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461

而篆體頗異,謂之秦篆,《說文》云小篆。在秦則三書各一篇,共二十章。在漢則合為一篇,凡五十五章。即班固續揚雄混入倉頡篇中,亦止一百二章,未有云十五篇者也。十五篇之說起於徐鉉《說文》注,皕部奭下注引徐鍇語。而子行承之。果如其說,則〈揚雄傳〉云「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真按:瀚典/新校本漢書/列傳/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 3583 - 此句又見《華陽國志》。何 故訓纂止一篇邪?〈藝文志〉云:杜林為蒼頡作訓故,何故林所作蒼頡訓纂、蒼頡故各止一篇邪?無名氏之蒼頡傳及揚雄之倉頡訓纂亦各止一篇邪?推其致誤之由, 則《說文‧敘》云「凡倉頡巳下十四篇」,而《說文》亦十四篇,連敘為十五篇,遂疑倉頡之末亦有敘一篇,共十五篇。因合倉頡《說文》而一之

并及江式表為妙。真按:批語-原在「謂之秦篆」右旁小注.

庾元威云九篇。篇係章字之誤。真按:批語-原在「未有云十五篇」右旁小注.○此與續修四庫本卷11葉十九上對勘,則文海此本明顯改刊也!蓋于彼則此數字乃正文,而下文未字原又訛作末字,則文義不通甚矣.顯見續修四庫本乃原刊,而原刊多有舛誤者,故于此復校刊也.唯不知都為李氏執筆否?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161_復初齋文集\_000453.jpg

此二徐之說所由來。真按:批語-原在「凡倉頡巳」右旁小注.

子行之說又異於是。真按:批語-原在「連敘為十」右旁小注.

462

。不知《說文‧敘》下句明云「凡五千三百四十字」,與《說文》五百四十部不相干涉,況〈敘〉文「凡倉頡巳下」「巳下」者,乃合秦八體,漢揚雄訓纂及張敞、杜鄴、爰禮、秦近所說而言真按:「孝宣時,召通倉頡讀者,獨張敞從之受.涼州刺史杜鄴、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瀚典/新校本魏書/列傳/卷九十一不全 列傳第七十九/術藝/江式兄子順和 沈法會 (略 …)- 1962 - 《漢‧志》以八體六技列於十家。何二人之不察也?

  小山此論極該悉矣!顧其以《說文》「私」字引史篇,真按:翁方綱與丁杰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蓋謂「厶」字引韓非曰『蒼頡作字,自營為厶』也。然此條所稱蒼頡乃始制文字之蒼頡,真按:丁杰之誤 與「奭」字下引史籀所作倉頡——是篇名者不同,而徐鍇所云史籀所作倉頡十五篇者,當即是大篆十五篇,或其大篆篇首推本倉頡以為緣始,亦未可知。今無從而臆斷矣

463

。然究是史籀之書,而非倉頡也。真按:丁杰之誤 吾子行直言倉頡,則並未著其為史籀大篆之篇,其為紊淆益見矣。真按:吾丘衍之誤

  附桂未谷論《說文》「篆作某真按:真按:謂論釋說文裡「篆作……」之文其義為何也.乃其釋此「篆」者,許氏呼為小篆,而即為班固曰秦篆者. 真按:桂馥的文字學 翁方綱與桂馥

 《說文》序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毌敬作博學篇,真按:續修四庫本作胡毋敬,顯見此有校改也.而前文愚定作胡母敬,疑亦當作胡毌敬也.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漢書‧藝文志》曰:倉頡七章者,秦相李斯所作也。爰歷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學七章者,太史令胡毌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馥按:許氏謂之小篆

464

,班氏謂之秦篆。此即《說文》所偁「篆文」,所偁「秦刻石文」是也。

464

  與謝金圃論「萬」字真按:真按:謝墉-乃先生同年也. 真按:謝墉的文字學 翁方綱與謝墉

《說文》:「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故曰「萬,蟲也。」非若虫之專名,之總名也;真按:虫虫- 字號 C12283 正字 【】-06-12 音讀 ㄎㄨㄣ 釋義 蟲類的總稱。說文解字:「,蟲之總名也。」段玉裁. 注:「蟲之總名稱,凡經傳言昆蟲即蟲也。」 蓋特以其足跡名之。蟲之與萬,萬之與蠆,是皆所謂轉注者也。真按:翁方綱的轉注說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蟲之名義轉為萬,而萬之名義注於足。虫、真按:虫虫 蟲皆象形,而則足跡之象形也。真按:國:禸  部首 禸 部首外筆畫 0 總筆畫 5 注音一式 ㄖㄡˊ 1. 獸類踐踏地面。說文解字:「禸,獸足蹂地也。」 2. 二一四部首之一。詞:禸1 ru ㄖㄡˊ〕〔《廣韻》人九切,上有,日。〕〔《廣韻》女久切,上有,娘。〕“ 1 ”的古字。1.獸足踏地。《說文‧禸部》:“禸,獸足蹂地也。”2.引申為踐踏。 譚嗣同 《治言》:“其間排虛蹠實、根著浮流之毌午而紛賾,莫不蜎飛蠕動,跂行脊運,錯蹄交禸於上國。” 周振甫 注:“禸,古文蹂字,踐踏。” 真按:翁方綱的六書說 故因萬之轉蟲注足而取獸迹之禸以屬之蠆,則或作真按:上苗下虫-之異體. 真按:上苗下虫虫- 之異體. 又不專以足跡取義矣。《說文》引《爾疋》曰:狐貍貛貉醜。其足真按:足煩- 之異體.字號 B04964 正字 【蹯】足-12-19 音讀ㄈㄢˊ 釋義 獸類的足掌。左傳.文公元年:「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戰國策.趙策三:「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虎怒,決蹯而去。」其迹禸。鄭康成《周禮‧地官‧注》引《爾疋》曰:貂狐貒貈。貂與貒為獸不同,而迹相似也。則蟲與獸類不同而迹相況也

465

,故禹、禼皆蟲名,而亦从禸也。禽之从禸,則明著其為走獸之總名,亦指其足跡言之耳。是以蝯、蜼皆寓屬真按:國:寓  部首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ㄩˋ 1. 住處、居住的地方。如:「公寓」、「寓所」。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故追述先父之志,錄遺老之策,高其位,大其寓,愛敬飭盡,命賜備厚。」 2. 寄居。如:「寓居」。孟子˙離婁下:「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舜欽既放廢,寓于吳中,其友人韓維責以世居京師而去離都下,隔絕親交。」 3. 託付、寄託。如:「寓意深遠」。管子˙大匡:「賢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詞:寓1 y ㄩˋ〕〔《廣韻》牛具切,去遇,疑。〕“ 3 ”的被通假字。1.寄托。《莊子‧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成玄英 疏:“寓,寄也。”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 子建 未及七步,其詩已成,中寓規諷之意。” 秦牧 《長街燈語‧“紅軍阿姆”的生活畫卷》:“這一類革命母親的風格,總是寓偉大於平凡,寄壯麗於樸素。”2.寄居。《孟子‧離婁下》:“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 趙岐 注:“寓,寄也。” 元稹 《鶯鶯傳》:“ 之東十餘里,有僧舍曰 普救寺 張生 寓焉。” 沈覆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臘月望,始抵省城,寓 靖海門 內,賃 姓臨街樓屋三椽. 魯迅 《彷徨‧祝福》:“雖說故鄉,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 魯四老爺 的宅子裏。”3.寓所。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閩游日記後》:“余欣然返寓。”《三俠五義》第十三回:“且說 展爺 離了花園,暗暗回寓,天已五更。”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他在第三天晚上請我到他寓裏去吃飯,三廳的負責朋友們多在座。”4.寄遞。參見“ 寓書 ”。5.指寄居在樹上的獸類。參見“ 寓屬 ”。6.模製的;替代的。參見“ 寓金銀 ”、“ 寓錢 ”。7.通“ ”。《史記‧酷吏列傳》“ 匈奴 至為偶人象 郅都 司馬貞 索隱:“《漢書》作‘寓人象’。案:寓既偶也,謂刻木偶類人形也。”按今本《漢書》作“偶人”。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十四》“偶人”:“《漢書》本作‘寓人’。注當云,寓讀曰偶……偶與寓古同聲而通用。” 真按:國無.詞:【寓屬】指寄居樹上的猿類動物。《後漢書‧馬融傳》:“木產盡,寓屬單。” 李賢 注:“寓屬,謂穴居之屬也。” 王先謙 集解:“寓屬,謂蜼猿之類也。《爾雅‧釋獸》有寓屬,蜼猿皆寄寓木上,故云寓屬。注以為穴居之屬,非是。” 而从虫;萬為蟲名而从禸,亦互見之文也。又按:寓屬,康成〈春官‧注〉引《爾疋》作「禺屬」,《說文》亦云「蝯,禺屬」。禺字為正,蓋亦取禸跡之義。其作寓者,後世傳寫板本之或體耳;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蓋此乃字形結構有無部首宀爾. 不以宀取義也。釋《爾疋》者以為寄寓之義,蓋失之矣。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465

  與辛敬堂論「單」字真按:真按:辛紹業 真按:翁方綱與辛紹業-前文〈詩攷異字箋餘序〉有「昔者生來吾齋,問字於南昌,時方綱擬以釋文諸卷屬西江勤學之士,若萬載辛生紹業、浮梁鄧生傳安、南城王生聘珍、新城魯生肇光、嗣光輩,博採諸書以勘訂之。…」 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翁方綱的文字學

單,《說文》:「大也。从吅真按:上田下十,異體字字典無! 吅亦聲,闕。」按此注云「從■」,非尊卑之卑字也。板本於中間橫畫左旁加點,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謬矣。辛生云:此卽■之隸體也。驗■部,■字、■字注皆作覃,則知此■字即■之隸體作■者也。愚按:■,厚也。此於訓大義尤切

466

《詩》「俾爾單厚」,毛:「音都但反,信也。或曰厚也。」鄭:「音丹,盡也。」孔疏:真按:覃即此字音,疑今之从早者誤也.亦當从上田下十.異田部2畫與十部五畫均無此字形.按:此翁公作說文之誤耶?記得金、甲文則單為干之有飾者也.實即干之屬,乃象形,非形聲也。干、單疊韻。 真按: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毛詩正義/小雅/鹿鳴之什/卷第九—三/天保 - 330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使;單,信也。或曰:單,厚也。除,開也。箋云:單,盡也。天使女盡厚天下之民,何福而不開?皆開出以予之。○俾,必以反。單,毛:都但反;鄭音丹。除,治慮反;注同。」 毛於單字自作兩解,以為天使汝誠信,愛厚天下臣民。又云『單,厚』者,天使汝以厚德厚天下耳。」愚按孔疏云以厚德厚天下,真 按:「毛於單字自作兩解,以為作者見時人物得所,生業日隆,△歌而稱之,以告王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堅固矣,何者,天使汝誠信愛厚天下臣民,即知何等福 不開出與之△。天又使汝天下每物皆多有所益,以是之故,物無不衆多也。每物衆多是安定汝王位甚堅固也。毛又云:單,厚者,天使汝以厚德厚天下耳。」(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毛詩正義/小雅/鹿鳴之什/卷第九—三/天保 - 330 -)『即知何等福不開出與之』即謂有什麼福不開出來給你呢?開出條件之開出。開出福,即賜福也. 此語蓋亦不得毛傳釋厚之義。真按:孔穎達之誤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蓋單即厚也。單、厚二字相連,猶如敦厚、博厚二字相連。毛恐專主此一說,則致後人易啟複之疑,真按:曡-不復一一出校! 故列此於第二條,而先以「信」詁之耳。實則信即厚之實理也。未有敦厚不本於信實者也。真按:翁方綱的理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蓋主之以義理也! 自鄭箋以後,乃專主盡為訓,無復見釋訓之原本矣。甚矣,古人師承之不苟也!初未得辛生說時,見惠氏校本《說文》「單」字條云「單與亶同,真按:惠棟與說文解字 故云大般庚誕告用亶。馬融本亶作單也。」愚按《爾疋》亶字前後兩見

467

,其一云「亶,誠也」,注不言亶與單同。其一云「亶,厚也」,注云「見《詩》」,《疏》云「小雅天保:『俾爾單厚。』周頌…『單厥心』,皆訓厚也。亶、僤、單音義同。真按:「小雅天保云俾爾單厚周頌昊天有成命云單厥心皆訓厚也亶僤單音義同」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爾雅注疏/卷二/釋詁下 - 23 - 」驗周頌「單厥心」,毛傳云「單,厚也」,鄭箋亦云「能厚其心」,則鄭氏於周頌單字固仍毛傳厚義,而於小雅單厚獨改云盡也,未知其有所自耶?抑自申其解義耶?詳毛氏小雅「音都但反」,則單與亶音義相同之證也。故尚書音義亶字云「馬本作單,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音同」是其徵矣。合此數條,則單字訓厚乃其本義。其訓大、訓誠,猶厚義也。訓盡、訓隻,則漸加申釋者。說經固以本義為正耳。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