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January 5, 2008

291

。 今日為學者,正宜乘此問津有由之時,平心虛懷,以上叩淵源經術之實是;乃千萬世服習而修明者其程功致力探本攷原全在今日,而其稍敏悟者,輒欲原學也,曰學 者效其行事而已,不在記誦講肄之末也。則將曰禮者履也,不在乎器數典司之末也。愚故曰原學者直欲廢學而已耳。安得不為吾學侶敬論之?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291

  姚江學致良知論上真按:gloogle圖書《胡適日記全集》第三冊665有引此文為論.殆係論翁方綱學也.

姚江之學與朱子異,人皆知之;然所以謂致良知之學與朱子異者,正以其不當以此詁《大學》之格致耳。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對大學的解讀 陽明以致良知詁《大學》之格致,故必欲從舊本以誠意居先,是則《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皆紊其次矣

292

。 紊《大學》之次則失古人所以為學之實矣。夫《大學》條目豈自孔氏之遺書始言之乎?是固自時教正業退息居學,若王之胄子,則先以某條件焉,卿大夫適子則先以 某條件焉。其所為度量數制之詳,今無由以稽矣。蓋古大學之教不知廢於何時,聖門教人博文約禮,則六經其要也。孟子初見滕君,首言性善、稱堯舜,此其大綱 也。至其剖析事為,一則曰「諸侯之禮,吾未之學」,再則曰「若夫潤澤……在君與子」,假若滕君為世子時親受業於門,真按:翁方綱的假設學-關鍵字 必有詳加考析以裕經國之本者矣,即使當日夫子得柄用以治魯以興周,真按:翁方綱的假設學-關鍵字 亦必由文武之方策、周公之典禮,未有以空談性道為之者

293

。 孔子、孟子皆不得已而託諸刪定教言,迨秦燼已後,漢儒漸次修舉舊籍,而又間以晉之清談、唐之詞藻,無由以整理遺緒也。宋之程朱始能窺見聖賢大旨,而宋元以 後,帖經訓義變為制舉之時文,正得由肄繹經書以上溯正學矣,而有明一代其務本業者專習時文,不克深究也,於是其間通敏之資如陽明王氏奮其獨造之見,真按:王守仁 意以為直到聖涯而轉覺朱子之近於庸常也。白沙真按:陳獻章 甘泉真按:湛若水 江門靜坐之學從而和之,此其始未嘗不深會於聖賢之詣,而其一意孤行,漸啟門戶之幟,則不可不防其弊也。幸至今日經學昌明,學者皆知奉朱子為正路之導,其承姚江之說者,固當化去門戶之見,平心虛衷以適於經傳之訓義

294

。而又有由漢真按:荀爽-應即此人 真按:虞翻-應即此人 真按:馬融 鄭,博涉羣言以為樸學,此則攷證之學,又往往與朱子異者,是皆不探其本而逐其末者也。真按:翁方綱與漢學 真按:翁方綱對樸學的批評 攷證之學則與良知之學正相反對,以愚區區之見,則良知既不必自名其學,而攷證諸家精心研討,以漢儒為名乎?豈漢學果能究悉乎?則吾謂攷證之學實自馬端臨、王應麟、黃震之徒而後濬發之。真按:國無!待查!【词语】:浚发【注音】:jùn fā【释义】:1.迅速开发。 2.谓很快显现出来。浚發_雅虎知識堂 其用意深粹,仍自朱子門人之緒得之。孟子固曰「夫道一而已」,然則學一而已矣。攷證之學仍皆聖賢之學也,良知之學則無此學也。真按:翁方綱與王學 真按:翁方綱對王學的抨擊

294

  姚江學致良知論下

295

前而鵞湖之學,後而江門之學,皆可綜理條貫之,使與朱子合也。惟姚江之學以致良知為說,則實異乎朱子,所不得不辨者。真按:翁方綱與王守仁 真按:翁方綱與王學 真按:翁方綱與理學 真按:翁方綱與朱子 彼固謂其說本孟子也。孟子擴充之旨謂以仁心行仁政者,推此以加諸彼,就仁術以啟發當時之國君,非於《大學》條目言之也。真按:翁方綱對孟子的解讀 故 曰「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固明說「不學」「不慮」矣。言不學不慮則與《大學》格物致知之用力程功不同矣。夫所謂致良知 者,卽擴充其良知也。乍見孺子將入井,此迫切之際可與之言學乎?興甲兵、危士臣之際可與之言學乎?則不得不指其良心發見之端,然亦必準之以權度,權度於物 皆然,而心為甚,心為甚者,指其急切處也

