“ 春申江 上賦停云, 黃鶴樓 頭始識君。”2.使行雲停止不動。喻歌聲之高亢優美。本《列子‧湯問》 薛譚 學謳於 秦青 事。 陳所聞 《雙調新水令‧齊王孫孟闇仲闇壽予西湖》套曲:“羨的是 坡仙 載月遊,喜的是 蘇小 停雲唱。” 夏完淳 《端午賦》:“ 姬抗腕而御橈, 女停雲而振響。” ○沈津翁譜有『於桐鄕馮氏拓得「停雲館帖」,賦此兼示裴山、芙初』『以詩催石士訪拓停雲「樂毅帖」二首』『停雲館帖記略一卷』等,應即此也. 何義門云「廿三行缺處甚多」,真按:何焯 而 不言後有諸題人名,則停雲所摹勒蓋又從石氏本翻出者耳。此內「萬化生乎身」句「化」訛「作」,「可以伏藏」句,「伏」訛「伙」,「時動必潰」句,「必」訛 「衣」,「大小有定」句,「大」訛「火」。又不止義門所云缺失而已。且褚公於貞觀十二年始召入侍書,豈有貞觀六年奉敕書此之事?不特義門未之詳考,真按:翁方綱對何焯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而越州石氏此刻在北宋末、南宋初,乃亦不加詳考,冒為褚蹟,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則何怪樂毅論海字本後來重摹之有失乎?此幅有俞紫芝臨欵

976

。紫芝入明洪武初尚在,則天歷初年年尚甚少,固宜其不知深考一依其誤而臨之也。真按:俞和-傳記資料 蓋攷訂之學不講久矣,孫退谷乃與過庭書譜同語,真按:孫過庭 又何足譏乎?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孫承澤的批評

976

  跋興福寺碑

此碑明末西安府浚城濠始得之,闕失其半。所云公諱文者,已失其姓,不知者因其上句「惟大將軍矣」字上半行書似口形真按:似是指「矣」字上半.下文可證.然此則疑敓一矣字也. 遂誤為吳文碑,顧人亦沿其誤。真按:原文缺筆諱. 真按:顧炎武之誤 近日王篛林直稱吳碑,真按:王澍 莫之省也。真按:王澍之失 予見北宋時解州鹽池集右軍書碑云「急可救之矣」,真按:弊从大不从廾. 「矣」字正即此碑「矣」字,在宋時尚不誤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976

  跋裴鏡民碑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