296

。物皆然,則平日從容分析輕重長短,是又即《大學》格物致知在誠意前之謂也。孰謂《大學》本末厚薄之下,未嘗申繹格致而遽先釋誠意者乎?熟讀《孟子》,而致良知之說是有意與朱子立異灼然無疑矣。真按:翁方綱與王學 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的批評 凡為學切勿分別門戶也,真按:翁方綱的論學主張 真按:翁方綱對門戶之見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而為說經計,則焉得不剖其岐說?大學章句必以朱子所定為正本,真按:翁方綱與朱子 真按:翁方綱與宋學 不可妄言復古本,是則姚江致良知之說大有於經者,真按:蠧 是以申切論之。

296

  攷訂論上之一

攷訂之學以衷於義理為主,其嗜博嗜瑣者非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其嗜異者非也,其矜己者非也。不矜己、不嗜異、不嗜博、嗜瑣而專力於攷訂,斯可以言攷訂矣。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攷訂者,對空談義理之學而言之也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代表作

297

。凡所為攷訂者,欲以資義理之求是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而其究也,惟博辨之是真按:原文有缺筆諱. 而於義理之本然,反置不問者,是即畔道之漸所由啟也。如近日惠棟之於《易》極意博綜而妄取他本以解經字,甚至以〈繫辭傳〉「天一地二」以下為後人所增,以「富有日新」諸語為後人所訓,以〈說卦傳〉「乾健也」以下為後人所益;真按:翁方綱對惠棟的批評 又如近日閻若璩之於《書》苛求古文毛舉細碎,逞其口辨,甚至以「危微精一」十六字為非經。所有凡此等謬說,真按:翁方綱對閻若璩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漢學的批判 皆起於偶有所見,而究其自信自炫,遂反唇而不顧其安者,皆嗜博、嗜異而不惟義理之是求也。學者束髮受書,則誦讀朱子《四書章句集注》;迨其後用時文取科第,又厭薄故常,思騁其智力

298

, 於是以攷訂為易於見長。其初亦第知擴充聞見,非有意與幼時所肄相左也。既乃漸騖漸遠,而不知所歸。其與遊子日事漂蕩而不顧父母妻子者何異?攷訂本極正之通 途,而無如由之者之自敗也,則不衷於義理之弊而已矣。然則攷訂之學轉不及空談義理者歟?曰:攷訂之學豈惟勝之,正賴有攷訂之學然後義理尤長。近日秀水朱氏經義攷》其有資於攷證,真按:朱彝尊 真按:經義考 人所知也。朱氏此書可謂切於攷訂矣;然吾所最憾者每書載其原序,而於序尾之年月反多刪去,將使觀者何由而得其師承之所自乎?何由而參驗其沿革同異乎?真按:翁方綱與經義考 真按:翁方綱對朱彝尊的批評 宋以後言義理則益加密矣,顧有恃義理之益明而轉薄視漢、唐注疏者,忽視《爾疋》《說文》者真按:翁方綱對宋學之批評

299

,甚且有以意測義而斷定訓詁形聲者,有無所憑藉而直言某與某古通用者。此皆空談義理不知攷訂者誤之,乃激而成嗜博、嗜異之侈為說者,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尚未用系統字.字號 C13169 正字 【】-08-15 音讀 ㄨㄤˇ 右邊玉篇圖曰「誣也」. 是二者其弊均也。言正誤則開妄改之弊,言錯簡則開妄作之弊。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若究其所始,則錯簡之疑始於康成之注〈玉藻〉,真按:鄭玄 其段段言脫爛者,原自有所以處之,非私見也;而極其弊至於宋儒之改〈康誥〉首段以為〈洛誥〉之文,則誤甚矣。詳具拙撰《書附記》。真按:翁方綱著作考 至於正誤,以某字當為某字,則鄭氏之失為多,真按:鄭玄之失 後人又豈得尤而效之?語其大者,則衷之於義理;語其小者,則衷之於文勢;語其實際,則衷之於所据之原處。三者備而攷訂之法盡是矣。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代表作 然而文勢亦必根柢於道也

300

,所据羣籍亦必師諸近聖也。故曰攷訂之學以衷於義理為主。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300

  攷訂論上之二

客曰:子謂攷訂必衷於義理者,以治經言也;若博攷子史諸集其盡然耶?曰:吾固謂攷訂在於審其來處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四庫學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 真按:註明出處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如攷史則所攷之事必以所据之書為斷,其所据之書出於正史歟?出於別史、雜史歟?出於野史歟?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史學 即 同出正史而正史所据必有其足信之實,有前後數代之史以證之,有前後諸紀傳之歲月以證之,有旁推諸紀載以證之,則益足以申其是而辨其非矣。攷諸子集亦然,既 有其所据之書,則其記載之先後,互校之虛實,此其中即有義理之所徵者,即有文勢之所區別者,故凡攷子史諸集者皆與治經之功一也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0 comments: